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亨
蘇州科技大學教授
於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北京國墨書畫院副院長、蘇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美術總監、北京京華美術館中國山水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作品主要有水鄉、人物和山水三種題材。1997---2002年以江南水鄉為題材,彩墨表現。2003—2006年多以太行山為題材,彩與墨結合融入寫法表現。2007年至今以蘇州園林為題材,用純素的水墨表現園林。
藝術剪影
出版個人畫集8本、合集多部,出版郵票2套。2017年1月受邀參加台灣“一元復始--「同學一回」繪畫展”。2017年8月蘇州“於亨中國畫展”。
於亨2017年作品 30x80cm系列二
於亨2017年作品 30x80cm系列一
於亨2017年136x69cm作品
2018年最新作品
於亨作品
中國美術家協會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鑫光杯澳門回歸全國中國畫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三百家畫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新世紀全國中國畫精品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迎99澳門回歸全國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優秀獎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
首屆國畫家中國水墨畫小品精作展優秀獎
中國美術家協會“亞亨杯”全國書畫大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
於亨畫作 字為林再成所題
新世紀中國山水畫二百家作品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法文化年美術作品展
鐵道部文聯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北京中國美術館個展
台灣高雄個展
北京當代美術館夏季六人畫展
法國巴黎中國當代九位書畫家作品展
造化既師得心源
——讀於亨繪畫作品
中國的繪畫作品,可以追到原始時代的蒙昧時期,那些沉浸在歷史深處的原始岩畫。特別的是,中國的繪畫精神瓜綿綿,一直未斷。這與其他民族與地區不同;與其他的文明古國相比也不同。中國繪畫重視的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唐張璪語),“意在筆先,筆盡意在”(唐張顏遠化用王羲之語)。中國文化認定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
中國的繪畫理論發展是在距今約1700年以前的東晉時期,在這以前我們能見到的只有片段的審美理論。書法理論最早能見到的是西漢初;文論則可以早到先秦。在中國歷史上,發展最早的是哲學理論。所以在中國文明的早期,中國人就設定了人與天(自然,對象)之間的交流關係,並指出了這個交流的最高境界。
從那以後,這個境界就成了中國文人、畫家追求的目標。但又有幾人理解、接近、達到這個目標了呢?
從於亨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讀出他的追求與境界。於亨的作品題材主要有三種:人物、水鄉和具抽象意味的山水。
作品欣賞
於亨的所展現的逸是難的。逸要簡,要簡而有蘊;逸要純,要純而整、純而有韻;逸要寫,唯寫才能直抒胸臆充分表達主體感受;逸要真(不是寫實之真),真是心的本質,唯真才能從形而下走向形而上,達到人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於亨的逸又有新的技法,我們在其簡約之中隱約可以看見民間剪紙的投影。所以,這裡的逸又是豐富的——甚至在哪裡還透出些裝飾的意味。
“鐵馬秋風冀北,杏化春雨江南”。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藉以描寫兩種美:剛性美與柔性美。杏花春雨之美,未必僅僅在江南。“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的是南宋的臨安(今杭州)的春雨初晴。“古巷煙雨燕初度,臨軒相照杏花紅”寫的是江南女子的情懷。“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卻染有亘古的傷感。塞北與江南,從來剛柔不同。於亨的故鄉在塞北之北的哈爾濱,其原來的繪畫風格是渾厚或淡雅的。到江南數年,一變為工細濃麗的畫風,表現江南水鄉。也許是一到江南,於亨就感覺到了掩映於黛瓦粉牆、虹橋曲水下的富麗與繁華?也許那種藏富麗於恬靜之中的品質從來就是動人的?總之,在不長的時間內,於亨的畫風變了!畫家改變風格是很困難的。在這變化瑰麗的作品中,我們似可想見他在古鎮幽巷之間,辛勤追尋那造化為江南所做陰晴雨雪點綴的身影。“外師造化”而轉化為自己作品的血肉,這無疑是辛勤寫生,反覆錘鍊的另一種說法!就這樣,於亨化水墨之於重彩之中;同時又融入水粉技巧,使畫面有很強的裝飾性;尤為可貴的是在水墨、重彩裝飾之中還有很強的寫實性,使畫面簡略處透出空靈,寫實處透出精深,成為“畫眼”,實際是畫龍點睛之處。裝飾性繪畫容易走向概念化,因而流於空洞。加入寫實成分可以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妙著。這一點,於亨解決的是成功的,在水鄉的一片濃麗與空靈中,畫面又有著很強的真實感。
富麗的江南,柔和的江南,空靈的江南,真實的江南,這就是於亨的江南水鄉。
山水,是中國繪畫最大的題材之一。山水之間是人類的故鄉;早期的人類打獵捕魚,徜徉于山水之間。人類熱愛山水,願意回歸自然,是因為那裡留有人類童年的記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語,這裡的“自然”與“自然世界”有關,但不同),這裡把“自然”置於最高的位置,反映了中國文化對“自然”的情結。對於山水的解讀,能夠展現畫家的修養與情懷。於亨先生的山水畫風格特殊:自然中透著典雅;傳統中透著現代;抽象中透著寫實;學院派畫家的深厚功底下透著“文人畫”的自由精神。
於先生的山水畫面多以幾何形結構。幾何形結構在美術領域要麼是裝飾畫的主要表現方法,要麼是立體派等“現代派”繪畫的表現方法。無論在哪個畫種中,這種方法都具有強烈的裝飾性與抽象性。這與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抽象內涵完全不同。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抽象是把山川草木等自然元素符號化,再以這種精練又不失自由的符號來組織畫面,表情達意。這是要避免幾何形的。“現代派”繪畫中的幾何形則是為觀念和潛意識尋找一種表現手段。無論內涵與形式,兩者都相距甚遠,因為這是不同的兩個文明的產物。但是,在於先生不少的畫面中,都可以見到這兩種繪畫表現手段的融合。把東西方兩個文明審美形式的融合,是東西方一些有所追求的藝術家畫風創新的重要階梯。“晉人唐人曾幾度,河水溪水還同流”(王鐸語),這種藝術風格的融合,終將河溪同流奔向大海。這豈不是一個文明博大精神的體現?
願於先生能夠帶給我們以更多既新且美的繪畫新作!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
於亨:用筆哼唱“夢裡水鄉”
作品欣賞
水性化的筆墨美
於亨
於亨水墨畫作品欣賞
園林、石竹蘭松梅給我提供了探索水性化筆墨美的機緣。“以墨為彩,以水為氣,氣行形乃活”《清。張式畫譚》,張式雖然對用水有較高的認識,也未見對用水有具體的要求和措施。在創作實踐中我運用了不同的筆墨方法,都沒能表現出我對園林和石竹蘭松梅的感受。我試著探索大量的用水,筆中含有飽和的水墨,一點、一線、一面都用充足水性的筆墨寫成,將用水推向極致。充分運用水與墨在宣紙上滲化生成的水跡墨漬,表現水墨的潤、或的空靈感;水跡墨漬相積,依需要疊加,在空靈的水墨中體現厚、重、沉的骨法。“用水”的極致化,是我初覺感受的書法和對園林、石竹蘭松梅意境的表達。
於亨國畫作品 扇面畫
2013年5月於蘇州承化堂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