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布魯氏菌病

豬布魯氏菌病

豬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

病菌特徵


豬布魯氏菌病(  )布魯氏菌引、畜共患急慢傳染病。病征妊娠畜流產、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發炎、睾丸炎、巨噬細胞增生和肉芽腫形成。本病已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我國某些地方有牛、羊、豬、犬種布魯氏菌病發生,給畜牧業和人的健康帶來較大的危害。豬的布魯氏菌病是人感染該病的重要傳染源之一,豬種布魯氏菌對人類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因此,防治豬布魯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

病原


布魯氏菌屬()型組,豬布魯氏菌型型易宿豬,強致病。菌球狀短桿菌,.~.µ×.~.µ,病料塗片、染、鏡檢時,常單個排列或密集成堆。成對,不形成莢膜和芽孢,無鞭毛,不能運動。革蘭氏染色陰性,姬姆薩染色呈紫色。由於本菌吸收染料過程較慢,較其他細菌難於著色,所以,常用科茲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布魯氏菌呈紅色,其他細菌呈綠色。染色的方法是:病料塗片乾燥后,滴加2%沙黃液,加熱至蒸汽l~2min,水洗,再滴加1%孔雀綠溶液復染(不加熱)l~2min,水洗、乾燥後鏡檢。
菌需氧兼厭氧菌。適溫℃,適.~.。營養求嚴,初離,須含血液、血清、肝湯、鈴薯浸液胰酶消化蛋腖培養基。初離培養,緩慢,周充育,待馴化傳,則~良。牛、羊布魯氏菌病料初離培養,需%環境,則需。
在營養瓊脂上,可以長出圓形、表面光滑、濕潤、隆起、邊緣整齊、閃光的小菌落,透光呈淡黃色,側光呈輕微乳色和略帶藍灰色,菌落大小不等。在馬鈴薯斜面上可長出微帶棕黃色菌苔。在液體培養基中呈輕度混濁,培養久時,可形成菌環。本菌一般能分解葡萄糖、木糖等糖類,產生少量酸,不分解甘露醇,接觸酶試驗、氧化酶試驗呈陽性,不產生靛基質,不液化明膠,不凝固牛奶,不溶解紅細胞,不利用檸檬酸鹽,VP試驗,吲哚、甲基紅試驗陰性,有的菌株能分解尿素,產生硫化氫,還原硝酸鹽
布魯氏菌對外界環境因素的抵抗力較強,如對乾燥有較強抵抗力,在乾燥土壤中存活2個月;乾的胎膜內存活4個月;污染糞水中存活4個月以上;衣服、皮毛上可保存5個月。流產胎兒中活75天,子宮滲出物中存活200天,乳、肉食品中存活2個月;對寒冷抵抗力也強,冷乳中存活40天以上,在冷暗處的胎兒體內可活6個月。但對熱很敏感,60℃加熱30min,70℃ 5~10min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對消毒藥的抵抗力不強,獸醫常用的一般消毒藥,如3%石炭酸來蘇兒、臭藥水、5%漂白粉、2%甲醛液、5%石灰水、0.5%洗必泰、0.1%新潔爾滅、消毒凈等,都能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殺死。

