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漫歲月,不斷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傳統民俗舞蹈。江西南豐有儺,自漢開始。南豐儺舞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故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譽之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上甘儺舞
南豐上甘儺舞-搜廚
南豐石郵儺舞-開山
唐承漢制,宮廷儺祭規模更大,唐玄宗頒布的《開元禮》對州縣儺儀作了具體規定。在南豐,人口的遷徙促進了儺舞的發展。金砂余氏重修族譜中的《敕封清源妙道真君傳》記載:唐末,余氏從饒州(今鄱陽)遷來南豐,隨請清源妙道真君神遷金砂,"立廟奉祀,歲時香火,遺其制曰'驅儺'。率弟子十餘人,蒙熊戎,飾朱衣朱裳,揚盾執戈,以祓除不祥,是則余氏之世習有儺。"
自末以後,儺儀中出現了判官、鍾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娛人成分漸增。宋末元初,南豐人劉鏜寫《觀儺》詩曰:"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全詩見《文徵文獻卷》),詳細描繪了當時儺舞劇在南豐演出情況。
石郵儺舞-起儺
自清以後,南豐儺舞有的受到其他文化的滲透,將戲劇表演.武術動作融合於儺舞表演之中,有的從傳奇小說、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說中汲取內容創作新節目。
南豐儺舞,自漢迄今,世代相傅,歷經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建國后,南豐儺舞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通過多次派人挖掘、整理、研究、創新,古老藝術再展新姿。1953年,南豐儺舞曾獲江西省及中南區民間藝術會演古典藝術獎。1954年縣舉辦儺舞大會演,26個班隊參加。1955年,中國戲曲研究員黃芝內等到南豐考察儺舞;而後,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秘書長盛婕一行4個深入南豐考察學習儺舞及收集資料,歷時1月。1957年3月,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在北京舉行,文化部特邀南豐石郵儺舞參加;同年5月江西電影製片廠《江西新聞》攝製組為南豐儺舞攝製專輯。中央和省內專業文藝團體亦多次派人來南丰采風,以儺舞語彙成素材,創作了《和合同慶人間樂》、《豐收樂》、《開天闢地》等舞蹈節目。本縣文藝工作者與民間世人挖掘整理的傳統儺舞及合作編創的《蜜桔大王》、《賽車》、《拾禾穗》、《界碑》等新編儺舞,多次參加全國、大區、省、地的民間世術匯演,均獲好評。1953年,廓背園、水南的儺舞及水北的和合舞參加江西省第一屆民間藝術會演,獲古典藝術獎,並於當年參加中南大區第一屆民間藝術匯演;1957年,石郵儺舞,應國家文化部特邀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同年江西電影製片廠來南豐縣攝製南豐儺舞專輯。1959年,新編儺舞《蜜桔大王》,被推選參加江西省第二屆農村文藝觀摩匯演,其中1954年春節舉辦的農村業餘文藝匯演儺舞專場,竟有26個儺班參加。"文化大革命"時,儺面具、服裝、道具被當成"四舊",全部燒毀,儺舞活動被迫停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南豐儺舞得到迅速發展,儺儀也得到保護,為弘揚民族文化,南豐儺舞青春
