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及其武裝之間在中國境內爆發爭奪全國政權的內戰。國共內戰最終以國民黨政府遷往台灣而結束。廣義上指是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內戰。

國共內戰大致分為兩個階段:1927年至1937年間為國共內戰第一階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為國共內戰第二階段;而狹義上僅指第二次即解放戰爭。國共內戰交戰的組織共有兩方,一方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第一次內戰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另一方為國民黨統治當局及其軍隊(“國民革命軍”以及1947年行憲後到1949年的“中華民國國軍”)。整個戰爭共分為兩次,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戰爭”與“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徠第二次國共內戰以國民黨政權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遷往台北而結束。

歷史背景


民國國情

重慶談判時的毛澤東與蔣介石
重慶談判時的毛澤東與蔣介石
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戰災連年,天災不斷,社會弊端叢生,底層人民生活艱苦。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70萬人死於飢餓,而人口的平均壽命則不足45歲。
毛澤東認為,民國時期的階級剝削,人民生活負擔加重,附屬於各帝國主義勢力的各個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民國的政治制度腐敗、腐朽,中國仍然處於半封建、殖民地狀態等問題,是中共紅色政權能夠發生並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國人民不堪重負,支持革命,也是中國紅色革命力量能夠在艱難環境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將必然獲得最終全面徹底勝利的根本原因。
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為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徑。而中國共產黨則認為,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資產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而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份反動知識界,被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視為敵人。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中國革命戰爭的主要敵人,就是以蔣介石國民黨右派為代表的大地主階級,大買辦資產階級,以及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中國農民群眾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中國革命戰爭的領導者,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戰爭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中國革命戰爭全面徹底的勝利。

內戰根源

中山艦事件
中山艦事件
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歷史。傳統的王朝更迭模式進行到1840年~1911年的時候,因為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勢力的入侵而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帝制直接在西方資產階級民主的呼喚中滅亡,但是封建的舊勢力舊思想在中國卻遠沒有滅亡。孫中山等人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不徹底。以袁世凱為首的一大批清朝舊官僚參加革命,才最終迫使清帝退位,建立了北洋政府。雖然革命黨人想通過和平的方式對這個政府進行西方現代式的資產階級民主化改革的嘗試,但是並沒有 成功。儘管如此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依然堅持著他們對西方式的民主形式的痴迷。而過於理想的革命黨人無法使用選票等和平手段來說服手握兵權的軍閥首腦。這一切讓革命黨人認識到,沒有軍事力量就不能達到目的。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國民政府,創建“國民革命軍”,於1924年發動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與共產黨和蘇聯的合作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同時孫中山從蘇聯引進的黨掌握軍隊的模式。這樣中國就出現了黨控制的軍隊。孫中山對於中國民主進程的本意是:“軍政~訓政~憲政”。可是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軍隊之後,革命陣營發生了分裂,國民黨內部和共產黨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發生了互相攻擊的情形。
國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線的分裂,絕不是對革命的背叛。儘管國共雙方都指責對方叛變革命,因為從雙方的政治綱領上看,雙方的最終目標是存在衝突的。孫中山的中國國民黨要在中國建設“三民主義”,而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共產主義。雙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結果,但雙方在很大程度上都認同雙方很長時間內的政治理想和行動具有共同處。兩黨之所以能夠組成密切同盟,是因為兩者在當時擁有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另外,國共的合作方式也是雙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的方式與國民黨進行合作。這種方式在各自黨內都存在分歧。共產黨在加入國民黨后積極發展共產黨員,引起了國民黨如西山會議派等的不安。同時共產黨在長期的階段性目標是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從而形成自身掌握軍隊,以發動群眾和進行輿論宣傳等形式進行革命,並對國民黨以建立三民主義中國表示不認同,兩黨理念的差異最終導致分道揚鑣。而蘇聯在列寧因病昏迷后,斯大林對列寧早期廢除諸多不平等條約不談,持續對中國外蒙古、西北和東北地區擴大控制和影響,“聯俄容共”的基礎動搖。
四一二事變屠殺共產黨人
四一二事變屠殺共產黨人
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政變之後。大量共產黨人被拘 捕或屠殺,共產黨人的活動也轉為地下。共產黨為了反抗國民黨的鎮壓,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國民革命軍武裝反抗。1927年,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國民黨稱之為“南昌暴動”),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而原本的國民革命軍,大多數被國民黨控制,繼續北伐統一全國。從此,軍隊為黨的事業而戰,國共兩黨都有了自己的武裝,內戰爆發。192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為了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的鎮壓發動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後來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1927年至1937年間,國民政府先後調集兵力對共產黨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轉移至陝西延安。
1935年華北事變爆發,中華民族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937年的七七事變更是加劇了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西安事變后,國共雙方經過談判決定停止內戰,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國共合作期間由於兩黨所代表的階層利益不同,仍摩擦不斷。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共之間矛盾升溫,國民黨一邊假意和談一邊積極搶佔地盤,準備發動戰爭。
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
1945年8月,蔣介石在日軍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 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毛澤東同月偕同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進行談判,並於10月10日,國共簽訂《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國共雙方同意避免內戰,但未能就共產黨政權及軍隊的合法性達成共識,不久國共內戰全面爆發。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並取得蘇聯贈予的日軍遺留在東北的武器,與國民黨統治者進行全面的鬥爭。在歷經了遼瀋、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戰役后,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1949年,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佔領南京總統府,國民黨當局被迫離開南京退至台灣。

