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大學客家研究所
嘉應大學客家研究所
嘉應學院地處粵東北具有“世界客都”之譽的梅州市,這裡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保存著豐富的客家人文資源,具有開展客家歷史文化研究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嘉應學院在辦學理念和學科建設中,依託這一文化資源優勢,一直將客家研究與客家文化教育作為學院主要特色之一,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專業性的研究機構——客家研究院。
嘉應大學客家研究所
嘉應大學客家研究所
客家民俗研究以“客家民俗研究所”為主,形成以研究院副院長房學嘉為首,以吳永章、肖文評、宋德劍、鍾晉蘭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先後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省廳級課題10項,嘉應學院重點課題18項;與法國遠東學院等高校合作課題5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出版《客家源流探奧》、《圍不住的圍龍屋》、《客家民俗》、《客家文化導論》等學術專著21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主辦《客家研究輯刊》。多次舉辦國際性的客家學術研討會,與海內外客家學界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多次與中山大學、台灣交通大學等高校舉辦“客家文化尋蹤”夏令營、研習營活動,對於推動海內外客家研究的發展和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經營和積累,在海內外客家學界享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和影響。
客家方言研究以“客家方言研究所”為主,形成了以溫昌衍博士為帶頭人,以溫美姬博士、侯復生副教授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近幾年先後主持省廳級課題4項,校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課題1項;完成了兩篇博士學位論文,均入選“CNKI優秀博碩士論文”網。出版《客家方言》、《客家話字典》、《梅州市梅縣區客方言研究》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部分論文發表於權威刊物《中國語文》和海外刊物《中國語學研究·開篇》。
以“黃遵憲與客籍作家研究所”為主體,以學校重點建設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其學術骨幹為依託,同時吸納海內外在該研究領域一些著名學者,形成以研究院副院長曾令存為首,以郭真義、李荀華、李玲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2人;另外聘有研究人員4人。研究成果豐碩,出版《客家·文學·禪》、《廣東漢劇發展史》、《太平天國在南方的最後一個傳奇》、《客家民間詩歌對故事》等研究著作10部,發表論文150多篇。
為避免滑向“泛客家研究”,在研究起步階段,本研究方向中的“客籍”之“客家”,特指以梅州為中心的粵東客家地區,並集中探討兩大問題:一是客籍作家與近現代中國文學轉型與發展的關係,二是近現代客籍作家創作與客家的關係。近年來,本方向研究人員的相關研究成果正在產生影響,如曾令存對“客家文學”命題的學術清理、關於客籍作家與中國新文學研究論題的提出,郭真義以黃遵憲為主體的近代粵東客籍詩人群體研究、李玲的黃遵憲與近代中西文化研究,陳紅旗的張資平與現代通俗文學關係研究等。在“客家學”日益成為顯學,而“客家研究”日漸失去言說邊界的情況下,本研究方向有意識地通過縮小研究口徑,嘗試將文學、史學、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等的研究理論與方法融合在一起的跨學科研究;嘗試通過研究方法的改進來改變客家研究在資料處理過程中存在的難以提升的狀況。
客家藝術研究以客家藝術研究所為主,形成以研究院副院長曹知博為首,以寧新安、熊青珍、林愛芳、劉鳴鐘、顧紅祥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採用繪畫、陶藝、剪紙藝術等表現手法進行研究,出版《中國客家風情畫叢》9集;作品《山裡的客家人》、《客家春秋》、《客家圍龍屋》、《客家風情組畫》等參加國家及省市美術展,獲得多項大獎。客家音樂研究包括客家山歌、漢樂、採茶戲以及客家音樂創作等,出版專著11部,音像資料60盒,客家歌曲214首,發表論文30餘篇。客家建築研究所完成學院重點課題3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2篇被美國工程情報公司EI收錄。
以華人華僑研究所、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客商研究所、葉劍英思想研究所為主,形成了以研究院副院長雷近芳為首,以邱國鋒、譚兆風、巫春華、李春泰、陳申宏、閆恩虎、魏明樞、林振武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1項,參與2項;主持完成省廳級課題10多項,嘉應學院重點課題10多項;承擔省市專項下達課題10多項,目前在研的主要有雷近芳與廣東省政協聯合課題“客家名人系列研究”、巫春華的廣東省政府港澳辦橫向課題“梅州籍香港客家人的歷史文化與社會影響研究”、雷近芳與嶺南出版社合作課題“客家圍龍屋的光影詩話”。本方向已出版《梅州市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研究》、《葉劍英經濟建設思想概論》等著作16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