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新聞標題學

通俗新聞標題學

《通俗新聞標題學》,中國第一部新聞標題學理論專著,1987年12月由中國新聞出版社出版。

專著目錄


一、新聞標題學基本理論問題簡述
1、新聞標題學的概念
2、新聞標題學研究的內容
3、新聞標題學的萌生、形成和發展過程
4、不斷開拓新聞標題學研究的新領域
5、研究新聞標題學的意義
二、什麼是新聞標題
三、新聞標題的歷史衍變
1、中國早期報紙無新聞標題
2、外國人在華辦報時期的新聞標題
3,戊戌變法前後報紙的新聞標題
4、辛亥革命前後報紙的新聞標題
5、五四運動時期報紙的新聞標題
6、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報紙的新聞標題
7、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報紙的新聞標題
8、抗日戰爭時期報紙的新聞標題
9、解放戰爭時期報紙的新聞標題
10、建國以來報紙的新聞標題
四、新聞標題的基本常規
1、新聞標題對新聞正文的依賴常規
2、新聞標題形式上的自身獨立常規
3、新聞標題的令人注目常規
4、新聞標題的藝術美常規
五、新聞標題的功用
1、把內容最精彩部分揭示給讀者的標題
2、用最簡短文字闡明內容主旨的標題
3、以特殊方式表達報紙傾向性的標題
4、憑藉特殊強勢吸引讀者的標題
5、選擇讓人震動的詞句激勵讀者的標題
六、新聞標題的分類
1、從宏觀入手按新聞稿件來劃分
2、按新聞標題在版面上的布局佔位情況來劃分
3、按新聞標題的表意程度來劃分
4、按新聞標題的構成形式來劃分
5、按新聞稿件的體裁來劃分
七、新聞標題內容與形式的結合
1、突出最重要內容型標題
2、概括型標題
3、諸側面並列型標題
4、巧用古代名詩佳句型標題
5、熔鑄近人名詩佳句型標題
6、新作詩句型標題
7、押韻型標題
8、肯定型標題
9、否定型標題
16、分析型標題
11、敘事型標題
12、懸念型標題
13、鼓動型標題
14、描寫型標題
15、捷報型標題
16、疏導型標題
17、事態發展型標題
18、預測型標題
19、抒情型標題
20、驚嘆型標題
21、提醒警告型標題
22、譴責聲討型標題
23、誘發刺激型標題
24、揭露批評型標題
25、一矛一盾型標題
26、祈使型標題
27、籠罩型標題
28、評論型標題
29、廣告公告型標題
30、引而不髮型標題
31、逆常理型標題
八、新聞標題與修辭學的聯繫
1、比喻式標題
2、引用式標題
3、比擬式標題
4、借代式標題
5、反語式標題
7、反問式標題
8、設問式標題
9、感嘆式標題
10、排比式標題
11、復疊式標題
12、呼告式標題
13、襯托式標題
14、頂真式標題
15、摹繪式標題
16、仿擬式標題
17、示現式標題
18、誇張式標題
19、層遞式標題
20、雙關式標題
21、拈連式標題
22、倒裝式標題
23、反覆式標題
24、省略式標題
25、轉類式標題
26、對偶式標題
27、迴環式標題
28、鑲嵌式標題
29、錯綜式標題
30、易色式標題
31、折繞式標題
32、婉曲式標題
33、移就式標題
34、節縮式標題
35、換算式標題
36、跳脫式標題
37、藏詞式標題
38、警句式標題
39、象徵式標題
40、諱飾式標題
九、新聞標題與辭彙學的聯繫
1、同義詞類標題
2、反義詞類標題
3、同音詞類標題
4、同形詞類標題
5、重疊詞類標題
6、偶發詞語類標題
7、行業語類標題
8、諺語類標題
9、歇後語類標題
10、簡稱詞類標題
11、數詞縮語類標題
12、口語詞類標題
13、成語類標題
14、慣用語類標題
15、階級習慣語類標題
16、同素詞類標題
十、新聞標題與語法學的聯繫
1、巧用名詞的標題
2、巧用動詞的標題
3、巧用形容詞的標題
4、巧用副詞的標題
5、巧用代詞的標題
6、巧用數詞的標題
7、巧用文言詞的標題
8、含偏正片語的標題
9、含聯合片語的標題
10、含主謂片語的標題
11、含動賓片語的標題
12、含數量片語的標題
13、含後補片語的標題
14、含同位語片語的標題
15、含連動片語的標題
16、含兼語片語的標題
17、含方位片語的標題
18、含“的”字結構的標題
19、含介詞結構的標題
20、含比況結構的標題
21、含“被”字句的標題
22、含“把”字句的標題
23、含“讓、叫”字句的標題
24、含並列關係複句的標題
25、含連貫關係複句的標題
26、含遞進關係複句的標題
27、含選擇關係複句的標題
28、含轉折關係複句的標題
29、含條件關係複句的標題
30、含讓步關係複句的標題
31、含因果關係複句的標題
32、含目的關係複句的標題
33、含連鎖關係複句的標題
34、含分合關係複句的標題
35、巧用標點符號的標題
十一、新聞標題製作的經驗教訓
1、朦朧虛幻的標題
2、移花接木的標題
3、平庸無奇的標題
4、蒼白無力的標題
5、無新聞特性的標題
6、態度含糊的標題
7、作用消極的標題
8、有闢謠味的標題
9、違背邏輯規律的標題