兩個階段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廣義上指是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一場內戰;國共內戰大致分為兩個階段:1927年至1937年間為國共內戰第一階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為國共內戰第二階段;而狹義上僅指第二次即解放戰爭。國共內戰交戰的組織共有兩方,一方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第一次內戰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另一方為國民黨統治當局及其軍隊(“國民革命軍”以及1947年行憲後到1949年的“中華民國國軍”)。整個戰爭共分為兩次,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戰爭”與“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一次內戰
十年內戰時期的紅軍官兵
十年內戰時期的紅軍官兵
十年內戰是1927年至1937年間的第一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 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而中國國民黨則稱之為“剿匪”。共產黨認為進行革命的目的是通過將沒收的地主資產分發給農村的貧僱農,從而改變農村貧富極度懸殊的經濟狀況而產生的戰爭。
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先後動用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的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步步為營及共產黨領導人戰略錯誤,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戰略轉移至陝西延安,損失慘重。
第二次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階段內戰,中國 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黨稱這段時期為“動員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共產黨方面統計共計殲滅國民黨軍軍約807萬,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政權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后逃往台灣。

狹義的國共內戰


第一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6月下旬,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的軍隊則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期間,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統治區域(共產黨稱為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但被共產黨挫敗。兵力上的對比為1945年9月中共軍127萬正規軍對比1946年7月430萬國民革命軍。
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包括張家口在內的華北重鎮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國民黨方面佔領。其中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的核心宣化店,共產黨被迫開始全線撤退,將主力調往延安地區。史稱“中原突圍”。
同時潛入山區的共產黨軍隊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索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鬥減員約71萬人,可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相持時期。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共產黨方面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共產黨根據地。
面對20餘萬國民革命軍,共產黨方面將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胡宗南占入空城,謊報大勝。同時解放軍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游擊戰,運動戰,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家店等地的勝利,國民黨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遊動作戰,軍力、士氣下降嚴重,最終放棄了陝北高原的戰鬥。
同時,山東的共產黨佔領區遭到逾60萬國民革命軍的圍攻。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的游擊戰術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號稱“王牌部隊”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國民革命軍全線撤退。這樣一來,人民解放軍軍力上升至280萬人,裝備了重炮兵與工兵,基本具備了同國民革命軍決戰的實力。
另外,由於國民政府集中兵力進攻延安及山東解放區,導致後方兵力空虛,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軍進攻共產黨統治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中國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不同階段關係