煥發。1985年,南豐儺班多達108個。同年,周家堡儺班世人周禾仂被中國舞蹈家協會吸收為會員,併當選為中國舞協江西分會第二屆理事;從1986年以來,縣文聯和縣文化館聯合開展儺舞普查,並於當年完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南豐儺舞資料冊>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開山》(石郵班)、《雷公》、《和合》、《紙錢》、《儺公儺婆》、《劉海戲蟾》、《小尼姑下山》7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開同》、《金剛》、《財神》、《魁星點斗》等16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州地區》;1989年6月橋背鄉水南村成產農民儺舞藝術團;同年9月,南豐儺舞《儺風》赴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並獲獎;1992年,中國舞蹈家協會江西分會、南豐縣文聯和南豐縣三溪鄉政府聯合組織的三溪鄉石郵村儺舞蹈演出隊,為參加"廣西儺戲國際學術討論會"的國內個戲曲、舞蹈研究專家舉行專場演出,再次震動"儺壇"。中國儺戲研究會長,著名戲劇理論家曲六乙先生說:"石郵儺的確是我國已知現存最古老的儺品種"。南豐儺舞已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縣亦被譽為"儺舞之鄉"。
儺簡介
儺是上古時期原始宗教的產物,"是人類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術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取起碼的生活條件,拓展生存空間,進行兩種互為關聯的生產活動——物質的生產和人口的繁殖,從而展示人類早期生命的價值。"(《中國儺文化通論》)儺的生命張揚,主要體現在儺祭儀式中藉助神靈的威力,驅除自然災害(如旱、澇、火、蟲等)和人體災害(如瘟疫疾病等)。
儺神廟是眾神(面具)棲息之地,也是舉行儺儀的主要場所。萍鄉現存17座,南豐亦存17座,其中北宋金砂 村儺神廟記載最早,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遷建的甘坊村儺神殿保存完好,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遷建的石郵村儺神廟民俗風味最濃,廟門石柱兩邊鐫刻的對聯:"近戲乎非真戲也,國儺矣乃大儺焉",概括了儺文化的特徵。儺壇供奉的主神各地不一,南豐為清源真君和儺公儺婆,萍鄉是唐、葛、周三將軍,萬載是歐陽金甲大將軍,宜黃和樂安東湖村也是清源真君。為了表示對神的敬意,有的地方要定期舉行"出帥"儀式,仿效權貴出行,備用鑾駕儀仗,旗鑼牌匾,儺轎涼傘,鼓樂吹打,前簇后擁,十分壯觀。
儺儀是儺基本形態。贛儺儀式沿襲古禮,有起儺(開箱、出洞、出案)、演儺(跳儺、跳魈、跳鬼)、驅儺(搜除、掃堂、行靖)、圓儺(封箱、封洞、收案)等基本程序。時間一般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至元宵後幾天結束(少數儺班在二月間結束)。"驅儺"是整個儀式重點,儺人戴著猙獰面具,拿著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門驅疫,將危害人類的邪魅趕走。這種儀式各地表現並不相同:南豐石郵村"搜儺",開山持鐵鏈與鍾馗、小神進入各家廳堂、房間搜索,保留了古儺"索室驅疫"的原生形態特徵。婺源長徑村"追王",村民沿著田野小徑追趕"八十大王",請其用"開山斧"在頭上刮幾下祛邪逐疫,表現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渴求。樂安流坑村驅疫,一邊儺人裝扮神靈入室搜索"行靖",一邊村民打掃巷道,清理污垢,並灑上石灰和硫磺等物"行凈",反映了鄉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祈求人丁繁衍是儺祭儀式的重要目的。唐代李倬《秦中歲時記》:"歲除日進儺,皆作鬼神狀,內二老兒,其名作儺公、儺母。",這兩個儺神是南豐儺的生殖崇拜神,跳儺必跳《儺公儺婆》。有的結婚人家,還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以求生子。道具儺崽手握紅蛋,下塑陽具,平時作為喜神供在神壇上。作為生殖崇拜神的還有灌口二郎。上甘村"解儺"要跳《二郎發弓》求子儀式舞。類似的節目,宜黃神岡有《高源送子》,樂安流坑有《書生董永與七仙女》。萍鄉留存的婚姻神月老和助產神金花、銀花面具,明顯也與求嗣有關。
上甘村儺神殿-土地神像
