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療法
溫泉療法
溫泉是一種自然療法,大部份的化學物質會沉澱在皮膚上,改變皮膚酸鹼度,故具有吸收、沉澱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雖然溫泉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有人說可治療皮膚病、心臟病…,可消除疲勞,在國內很多有溫泉的地方都已經設立了療養機構類型的醫院,借用溫泉來治療皮膚病,例如海南66度溫泉皮膚醫院就在海南設立了這樣一家用溫泉治療皮膚病的醫院。但專家建議仍要注意它非治百病,也要小心其危險性,提醒您酒足飯飽,不可立即入水。
wēn quán liáo fǎ
溫泉療法,是利用溫泉水的化學和物理綜合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
化學作用主要表現在溫泉水中的陰陽離子、遊離氣體、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質,不斷地刺激體表及體內的感受器官,改善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物理作用可分為溫度和機械作用。溫度作用即溫度對皮膚、心血管系統、呼吸、胃腸功能、免疫機制等有益刺激。機械作用即靜水壓、浮力及溫泉水中液體微粒運動對皮膚的按摩作用。這些綜合作用促使大腦皮層逐漸形成正常的協調活動,抑制並逐漸代替紊亂機體的病理過程,從而使慢性疾病得到緩解或痊癒。
當前用於醫療保健的溫泉有如下幾種。
1.單純泉:水溫在25℃以上,水中遊離二氧化碳和固體成分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下。這種泉水主要靠熱產生醫療作用,溫水有鎮痛和加快物質代謝的作用,對精神和神經系統疾患有一定療效。如廣東從化溫泉、陝西臨潼華清池、雲南安寧溫泉等均屬此類。
2.碳酸泉:一般是指含遊離二氧化碳每升在1000毫克以上,含固體成分每升不足1000毫克的地熱水。此水無色、透明,而且味道爽口。水溫低時可使毛細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對增強心臟功能有較好效果。作為飲水使用時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3.碳酸土類泉:水中含二氧化碳和團體成分的總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其主要成分陰離子是碳酸,陽離子是鈣、鎂。鈣離子有消炎作用,除對皮膚粘膜炎症有效之外,還有興奮神經、降低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的作用。泉水也可作為飲料使用。
4. 鹼泉:水中含重碳酸鈉每升1000毫克以上,水無色透明,味道良好。泉水有肥皂的作用,可使皮脂乳化,使皮膚顯得光滑。而且浴后體溫易放散,有清涼感,所以常有人稱其為“冷水浴”。
5.食鹽泉:是指地熱水中含食鹽量每升在1000毫克以上的泉水。依含鹽量多少可分為弱鹽泉、食鹽泉、強鹽泉,浴后溫暖感很強。這是由於鈉、鈣、鎂等的氯化物附著在皮膚上形成一個保溫層,可阻止體溫放散。食鹽刺激皮膚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從而可增進體表血液循環,加速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食鹽泉對神經痛、風濕病和婦女的冷感症也很有效。
7.鐵泉:地熱水中含有重碳酸低鐵,當此水與空氣接觸即可產生氧化鐵,發生紅色沉澱物,使水呈紅色。地熱水中的鐵,多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飲用后易於吸收利用。吸收后的鐵可供血紅蛋白和呼吸酶利用,也可貯存起來備用。
9.硫磺泉:水中主要含硫化氫。當硫的成分觸到皮膚后即變為硫化鹼,它能溶解角質軟化皮膚。硫磺泉對疥、癬等皮膚病的寄生蟲類有殺滅作用。該泉水的擴張血管作用不僅對皮膚有效,對腦和心血管也有良好的效果。硫化氫作用於氣管,支氣管粘膜時有祛痰止咳的效果。所以有人稱它為“祛痰浴水”。但要注意不可飲用。
11.放射性泉:水中含鐳、氧在3.5ME以上時稱為放射性泉。放射性泉一般都有刺激作用,特別對細胞分裂旺盛的組織易起控制作用。此外,對貧血和骨疾患也有療效,並且有增加白細胞的作用。
本法分為浴療法、飲療法、含漱療法和噴霧吸入療法等。
1.浴療法。本法又分短浴法和長浴法兩種。所謂短浴法,是在水溫38℃-39℃中,l次入浴10-20分鐘,或在水溫42℃左右中,入浴幾分鐘即出浴,休息片刻,再入浴,反覆2-3次;所謂長浴法,是在水溫35℃-37℃中,l次入浴l-6小時或10小時以上。此外,還可分全身浸浴法、半身浸浴法、手浴法、足浴法等。
2.飲療法。根據不同症證選飲合適的溫泉及飲量,每天l-2次。每天的飲量分小量(100-200毫升)、中量(300-400毫升)、大量(500-600毫升)、極量(700-1500毫升)。一般先從小量開始。
3.含漱療法。取溫熱泉水盛入杯中漱口,每天3次,每次含漱2-3分鐘,激后吐出。
4. 噴霧吸入療法。用一般噴霧器,患者張口對準噴射出的霧狀泉水汽流,嘴離噴出口約10-15厘米,作深呼吸。每天1-3次,或每隔2-3小時1次,每次吸入10-15分鐘。呼吸困難者,每次5分鐘,10-15次為1個療程。
2.嚴重急性消化道出血,重症高血壓,嚴重水腫等。
1.溫泉療法是一項複雜的治療。如選擇溫泉、浴療時間和溫度,飲食療法的飲水量等,都要因人因病而異,切不可把溫泉療法看成一般的洗澡和飲水而草率行事,應事前經醫生作全面檢查,然後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溫泉和具體療法。
2.施用溫泉浴療和飲療初期(3-5天內),往往會在全身或局部出現一過性(一般數天)健康狀態低下或疾病加重的現象,稱為溫泉反應。如全身癥狀主要有疲勞、不快感、睡眠不良、精神不安、心悸、眩暈、沉默、頭昏、頭痛以及偶爾發熱、吐瀉、皮疹、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發作等,局部癥狀主要有局部病灶疼痛加劇、活動受限、局部腫脹、局部發熱等。溫泉反應強度和具體癥狀因泉質、泉溫、體質不同而異。如選用硫化氫泉、硫酸鹽泉和進行溫熱浴時易出現;風濕性疾病、慢性濕疹等體質過敏者也易出現。反應癥狀輕微時,可服用或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維生素C;反應稍重可暫停幾天溫泉治療,如反應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則不屬溫泉反應,而是不適宜此法而使病情惡化的指征,須及時停止施用溫泉療法。
3.到溫泉療法(養)地后,先適當休息幾天,再開始浴療。
4. 因為空腹入浴易引起虛脫、眩暈及噁心,故浴療前要進食,但不宜過飽。
5.入浴前要消除恐懼心理,並排解大小便。
7.遇下列情況應暫停治療:一是暴怒后及徹夜失眠后;二是體溫超過37.℃;三是月經前l-2天及月經后3天內;四是噁心、過勞、心悸。
8.年老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選進行部分浴(l/2浴、3/4浴),再作全身浴。因為一下子將全身浸入浴池,會使心臟負擔突然加重,或血壓急劇升高,容易發生意外。
9.應注意控制浴溫及人治時間,宜從較低溫到較高溫,從較短時到較長時。
10.治中如出現噁心、心慌、頭暈等現象,應緩慢出浴,靜卧休息片刻。入浴時,心前區應露出水面,以免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感。體弱者不宜進行冷水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