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09年重慶理工大學在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基礎上,組建了化學化工學院。化工及其過程工程相關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直轄市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學院化工專業於2002年開始招生,先後經歷了生物工程學院(2002—2007)、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2008—2009)、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等發展階段。現有教學實驗大樓3000多平方米,藏書5000餘冊。
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化學化工學院於2009年在原重慶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基礎上組建發展起來,化工專業於2002年開始招生。學院近年來引進眾多海內外優秀人才,發展迅速,為重慶理工大學化工相關學科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逐漸成為重慶及西部地區化工高等教育和化工人才培養基地。
化學化工學院現設3個系:化學工程與工藝系、應用化學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6個研究所:材料化工研究所、環境化工研究所、生物化工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化工工程設計研究所;3個重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防腐塗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光伏硅材料製造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慶市光氣衍生物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學院現設材料化工科學學位碩士點,化學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碩士點,服務領域涉及到化工、生物工程、過程裝備、製藥、冶金、材料等。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培養化工產業界和工業界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
化學化工學院現有教職員工人48,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9人,佔60.4%,重慶市市級科技特派員2名,重慶市新產品創新青年科技人才1人,重慶市青年骨幹教師1人。近五年來,學院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催化、分子設計、環境化工、分離工程與設備、過程裝備控制技術、製藥機械、過程強化與節能、廢水處理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化學化工學院同時承擔多項重點和面上項目,獲得過多項國家及部委級科研、教學獎勵。學院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4項、青年基金項目6項;“863”高科技計劃、科技部科技特派員項目、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等8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100餘篇。
化學化工學院具有優良的實驗教學條件。實驗教學中心由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四個基礎化學實驗室和化工原理、過程裝備與控制2個專業實驗室組成,面積達4200平方米。另學院理化測試中心擁有氣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原子吸收分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紅外光譜、BET比表面分析儀、Autolab電化學工作站等大型精密設備及各類常規設備600餘台套,價值近1000萬元,為學生實驗技能的系統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的科研以及社會服務提供了充分的保證。
化學化工學院重視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已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有關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起良好的學術交流關係。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學院已經與重慶博賽礦業集團公司、中化涪陵化工有限公司、重慶新華化工廠、重慶英格製藥機械設備公司、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鋼城企業總公司等形成了實質上的合作關係並積極與重慶三大化工園區的企業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
蓬勃發展的化學化工學院將以重慶及西部地區化工支柱產業為背景,緊密結合國際化學工程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化工及相關過程工程產業的發展,統籌規劃,狠抓機遇,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
教學機構
基礎化學教研室、化學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實驗教學中
科研機構
院長:全學軍
書記:鄧易元
副院長:李軍
副院長:許俊強
學院現設化學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基礎化學部、實驗教學中心、材料化工研究所、環境化工研究所、生物化工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化工工程設計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
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科現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碩士生導師1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人。其中,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重慶市百名工程技術高端人才培養計劃1名,科技部科技特派員1名,聯合國化學武器核查員1人,重慶市市級科技特派員2名,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名,企業特聘高級技術諮詢專家3名。本學科從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和主要合作單位中聘請了13名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工程技術專家作為兼職教師。
學院現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並重,以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大力培養化工產業界和工業界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時,化學化工學院與校內相關學院聯合培養材料化工、化工過程機械、分離工程、生化工程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專業服務領域涉及到化工、生物工程、過程裝備、製藥、冶金、材料等領域。
