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壽寺

天壽寺

天壽寺,位於安徽省廣德市桃州鎮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天壽寺,位於安徽省廣德廣德市桃州鎮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壽寺創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年左右)。
廣德天壽寺
廣德天壽寺

歷史


天壽寺初建五層。
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
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
明萬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
光緒26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
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
1986年重修。復修后的大聖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

相關


參考文章:《廣德古代建築及佛學文化的重要標本——天壽寺》(作者:徐厚冰)
天壽寺,又叫天壽寺塔、大聖寶塔,位於安徽省廣德市桃州鎮內東大街北側,是廣德重要文化遺產和地標性建築,是研究廣德古代建築史及佛學文化史的重要標本。也是廣德市惟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壽寺始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907年),由法苑禪師籌建,原名通天寺(宋太祖趙光義親題賜名)。初建五層。
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宋建中靖國(1101年)時改為開化寺,
元符三年(1100)至崇寧四年(1105)由居士宋榮、宋宗兄弟組織發起重建,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天壽寺塔七級六面,磚木結構,六角飛檐,角懸銅鈴。塔基46平方米,底層牆厚1.5米,外周長26.4米,整個塔基以青磚鋪成。在底層中心線距兩壁下65厘米處建方形直口式,口邊為82厘米、深110厘米的磚砌地宮一座。修復前塔體高31.34米,地面以下夯土層深1·14米。第一層與上下兩段合成,各層每面二中央開設壺門,二至七層壺門兩側設假直欞窗。底層正東、東南、東北三門相通,供人出入,正西、西南、西北三門沿內壁封閉。一至五層門道頂部為八角藻井,六層七層為拱頂,塔身二至五層外廊逐層內收5-7厘米,六七兩層同高,直徑相同。二至五層額凹入,六層額凸出,並在兩端之角各施插拱一道。
塔外各層轉角均設扇形倚柱,一至五層遞收5厘米,六層七層稍內收,每一柱頭上施磚制平行方澀、混線、菱角牙子兩重。各層角柱都設角鋪作,每面設補間鋪2朵,一挑出檐。各層腰檐的補間鋪作及角鋪作的磚制斗拱,其櫨斗、散斗均作平盤式樣,櫨斗寬30厘米,散斗寬17厘米,高均8厘米。泥道拱長71厘米、高15厘米。原塔頂、塔剎早毀。
修復后寶塔基本保持原來的特點,總高39.97米,其中塔身30.l米,塔頂4.5米,塔剎5.72米,屋面斜坡25度,各層飛檐出挑l.3米,戧角起翹和做法具有北方古建風格,並新設計了龍吻,各層屋面安沿人一周,計800餘只,每個戰角懸掛一隻銅鈴,計42隻。
塔內逐層按順時針方向安置了古式扶手板梯,每層樓面均用方磚鋪砌,而且還隱藏安裝了防雷設備。塔剎內置銀塔一座、銀制大聖侍從星辰六個,地宮內置佛牙、銀卧佛、金利子。
南宋建炎三年(1129),寶塔飛檐毀於宋金戰爭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知州何鳳起募民募捐開始修塔,至五年後即明萬曆35年(1607年)修復,並改名為天壽寺。史載:“開化寺,在州治東。唐天佑間,法苑禪師建。宋太平興國五年,賜額內塔。飛檐為岳武穆焚。明萬曆三十五年,知州何鳳起重修。(參考資料: 《萬曆廣德州志 ·祠廟考》)”;
嘉靖年間在寺內設“僧正司”,天壽寺是當時蘇浙皖一帶頗有名聲的古剎,暮鼓城鍾,香火旺盛,信奉佛教,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
清康熙七年(1668)知州楊苞又募捐兩次復修;道光年間,時任廣德州學正趙對賦有《桐川雜詠·天壽寺》:“古寺蕭條戶不扃,月明聽唱梵王經。無端苦雨重陽近,徹夜西風響塔鈴。”這也是現存關於天壽寺惟一的一首古詩。
乾隆八年(1743年) 知州羅儀募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州恆豫、州判左宜再修天壽寺塔(參考《廣德州·卷十一》);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州石應璋又重修天壽寺塔(參考《廣德州·卷九》);嘉慶二十三年(1818)七月一日中午,風雨雷電交加,天壽寺大聖寶塔頂蓋被掀落殿庭;光緒初年重建寺廟三間;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大殿、經房及僧居均被焚毀殆盡,只剩一座磚塔矗立在天壽寺的舊址上,成為滄桑興衰的歷史見證。
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4月,國家文物局、廣德縣政府進行了全面修繕。復修后的天壽寺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塔側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銀杏樹一株。
2013年5月,天壽寺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引:古建築類序號1042號\編號7-1042-3-340);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廣德縣人民政府對天壽寺維修,將基部風化的磚體及水泥面除掉重修鋪設花崗岩,清理排水溝,拆除簡易搭蓋的西廂房,對塔院地面進行綠化。
2017年,廣德縣原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不改變原來風貌的基礎上,對天壽寺塔進行了修繕。
2019年5月,安徽省公布了《關於部分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依法劃定天壽寺保護範圍:塔院四周牆基外,東1米,南5米至迎春街道北側,西3米,北5米;劃定天壽寺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東100米,南100米,西80米,北60米。
天壽寺是廣德佛教歷史產物,再來談談廣德市佛教簡史,佛教傳入廣德的確切年代無考。據舊志載:西漢末年時寶林禪師就在本縣傳教收徒,其“常就橫山巔一石,朝夕屈膝其上,諷誦經典,間或閒遊”。可見佛教在本縣傳播迄今已近兩千年。
唐朝以後,廣德更是大修廟宇寺庵,其中唐代天佑年間(905-907年)始建的通天寺(現天壽寺)就是當時寺廟的代表建築。是時,僧尼信徒甚眾,名僧也不乏人。
元大德七年(1303)日本僧亮公(法號圓照)渡海來華修行,行至廣德北鄉橫嶺時,見到“橫之陽五嶺森列,愛其地勝,遂結庵焚修焉。年一百八十示寂。”曾作偈云:“日出扶桑是我家,隨波逐浪到中華。眼前光景般般別,惟有寒梅一樣花”。被時人尊之為一代高僧。
光緒七年(1881)《廣德州志》記載的佛教寺庵尚有95處,其中開化寺(后更名天壽寺)、竹山寺、鎖山寺、東泉寺聲名較著。清朝以前,本縣僧尼教徒人數無可稽考。
1929年,廣德縣佛教會成立,會址在天壽寺,至1937年解散。
1931年7月,中國佛教會廣德縣分會籌備會成立,由真空、界明、戒峰、施雲、仁一、本亮、劉善德等7人組成,真空任籌備會主任。1931年11月中國佛教會廣德縣分會正式成立,選舉惟清任理事長,真空為副理事長。1943年解散。
1934年根據《安徽省統計年鑒》載:本縣有寺廟75座,其中僧寺72座,尼庵4座;和尚114人,尼姑15人,佛教信徒200餘人。
1937年在中國佛教會廣德縣支會登記之寺廟62座,會員126人。
1945年恢復成立廣德縣佛教會(中國佛教會廣德縣分會),1952年佛教會主持(理事長)真空因犯反革命罪,1952年被依法處決,廣德佛教支會即解體。本節參考資料《廣德縣誌1987》(全文整理:徐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