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

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

心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全徠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也是人們健康的“無聲凶煞”!

主要危害


發病率高
心腦血管
心腦血管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點,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
死亡率高
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占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而倖存下來的患75%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重殘!
複發率高
我國腦中風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複發率是30%,第五年的複發率高達59%。而二級預防做得較好的美國僅為10%。由於我國醫療保險復蓋人群小,腦中風病人的複發率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服用可靠藥物長期防治腦中風的患者與停葯的患者相比,複發率要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長期用藥超過三年以上的患者80%以上無複發危險,極少數輕複發!

發病原因


主要原因

心腦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造成的,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的過程,但是由於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產生炎症血管收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它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

次要原因

再者由於長時間飲食習慣問題,飲食中脂類過多,醇類過多。同時又沒有合理的運動促進脂類醇類的代謝,導致體內脂類醇類物質逐漸增多;加上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減低,導致體內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后沉積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細血管堵塞,隨著時間的推移,脂類醇類物質容易和體內遊離的礦物質離子結合,形成血栓,產生心腦血管疾病。

臨床表現


心血管疾病,如 冠心病的癥狀(包括 心絞痛、心肌梗塞):
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心率不齊;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氣緊、暈厥、虛弱、噯氣;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質紫暗、脈沉弦為主症的冠心病心絞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上腹痛、噁心、嘔吐;左後背痛、左手臂痛。
腦血管疾病,如 缺血性腦中風的癥狀(包括 腦血栓、腦栓塞等):
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眩暈等。肢體無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覺障礙;單側肢體運動不靈活;語言障礙,說話不利索;記憶力下降;看物體突然不清楚;眼球轉動不靈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調,站立不穩;意識障礙;頭痛或者噁心嘔吐;頭暈、耳鳴

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

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學合理的飲食。平時盡量控制高脂食品,即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如蛋黃、魚籽、動物的油脂、內臟、牛油、奶油等,應多吃低脂食品,如蔬菜、水果、豆類、豆製品、粗糧。
在飲食中,動物性脂肪、動物的腦、肝、腎、雞蛋黃、鴨蛋黃、鵝蛋黃、松花蛋、蝦子、蟹黃等食物,膽固醇含量很高,應控制食用量。含膽固 醇較低或有降低膽固醇作用的食物,比如穀類、瘦肉、雞鴨肉、魚類(尤其是海產魚)、海參、海帶、薯類、香蕉等食品,以及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花生油、玉 米油),應在日常膳食中適量增加。攝入牛奶、豆類或其製品還可補鈣,也有利於控制膽固醇。喝茶,尤其是綠茶也有降血脂作用。

空氣負離子療法

心腦血管
心腦血管
“負離子療法”是日漸興起的一種自然療法,血液中的正常紅細胞、膠體質點等帶負電荷,它們之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離,而病變老化的 紅細胞由於電子被爭奪,帶正電荷,正負相吸則將紅細胞凝聚成團。負離子能有效修復老化的細胞膜電位,促使其變成正常帶負電的細胞,負負相斥從而有效降低血 液粘稠度,使血沉減慢。同時負離子能加強血液中膠體質點本身負極性趨勢,使血漿蛋白的膠體穩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狀態。
負氧離子是一種自然因子,從病源根處入手安全降低血脂濃度,降血脂的同時沒有藥物副作用,是一種綠色、健康、安全的降血脂方法。值得一 提的,負離子有大小之分,對人體有健康理療作用的是小粒徑負氧離子,科學研究表明,相比中大粒徑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更容易透過人體血腦屏障,被人體吸收 利用,對人體產生充分有效的療養效果。

運動療法

對高血脂患者來說,適量運動很重要,因為運動是雙刃劍。過多激烈的運動會造成猝死、心梗。運動要有恆有度有序。有恆,就是持之以恆;有序,就是循序漸進;有度,就是適度運動。長期地堅持運動可以預防糖尿病、高血脂、骨質疏鬆,所以運動是最好的保健醫生。
一般來說,健康人、患有高脂血症而無其它合併症者應保持中等強度運動量,即每天達到慢跑3~5公里的運動量;對合併有輕度高血壓、肥 胖、糖尿病和無癥狀性冠心病等疾病者應自行掌握,以鍛煉時不發生明顯的身體不適為原則,必要時應在醫療監護下進行;對伴有重度高血壓、嚴重心臟病、重度糖 尿病以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則應禁止運動,待上述疾病明顯改善後再考慮適量運動。運動方式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及環境而定,可選擇慢跑、體操、太極拳、氣功、游泳、爬山、騎自行車及健身器等。只要患者能持之以恆,保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量,一定能夠達到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降低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飲食注意