學制: 4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科學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綜合素質,能夠在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及勞動安全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工程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本專業學生系統地掌握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設計、測控技能和工程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掌握對化工單元設備及成套裝備的優化設計、創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裝置技術開發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
化工原理、機械原理、大學化學、機械製圖、過程裝備控制技術、過程裝備製造技術、機械設計、材料力學、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化工設備機械基礎、過程自動控制原理、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過程裝備腐蝕與控制、材料化學。
主要畢業去向:
主要在裝備製造業、消費品生產與加工工業、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工程設計院所和諮詢機構、政府技監部門、金融機構相關部門等從事工程設計、製造、研發、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學科特色:
該學科方向有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京工業大學畢業的具有博士后、博士學位的領域的化工裝備與過程式控制制工程高層次人才,該學科方向實現了重慶市首個本科生的招生。在化工裝備相關領域,重點開展了生物質能轉化設備、膜分離設備、水處理設備、化工過程模擬優化過程式控制制、環保裝備設計、新能源技術裝備、石油化工過程裝備等研究。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磁性介孔複合Fenton催化劑的製備及對染料廢水降解行為和機理的研究”和“基於數據的化工過程無模型自適應即時學習控制方法研究”,獲得2012年重慶市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13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12項、在國際知名刊物《Industrialand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TransitionMetalChemistry》等刊物上發表SCI、EI論文26篇。
學制:4年;層次:本科;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系統的化學化工基礎知識和工程素養,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科學思維和自學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化工單元設備的研發設計和維改創新能力、化工工藝的流程設計和計算模擬能力以及化工前沿技術的認知和應用能力”,最終培養成為可從事化工生產、研發、設計、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畢業去向:
主要是到化工、石化、醫藥、輕工、環保、食品、能源等企、事業單位進行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或到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專業特點:
(1)完備的學科布局:目前與本專業配套的材料化工和化學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培養點已經搭建完成。本學科已經獲得重慶市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校博士點建設潛力學科、優勢專業提升計劃等多項資助,學生就業現狀和就業前景非常樂觀。
(2)鮮明的專業特色:擁有資源與環境化工和材料化工兩大特色專業方向,與企業共建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擁有聯合國化學武器核查員、重慶市百名工程技術高端人才、科技部科技特派員等多名專家。在天然氣資源精細化利用、化工產業廢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和固廢處理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和前沿與應用基礎研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和深造平台。
學制:4年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學士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數理、計算機及外語基礎,具備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具有紮實的應用化學學科研究能力,能在工業分析、精細化學品等領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基本規格和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其一,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身體和心理素質;其二,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其三,系統掌握應用化學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精細化學品合成、表徵及其應用方面的知識或者工業分析樣品的分離、採樣及分析原理與技術,具有較高的實踐技能;其四,了解應用化學的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其五,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最新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況,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其六,了解國家關於科學技術、化學相關產業方面的政策、法規,具有較好的外語能力、自學能力、富有創新精神,能夠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探索、開發和應用,實驗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化學
四、主要課程
五、主要實踐環節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工程訓練、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主要專業實驗: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應用化學專業基礎和專業綜合實驗等。
六、專業特色和方向
本專業以現代化學工業為背景,立足當代,面向重慶,制定“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注重基礎理論教育和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化學理論在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中的創造性應用,設立精細化學品、工業分析兩個專業方向。通過“導師制”等措施和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以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目的。注重實踐環節,加強與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的橫向協作,建立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1、精細化學品方向(方向一)
培養掌握精細化學品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精細化學品開發與應用技術領域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主要特色課程:應用合成化學、分離純化技術、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原理等。
2、工業分析方向(方向二)
