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公立學校

實驗室總面積接近9000多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2000多萬元,擁有國土資源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與國土開放研究實驗室、建設部給水排水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聯合中心長安大學分中心以及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市政與暖通、化學工程生物工程3個實驗中心。

歷史沿革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個年輕的學院。長安大學組建后,在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建築工程系環境工程專業、西安工程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和應用化學系、西北建築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的基礎上,經先後兩次合併,於2003年6月組建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積澱,在學院的發展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如學院博士點奠基人、著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學家、博士生導師劉國昌教授,著名第四紀環境與黃土專家孫建中教授,著名水資源與水環境專家楊成田教授、李俊亭教授、劉洪俊教授、田春聲教授,著名的環境工程專家孫錫平教授、朱浚黃教授,著名的市政工程專家金錐教授、黃克恕教授、趙亂成教授和萬蔚傑教授,著名的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家姜永順教授、王天富教授、丁崇功教授等曾在學院執教和從事科學研究;另外,學院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陳夢熊教授、中科院院士林學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教授、俄羅斯莫斯科地質大學科洛羅夫教授等50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學院可在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土木工程3個一級學科領域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員;地質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環境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地質、地質工程、第四紀地質學、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環境地質、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第四紀地質學、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應用化學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等1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3個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7個本科專業,其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學院實驗室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學院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211建設”項目的支持下,在鄂爾多斯盆地建成了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原位試驗場地。同時,學院先後建立了陝西藍田縣湯峪鎮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教學實習基地,寶雞市自來水公司、西安市曲江水處理廠、西安市自來水公司第二水廠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實習基地,陝西省安裝公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學實習基地等10個校外科研實習基地。
學院擁有一批學術水平高,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現有教職工14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等高級職稱38人;另外有長江學者客座教授1名。
學院先後承擔了包括國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973”、“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教育部交通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建設部以及省級和地方等重大研究課題百餘項,年均科研經費1500萬元左右。學院科研成果輝煌,先後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三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5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60餘部,年均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多篇論文被SCI、EIISTP檢索。
學院198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李佩成院士指導的馮國璋博士論文“人事活動對區域水文生態系統的影響”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王文科教授指導的孔金玲博士論文“水文地質空間信息系統”獲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其中許多人已經成為本部門的領導或專家、教授。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700餘人,碩士研究生390餘人、博士研究生80餘人。
學院十分重視學術交流,先後與德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南非、日本、韓國、瑞士、哈薩斯克坦、俄羅斯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同行進行科研合作與交流。成功舉辦了第五屆中日國際地下水學術交流會;舉辦了中德國際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與環境研修班;承辦了由中國科協發起、西北五省區科協主辦的“中國西部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支持單位參與了第34屆國際水文地質大會和第12屆水岩相互作用國際學術會議;先後邀請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院開展學術交流;同時,學院與德國土賓根大學合作,創建了“國際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與環境研究培訓中心”。
多年來,學院堅持產、學、研結合,與交通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水利部等部門的幾十家科研院所和企業保持著良好的科研合作關係。依靠人才及設備優勢,積極開展對外技術諮詢與服務,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學院擁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甲級資質證書、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證書、環境保護工程設計乙級證書,實驗中心擁有計量認證省級合格證書,對外可承擔水資源勘察與評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環境設計與治理,污水處理,給排水處理,公共建築空氣調節、供暖、通風、樓宇自動化,空氣凈化與除塵,雜訊控制,燃氣管道系統設計,給排水管網設計,岩礦分析測試,藥品及食品的分析測試,水質分析等工程項目、實驗項目、產品開發、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近年來,學院先後為生產和科研單位舉辦各類專業研究生學位課程進修班、工程碩士班、成人學歷班、短訓班50餘期,培訓各類人才5000餘人。