祈禱農業豐收是儺祭儀式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南豐儺神西川灌口二郎,原由農神兼水神的李冰父子衍化而來;而儺神廟中又都塑有土地神像,特別是上甘村儺廟的土地神比真人還要高大,衣袍腹前畫有"白兔銜桃枝"圖案。兔能多產,桃可避邪,這種象徵符號表達了鄉民對穀物豐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禱。儺祈豐年還表現在立春日舉行的迎春禮中。清《建昌府志》記載:迎春行耕籍禮后,"復有竹馬、大儺、和合、獅子之戲,衣綵衣,戴面具而舞。"建昌府所轄的南豐至今留存上述各類儺舞,而且首跳的"竹馬"舞都是一足跳躍,有古代祈雨之舞——商羊舞"屈其一足起舞"的特徵。《獺捉鯉魚精》是根據《禮記·月令》春天物候"獺祭魚"編創的儺舞,藝人將鯉魚精面具畫滿麻點,強調它是雄性,表達了鄉民春天不傷母畜的環保意識。清代萍鄉也有儺舞迎春的記載。
贛儺的驅鬼逐疫、求子祈豐的儀式後來又擴展到祈福、納吉、求財、興旺等多種內容。如神詞贊詩中的"一願家家慶吉,二願夫婦均安,三願田禾大熟,四願豬牛興旺,五願五穀豐登,六願大眾千秋";"求嗣者,早生貴子";"讀書者,聰明智慧,求功名早登金榜;農耕者,一籽落泥,萬籽收成;做技藝者,上家相請,下家相迎;做生意者,一錢為本,萬錢為利",等等。
上甘儺舞道具
儺舞是贛儺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國舞蹈"活化石"之稱。現有200多個傳統節目,其中南豐90多個。儀式舞是"驅儺"時跳的舞蹈,舞者奔騰跳躍,舞姿激烈詭黠,氣氛神秘而威嚴。娛樂舞節目眾多,內容來自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古典小說和世俗生活。由於流傳年代和師承關係不同,表演風格各異,既有以寫意為主,動作舒展,舞姿優雅,古儺韻味猶存的"文儺"流派,也有以寫實為主,動作強烈,節奏鮮明,融合武術技巧的"武儺"流派。同一個儺班中,又因節目內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贛儺各地英雄神將節目甚多,如《頭陣》、《太子》、《三將軍》、《二王對鐧》、《十二對大刀》、《先鋒》、《綠品》、《楊帥》、《上關下關比武》、《關公戰顏良》、《張飛祭槍》、《孫權打子烈》、《天兵地將賭刀》、《打鉞斧》、《矛吒鑽》、《滾團牌》等等。贛儺也有不少儺戲節目,如婺源的舞劇《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為爭皇位毒死兄長扶蘇的歷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帥操兵》、《丞相送酒》、《太子歸天》等幾個節目組成,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萬載的開口儺《花關索與鮑三娘》,表演花鮑對陣相愛的民間故事,二人對唱內容,與明成化本《說唱詞話》中的《花關索傳》大體相同。廣昌的孟戲演唱孟姜女的傳奇故事,具有南戲印跡,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儺戲特徵。
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在漫長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戲劇學、舞蹈學、美學等多種學科內容,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儒道釋文化因子
石郵儺舞-大伯二伯
上古神話傳說
石郵儺舞
戲劇發生和發展因素
南豐儺舞蘊含了戲劇發生和發展因素。宋代朱熹說過:"儺雖古禮而近於戲。"在南豐,南宋不僅有《觀儺》詩描寫的早期儺戲演出,還有迄今為止最早移植"永嘉戲曲"的記載;南豐宋代傳入的清源真君儺神,是明代湯顯祖記載的宜黃戲神;南豐廣泛流行的儺舞與新田孟戲,與廣昌明代流傳的孟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贛地開新戲台儀式,吸收了贛儺祭祀儀式;地方戲演出前的《加官》、《魁星》、《靈官》,分明來自儺舞;贛儺的《目連救母》、《古城會》、《天門陣》、《水漫金山》等節目,又引自戲曲或木偶戲。這些,為儺戲藝術研究提供了鮮活材料。
中國民俗文化
南豐儺舞吸附了中國民俗文化。鄉儺與民俗結合形成儺俗。贛儺習俗包括物質儺俗、社會儺俗、精神儺俗等多種文化事象,如儺廟裝飾、宅院驅邪、儺服求子、儺飯禳災、儺名辟疫、儺舞祝壽、儺事禁忌、方相送喪等等。贛儺多在春節期間活動,民俗文化更濃。在南豐,上百個儺班出坊跳儺,送福迎祥,娛神娛人,聯絡族眾,和諧鄰里。元宵前後,鄉民又將儺舞、儺儀與戲曲演出、燈彩遊藝、民俗禮儀等結合起來,縱情歡愉,宣洩情 感,滿足了廣大群眾對美好未來的企盼。
