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崗山列島
浙江舟山嵊泗縣嵊山鎮的島嶼
浪崗山列島因附近海域水深浪大,漁諺“無風三尺浪,有風浪過崗”,故名浪崗山。最大島嶼為浪崗中塊島,面積0.302平方千米,位於列島中心,是舟山群島最東端的一座居民海島。列島最高海拔96.0米,位於浪崗西塊島。
浪崗山列島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浙江省嵊泗縣嵊山鎮。因有管理權爭議,舟山市人民政府決定,列島行政管理由舟山市本級負責。
因地處舟山群島外沿海域,水深浪大,大風浪時,巨浪可越過崗,有“無風三尺浪,有風浪過崗”之說,故名。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已有名稱記載:“浪港山,在縣東北九百里。”宋寶慶《昌國縣誌》載為“浪崗山”。元大德《昌國州圖志》沿用乾道志之名記為“浪港山”。明以後各地方志多記為“浪崗山”或“浪岡山”。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殖民者稱之為“柳拿根島”。
浪崗山列島
浪崗山列島位於舟山群島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0°25′~30°26′、東經122°55′~122°56′,分佈在長約1.95千米、寬1.20千米的海域,諸島中心點距大陸最近點為97.4千米,出嵊泗縣城菜園鎮東南56.3千米,西北與馬鞍列島相距30.9千米,西南與中街山列島相距33.2千米。包括浪崗中塊島、浪崗東塊島、浪崗西塊島和浪崗半邊嶼等18個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陸地總面積約0.435平方千米。其中浪崗中塊島最大,浪崗西塊島最高。
行政區域位於浙江省嵊泗縣嵊山鎮,因有管理權爭議,舟山市人民政府決定,浪崗山列島行政管理由舟山市本級負責。
浪崗山列島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主要島嶼地形崎嶇、陡峻,海蝕崖峭立如壁,不易攀登。海蝕地貌特別典型,風光奇特,最著名的為筍浜門礁。
浪崗山列島遠離大島,地勢險要,舊時不適合人類生存,有“浪崗三塊山,上下實煩難,家有薄粥飯,永不上此山”之說。歷為海防重地,是舟山群島重要的外圍線,從海上進出舟山群島的重要門戶。
附近海域水清流急,岩礁眾多,一般水深20~50米,最深處100多米。地處台灣暖流與黃海冷水團交匯處,水產資源豐富,盛產帶魚、烏賊、鰳魚、鯧魚、虎頭魚、海蜒等,是嵊山漁場的主要作業區之一,尤以烏賊汛、帶魚汛為最。民間有“帶魚兩有頭尖,生在海礁邊,要想吃帶魚,不定期在浪崗面”和“浪崗西嘴頭,一網兩船頭”之諺。20世紀90年代以後,漁業資源衰退,漁汛難以形成。岩礁上盛產貽貝、藤壺、紫菜、牡蠣,也是舟山野生貽貝的主產區。附近海域為國際航道,可通20萬~30萬噸級巨輪。
浪崗山列島海域主要受東海海水影響,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平均潮差為2.56米,最大潮差為4.89米,落潮歷時大於漲潮歷時;潮流屬不正規半日淺海潮流,流速較緩,以往複流運動形式為主,實測最大潮流流速為0.50米/秒,平均潮流流速約0.25米/秒。
根據2007年實測資料,該海域年平均表層水溫18.1℃,平均變幅為16.3℃。實測最高、最低水溫極值分別為26.939℃和10.358℃。季節性變化上,夏季溫度高於冬季,兩季表層水溫差可達16℃以上;春、秋兩季溫度相差不大,溫度在冬、夏之間變化較大。月最高、最低溫度分別出現在8月和2月。垂向變化上,隨著深度的増加,春、夏兩季水溫漸降,秋、冬季反之。夏季水溫在垂向上變化最大,躍層明顯,溫差可達11℃左右。溫度的日變化主要受潮流影響,潮流為半日潮,因此溫度在一日內呈現明顯的兩高兩低現象。太陽輻射對海表溫度的變化起作用,夏季水溫的日變化幅度要大於冬季。
年平均鹽度為31.71,平均變幅為2.78。實測最高、最低鹽度分別為34.176和29.8083;季節性變化上,冬季鹽度要高於夏季,兩季表層鹽度差可達3.1左右。月最高、最低鹽度分別出現在1~2月和7~9月。垂向變化上,隨著深度的增加,鹽度漸升。夏季鹽度在垂向上變化最大,躍層明顯,鹽度差可達2.44左右。
懸沙濃度較低,水色清,透明度大,日平均濃度為0.01~0.10千克/立方米,漲、落潮最大含沙量相當。
該海域波浪以風浪為主,涌浪也有相當大的比例。年平均波高為1.1米,但歷史上曾測得最大波高17米。波浪的年平均周期為4.9秒,每年最大周期一般都超過9秒,最大周期可達19.1秒。常波向為東向,主浪向為北東向,次浪向為南東向,風浪約佔70%,7級以上大浪集中出現在6—9月,5級以上大浪各月都有出現。
浪崗山列島
浪崗中塊島