葷素搭配

以新鮮蔬菜為主膳食中的動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腦、豬肝、皮蛋、魚子、蟹黃、魷魚、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多量攝入會導致血膽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發生髮展。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 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冠心病的作用。有數據提示,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中動物脂肪的攝入總量,降低飽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飽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膽固醇降低約10%,甘油三脂降低30%。

少吃多餐

控制好進食量人體的熱量主要來源於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質多存在於動物類食物如瘦肉、魚蝦、禽類、蛋類、乳類等,植物性食品如豆類及豆製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於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於穀類及根莖類蔬菜中。如放縱食慾,進食量超過了身體的熱量需要,就會轉化為脂肪積存體內,使人發胖,血脂增高,致生動脈硬化。中醫格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的是經常飽食,會損傷胃腸功能,導致胃腸病的發生。還應看到,長期的飲食過量,體內的脂肪過剩,會使血脂增高,導致 動脈粥樣硬化。因此要根據體重的不同,控制進食量。超體重者一定要減低熱量。據推算,50克富強麵粉或大米可產生熱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則可產生熱量1400千卡,再加上適量的肉食、豆類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夠一天的熱量。

常見疾病


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危害:血壓長期持續在較高水平可導致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阻力增加,並會造成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和相關疾病的發生。最常見的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和腎功能衰竭。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由於營養心臟最重要的動脈──冠狀動脈被粥樣硬化性狹窄所阻塞,或在此基礎上合併痙攣、血栓形成等造成血流受阻,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病變。
危害:當冠心病導致的心臟缺血癥狀越來越嚴重時,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腦卒中

俗稱中風,醫學止又稱為腦血管意外或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組急性腦血管疾病。
危害:腦卒中可造成偏癱或死亡,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一旦發病,多數很難完全治癒。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過高,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危害:高血脂是引起人體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腦梗塞以及周圍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對人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注意事項


1.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2.警惕“魔鬼時間”。每天6時至11時,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開始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心血管病人在這一時間段內尤其應注意避免大的運動量,避免情緒波動。
3.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4.常飲綠茶。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原因多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樣渴了才喝水,而應主動補水。又因綠茶有強抗氧自由基作用,有良好的防癌、防動脈粥樣硬化效果,是心腦血管病患者的首選夏季飲料。
5.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6.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7.戒焦戒躁。夏日炎炎、酷暑難耐,人們情緒往往容易變得焦躁,心腦血管病患者特別要小心。預防心絞痛、心肌梗塞最重要的養生方法是淡泊寧靜。
8.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四要四不要


血壓要保持穩定。每天最好早晚測量血壓兩次,如果血壓過高或過低,應及時調整治療藥物。精神要放鬆。不管遇到開心的事或是悲傷的事,都要以平和心態去面對。
體育鍛煉要適度。運動量不宜過大,額頭上微微出汗就應立即停止。
飲食要科學合理。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控制機體血液黏稠度,防止形成血栓。
不要搬抬過重的物品。在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深呼吸,是誘發心肌梗死的常見原因。
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澡。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造成心肌缺血。
不要感冒。及時添加衣物外,晚上睡覺要關好窗戶,不要讓外界冷空氣吹進室內。
不要盲目急救。一旦心梗,要讓病人就地安卧,不要搖晃病人。

食療偏方


食療方一
1.海帶50克,切成絲用醋、鹽適量調拌,分2~3次吃完,每日1次。2.絲瓜60克,竹筍60克。去皮、切片,加醬油、醋適量,調拌后食用,每日1~2次。3.花生米3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2~3次。4.黑木耳6克,冰糖適量。將黑木耳浸泡10小時,蒸1小時后加冰糖,睡前服,療程不限。
食療方二
1.洋蔥30克,菠菜50克炒著吃,每日1~2次。2.黃瓜2根,大蒜頭1個,拌冷盤吃,每日1~2次。
食療方三
1.西紅柿2個,綠豆20克。將綠豆煮爛,用其湯送西紅柿,一次吃完。每日2~3次,飯前空腹服用可防治心悸。2.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爛熟成粥,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用於心悸症。3.蓮子30克,粳米50克。加水800毫升,煮粥吃,每日1~2次,用於氣短。

防治偏方


冠心病:紅花綠茶、丹參蜂蜜飲、海帶、丹參棗、黑木耳、豬腎肉桂粥、豬血治療、雙三七茶飲防治冠心病
心絞痛:麥冬精、刺五加酒、人蔘黃芪、桃棗蜂蜜飲治療心絞痛
動脈硬化:海參冰糖羹巧治動脈硬化
心臟病:人蔘三七蛋羹、蘋果汁防治心臟病
心血管病:蓮子心茶、山藥玉米粥巧治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