南豐儺舞還創造了自己的傳承體系。鄉儺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參與者都是農民,僅南豐就有3000多農民藝人,按各村情況組成族儺班、村社班、私家班。弟子不限,既有5人一班,也有24人一班,大家和睦相處,平等相待。為首者或按資升遷,或眾人推選,或抓鬮確定,有大伯、正印、頭首、坐案、老座、儺長等稱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襲、輪流負責、共同參與等多種形式。
上甘村距白舍鎮約17.5公里,與三溪鄉僅隔一座雞月嶺,徒步10公里。村落依山而建,地勢向南平坦開闊。村外有一條溪水,因其走向如“了”字,名為“了溪”。村中有《了溪甘氏族譜》,原譜大部分在文革時散佚、燒毀,1996年重修,將所剩部分合訂成一本。
據《了溪甘氏族譜》記載:唐朝元和(812-815)年間,甘氏第三世祖甘子如(始祖甘令安長子甘明之子,生於790年)“由竹舍村即50都中塘遷居了溪冢上南園辟荒為址,即今甘坊之仙軍台下是也”。自此,甘氏揭開了上甘創業的序幕,並建村立寨,繁衍生息,把一個陌生而又蠻荒的地方變成了子孫賴以生存的家園,迄今,1200年之悠久歷史。
這裡因坐落於了水(今為甘坊水)西側,故唐時稱名了溪;宋代後期,隨著村落的擴大和人口的發展,易名為甘坊;元代,因別於下甘坊,又易名為上甘坊,簡稱上甘至今。自古以來,這裡曾是耆、都、鄉(保聯)、區、村等行政所在地。
上甘儺舞-獨舞-開山
加的冬季“大儺”之禮。因其流傳民間。亦屬“鄉儺”,主要儀式是“索室驅疫”。東漢王充《論衡·解除》曰:“歲終事畢,驅逐疫鬼,因以送陳、迎新、納吉也。”這種功利目的是上甘儺禮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
上甘儺舞-起儺儀式
跳“喜事儺”和為許過願的人家跳“願心儺”,都有賞錢。十三和十四日跳“常規儺”,無賞錢。不同名目的儺有不同的儺舞節目安排。正月十六至十八日“解儺”,十六日和十七日家中“解儺”,白天進行,沿門逐疫;十八日儺殿“解儺”,晚上進行,有清壇、催神、插路香、演儺、搜儺、解遷、辭神、送神、班師、喝彩、拜年、吃鬼仔飯等程序。十九日上午“安座”,弟子聚餐,有關人員參加,祝賀儺事圓滿結束。
南豐儺舞
也是此時“請”來的。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道:“六月二十四日,川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為繁盛。……殿前露台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至今上甘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要請戲班演戲,為儺神清源真君過生日,戲台建在儺神殿對面,中間有雨蓬相連。可容納千餘名觀眾看戲。最盛時做戲十夜。全堡 30多尊菩薩都搬到儺神殿陪“儺神老爺”看戲,俗稱“老王會”二十四日上午,全部弟子在儺神殿集中,擺上壽麵。點香焚燭,為清源真君拜壽,然後吃餐壽麵。此儺神後來成為戲神。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寫過《宜黃戲神清源師廟記》,儺戲同源,互為影響,深入研究南豐儺和宜黃戲,從中可以得到許多啟迪。
上甘大儺也是以儺神殿為依託來進行儺事活動的。24名弟子中,以甘姓弟子為主,雜姓弟子參與,由正印一人和偏印(又稱副印)一人為首負責。正印是儺儀的主持人和儺舞的組織者,偏印是協助者。正印或偏印去世后,由一位進班最早的弟子遞補。據文革後上甘儺班傳抄的“請神科儀”記載,內中“法傳啟教歷代宗師”23名正印名單中,前列3位鄒姓師公,后列20位甘氏師公夫,可知原來儺班由鄒氏組建,後由甘姓控制。甘氏師公夫多小名,且同名同字者多,查《甘氏族譜》,甘氏第三任正印甘為橋(字友松),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生,乾隆五十
二年(1787)歿。往前推算,第一位甘姓師公甘煥伯生活在清代初期。而鄒姓第一任師公鄒普祥因缺《鄒氏族譜》世系名冊查對,生活年代不能確定。若鄒姓師公只此三位,那麼那份正印名單也只是清初儺班恢復或重組時的記錄。
