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皇帝
古代帝王謚號
高歡早年參加杜洛周起義軍,歸順葛榮,成為親信都督。后叛降爾朱榮,並收編六鎮余部,鎮壓青州流民起義,任第三鎮酋長、晉州刺史。普泰二年(532年),起兵消滅爾朱氏殘餘勢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歡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歡自居晉陽(今太原西南),遙控朝政。專擅東魏朝政16年。在與西魏連年兼并作戰中,因恃眾輕敵,在東西魏潼關之戰、沙苑之戰中敗北。武定元年(543年),領兵10萬至黃河北岸與西魏軍作戰,先於河橋上游破西魏軍縱火之船,使河橋免遭燒毀。繼渡黃河,據邙山(今洛陽北)為陣,迎戰西魏軍,先勝后敗,僅率數騎遁走。武定四年(546年)十月,率軍圍攻西魏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晝夜不息,在西魏大將韋孝寬固守下,終未克。遂憂憤成疾。
史書載李繼遷幼年時即以勇敢果斷,以“擅騎射,饒智數”而聞名鄉里。975年(北宋開寶八年、遼保寧七年),定難軍節度使李光睿(繼遷族叔)愛其才,授年僅十二歲的繼遷為管內都知蕃落使。982年(北宋太平興國七年、遼乾亨四年),得知族兄李繼捧迫於族內壓力入朝,並交出夏、綏、銀、宥、靜五州地后,與弟李繼沖、親信張浦等人組織黨項各部叛宋。後來繼遷派張浦帶著重幣到遼國,向遼聖宗表示願意歸附,取得遼的支持。河西素來為北宋重地,遼聖宗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繼遷為定難節度使、夏銀綏宥靜五州觀察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990年(北宋淳化元年、遼統和八年)即位為夏國王。依遼的支持,李繼遷實力日強,不僅收復了故地,還奪取了西北重鎮靈州。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契丹統和二十二年),李繼遷中吐蕃潘羅支之計,傷重而死,年僅42歲。葬於裕陵(今寧夏賀蘭山平羌堡西北5里處)。李德明即位后,追謚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孝光皇帝,廟號武宗。其孫李元昊稱帝后,追謚為 神武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