辦學條件


教學管理

管理部分包括:
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職責
學院教學院長職責系主任教學管理職責
任課教師職責學院教務辦工作職責
教務辦主任職責教務員職責
學院辦公室人員職責教學督導指責
使各級教學管理人員責任明確教師工作業績綜合考核辦法
保證了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實踐教學部分包括:實驗室管理辦法、教學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實驗管理人員職責、實驗室安全制度、實驗儀器、損失賠償辦法、實驗室衛生制度、學生實驗守則;實驗室開放制度、實習暫行管理規定,規範了實踐教學行為;環工學院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條例,專門針對四年一次的綜合教學環節,從領導機構組成、指導教師遴選、指導教師職責、設計(論文)選題、開題報告審查、指導過程、設計與論文評閱、答辯與成績評定及獎罰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與要求,具很強的可操作性,它是開展對畢業實習檢查及最終驗收的主要依據。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踐教學經費使用管理規定、環工學院實習和經費使用登記規定,對各類實踐教學過程管理做出了規定和要求。
課程教學部分包括:“環工學院課程教學基本規範”從備課準備、教學日曆編寫、講授、答疑輔導、作業批改、實驗(實習)等對任課教師提出了要求;“任課教師須知”提出了開課需具備的文件,開課一周需提交的文件,開課期間需注意的事項等;“考試管理辦法”對考試方式、命題、監考、成績評定及考試作弊處理等都做出了詳細要求與規定並根據新形勢的特點,加強了對考試作弊學生的處理力度,保證了大學生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努力學習。各系制定的保證教學質量的措施,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要求與措施;以及各系制定的課程教學質量標準,對理論教學過程各環節提出了質量要求。
教學過程管理嚴格、規範
制定了學院理論教學管理流程、實踐教學管理流程、畢業設計(論文)管理流程,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嚴格按流程組織教學,執行各環節檢查與驗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為了將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依照教學計劃與教學規律,分別於每學期開學和期中進行教學檢查,經常性教學督導督察。實現了學院教學工作管理上的制度化,規範化。克服了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突擊應付性及不系統性的缺陷,使教學管理真正遵循教學規律,走上了一個良性運轉軌道。

院系概況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養、數理及地質基礎紮實、計算機應用能力強,能夠從事地下水資源勘查、規劃、管理、工程技術經濟分析及水環境保護、場地勘察、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普通化學、英語、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等基礎課程外,主要學習水力學、工程水文學、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地質學基礎、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專門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原理、專門工程地質學、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及專業基礎課,接受水文水資源工程認識實習,地質、地貌及綜合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測繪等實踐環節的訓練。
畢業生可到國土資源、水利水電、煤炭、農林、城市建設、環境監測與保護等部門就業,從事地下水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優化管理、地質災害防治、水污染監測與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學制:四年。
給水排水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能在水的開採、加工、輸送、回收與再生利用和可持續利用這一社會循環領域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及研究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所學主幹課程
水分析化學水處理生物學
水力學工程力學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水質工程學
給水排水管道系統建築給水排水工程
水工藝設備基礎水工藝儀錶與控制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017年已劃分到長安大學建工學院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知識,較好的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管理等方面的應用能力,能夠從事水資源勘測,評價、開發利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水環境監測、評價與保護等方面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業務方向和範圍
在校期間,學生主要學習水資源及環境信息的採集處理、水旱災害預測及防治、水資源規劃、水環境保護、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水利工程運行與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工程製圖、運算、實驗、測試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科學研究、組織管理工作的能力。
所學主要課程
水力學水文學原理
氣象學與氣候學自然地理學
環境化學環境學概論
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質學
水資源工程水利水能規劃
城鎮供排水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水資源工程經濟水利法規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政府、水利、能源、地礦、交通、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地下水與地表水資源勘測、規劃、設計、管理、工程技術經濟分析及水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能夠在化工、能源、地質、冶金、礦產、輕工、醫藥、環保、軍工等部門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分析測試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
業務方向和範圍
本專業設有工業分析、電化學生產工藝、精細化工三個專業化方向。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與工藝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模擬優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2)掌握化工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4)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5)具有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所學主要課程
物理化學化工原理
化學反應工程化工機械基礎
化工製圖有機化學
無機化學
工業分析方向
分析化學儀器分析
工業分析技術
電化學工程方向
應用電化學電鍍工藝學
化學電源
精細化工方向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有機合成單元反應
精細化學品生產與應用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夠在化工、能源、地質、冶金、礦產、輕工、醫藥、環保、軍工等部門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分析測試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生物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生產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及其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方向和範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發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1)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發酵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掌握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術;(3)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4)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施工作能力。
所學主要課程
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
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化工原理生化工程
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工藝學
發酵工程與設備
就業方向
畢業生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生產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后,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及其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2012年已停止招生
環境工程
本專業分兩個業務方向
1.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2.水環境與生態環境保護
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方向和範圍
本方向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水電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與
評價、環境工程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雜訊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4)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所學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測量學
流體力學流體機械
水處理微生物學
分析化學物理化學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政府部門、規劃設計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城建、農林、國土資源、工礦企業等部門就業,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錢會
書記袁衛寧
副書記馬明芳
副書記兼副院長鄧紅章
副院長李彥鵬,盧玉東,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