培養掌握工業分析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工業原料及產品化學成分、結構分析及污染監測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主要特色課程:工業分析技術、分離與分析採樣技術、食品分析、環境監測與分析等。
七、主要就業去向
本專業所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化學化工基本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突出的應用實踐能力,其理工結合的培養特色確保廣泛的就業面。就業學生可進入不同應用領域,如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環保、食品行業、商品檢驗、衛生防疫、海關、醫藥、日用化學品、輕工、能源等企業、事業單位從事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或成為儀器分析專家、或成為化學產品開發能手、或成為能源、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工程師,或到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學院重視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已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有關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起良好的學術交流關係。我院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建設,致力於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以“團結、勤奮、求真、務實、創新”的方針營造院風,以“出一流人才、創一流成果”為宗旨,大力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化工相關專業高級人才。
在產業方面,該學科已經與重慶博賽礦業集團公司、中化涪陵化工有限公司、重慶新華化工廠、重慶英格製藥機械設備公司、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鋼城企業總公司等形成了實質上的合作關係。目前,該學科正在與重慶三大化工園區的企業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
新建立的化學化工學院學科建設目標明確,就是要以重慶及西部地區化工支柱產業為背景,緊密結合國際化學工程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化工及相關過程工程產業發展的支撐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開展學科建設。重慶是全國歷史最悠久、品種最齊全、規模最大、技術先進、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著名天然氣化工基地,具有進一步發展天然氣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及其精細化學品的綜合優勢,未來急需大量的化工高技術人才和先進的化工高新技術成果,為學科融入地區社會經濟提供了很大發展機遇。化學化工學院將在學校的統籌規劃之下,狠抓機遇,以超常規態勢發展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並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已經在以下五個學科方向上形成優勢與特色:
(1)環境化工
該學科方向已經積聚了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畢業來的具有博士后、博士學位的環境化工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有重慶市科技特派員1名,聯合國化學武器核查員1名。近年來,該方向針對國內外社會廣泛關注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在工業廢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方面形成了優勢和特色。將化學工程學原理和方法成功地用於工業氨氮廢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與資源化研究,該研究成果已被國內10多家企業成功應用。已經出版環境化工領域專著1部、獲得2009年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在國際知名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ng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刊物上發表SCI、EI論文20多篇,在《化工學報》等重要核心期刊A、B類發表研究論文8篇。
(2)材料化工
該學科方向針對重慶市化工支柱產業化工新材料戰略領域開展相關的學術科研工作。重點開展了納米材料,陶瓷材料、硅基材料,防腐塗料、工業催化新材料等功能材料的結構—性能、製備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的研究及其產業化工程技術研究。承擔的重慶市科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柴油車尾氣凈化用陶瓷基過濾材料及凈化裝置研製”已進入中試階段;共同承擔的科技部科技特派員項目“巫山高山林地野外種菇產業開發”,蘑菇保鮮材料的製備技術已進入中試研究。有2009年科技部科技特派員1名,科技特派員重大項目1項。發表SCI、EI論文20篇以上。已經與重慶三峽油漆股份有限聯合建有“重慶市防腐塗料工程研究中心”。
(3)生物化工
該學科方向主要研究仿酶催化、微生物發酵工程、生物煉製方面的學術科研工作。該方向的特色是化學工程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已經在仿酶催化、生物質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方面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系統地開展了仿酶催化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研究成果“模擬過氧化物酶催化酚類物質氧化降解的動力學研究”和“高效纖維素酶基因克隆表達及在沼氣工程中的應用”,分別獲得2009年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和科技進步三等獎。
(4)精細化工
該學科方向利用重慶重化工產品的優勢,重點研發天然氣精細化工產品,以及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生產關鍵技術。目前,該研究方向在碳基、鈦基納米功能材料製備工藝方面已經形成特色優勢。已經與重慶新華化工廠、攀枝花鋼鐵研究院合作,正在開展鈦基催化新材料、釩鈦資源精細化工產品研發工作。已經積聚了相關領域資深教授3名,參與完成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九五”國家重點工業試驗項目1項,研究成果在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實現產業化,實現年產值達1500萬元以上。發表SCI、EI論文10多篇。
(5)化工裝備與過程式控制制工程
在化工裝備相關領域,重點開展了生物質能轉化設備、化工設備材料表面加工、化工設備關鍵部件冷壓成型、壓電陶瓷感測器用於化工過程參數檢測和控制等研究,獲發明專利10餘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近年來,學院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催化、分子設計、環境化工、分離工程與設備、過程裝備控制技術、製藥機械、過程強化與節能、廢水處理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科技計劃、科技部科技特派員項目、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等80餘項,科研經費達到2600餘萬元,在研經費2100餘萬元;獲省部級獎勵5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發明專利37項,發表科研論文265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1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