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糧庫衚衕
北京下轄街道
米糧庫衚衕位於北京地安門內大街路西,因以前衚衕里有存放米糧的倉庫而得名。胡適曾在米糧庫衚衕4號居住過。在上個世紀30年代,米糧庫衚衕是著名文化人的聚居地,陳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徐悲鴻、徐志摩、丁文江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米糧庫衚衕
《明宮史》:內宮監所管十作日木作、石作、油漆……並米鹽庫、營造庫等。明之米鹽庫,清代改稱米糧庫。由清《乾隆北京城圖》上看,庫址在油漆作之南。燕都從考作者陳宗藩住此。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有宅在此。此房前為中國天主教大主教於斌所住。
米糧庫衚衕胡適舊居 李 倫繪
也打了個小彎,再往前走,衚衕再次轉了個彎,然後就與恭儉衚衕相接了。
現在衚衕北側已是新式建築.南側則保留著較為完好的老宅院,往西至衚衕中部則驟然變窄。很是幽靜。再向西就到了恭儉衚衕.這一段衚衕很有韻味,寧靜而樸實,很有老北京城的特色,非常值得一逛。
現代米糧庫衚衕的知名是因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住在這裡。
米糧庫衚衕歷史上曾留下許多名人的足跡:如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就居住在此衚衕的40號,而“鄧大人”的府邸原是中國天主教大主教於斌的舊宅。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老師庄士敦也曾住在附近的油漆作衚衕1號。胡適也曾在米糧庫衚衕4號居住過。上個世紀30年代,米糧庫衚衕是著名文化人的聚居地,陳恆、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徐悲鴻、徐志摩、丁文江也都在這裡留下過他們的身影。
于斌
于斌(1901—1978)黑龍江蘭西人,早年就讀于吉林省天主教會開設的神羅修道院。1924年留學義大利,精通拉丁、英、德、法等國語言。回國後任津沽大學教授。1944年發起組織“中國宗教徒聯誼會”。1949年到美國,1954年到台灣,從事宗教和教育活動。1960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78年7月16日在義大利參加教皇保國六世葬禮時,死於梵蒂岡。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老師庄士敦曾住油漆作(衚衕)1號。
庄士敦
庄士敦全名是雷坎奈爾德·約翰·弗萊明·庄士敦。蘇格蘭人,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博士。曾任香港英總督府秘書,英國租借地威海衛的行政長官。他來亞洲二十多來,走遍了內地各省,游遍了名山大川,名勝古迹。通曉中國歷史,熟悉中國各地風土人情。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據溥儀說,他的中國話比陳師傅(寶琛)的福建話和朱師傅(益藩)的江西話還好懂。庄士敦是由老洋務派李經邁(李鴻章之子)的推薦經徐世昌總統向英國公使館交涉,正式被清室聘請來教溥儀的。清室聘請庄士敦進宮,一方面是為了教溥儀的英文,一方面也為了要讓這個英國紳士作溥儀的“保鏢”。因此對他十分尊重。內務府特地在油漆作1號為他租了一所四合院的住宅。據我的前半生記載:他(庄士敦)把這個小院布置得儼然像一所遺老的住宅。一進門,在門洞里可以看到四個紅底黑字的“門封”,一邊是“毓慶宮行走”“賞坐二人肩輿”,另一邊是“賜頭品頇戴”“賞穿帶素貂褂”。九一八事變后,溥儀被日本侵略者劫持去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后,庄士敦也回國養老。為了表示對他這皇帝學生的忠誠,曾到“滿洲國”去訪問溥儀。在英國他家裡專門辟了一間房子,陳列溥儀賜給他的東西和他穿的清朝朝服。
陳宗藩
陳宗藩,字蒓良,祖籍金陵,福建省福州市生人。光緒甲辰科(光緒三十年1904年)進士,任刑部額外主事。光緒末年官費留學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學法政經濟。歸國后在郵傳部及懋業銀行工作。1923年在米糧庫(衚衕)東口內路北,置地十餘畝,自行設計,建成一座花園式的住宅,取名“淑園”園內有山池荷塘、花木極盛。30年代前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北大教授傅斯年均先後在淑園住過。陳垣,廣東新會人,1913年定居北京。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長、京師圖書館館長、輔仁大學教授。解放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傅斯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予科。后留學英國倫敦大學,回國後任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北平大學教授。1949年任台灣大學校長。胡適在主編獨立評論時,住在米糧庫衚衕40號。編輯部即設在他家裡。
胡適
胡適曾經在米糧庫衚衕居住過。胡適,1891年生,安徽績溪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倡導新文化運動,繼而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和中國現代文學的領袖人物。他是“五四”運動領導者之一,《新青年》雜誌的編委,他倡導的獨立精神,使之成為影響廣泛的思想家。1920年3月,他出版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
在魯迅的《吶喊》中,曾經提到了“問題和主義”之爭,魯迅的諷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後人對胡適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