墮馬髻

古代婦女的髮髻式樣

墮馬髻,古代婦女的髮髻式樣。因將髮髻置於一側,呈似墮非墮之狀,故名。屬於魏晉時期婦女的一種髮型,為一種偏垂在一邊的髮髻。注意,“倭墮髻”不是墮馬髻,是墮馬髻的後代變體,兩者不一樣。墮馬髻據說是東漢權臣梁冀的妻子孫壽發明的。《後漢書·梁冀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粧(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李賢注引《風俗通》曰:墮馬髻者,側在一邊。”壽,孫壽,梁冀妻。另有一說:發鬂松垂,象要墜落的樣子。故又叫“墜馬髻”。《樂府詩集·梅花落》:“天姬墜馬髻,未插江南璫”。

簡介


墮髻,演倭墮髻,魏晉流婦型。據漢梁冀妻孫壽。
型側垂肩,髻綹散落,髻散落,愁眉妝啼妝,猶甫摔落姿,夠增嫵媚。

典源

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傳》附《梁冀傳》
和平元年,重增封冀萬戶,並前所襲合三萬戶。弘農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於冀,乃上言大將軍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諸子,則其妻宜為邑君。詔遂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紱,比長公主。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冀亦改易輿服之制,作平上鮄車,埤幘,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壽性鉗忌,能制御冀,冀甚寵憚之。
漢桓帝元嘉年間(公元151年——153年),京城的婦女流行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就是把眉毛畫得細而且曲折。啼妝,就是眼睛下的粉擦得薄一些,好象哭過了一樣。墮馬髻,就是把髮髻梳在一邊。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時候做出雙腳承受不了下身的樣子。齲齒笑,就是笑的時候好象牙齒痛,雖然內心很高興,也不盡情地放聲大笑。這些做法源自大將軍梁翼的妻子孫壽,京城中的婦女都統一如此,連各個封國的婦女也都仿效這些做法。上天的禁戒這樣說:“兵馬將去收捕,所以婦女憂慮發愁,皺著眉頭啼哭,官兵來牽掣強奪,將折斷她們的腰關節,使她們的髮髻傾斜;她們即使強顏歡笑,已不再有什麼意趣了。”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整個宗族都被誅滅了。
原文:
漢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者,細而曲折。“啼七”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作一邊。“折腰步”者,足不在下體。“齲齒笑”者,若齒痛,樂不欣欣。始自大將軍梁冀妻孫壽所為,京都翕然,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頓,折其腰脊,令髻邪傾;雖強語笑,無復氣味也。”到延熹二年,冀舉宗合誅。《搜神記》

典源譯文

漢桓帝和平元年(150),再加封梁冀食邑一萬戶,加上以前所封食邑共三萬戶。弘農人宰宣,秉性奸佞邪惡,想要討好梁冀,於是上書皇帝說梁冀有周公輔成王那樣的功勛,現在既已分封他的兒子,那麼他的妻子也應封為邑君。桓帝便封梁冀的妻子孫壽為襄城君。除襄城的租賦外,還享用陽翟縣的租賦,每年收入共五千萬,加賜赤色印綬,跟長公主相等。孫壽姿色甚美,善於裝出一副妖里妖氣的樣子,把眉毛畫得又扁又細,兩頰淡抹著像有淚痕的粉妝,髮髻偏垂,扭腰作態,雙腳似不能支撐體重,扮出一臉巧笑以媚惑梁冀。梁冀也改變了車輿服飾式樣,製作了平頂幃幕車、埤幘、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孫壽性嫉妒,她能夠制服梁冀。梁冀非常寵她,也很怕她。

釋義

亦稱“墜馬髻”。古代婦女髮髻名。唐·李賢注引《風俗通》:「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側在一邊。折腰步者,足不任體。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始自冀家所為,京師翕然皆放效之。」后亦簡稱“墮馬”、“墮髻”等。

運用示例

《後漢書·五行志一》:“墮馬髻者,作一邊……始自大將軍梁冀家所為,京都歙然,諸夏皆放效。”
魯迅《南腔北調集·關於女人》:“西漢末年,女人的‘墮馬髻’,‘愁眉啼妝’,也說是亡國之兆。”
南朝·梁·沈約《江南曲》:“羅衣織成帶,墮馬碧玉簪。”
唐·李頎《緩歌行》:“二八蛾眉梳墮馬,美酒清歌曲房下。”
明·王錂《春蕪記·感嘆》:“曉傍妝樓梳墮馬,春眠畫閣聽啼鵑。”
寧調元《偶成》詩:“誰信循環百年事,幾人墮馬鬭新粧。”

起源


墜馬髻在唐天寶年間,又始出現,到貞元時,重為們女梳作而流行。唐時有人將薔薇花低垂拂地形態,譬作墮馬髻式。墮馬髮髻,各代微有變化,但其基本特點,偏側和倒垂的形態未變。唐溫庭筠有“倭墮低梳髻”;明吳嘉紀有“岸傍婦,如花枝,不妝首飾髻低垂”詩句。墮馬髯主要為已婚中年婦女所喜尚。
髮式是婦女頭部的重要裝飾,能增加其儀容的俊美。古代婦女髮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歷代相承,不斷變化,從簡至繁,又從繁複簡,往返交替,有關記載甚多,僅就《髻鬟品》記載就不下百餘種。

古代髮型


結鬟式

這類髮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髮有限,往往加上‘假髮”,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髮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這種高環髮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髮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后貴妃與貴女流的髮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髮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髮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髮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紮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盤疊式

這種髮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髮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髮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髮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讚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髮式,據記載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髮式的編法是將頭髮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后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后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
這種髮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髮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結椎式

墮馬髻
墮馬髻
這類髮式在古代婦女的髮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髮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后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髮式的梳編法,是將頭髮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后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髮捲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這些髮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製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反綰式

分髫髻
分髫髻
這類髮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髮式也甚為流行,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髮攏高翻綰而成,也屬於高髻的髮式,其製法是將頭髮往後攏結,用絲線結紮,再分若干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髮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這種髮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后,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髮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對稱式

這類髮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髮式是“雙丫髻”與“丱發”。
“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髮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髮式是將頭髮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繫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丱發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繫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髮型。
博鬢,歷代僻L儀典0,《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后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博鬢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
婦女最常見的髮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六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髮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製較好的婦女髮式。
蟬鬢、博鬢,這兩種不是髮型,但是各種髮型必需配備的兩種鬢式。
蟬鬢,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①,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髮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髮型富於變化而別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