10、偏重主觀渲染的標題
11、欲美反丑的標題
12、冗長沉悶的標題
13、晦澀難懂的標題
14、詞語含混的標題
15、意思殘缺的標題
16、使用標點符號不當的標題
17、主次倒置的標題

學術影響


我國的報紙編輯學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之初,但為新時期提供的基礎並不豐厚。20年代任白濤的《應用新聞學》和50年代中國人民大學的《報紙編輯講義》等,只是提綱挈領地為報紙編輯學研究搭起了一個框架;不同時期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和割裂,也使研究上的前後繼承關係變得模糊:經驗總結和描述是主要的研究方式。在這樣的起點上,新時期的報紙編輯學研究者辛勤開拓,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報紙編輯學研究加以梳理和探究,並藉此對未來研究的趨向進行展望。
一、1978年至20世紀90年代初報紙編輯學研究體系的基礎建構
這一階段,報業的復興和改革同時進行,實踐工作迫切需要為報紙編輯工作確立可操作性的規範,學科研究也需要樹立一個完整的體系。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新中國第一批完整的報紙編輯學教材。
1982年,鄭興東、沈史明、陳仁風、包慧的《報紙編輯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講述了報紙編輯工作的基本原理與方法。1985年,復旦大學葉春華的《報紙編輯》出版。該書對微觀編輯技術的概括細緻具體、實用性強。兩本著述雖然側重不同,但在核心觀念上相當一致:(1)均將“報紙編輯”定義為整體性概念。如《報紙編輯學》認為報紙編輯工作是報社“所有編輯業務人員全部工作的綜括”,“貫穿著報紙組織報道的始終”。(2)寫作框架均按報紙編輯工作流程展開,體現了應用性學科的特點。(3)均明確了編輯對報紙工作的重要意義。《報紙編輯》認為編輯工作是“總串聯”、“總合成”、“總把關”,《報紙編輯學》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說,報紙的水平決定於編輯工作的水平”。這兩種著述相互補充,建立起我國報紙編輯學研究的基礎體系,成為新時期報紙編輯學研究的奠基之作。兩書確立的“既要從報紙編輯工作的整體出發,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又要對報紙編輯工作的各種手段進行個別的研究”的研究範式,對其後的相關研究有深遠影響。80年代末,兩書均進行了修訂完善。
1984年,陳遲的《培養和加強編輯力量是緊迫課題》(《新聞戰線》1984年第3期)引發了關於編輯工作地位的討論。王維的《對報紙編輯工作的幾點再認識》(《新聞戰線》1984年第12期)標誌著這一討論形成了基本共識。1985年《新聞戰線》開設專欄,發表了一系列探討編輯工作的文章,深化了對編輯工作性質和任務的認識,確立了報紙編輯地位的重要性。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報紙編輯學的專項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編輯層面。《采編談藝》、《編海拾貝》是專業期刊的常見欄目,有關如何選擇稿件、修改稿件、製作標題、設計版面等的文章層出不窮,並形成了一批專門著述。其中 標題研究最為活躍,代表性的著述有彭朝丞的《標題的藝術》(1985)、閻家波、謝青的《通俗新聞標題學》(1987)、左克的《標題一得錄》(1991)等。這種研究狀況與當時環境密不可分。信息概念的引進,引發社會對傳媒功能的重新認識。伴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媒體為了適應社會對信息的需求。由單一的宣傳功能轉變為提供信息為首的多重功能。要完成對信息進行優化加T的任務,首先要在具體的微觀領域獲得突破和發展。報紙編輯學研究對此給予了積極回應。
二、20世紀90年代至今報紙編輯學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和推進,報業生存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報紙編輯實踐的突飛猛進為學術研究提出新的課題,本學科研究無論框架視野、數量質量、內容方法,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突破。雖然有些研究成果冠以“新聞編輯學”之名,但仍以報紙編輯為論述核心。