國民大革命

自從興中會展開聯合中國各地革命勢力,成立同盟會共同進行反清革命之後,便面臨著不斷的改組與整合問題,同盟會在經歷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時期后,於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亦簡稱為國民黨)。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在其著作中主張國民黨應為一個列寧式政黨,此舉引起甫創立的蘇聯注意。蘇聯認為中國國民黨走的左派路線與蘇聯的主張類似,當時又同為國際孤立的狀態,因此蘇聯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一直維持相當的外交與軍事援助關係,甚至往後1925年以及1926年中國國民黨曾經兩度申請加入第三國際(又稱共產國際)被拒絕,但第三國際仍承認中國國民黨為“准共產黨”。但是第三國際在馬日事變后懷疑國民黨(以及後來的中國國民黨)的革命立場和革命堅決性,對於當時的國際共黨組織的主張並不認同,路線也有所分歧,因此又積極地推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國民黨一大
國民黨一大
1923年1月,基於中國北伐與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原本就 主張外交上與蘇聯接近的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會面后,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聯俄容共全面展開,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要路線。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第三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實行“聯俄容共”政策,開始第一次國共合作。透過蘇聯的援助,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蔣介石擔任校長,這是“國民革命軍”的正式建軍,也是首支國民黨嫡系的部隊,但國共兩派政治力量在學生之間的較量,可說是決定了日後整個中國的命運。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之後,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7月1日於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汪精衛以全票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鮑羅廷被任為政治顧問,后又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精衛左傾,被稱之為“西山派”,是當時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4月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重申聯俄容共三大政策。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之後,由於和蔣介石的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926年12月,中國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國民政府各擁山頭,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自法回國,途經蘇聯受到斯大林的接見。回國后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排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5日和共產黨領袖陳獨秀髮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介石的武力清黨行為,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
5月中,經過李宗仁及朱培德居中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暫時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國共產黨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徹底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然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共產黨在湖南進行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內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其事變的共黨及傾共民眾死亡人數在數百到一千餘人。1927年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共黨黨員應退出國民黨。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聲明脫離共產黨,否則停止職務。至此“容共政策”可說是完全結束。

土地革命

1926年國民黨進行北伐戰爭,這個時期中共掌握了一部分軍隊並試圖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宣布建軍,發動南昌起義。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其時並非中共黨員)等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8月4日,中共部隊敗退,放棄南昌,南下廣東,這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也是國共雙方首次武力衝突。8月7日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內戰條件已經全面成熟。8月8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開始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8月14日蔣介石下野,武漢政府與南京政府開始整合,史稱“寧漢合流”。
西安事變之前的蔣介石與張學良
西安事變之前的蔣介石與張學良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義。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外蒙古回蘇聯。11月,蔣介石回到上海,邀汪精衛北上。1927年12月11日,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1927年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徠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927年12月13日,共產黨軍隊被迫撤離廣州。1927年12月16 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之後,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其間,中國共產黨於勢力範圍內(蘇區)展開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並有多次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公開武力衝突,這段時間的軍事戰鬥,中國國民黨政權蔑稱為“剿匪”、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控制地區稱之為“蘇區”。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展開大規模對於紅軍的武力清剿,1934年中共撤離江西,開始轉往陝甘蘇區,1935年遵義會議,毛澤東開始掌權。1936年,在長征後會師陝北延安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周恩來的計劃之下,利用九一八事變后的地方實力派對蔣介石的不滿和群眾抗日氣氛,聯合東北軍西北軍發動西安事變。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被迫停止攻擊共產黨。大規模內戰暫告結束,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

抗日戰爭

新四軍軍長葉挺
新四軍軍長葉挺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日兩國終於進入全面抗戰的狀態。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在名義上保持著共同對日的勢態。期間中國國民黨軍隊與日本(包括替日本人賣命的中國人偽軍在內,俗稱日偽軍)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由於在武器方面,以及官兵個人素質落後於日本士兵原因再加上漢奸之重偽軍之多等中國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國民革命軍傷亡高達300多萬。
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展開,中國共產黨延安邊區自願地政府改組為中國國民政府下的一個直轄政府“陝甘寧邊區”,陝北地區的紅軍(約4萬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依抗戰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與此同時,另有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原地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色游擊隊集中組成了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對日作戰。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之間曾經爆發過多次流血衝突,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結束在即,國共雙方對於中國境內日軍佔領區的武裝接收展開了爭奪,而東北方面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由蘇聯負責接收。根據蘇聯方面的資料,蘇聯於1945年8月對日宣戰,是為“八月風暴”行動,出兵日本在東北亞的佔領區,滅亡偽滿洲國、進入西伯利亞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朝鮮。蘇聯方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宣稱向東北民主聯軍提供了步槍70萬隻,機槍12000~14000挺,各種炮4000門,坦克約600輛,飛機800餘架。
項英葉挺與周恩來的合影
項英葉挺與周恩來的合影
而中共方面的記錄則是:至1946年5月,東北野戰軍先後建立10個炮兵團及一個高射炮大隊,共有火炮百餘門。到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后,東北野戰軍共裝備戰防炮、步兵炮、迫擊炮1600餘門,大口徑山、野、榴炮和加農炮660門,高射炮116門。當時東北野戰軍總共只有兩千多門,而且一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軍隊。
坦克方面,據中共描述,1947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只有坦克32輛,到1949年1月有坦克124輛(其中繳獲接受之國民黨軍隊60輛),裝甲車37輛;到1949年11月全國解放軍共有坦克375輛(內含美式水陸坦克68輛),裝甲車272輛,其中很大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的美式坦克。至於800架飛機,更無中共方面的記錄作為佐證。由此可見蘇聯的數據是難以另人相信的,當然也可能是蘇聯把一些曾經是坦克飛機的廢鐵運到了東北,造成了統計上的錯誤。在解放戰爭中蘇聯向解放軍轉交的絕大部分是繳獲自日軍的輕武器。

