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縣誌

記載武城縣歷史、地理等的志書

武城縣誌是專門記載武城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氣候等的志書。該書首編時間為明嘉靖年間,后陸續增修、重修,至民國時已有7次,存於世者6部。

六次修志


武城縣修志始於明嘉靖年間,后陸續增修、重修,至民國時已有7次,存於世者6部。
第一部《武城縣誌》成書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縣知事尤麒纂修;明隆慶三年(1569),縣知事金一貞曾招人將《武城縣誌》增修,因時局動亂,修訂稿遂荒略殘缺無人問津。
第二部《武城縣誌》修於清朝順治七年(1650),縣知事房邁達於兵火灰燼之中獲舊志刊本,但字畫不可辨識,遂召集本縣紳士補遺,修成《武城縣誌》。
第三部為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武城縣誌》,由縣知事駱甸方纂修。
第四部《武城縣誌》為道光二十一年(1841)縣知事厲秀芳所編修。
第五部,光緒二十六年(1900)武城第一部鄉土志--《武城縣鄉土志略》編纂成冊,由縣知事薩承鈺督輯。第六部,為民國元年(1912)縣知事王延倫纂修的《(增訂)武城縣誌續編》。

新志特點


新編《武城縣誌》 編纂工作始於1982年4月,1992年8月定稿,總計收集到600餘萬字的縣誌資料。本志上限為1840年,下限為1985年,個別內容根據需要適當上溯或下延,其中大事記下延至1991年。全書分概述、大事記、建置區劃、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居民、人物和附錄,共12編。
武城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邊緣魯冀交界處,西、西北隔衛運河與河北省故城縣相望。春秋時為晉國東鄙地,戰國時屬趙地,因地處趙國東境邊塞,為防禦強齊入侵,遂修築城防以屯兵,武城由此而得名。西漢初年始設東武城縣,隸屬冀州刺史部清河郡西晉太康年間去“東”字,始稱武城縣,縣名沿用至今。全縣面積為748平方千米,是黃河泛濫沖積而成的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北部有衛運河流域最大的滯洪區--恩縣窪滯洪區,面積301平方千米,新中國成立后曾於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滯洪,有效控制了運河洪峰,確保了津浦鐵路、天津市和下游千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武城縣地處暖溫帶季風區,屬大陸性氣候,冷熱乾濕區別顯著,四季分明。1985年,轄3鎮、12鄉,人口為327224人,少數民族不足3000人。武城從一個傳統農業縣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並重、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魯西北重鎮。1983年,武城已率先成為全國四個農業總產值翻番縣之一。1985年,武城成為德州地區糧食高產縣之一,同時成為全國重點產棉縣之一。釀酒、造紙、棉紡、地毯、化工等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武城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1972年,武城開始生產玻璃鋼產品,解決了武城能源短缺、礦藏匱乏等制約因素,生產迅速發展到全縣。 1988年,產量已達8000餘噸,佔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品種達260餘種,被中國玻璃鋼工業協會命名為“全國第一個玻璃鋼縣”。武城縣根據本縣農村傳統經營項目的實際,依靠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來的工業基礎,統籌規劃,城鄉結合,先後建起地毯、抽紗、肉類飼養與加工、林產品、工藝美術等十多個“龍頭”企業,使全縣初步形成了北部玻璃鋼加工區、南部地毯加工區、東部抽紗加工區,以及遍及城鄉並各具特色的專業村、專業戶,從而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武城縣工農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0.36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1.08億元,1988年達到6.05億元。武城農業發達,工業齊全,交通便利,通訊方便,發展後勁足。黃河與大運河,在武城這塊沃土上哺育世代名人。文臣如東漢崔琰,明代的王道、董倫王士嘉;武將有隋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劉黑闥,近代組織辛亥革命灤州起義王金銘;一代名藝謝大玉把山東梨花大鼓唱遍大江南北。武城不少物產飲譽古今。從宋代早已知名的“東陽好酒”到當代的“古貝春”,可謂源遠流長。武城栽培西瓜逾五百載,是著名的德州西瓜的重要產地。武城旋餅以其獨有的焦香可口,享譽300年。武城的男工地毯、工藝美術蠟、飛魚牌油灰刀、玻璃鋼等名優產品躋身國際商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