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鄒魯
東南鄒魯
“鄒魯”原指春秋時期的鄒國和魯國,因孟子生於鄒,孔子生於魯,故為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江南的徽州(古徽州即現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社會風氣歷來崇文好儒,百姓尊奉“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宋室南遷以後,這裡文教昌盛,書院私塾遍布城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書”。
文風的昌盛造就了徽州科舉的赫赫成就,明清新科狀元數,徽州位列全國前茅,成為我國歷史上重要的英傑輩出之地,先後湧現了一大批思想家、學術家、教育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可謂群賢薈萃,眾星閃爍。歙縣向以“文化之鄉”、“禮儀之邦”而著稱,在歷史上享有“東南鄒魯”之美稱。
歙縣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更由於徽商的興起與興盛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所以歷代以來,人文郁起。早在唐末即文風日盛,經過宋、元發展,到明、清達到鼎盛。當時,除府、縣學外,書院、社學林立;清康熙年間,歙縣就設有書院14所、社學112所,並以朱熹經常講學的紫陽書院為徽州最大,在南宋時更是名列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紫陽書院在歙縣城東華屏山南坡,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縣令彭方倡建,時名“文公祠”,以紀念理學大師朱熹。南京淳祐五年(1245年),徽州太守韓補呈請朝廷建書院,宋理宗賜名曰“紫陽書院”,後院址屢有遷徙。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曾任戶部尚書的歙人曹文埴倡儀於文公祠舊址復建書院,名“古紫陽書院”,有建築物近1800平方米,一直延用至清末。
現書院基本保留著原先的格局,存有朱子殿、道志舍、德據舍、依仁舍、遊藝舍、文公井,其它建築僅存遺址。在朱子殿內,仍保存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御書的“學達信天”匾、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的“道脈薪傳”匾和乾隆五十九年程瑤田書“古紫陽書院規條”石刻,及摹制的宋理宗御書“紫陽書院”門額殘碑。東南甬道上的“古紫陽書院”石坊甚完好,由曹文埴題額,楷書,字體遒勁。
東晉初年士族南渡,加深了中原文化在歙縣的影響;南宋定都臨安(杭州),
歙縣成為京畿腹地,經濟、文化更趨繁榮,“徽商”興起,“理學”紮根,並最終形成“官商學一體”的經濟文化體系。明中葉,歙縣商人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出現了“無徽不成鎮”的局面。特別是鹽政開中制敗壞后,歙縣的鹽商大發其財,遂在故里購置田地山產,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橋、辦學、刻書,並資助一些文人墨客,形成一種儒雅的生活;這種繁盛的局面,一直延續到清嘉、道年間。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了新安理學、皖派漢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書版、徽派四雕(磚、木、竹、石)、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等獨特的“徽派文化”。
新安醫學,即徽州醫學。歙縣歷史上第一位名醫為唐初的慧明和尚,人稱“聖僧”,今縣城西有聖僧庵,專為紀念他而取名。宋代,歙縣有名醫14人,其中張杲世稱儒醫,著《醫說》,為我國最早的傳記醫史。元代有名醫12人,其中鮑同仁以《通元旨要》、《二賦注》、《經驗針法》馳名於世。明、清兩代,有名醫158人,其中54人共有醫著107部;此為新安醫學的鼎盛時期,醫史學家耿鑒庭稱:“明清兩代之醫學著作,固以皖歙為最”。新安醫學名家不乏數代相傳者,時至今日,“西園喉科”、“吳山鋪傷科”等依舊遐邇聞名。
新安畫派,為清初山水畫流派之一。據民國《歙縣誌》載,明、清兩代,歙縣有畫家200餘人;如漸江、羅聘、汪慎、虛谷等,風格迥異,流派紛呈;但以“新安畫派”人數最多,影響最大。“新安畫派”肇始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他們的作品以山水為主,崇尚倪、黃,多用干筆枯墨,而風神清雅。新安畫派的主要人物有方式玉、王尊素、吳山濤、程邃、汪家珍、程正揆、鄭、汪洪度、吳田生、吳龍、江必邁等,而漸江和尚則是他們之中的傑出代表。該派的創作一直延續到近、現代,並在風格上有所發展。1984年5月,在歙縣舉辦“漸江逝世300周年、黃賓虹誕辰120周年大會”期間,成立了“新安畫派研究會”,會員50餘人,遍布數省、市。