首先是報紙編輯學體系向宏觀層面拓展。這一階段先後出現的與報紙編輯學相關的研究熱點,包括周末版、專欄、專版、擴版熱、新聞策劃、都市報現象、報紙同質化等等,大多屬於編輯業務中的宏觀層次。其中新聞策劃的探討受到廣泛關注。1993年,蔡雯在《中國記者》和《新聞戰線》發表了《報紙策劃:當代新聞學新課題》和《搞好新時期的報道策劃》兩篇論文,首次在報紙編輯學領域引入“報紙策劃”和“報道策劃”概念。在《現代新聞編輯學》(1995)中,蔡雯提出編輯工作的首要特性是“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總體設計與指導”。建立起宏觀編輯研究的初步框架。與此同時,“新聞策劃”概念開始流行並引發爭議,1997、1998年間形成了討論熱潮。討論的結果一是對新聞策劃的肯定成為共識:二是普遍認為“新聞策劃”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如《華西都市報》總編輯席文舉將之劃分微觀策劃、中觀策劃和宏觀策劃三個層次。有關層次劃分、概念表述雖然至今尚未統一。但針對報紙整體定位設計和報道策劃兩個層面的研究,已經在報紙編輯學中廣泛展開。相關專著成果有蔡雯的《新聞傳播的策劃與組織》(2001)、《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2004),趙振宇的《新聞傳播策劃導論》(2003)。范敬宜的《總編輯手記》(1997)、丁法章的《我當晚報老總》(1999)、楊興鋒的《高度決定影響力》(2004)等一批總編輯論著也從業界角度進行了總結。報紙編輯學研究對編輯宏觀規律的探索,強烈呼應了市場經濟體制下報紙媒介系統的開放性和運動性。
這種宏觀拓展還表現在研究視角上。學者們開始將編輯主體及其傳播活動放在社會聯繫的背景中加以探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是吳飛的《新聞編輯學》(1995)和《新聞編輯學教程》(2004)。后書在前書基礎上擴展,分為編輯功能論、編輯心智論、編輯生態論、編輯操作論(上篇、下篇),分別從信息流動狀況及社會文化的創造與發展過程,編輯的精神心智領域,編輯與作者、受眾的社會關係的視角來透視編輯活動。視角拓展既是報業傳受關係變化的反映。也與傳播學、符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成果在報紙編輯學研究中的應用密不可分。
對具體編輯環節的研究也在開拓和深化。電子編輯成為新的研究領域,激光照排等電子技術的應用為報紙編輯帶來革命,研究者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相關著述有桑金蘭的《報紙版面創意藝術與電腦編輯》(1999)、柳澤華的《當代報紙電子編輯與排版》(2001)、肖偉的《報刊電子編輯教程》(2006)等。許正林的《新聞編輯》(2002)首次在綜合性教材框架下設立電子編輯專章。這些著述均用相當多的篇幅介紹電子排版技術,同時均強調編輯技術應與編輯思想結合。如桑金蘭認為版面創意藝術要求“編輯緊緊依託先進的科學技術”;肖偉認為“電子編輯並不簡單等同於電子軟體操作。而是宏觀策劃、編輯思想、編排創意與電子技術的綜合”,其書對報紙新聞版、專副刊、言論版等不同類型版面編輯設計的闡述。體現了一種整體性的思路。
報紙版面仍然是研究熱點,大量論文對報紙的版式設計革新和視覺傳播規律進行了深入探討。出現了模塊式版面更適合當今辦報環境,斷版(指上下稿件之間的空白從版面左部一直通到右部,把版面橫向分割為幾個部分)和碰題(指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標題同是橫排或豎排而首尾相連)不再是排版禁忌,導讀有利於厚報閱讀等觀點。視覺衝擊中心、易讀性、靜態版式等新概念雖然在具體分析上還不統一,但相關理念均已為業界人士廣為接受。隨著版面逐漸成為宏觀策劃的一部分,在生產流程中的環節被前置,版面形態變革對報紙傳播效果的影響日益引起關注。2004年以來,《中國記者》等雜誌對“小報化”問題進行了持續探討,但對“小報化是否是大報的唯一出路”,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本領域代表性的專著有王詠賦的《報紙版面學》(2002)和陳振平的《報紙設計新概念》(2004)。王著以版面為切入點,以圍繞版面設計製作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及業務理論為脈絡,全面探討報紙編輯工作的各個方面。陳著將報紙版面設計放在“報業在21世紀的生存和發展”視角下進行分析,認為“報紙版面語言是報紙特有的一種傳播手段,即便是最新的網際網路網頁也難以在這方面勝過它”。相比而言,王著對中外報紙傳統版面理論的梳理較為系統。陳著則大量引介西方當前流行的版面理論,各有所長。