上甘大儺雖不是甘氏族儺,但甘氏控制后,甘氏家族常給予資助,撥給儺神殿11擔谷田(合2.7畝),收取租谷作為儺殿開支。
石郵村位於南豐縣中部,屬三溪鄉管轄,距縣城12公里,距三溪鄉鄉政府7.5公里,毗鄰河坡、饒舍、塘子窠等村,交通較為便捷。石郵村地勢東西開闊、平坦,南北依山,山中溪澗匯成小河,自西向東流經村南,匯入撫河支流——盱江。
石郵儺舞
石郵儺舞
追本溯源,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就有關於“儺”的記錄,殷墟甲骨卜辭中有"寇"字,是在室內以殳(古兵器)擊鬼之形。甲骨文中有關"舞"字的記載中有"魃"字,是一人頭戴假面具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以後《論語》、《呂氏春秋》、《周禮》都有記載。《後漢書·禮儀志》中有關儺儀的記敘較詳細。漢代張衡的《東京賦》中也描寫了儺儀儺舞的情形。自漢至唐,儺舞都為驅疫鬼的一種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儺舞增加了娛人成分,並逐漸向戲劇化方向發展。南豐儺舞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故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譽之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豐儺舞
唐承漢制,宮廷儺祭規模更大,唐玄宗頒布的《開元禮》對州縣儺儀作了具體規定。在南豐,人口的遷徙促進了儺舞的發展。金砂余氏重修族譜中的《敕封清源妙道真君傳》記載:唐末,余氏從饒州(今鄱陽)遷來南豐,隨請清源妙道真君神遷金砂,"立廟奉祀,歲時香火,遺其制曰'驅儺'。率弟子十餘人,蒙熊戎,飾朱衣朱裳,揚盾執戈,以祓除不祥,是則余氏之世習有儺。"
自末以後,儺儀中出現了判官、鍾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娛人成分漸增。宋末元初,南豐人劉鏜寫《觀儺》詩曰:"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全詩見《文徵文獻卷》),詳細描繪了當時儺舞劇在南豐演出情況。
明代,民間儺十分活躍。石郵吳氏重修族譜中《石郵鄉儺記》載:宣德年間(1426-1435)縣民吳潮宗出任廣東海陽縣令回歸故里,在石郵建立儺廟,組織儺班,井一直活動至今。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昌府志曠四時土俗大略"的"臘月"條目載:"小兒輩帶面具戲舞於市,似古儺禮"。是時,儺舞已突破"索室驅疫"的儺儀範疇,形成娛人娛神的舞蹈。
自清以後,南豐儺舞有的受到其他文化的滲透,將戲劇表演.武術動作融合於儺舞表演之中,有的從傳奇小說、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說中汲取內容創作新節目。南豐儺舞,自漢迄今,世代相傅,歷經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南豐儺舞
近幾年來,南豐儺舞得到迅速發展,儺儀也得到保護,為弘揚民族文化,南豐儺舞青春煥發。1985年,南豐儺班多達108個。同年,周家堡儺班世人周禾仂被中國舞蹈家協會吸收為會員,併當選為中國舞協江西分會第二屆理事;從1986年以來,縣文聯和縣文化館聯合開展儺舞普查,並於當年完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南豐儺舞資料冊>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開山》(石郵班)、《雷公》、《和合》、《紙錢》、《儺公儺婆》、《劉海戲蟾》、《小尼姑下山》7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開同》、《金剛》、《財神》、《魁星點斗》等16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州地區》;南豐儺舞已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縣亦被譽為"儺舞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