歙縣的“徽派書版”,在中國出版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歙縣的刻書事業始於南宋;至明嘉靖、萬曆間,刻書業已成為徽商的重要行業之一,並形成了以虯村黃氏為骨幹的刻工隊伍。其繁盛局面一直延續至清嘉慶年間(1796~1820)。歙人所刻之書,不但品種繁多,更以校隹誰精審、刻鐫精美、紙質優良著稱,所以歙縣成為南宋以來江南四大刻書中心之一。伴隨“徽派書版”,還產生了“徽派版畫”。
歙派篆刻,發端於明末,繁盛於清乾、嘉年間。創始人為程邃(1605~1693),他和巴慰祖、胡長庚、汪肇隆,合稱“歙中四子”。程邃的“江東布衣”朱文印,布局勻稱,飽滿充實,筆勢圓轉遒勁,古秀蒼逸,韻味無窮。巴慰祖有《四季堂摹印》三冊,皆摹古之作,後人稱他是“巧工引手,冥合自然,覽之者終日不能窮其趣”。歙縣博物館有巴慰祖楹帖一對,上有自治印章一方,其陽文線如蛛絲,陰文形如蚓曲,精妙絕倫,世所罕見。歙縣近代傑出畫家黃賓虹在治印上以巴慰祖為師,自刻“黃質賓虹”四字印,著邊白文,風格逼似巴慰祖。
歙縣文風昌盛,教育發達,歷史上人才輩出。作為“徽派文化”的代表人物,
歙縣在南唐時有制墨家李廷珪;宋代有方誌學家羅願;明代有戲曲作家汪道昆,戲曲理論家潘之恆,畫家程嘉邃、黃柱、鄭、漸江和尚(江韜),書法家方元煥,制墨家方於魯、程大約;清代有漢學家黃生、程瑤田、汪中、凌廷堪、江有誥,詩人吳綺,文學家張潮、方成培,畫家羅聘、虛谷(朱懷仁),版本學家鮑廷博,篆刻家巴慰祖,名醫鄭海澗,制墨家曹素功;近、現代有經濟學家王茂蔭,著名經學大師吳承仕,畫家吳淑娟、汪采白、黃賓虹,音樂家張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作為“徽商”中的佼佼者,歙縣在明代有吳養春,清代有江春、鮑志道等。在科舉和仕宦上,據統計,歙縣宋、明、清三代有進士372人,並有“父子尚書”、“同胞翰林”、“連科三殿撰(狀元),十里四翰林”、“四世一品”的佳話。這些中舉者,不少成為朝廷肱股大臣,如宰相或相當於宰相者,宋代有程元風,明代有許國,清代有程景伊、曹振鏞、潘世思;至於尚書、侍郎、御史,清代就有35人。歙縣其它歷史名人還有:南朝梁、陳的軍事家程靈洗,唐初隱士許宣平,北宋農民起義領袖方臘,明代愛國志士江天一,辛亥革命的先驅者、《神州日報》的主筆汪允宗。這些傑出人才,使歙縣更富有歷史的深度與廣度;而對近、現代影響最卓者如:
漸江和尚(1610~1664),本名江韜,法名弘仁,與畫家查士標、汪之瑞、孫逸號稱“新安四家”;曾雲遊廬山、武夷山、黃山等地,好繪黃山松石。晚年常居五明寺,涅槃之後,即由其好友許楚、湯岩夫、王泰徵、程蝕庵等卜地收葬,王泰徵作墓誌銘,許楚書墓碑,並遵漸江遺願,在墓旁植梅數十株,故又稱“梅花古衲墓”。
黃賓虹(1864~1955),名質,字朴存,祖籍歙縣,生於金華。清光緒二年(1876年)春,回原藉應童子試,嗣後在故里生活多年。早年從事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擅長山水畫,能詩文、善書法,兼治金石文字、篆刻之學,精鑒賞,對畫論、畫史研究尤深,享有“南黃北齊(齊白石)”的盛名。光緒末年,黃賓虹曾在家中創辦歙縣第一所新學——敦素小學,藉此宣傳新思想。1907年為同盟會籌款鑄幣,被人告密出走。解放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
吳承仕(1884~1939),字檢齋,清光緒舉人,章炳麟弟子,歷任北京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大學教授,精研經學和音韻訓詁及古代名物制度。193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並在天津從事革命活動,1939年病逝,被周恩來譽為“後學楷模”。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15歲由私塾進教會學校學習,接受西方科學文化知識;191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曾赴美國留學。1917年回國后,積極推行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先後創辦南京曉庄師範、生活教育社、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等,主編《民主》和《民主教育》,著有《中國教育改造》等書,被譽為“萬世師表”的人民教育家。
張曙(1909~1938),原名恩襲,少年時在村中接受啟蒙教育,參加過鄉村業餘演出活動,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1927年起先後入上海藝術大學和南國藝術學院學習,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和宣傳工作,譜寫了《保衛國土》等200多首抗日歌曲,1938年在日機轟炸中犧牲,被周恩來譽為“與聶耳同為文化戰線兩員猛將的革命音樂家”。
長江水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