流行病學


多種動物和禽類對布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但自然病例中,仍以家養的牛、羊(綿羊、山羊)、豬最易感。此外,水牛、氂牛、野牛、羚羊、鹿、駱駝、野豬、馬、狗、貓、狼、狐狸、猴、野兔、雞、鴨及一些嚙齒動物等以及人都可自然感染。實驗動物中,以豚鼠、小鼠、鴿和幼貓易感,家兔次之,但豚鼠最為易感。不同種別的布魯氏菌各有其主要宿主動物,如牛種布魯氏菌主要感染牛,還能感染馬、犬、鹿、綿羊、駱駝、貓及人;羊種布魯氏菌主要感染山羊、綿羊,還能感染牛、豬、鹿、駱駝和人;豬種布魯氏桿菌除感染豬外,也可感染牛、馬、鹿、羊和人;犬種布魯氏菌最易感染犬,還可感染猴、兔和人;綿羊附睾布魯氏菌、沙林鼠布魯氏菌只能感染本類動物。
我國人感染的布魯氏菌病主要是羊型,其次為豬型,牛型最少。病豬或帶菌豬是主要傳染來源。病菌主要存在於被感染母豬的胎兒、胎衣、乳房及淋巴結中。當病母豬流產時是最危險的時期,可從胎兒、胎衣、胎水、奶、尿、陰道分泌物中大量排出細菌,污染產房、豬圈及其他物品。流產母豬的乳汁也在一定時間內排菌。病公豬的精液中也可有病原體,隨精液傳播疾病,這對公豬傳播本病來說更為重要。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即通過採食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感染。其次是皮膚、黏膜及生殖道。本菌有強的侵襲力和擴散力,不僅可從破損的皮膚侵入機體,而且可從無創傷的皮膚、黏膜侵入機體。交配傳染,是豬的重要傳染途徑之一。若病公豬精液中有病原體時,人工授精時,可使母豬被感染。野豬也可感染豬種布魯氏菌,野豬與家豬接觸,就可能傳播該病。母豬較公豬易感;幼齡豬只對本病有一定抵抗力,隨著年齡增長易感性增高,性成熟后對本病很易感。所以,5月齡以下的豬對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臨床癥狀


母豬主要癥狀是流產,大多發生在懷孕的第30~50天或80~110天,在妊娠的2~3周早期流產時,胎兒和胎衣多被母豬吃掉,常不被發現。流產前可見母豬精神沉鬱,陰唇和乳房腫脹,有時可見從陰道流出分泌物,也有流產前見不到明顯的癥狀。流產的胎兒大多為死胎,並可能發生胎衣不下及子宮炎,影響配種。有的病豬產出弱胎或木乃伊胎。流產後從陰道排出黏性紅色分泌物,大多經8~10天可消失。流產後又可懷孕,重複流產的較少見。新受感染的豬場,流產數量較多。
公豬主要癥狀是睾丸炎和附睾炎,一側或兩側無痛性腫大,有的極為明顯。有的病狀較急,局部有熱痛,並伴有全身癥狀。有的病豬睾丸發生萎縮、硬化,性慾減退,喪失配種能力。據某豬場報道,在14頭公豬中,9頭髮生睾丸炎,可見其危害性。
無論公、母豬都可能發生關節炎,大多發生在後肢,偶見於脊柱關節,可使病豬後肢麻痹。局部關節腫大、疼痛,關節囊內液體增多,出現關節強硬,跛行。據某地統計介紹,有41%的病豬呈現跛行。

病理變化


流產胎兒的狀態不同,有的為木乃伊於屍化,有的為弱仔或健活,死亡胎兒可見漿膜上有絮狀纖維素分泌物,胸、腹腔有少量微紅色液體及混有纖維素。胃內容物有黃色或白色混濁的黏液,並混有小的絮狀物。有的黏膜上見有小出血點。流產的豬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腫,表面覆蓋淡黃色滲出物,有的還見有壞死。
母豬子宮黏膜充血、出血和有炎性分泌物,約40%患病母豬的子宮黏膜上有許多如大頭針帽至粟粒大的淡黃色小結節,質硬,切開可見少量化膿或乾酪樣物質;有的可見小結節互相融合成不規則的斑塊,使子宮壁變厚和內腔狹窄,常稱為粟粒性子宮布魯氏菌病。
公豬的睾丸及副睾常見炎性壞死灶,鞘膜腔充滿漿性滲出液;慢性者睾丸及副睾結締組織增生、肥厚及粘連。精囊可能有出血及壞死灶。公豬睾丸及副睾腫大,切開見有豌豆大小的化膿和壞死灶、化膿灶,甚至有鈣化灶。據統計,34%~95%病豬的睾丸發生化脹壞死性炎症。
豬患布魯氏菌病還常見有關節炎,主要侵害四肢較大的復活關節。滑液囊有漿液和纖維素,重時見有化膿性炎症和壞死,甚至還見脊柱骨、管骨的炎症或膿腫。淋巴結、肝、脾、腎、乳腺等也可能見到布魯氏菌病性結節病變。