圖片編輯研究有了新的突破。20世紀80年代我國報業就確立了“圖文並重、兩翼齊飛”的報道方針。但圖片編輯工作在90年代後期才開始獲得重視,圖片總監製或視覺總監製在報社得到推行。“如何確立圖片的專業化方向、如何使圖片規則轉化為有效的傳播規則,已經成為圖片編輯不可旁卸的責任。”在這種背景下,對圖片編輯角色、地位和工作準則的思考首先在業界人士中展開。曾璜任悅的《圖片編輯手冊》(2003)是新時期第一本討論圖片編輯思想和規則的專著。該書從國際通行的報道攝影格局審視中國圖片編輯業務,搭建了圖片編輯理論的基本框架,對發達國家圖片編輯理念經驗的介紹也有很強的實用性。
專副刊編輯研究同樣受到重視。進入90年代后,報紙新聞版、副刊和專刊的格局發生顯著變化,讀者需求的多樣化導致專刊數量急劇上升,“專副刊是報紙半壁江山”的觀點被普遍接受。對於傳統副刊呈現出的萎縮趨勢。學者們也積極進行了對策研究,將專刊和副刊作為整體對待的“大副刊意識”得到了較多認可。但專門針對專刊的研究依然顯得薄弱。相關專著方面,梁友莉的《報紙副刊編輯業務探索》(2001)對副刊編輯業務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技巧進行了分析研究。薛國林侯東陽等的《中國報紙專副刊文化》(2003)、田建平的《當代報紙副刊研究》(2006)、姚福申管志華的《中國報紙副刊學》(2007)也從不同角度對專副刊編輯有所闡述。
有關標題製作的研究成果仍然較多。彭朝丞的《新聞標題學》(1996)、蔣曉麗的《現代新聞傳媒標題藝術》(1998)、資慶元的《中國新聞標題研究》(2003)等,均以新時期新聞標題為樣本,進行了標題製作方法研究。
從研究視野來看。對國外編輯工作的研究增多。趙鼎生的《西方報紙編輯學》(2002),藉助作者長期在西方求學工作的優勢,對西方報紙編輯的體制、理念和操作方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描述分析,把中國目前對西方報紙編輯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從研究方法來看,傳媒與受眾調查、內容分析等實證方法被廣泛應用。辜曉進的《走進美國大報》(2002)採用訪談調查方法。對美國報業的采編業務和運營管理進行了細緻考察。該書雖然不是純粹的報紙編輯學理研究,卻以其詳實豐富的資料成為本領域的重要文獻。另外特別需要提及的是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傳播心理實驗工作室發表了《讀者閱讀中文報紙版面的視覺軌跡及其規律——一項基於眼動儀的實驗研究》(《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8期),研究發現“注視就近原則”在閱讀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這一時期報紙編輯學教材的出版,成果頗豐。除了前文已提及的之外,特色鮮明的還有:鄭興東、陳仁風、蔡雯的《報紙編輯學教程》(2001)在80年代教材的基礎上,對新的辦報理念和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張子讓的《當代新聞編輯》(1999)加強了編輯理論的概括,從“報道定位”、“報道策劃”、“新聞的確認”、“新聞的梳理”等角度強化了編輯角色的報道意識。《人民日報》資深編輯鍾立群的《新聞編輯學研究》(1997)兼具實踐和理論的優勢。鄺雲妙的《當代新聞編輯學》(2000)對綜合性大報要聞版改革、都市報編輯、報紙娛樂版編輯等進行了專題研究。新華社編輯韓松、黃燕的《當代報刊編輯藝術》(2006),力圖將理論總結與報刊編輯實踐工作實現“無縫對接”。吳飛、顧楊麗、王淑華的《新聞編輯》(2006)用大量篇幅討論了不同類型報紙的定位、專版設計以及編輯的職業理念等問題。這些綜合性教材將報紙編輯學研究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三、對報紙編輯學研究的展望媒介融合語境下的報紙編輯學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報紙編輯學研究,對報紙編輯實踐進行了密切體察和跟蹤。大量研究成果既豐富了編輯學理論研究,也對報紙編輯實踐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有關成果也為廣播、電視及網路等媒介的編輯研究提供了有力基礎。
未來的報紙編輯學研究將如何發展?要回答這一問題。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是:報紙將向何處去?近十餘年來,以網路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報紙正在受到巨大衝擊是個不爭的事實。相比於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報紙的發展前景更引人關注。2006年左右,報紙消亡論被再度提出,如學者劉建明認為:“在30年後,報紙將無可救藥。”但學界與報紙業界對此均存在不同看法,認為報業突破傳統后還有相當長的生命歷程。與此同時,以網路傳播為背景的媒介融合研究漸成熱點,其中媒介形態融合被認為是一種趨勢,“在數字技術與網路傳播推動下,各類型媒介通過新介質真正實現匯聚和融合”。