浪崗中塊島(Lànggǎng Zhōngkuài Dǎo),代碼為330922040021。位於舟山群島東北部,浪崗山列島島中部,距大陸最近點97千米,嵊泗縣城菜園鎮東南56.3千米。俯瞰島呈彎角形,南北長990米,東西最寬處410米,陸地面積0.302平方千米,灘地面積4555平方米,海岸線長3.53千米。最高點在中南部位置,海拔89.2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0°26.2′、東經122°56.0′。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嵊泗縣嵊山鎮。
浪崗中塊島是浪崗山列島的主島,地處列島中部,以方位得名。《舟山海域地名志》和《嵊泗縣地名志》載為“中塊島”。1977年版1:1萬地形圖、《中國海域地名志》和《浙江海島志》載為“中奎島”,為中塊島的諧音誤寫。為避免重名,2010年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改為現名。
浪崗中塊島地勢險要,南北兩端略高,中部略低,南部有兩個山峰,分別為82.3米和89.2米,北部有1個山峰,海拔76.7米。東坡較陡,懸崖壁立數十米;西坡較緩,可以登岸。島上出露岩石為上侏羅統茶灣組熔結凝灰岩、凝灰岩,間夾凝灰質砂岩。土壤為棕黃泥土,中部有面積400平方米、厚度達數米的風成黃土層。生長白茅草叢27公頃,有較多的芙蓉菊,間有百餘棵黑松和桑樹。岩礁上生長貽貝、藤壺、螺、紫菜等貝藻類生物。周圍水深20~50米,附近海域歷史上多帶魚、烏賊、對蝦等海洋生物。
浪崗中塊島舊為漁民臨時作業點,在7—9月漁汛期,原有數百名漁民在島上生產、臨時居住。1956年,舟山專署水產局在島中部西岸建固定碼頭1座、登陸點1個,可供200噸以下船舶停靠,在島中部東岸建登陸點1個,可供小船靠泊;建庫容500立方米的小山塘1座,坑道井16口,南部西側山腰挖有1條長300米、寬1米、深0.7米的攔蓄水溝,總蓄水量為4500立方米;在島上建造漁民避難平房4間。建有冷庫1座及供銷、供糧用房。
島上有小廟1座,名“龍王宮”,也稱浪崗兄弟廟。
島上建有移動、聯通、電信基站和浪崗中塊島燈樁。浪崗中塊島燈樁航標編號2336.1,地理坐標為北緯30°26.2′、東經122°56.0′。燈樁結構為白色圓柱形混凝土、瓷磚貼面,樁身高度14.5米;燈高106.9米,白光,每10秒閃4次,射程10.5海里。浪崗中塊島燈樁由上海海事局鎮海航標處管理,是船舶往來南北沿海航線及進出太平洋的重要助航標誌。1988年10月建造,同時建直升機坪;1992年7月,改裝雷達應答器;1999年4月25日,安裝遙測子站。
浪崗東塊島
浪崗東塊島
浪崗東塊島(Lànggǎng Dōngkuài Dǎo),代碼為330922039921。位於舟山群島東北部海域,俯瞰島呈三角形,東西長370米,南北寬240米,海岸線長1.16千米,陸地面積0.057平方千米,灘地面積492平方米,最高點坐標為北緯30°26.4′、東經122°56.4′,海拔76.4米。位於嵊泗縣城菜園鎮東南56.6千米,浪崗山列島東北部,與浪崗中塊島岸距160米,距大陸最近點97.9千米。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嵊泗縣嵊山鎮。
浪崗山列島的3個較大島嶼之一,因地處東北面,以方位得名。《舟山海域地名志》和《嵊泗縣地名志》載為東塊島。1977年版1:1萬地形圖、《中國海域地名志》和《浙江海島志》載為東奎島,為東塊島的諧音誤寫。為避免重名,2010年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改為現名。
出露岩石為上侏羅統茶灣組熔結凝灰岩、凝灰岩,間夾凝灰質砂岩。地勢陡峭,南高北低,坡腳懸崖壁立。土壤瘠薄,以棕黃泥土為主,生長白茅草叢5公頃,間有少量灌木。岩礁上生長貽貝、藤壺、螺、紫菜等貝藻類生物。附近海域歷史上多帶魚、烏賊、對蝦等海洋生物。現為海釣愛好者喜愛的海釣點,主要釣獲魚類有虎頭魚、黑鯛、真鯛、石鯛和鱸魚等。周圍水深20~50米。
浪崗西塊島
浪崗西塊島
浪崗西塊島(Lànggǎng Xīkuài Dǎo),代碼為330922040321。位於舟山群島東北部海域,俯瞰島呈橢圓形,東西長460米,南北寬200米,海岸線長1.54千米,陸地面積0.08914平方千米,灘地面積1032平方米,最高點坐標為北緯30°25.8′、東經122°55.7′,海拔96.0米,是浪崗山列島最高峰。位於嵊泗縣城菜園鎮東南56.4千米,浪崗山列島西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330米,距大陸最近點96.8千米。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嵊泗縣嵊山鎮。
浪崗山列島的3個較大島嶼之一,地處西南面,以方位得名。《舟山海域地名志》和《嵊泗縣地名志》載為西塊島。1977年版1:1萬地形圖、《中國海域地名志》和《浙江海島志》載為西奎島,是西塊島的諧音。為避免重名,2010年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改為現名。