診斷鑒別


引起母豬發生流產的原因較多,特別是近些年一部分新的病毒性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使診斷工作更為複雜。也就是說,病原性和非病原性的原因都可引起豬發生流產。就布魯氏菌病來說,流行病學、癥狀及剖檢變化還是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但要確診,必須有賴於實驗室細菌學、血清學的檢驗,特別是本病多呈隱f生感染,只有反覆多次檢驗,方可達到早期診斷的目的。
1.豬布魯氏茵病的特徵臨診上母豬的流產、公豬睾丸和附睾的炎症、流產胎兒狀態,以及胎兒、胎衣及子宮、公豬睾丸的病理變化等都可作為初步診斷的依據。
2.細菌學檢查
(1)病料抹片、染色、鏡檢、流產胎兒、胎衣、分泌物中常有大量細菌,採集胎衣分泌物、流產胎兒的胃內容物、脾、肝、淋巴結、子宮壞死部分等組織做抹片,用革蘭氏染色法染色見到革蘭氏陰性菌,用柯茲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常可見到被染成淡紅色的小球杆狀菌,其他細菌或組織呈綠色。
(2)分離培養採取病料接種於10%馬血清的馬丁瓊脂斜面。如病料有雜菌污染時,可用選擇培養基培養。即是在lOOmL馬丁瓊脂或肝湯瓊脂中,加人2500IU桿菌肽、lOmg放線菌酮、600IU多黏菌素B,混合后倒人平皿中,供分離培養用。接種病料后,37℃培養,每3天觀察一次。如有細菌生長,挑選可疑的菌落做細菌鑒定,如抹片、染色、鏡檢。將疑似菌落進行純培養,進一步做布魯氏菌生物學特性檢驗,用抗血清做玻片凝集試驗等。
3.動物接種無菌取胎兒脾、肝、胃內容物,加生理鹽水磨碎,取兩隻體重350~400g的豚鼠,腹腔或皮下注射1~2mL。接種前采血做布魯氏菌凝集反應檢查,接種后從第2周開始,每隔7~10天采血一次,做布魯氏菌凝集反應,觀察凝集反應滴度是否升高,若接種后凝集反應血清滴度達到1:5~1:10或更高時,即為陽性。同時撲殺豚鼠,可見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並有灰白色細小的壞死結節。取脾、肝和淋巴結做細菌分離培養,若分離培養有可疑菌落,則用已知布魯氏菌陽性血清做凝集反應,凝集反應為陽性,則可確定為布魯氏菌。若血清滴度達到1:5~1:10或更高,即使分離不出布魯氏菌,也可診斷為布魯氏菌病。若接種動物臨診上不發病,剖檢也無病變,細菌分離培養陰性,凝集反應陰性時可判為陰性。
4.血清學凝集反應血清學診斷最具有實際意義。一般是細菌侵入機體后,經7~15天血液中就出現凝集抗體,隨後凝集滴度逐漸增高。病畜流產後10天以上,大多數血凝滴度升高,陽性反應可保持幾個月甚至2~3年以上。因此,流產後采血時間要在7~10天以後為好。目前,廣泛採用凝集反應,常用的有血清玻板凝集反應和血清試管凝集反應。具體操作方法及判定按農業部頒發的操作規程進行。
5.其他方法補體結合反應:病畜感染后7~14天,血液中出現補體結合抗體,保持時間比凝集素為長,特異性和敏感性也高,對布魯氏菌病診斷有特殊的診斷價值。但由於此法操作複雜,一般實驗室不做此項檢查。近年來,還用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間接碳凝集試驗、抗球蛋白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熒光抗體法、DNA探針、PCR等檢驗本病。
6.鑒別診斷豬布魯氏菌病要與豬細小病毒感染、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乙型腦炎、豬衣原體病、豬瘟、豬鉤端螺旋體病豬弓形蟲病等引起的流產相區別。