怎樣看待報紙以及報紙編輯的未來?首先需要看到的是。報紙作為一種媒介形態仍然會長期存在。正如學者彭蘭所指出的,“融合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為了更好的分,通過融合達到更高層次的多樣化,這才是媒介融合的終極目標”。未來受眾需求的,並不僅僅是單一的“混合媒體巨無霸”,而應是更多樣化、個性化的細分產品。報紙仍然有其他媒介無法替代的獨特性質,偏好報紙閱讀習慣的人仍然會選擇這種媒介。
另一方面,未來報紙的生存將建築在媒介融合的基礎上。學者高鋼指出:媒體融合是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的信息傳播的技術手段、功能結構和形態模式的界限改變及能量交換;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傳媒市場化的進程已經把新聞傳播推進到一個發生革命性變化的臨界點。媒介融合環境下,報紙會發生多方面的改變:現有運行體制和生產流程的改變,報紙與其他媒介產品的互相嵌入、互相交換,報紙和外部產業的關係的改變,報紙傳者與受眾關係的改變,等等。報紙將擁有更複雜的生產流程,更細化的專業分工,包括報紙在以往經驗中並不了解、並不擅長的網路技術。
因此,未來的報紙編輯學研究,將在媒介融合的語境和框架下展開。宏觀編輯研究更顯重要,除了報紙設計和報道策劃,報紙編輯管理、報紙編輯倫理、報紙編輯傳授關係等的研究都亟待展開。著眼於具體編輯環節的微觀編輯研究同樣不容忽視。由訓練有素的專業編輯對信息進行採集、加工、整合,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在網路時代只會越來越重要。報紙編輯學需要考察各個編輯環節在媒介融合框架中所處的位置。對新的編輯手法和規則進行理論總結,從而更好地為報紙編輯工作服務。報紙編輯學研究的前景令人期待。
在大格局重構的前提下,報紙編輯學研究也需對以往的不足加以改進。毋庸諱言,三十年來的報紙編輯學研究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仍然存在不足。吳飛1999年曾指出我國的新聞編輯學研究存在以下問題:①開拓不夠深入;②視角不夠開闊;③研究者交流太少;④尚有些山大王味,缺少腳踏實地的精神;⑤各個研究方向發展不平衡,編輯實務研究多,編輯理論和編輯史的研究成果少。其中有些問題,直到現在的報紙編輯學研究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需要研究者加以重視和改進。《報紙編輯學研究三十年》作者:肖 偉
新聞標題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揭示、評價和組織新聞內容的最精練的文字。一篇作品、一條新聞,能不能感染讀者、吸引受眾去看,標題往往起著很大的作用。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一個好標題,常常會使一篇新聞或文章添輝增色,畫龍點睛。因此,標題的製作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呂叔湘先生曾經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標題要作為專門學問來研究。”胡喬木同志曾說:“有時候想一個好標題等於寫一篇文章所用的精力的三分之一。”鄧拓同志生前也詼諧地說過:“誰要是給我想出一個好標題,我給他磕三個響頭。”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認為:“製作標題,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
新聞標題是在讀者的“一瞥”中展示自己的魅力的。當今,人類已進入視覺時代。一方面,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看報看題,成為許多人的習慣;另一方面,人們的閱讀取向和接受心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如丹尼·貝爾所說:“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因此,在視覺時代,我們尤其要注重標題的製作。新聞標題製作得美不美,誘不誘人,有沒有視覺衝擊力,已成為報紙參與競爭、鎖定受眾的重要砝碼,它關係到紙質媒介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
