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切帖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寒切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寒切帖》
《寒切帖》為王羲之中晚年所書寫。紙本墨跡,草書,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細,筆鋒轉折分明,書風遒勁腴潤,沉著流動。墨色斑斕,筆意神采超逸,書風從容豐腴。卷尾有董其昌、婁堅題記,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法帖內容
《寒切帖》宋代《大觀帖》拓本
①切:深,深切。 ②憂勞:憂慮勞苦。 ③懸情:挂念。 ④力:體力。“力”與後文的“不具”在東晉翰札中多見,如王徽之《新月帖》“力不具”等。 ⑤因:順,順應。 ⑥謝司馬:未詳,一說謝安。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羲之答:得到十四、十八日兩封來信,為你的問候感到欣慰。天氣寒冷日深,近來各位都可好?心內憂傷辛勞,長久挂念懸心。我服食很少,不是很好。費力回應謝司馬書,不再多敘。羲之答。
法帖文中“吾食至少”的“食”之意,是指“服食”而言的。王羲之好服食養性之術,在其去官之後而益甚。王羲之在《旃罽胡桃帖》中,曾向周撫索戎鹽,云:“為服食之需”,在《服食帖》中,也說:“吾服食久,猶為劣劣”。
《寒切帖》局部
《寒切帖》具有章草古意。章草,因趨急而將隸書快寫,后草式漸趨規範,成為一種獨立的字體與書體。王羲之善隸書,舊體章學得心應手(從《姨母帖》、《初月帖》及《寒切帖》等的一些用筆與結體可以窺見),故其草書時呈舊中見新或新中帶舊,兩者交融默契。《寒切帖》為羲之晚年所作,對今草新體的書寫已嫻熟,但作品中的章草書風,可視為嘗試與探索。作為一位知舊而能新的書家,在新法變革以後從舊的體式中再發掘出新鮮的因素,或者將舊式改新,成為一種處於新舊交融的形式。這種實踐也是創新的一種手法。《寒切帖》的新意,正在於作者將章草進行了再創造,或在新體中間入章草的筆意,使新體不失古意。
祁小春《關於王羲之晚年書跡問題》認為:“王羲之晚年不僅能寫出《初月帖》、《寒切帖》(若兩帖確為晚年書的話)、《十七帖》、《衰老帖》、《鶻等帖》等類型的草書體,也能寫出如《喪亂帖》、《二孫女帖》這類風格的行楷書,這就為尋求其晚年書風提供了一個可信的參照依據與更為寬廣的書體書風範圍。”
對於《寒切帖》的學習,主要是掌握側鋒用筆的方法,筆勢爽利而渾厚,其間包含幾個要素:1、注意觀察和分析用筆中鋒、側鋒的比例關係、調和手段、轉換方向。2、側鋒用筆的線條中爽勁、鋒利與沉著、圓厚的矛盾統一,不可偏頗。3、中、側鋒在速度、節奏上的變化規律。
董其昌跋《寒切帖》
雖然《寒切帖》紙面墨色磨損,仍可見此帖草書濃纖折衷,骨肉和暢,書體遒美俊逸,勾填精密,形神俱到,悠煥自然。藝丁《談王羲之寒切帖》評價:“意緩字舒,不激不厲,山陰遺意,猶可相接,洵為可寶。”
《寒切帖》紙墨斑斕,但頗見精神。因用筆以側勢為主,鋒棱峻利而勢厚,結字多有橫張之勢,更顯古樸之質。
《寒切帖》展出
《寒切帖》被劉光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太湖路的一個廢品收購站所發現。收購站的熔爐前有一捆紙引起劉光啟的注意,紙又黃又脆,好奇心讓他將這捆紙打開,從落款而認定出這是王羲之的《寒切帖》。“這張帖子當年差點在廢品收購站的熔爐里化為紙漿。”劉光啟回憶起來仍感心有餘悸。
王羲之(303年—361年) ,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丹陽尹王曠的兒子,太尉郗鑒的女婿,有“書聖”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