防制措施


1.堅決保護健康豬群對從未發生過布魯氏菌病的健康豬群,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防止從外部引入病豬。若必須從外單位引進種豬時,應從無此病地區購買,要進行檢疫,購進后隔離觀察2個月,再進行檢疫,確實健康的方可並群飼養。同時,也要防止運入被污染的畜產品和飼料。每年定期對豬群進行布魯氏菌病檢疫,以能及時發現病豬。若有原因不明的流產時,必須嚴格隔離流產母豬,對流產胎兒及胎衣要進行微生物學檢查,而且要嚴格消毒處理,對流產豬只做血清學檢查,直到證明為非傳染性流產時,才能取消隔離。
2.受威脅豬群的預防措施
(1)對豬群進行定期檢疫(至少每年一次),並要當作一件防疫制度固定執行,以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患病豬只。
(2)定期進行免疫注射,是預防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我國用於預防豬布魯氏菌病的是用豬種布魯氏菌弱毒S2株製成的活疫苗。該苗毒力穩定、使用安全、免疫力好,是我國選育的一種優良布魯氏菌菌苗。本疫苗適於口服免疫和肌肉注射。
①口服免疫:每頭豬200億菌,間隔1個月再口服一次。口服菌苗不受懷孕限制,可在配種前1~2個月進行,亦可在懷孕期使用。如果豬群大,可按全群豬數計算所需菌苗量,將菌苗拌入水中或飼料中,讓全群飲服。如果豬數少,可逐頭灌服。在飲服時,不能用熱水以免燙死細菌,拌入飼料中時,應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劑的飼料、發酵飼料或熱飼料。在服菌苗前後3天,應停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劑飼料和發酵飼料。
②注射免疫:每頭豬200億菌,間隔1個月再注射一次。妊娠母豬不宜注射。所用菌應稀釋后當天用完。無論豬是口服還是注射,免疫期為1年。本疫苗對人有一定致病力,工作人員在使用疫苗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以防感染。用用具需煮沸消毒。
3.發病種豬群的康復措施
(1)定期檢疫和隔離病豬用凝集反應定期普遍檢疫,將檢出的陽性和可疑反應病種行屠宰淘汰。特別貴重的種豬可隔離飼養,繼續利用。曾檢出病豬的豬群在未達到凈前,應當做可疑病豬群隔離飼養,並反覆地進行檢疫,及時挑出病豬。對隔離群要嚴行隔離措施,避免病、健豬只接觸,防止人員互相串往。在經兩次連續檢疫,全群為,豬群也無流產和公豬睾丸炎病例時,才可認為本豬群得到凈化。
(2)加強消毒及獸醫衛生措施對隔離豬場、用具等進行常規的消毒。做好豬產房的衛生及消毒工作。妥善處理流產胎兒、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糞便堆積發酵后利用。工作人員的防護工作。特別是發生流產時要注意防護。
(3)病種豬的處理由於豬只飼養的周轉較快,病豬以飼養屠宰淘汰為宜。實踐證明逐步淘汰和肉品合理利用是一種積極的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採用。此外,對特別貴重的病種豬,可考慮進行對症治療,如子宮炎時的沖洗和治療、抗生素的應用等等。
(4)培育健康幼齡種豬這是凈化病豬群,更新豬群的一項積極措施。仔豬在斷乳后飼養,2月齡和4月齡各檢疫一次,兩次檢疫為陰性時,才可認為是健康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