所以,近年來,編輯、記者們無不重視新聞標題的製作,或使標題形象生動,搖曳多姿;或使標題清新典雅,含蓄雋永;或使標題聲情並茂,意境深遠;或使標題詼諧幽默,韻味無窮,等等,無不在增強標題的語言表現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同時,新聞界和語言學界對新聞標題學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新聞標題方面的專著,如彭朝丞的《新聞標題學》,胡永林的《新聞標題製作技巧》,閻家波、謝青合著的《通俗新聞標題學》,張志君徐建華合著的《新聞標題的藝術》等。另外,各新聞學術期刊和《修辭學習》、《語文建設》等語言學期刊,也發表了大量有關新聞標題的論文。縱觀這些論著,幾乎都涉及到了新聞標題製作的語言表達問題,探討了新聞標題的語言藝術,它們推動了標題語言的研究,促進了新聞學和語言學的發展。但這些論著對新聞標題語言的研究,僅僅從辭格的角度分析的多,如“修辭方式在新聞標題中的運用”、“新聞標題的仿擬格”等等,雖然也有一些文章涉及到了標題製作中的其他語言表達手段,但一般都較為零散,分析得不是很深入和全面。
標題是語言的藝術。漢語的修辭表達手段極其豐富,僅僅從辭格的角度或用某一種語言表達手段分析和研究新聞標題的語言,顯然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變遷和學科的發展。尤其在信息傳播全球化的今天,隨著“視覺時代”的到來,人們更需要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語言魅力的新聞標題。雖然,精心製作標題,並不是新聞這種文體所特有的要求。各種書刊、各類體裁的文章都有題目,都要精心製作。但是,新聞的標題與其他題目有著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新聞標題的製作,對語言表達要求更高,更需掌握和運用各種修辭技巧,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聞標題的構思與製作,與之相關的問題很多,如製作者的文化修養、思想水平、情趣愛好等,還關涉到社會的、民族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就是僅從語言角度來研究新聞標題,也涉及到語言與文化、語言與社會、語言與民俗、語言與心理、語言與風格等方面。因此,我們要結合時代發展和受眾需要,充分挖掘漢民族語言的特質,對新聞標題的語言進行深入、系統地分析和研究,改變過去那種對新聞標題的語言研究主要在修辭格上繞來繞去的現象,且研究手段單一,就辭格論辭格,微觀具體的多,宏觀有理論闡釋的少,沒有多少創新。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傳媒競爭日趨激烈,新聞標題語言也必將豐富多彩,新穎別緻。時代要求我們對新聞標題語言做出全面系統的研究,要著眼於宏觀,把新聞標題語言置於廣闊的社會環境中加以透視性的分析,使新聞標題語言的研究更加開放,更富有生機;社會期望我們對新聞標題語言作出理論方面的闡釋,不能僅僅關注於新聞標題的製作及其構成要素的細枝末節上的分析,這樣只會使新聞標題語言的研究陷入固步自封、山窮水盡的境地。我們需要更加開闊的理論視野來探究標題語言,進而指導新聞實踐。比如,我們可以從社會學或者文化學的角度研究新聞標題語言,也可以研究標題語言與受眾心理、標題語言的發展變化和時代風格等。《探究標題語言 指導新聞實踐》 李明文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消息和通訊是新聞的兩種基本且重要的體裁。消息是以直接、簡練的方式報道新聞事實的一種新聞文體,是最經常、最大量運用的報道體裁。通訊是一種比消息詳盡生動地報道客觀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聞體裁。消息和通訊共有的特點是講究時效性、講究新聞真實性;不過通訊的時效性不如消息,但通訊的詳盡性和生動性要強於消息。
對於通訊標題的研究,段業輝先生貢獻最大,他對通訊標題的辭彙、語法和修辭都進行了研究,其他研究者基本上由寫作學角度來談,有閻家波、謝青、資慶元、丁柏銓等人。總體上說,通訊新聞標題的研究還有許多值得深入的角度,比如通訊標題的詞類、通訊標題與文藝標題的異同,通訊標題在黨報和都市報中的分佈問題都是通訊新聞標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通訊標題的詞類、修辭格和標點符號進行考察,希望其結論促進通訊新聞標題的研究,也有助於通訊這種新聞體裁的寫作。《通訊標題的語言特點》韓書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