抗戰後的局部戰鬥

1945年8月,蔣介石在日本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即重慶談判。為避免內戰再起,國共雙方代表曾先後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
毛澤東轉戰陝北
毛澤東轉戰陝北
1946年1月,雙方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政協決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然而在這個時候雙方因政協憲草問題和東北接收問題發生激烈政治摩擦。2月份出現了反蘇運動,3月國民黨六屆 二中全會的憲草修改提議案引起中共激烈反應,4月蔣介石就東北接收問題的講話更引起中共報紙攻擊。同時,雙方在東北的軍事衝突逐漸擴大。1946年4月15日,中共在蘇聯紅軍撤走長春一個小時內突襲長春機場並佔領長春,隨後其緊隨撤退的蘇聯紅軍佔領哈爾濱,齊齊哈爾。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街擊潰解放軍相繼佔領四平街和長春,此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馬歇爾緊急要求國共雙方6月初停戰。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隨後的時間裡,雙方邊談邊打。9月底,政府軍進攻張家口,10月初,在馬歇爾要求下,雙方再度停戰十天。然而談判仍然未果,10月中,政府軍佔領張家口。馬歇爾和第三方面在此期間反覆斡旋,但國共始終未能在改組政府名額問題,東北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斡旋無效的情況下,國府決定單方面宣布召開國民大會,引起中共堅決反對。
人民解放軍開進北平
人民解放軍開進北平
1946年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與中國青年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並在1948年行憲國民大會上選舉蔣介石為中華民國總統,中共強烈反對和抵制,國共關係全面破裂。1947年7月,中共軍隊開始戰略反攻,將戰爭引向廣大國民黨統治區。1947年10月10日,中共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義發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其第五項號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表示響應,並逐漸向解放區集中。為從經濟上支撐內戰,國民政府廢止法幣,發行“金圓券”,內戰造成空前的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金融秩序瀕臨全面崩潰,新疆省政府發行的貨幣面額高達六十億。共產黨以要求民主為口號,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以宣傳爭取民心,以大量間諜(如劉斐、郭汝瑰、韓練成、熊向暉、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等等)滲透奪取軍事情報,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進行全面的戰爭。

解放戰爭戰略決戰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開創人民解放軍奪取大城市的先例。新華社在10月24日播發了濟南戰役的戰果: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其中將官23人,戰場起義2萬餘人,繳獲輜重彈藥無數。美聯社對此評論:“自今而後,共產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歷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等三大戰役后,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
到了1949年元旦,內外交困的蔣介石宣布下野,此後代總統 李宗仁試圖求和。1949年4月初,國共雙方在北平和談,中共要求“國民黨政府逮捕”包括蔣介石和李宗仁在內的四十三名戰犯,遭到李宗仁政府拒絕。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並向長江南進軍。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大陸的統治宣告終結。1949年9月,帶有制憲會議性質的由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決定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飛往重慶。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金門戰役,在大嶝島之役后欲奪取金門,因種種原因失敗,被俘三千人,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複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國民黨政權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於12月7日遷往台北,解放軍開始集結東南沿海預備進攻台灣。

產生影響


重慶談判時毛澤東與蔣介石互相敬酒
重慶談判時毛澤東與蔣介石互相敬酒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南京政府所屬軍隊取得階段性勝利,迫使中國共 產黨的割據政權大範圍遷移,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又再度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國共內戰,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共計殲滅和收編國民黨軍隊500餘萬。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全勝,並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宣佈於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國民黨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力;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