出露岩石為上侏羅統九里坪組流紋斑岩。地勢陡峭,四岸海蝕崖高聳壁立,山頂較緩,生長白茅草叢8公頃,間有灌木。岩礁上生長貽貝、藤壺、螺、紫菜等貝藻類生物。動物有海鷗、烏鴉、野兔等。附近海域歷史上多帶魚、烏賊、對蝦等海洋生物,現為海釣愛好者喜愛的海釣點,主要釣獲魚類有虎頭魚、黑鯛、真鯛、石鯛和鱸魚等。周圍水深20~50米。北岸和西南岸外多礁石,易傷船。東岸有一個巨大的貫通性海蝕穴,洞深70多米,是浪崗山列島的重要旅遊資源。
其他島嶼
島嶼 | 代碼 | 地理位置 | 地理坐標 | 陸地面積(㎡) |
北白澎礁 | 330922052621 | 浪崗山列島西北端,與浪崗中塊島岸距120米 | 30°26.6′N,122°55.9′E | 近1000 |
香供弄礁 | 330922039821 | 浪崗山列島北部海域,與浪崗中塊島岸距數米 | 30°26.4′N,122°56.1′E | 2930 |
香供弄東礁 | 330922052721 | 香供弄礁東部,與浪崗中塊島岸距數米 | 30°26.4′N,122°56.2′E | 1730 |
橫峙螺礁 | 330922052821 | 浪崗山列島中部,浪崗中塊與浪崗東塊之間 | 30°26.4′N,122°56.3′E | 5850 |
東白澎礁 | 330922052931 | 浪崗山列島東北端,浪崗東塊島東南岸外30米 | 30°26.3′N,122°56.5′E | 120 |
橫峙螺南礁 | 330922053021 | 橫峙螺礁南部,浪崗中塊與浪崗東塊之間 | 30°26.3′N,122°56.3′E | 1600 |
筍浜門礁 | 3309220402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30米 | 30°25.9′N,122°55.9′E | 1100 |
里鷺鷥礁 | 3309220401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70米 | 30°26.0′N,122°55.9′E | 700 |
中鷺鷥礁 | 3309220531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120米 | 30°25.9′N,122°55.9′E | 2800 |
外鷺鷥礁 | 33092205323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200米 | 30°25.9′N,122°56.0′E | 110 |
筍浜門南礁 | 3309220533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中塊島南岸外40米 | 30°25.9′N,122°55.9′E | 1200 |
長峙螺礁 | 3309220534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西塊島北岸外數米 | 30°25.9′N,122°55.8′E | 6520 |
石浦峙螺礁 | 330922053521 | 浪崗山列島西南部,浪崗西塊島西岸外60米 | 30°25.9′N,122°55.6′E | 710 |
浪崗半邊嶼 | 3309220404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西塊島東岸外10米 | 30°25.7′N,122°55.9′E | 1.1萬 |
南白澎礁 | 330922053621 | 浪崗山列島南部,浪崗西塊島西南岸外30米 | 30°25.7′N,122°55.5′E | 1850 |
1956年8月23日午夜,中國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二師領航主任張文逸,在舟山群島黃澤山上空擊落美軍1架P4M-1Q型飛機,美機墜落於浪崗山附近海域;8月25日起,美國海軍在浪崗山海面搜索了10餘天,無功而返。1957年1月4日,海軍東海艦隊打撈出部分美機殘骸,不久,漁民又撈起了一些美機殘骸和飛行員遺體。
1968—1996年有駐軍,現留有大量的廢棄營房。戰士們在島上見縫插針般種植的蔬菜,演化成野生的品種,至今還頑強生存著。
198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曾拍攝《浪崗山風光》紀錄片。
2007年4月9日,中國海監東海總隊巡航飛機發現浪崗山附近至朱家尖東部的海域出現了赤潮,面積最大時約150平方千米,呈深褐色片狀分佈,其主要生物種類為旋鏈海鏈藻,屬於無毒赤潮。2007年9月29日,舟山東北部海域外,衢山以東至浪崗山列島之間海域發生赤潮,面積45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為中肋骨條藻。
2009年7月22日上午9點35分,出現人類近百年裡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浪崗山列島是理論上的最佳觀測點,持續時間為6分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