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感冒的結果 展開
- 上呼吸道感染
- 卡他性鼻炎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狹義的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童發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 英文名稱:Common Cold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內科
● 感冒風邪,發熱頭疼,咳嗽聲重,涕唾稠粘。(《仁齋直指方論·傷風》)
● 《黃帝內經》即記載有外感風邪引起類似感冒癥狀的論述,《素問·骨空論》所言:“風者,百病之始也……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論述太陽病時,創製麻黃湯、桂枝湯分別治療表實證和表虛證,為感冒的辨證治療奠定了基礎。感冒之名,最早見於北宋《仁齋直指方論》,論述“參蘇飲”時提及:“治感冒風邪,發熱頭疼,咳嗽聲重,涕唾稠黏。”指出了感冒的相關癥狀。自此,後代醫家始沿用此名。
● 感受外邪,以發熱惡寒、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主症的病證,是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四季皆可發病,以冬春季節多見。本病又有傷風、冒風、冒寒、小傷寒、重傷風之別名。
● 感冒為中醫和現代醫學共有的疾病術語。中醫的“感冒”,指“感受冒觸”風邪而發的病證;現代醫學的“普通感冒”,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鼻咽急性卡他性炎症。中醫學感冒,不僅包含西醫學普通感冒,還涵蓋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 感冒因外邪客於肌表所致,其病位在衛表肺系,治療當因勢利導,從表而解,治法應遵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意。因此,感冒的基本治療原則為解表達邪。
● 一般而言,感冒屬輕淺之疾,及時有效地診治,預后良好。感冒病情較為輕淺者,我們常有的生活經驗是飲用熱薑湯、蓋被發汗等,此為簡易的“汗法”,不用專門用藥,也可達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但對於感冒的重症,還是應當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本病起病較急,潛伏期1~3天,主要表現為鼻部癥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也可表現為咳嗽、咽干、咽癢、咽痛或灼熱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後鼻涕變稠,常伴咽痛、流淚、味覺減退、呼吸不暢、聲嘶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頭痛。
1.血常規
病毒性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多為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2.病原學檢查
(1)病毒核酸檢測:呼吸道標本(鼻咽部、氣管抽取物、痰)中的病毒核酸檢測。
(2)病毒抗原檢測:可採用膠體金和免疫熒光法。
(3)血清學檢測:動態監測的IgG抗體水平恢復期比急性期≥4倍升高。
(4)病毒分離培養。
3.肺部X線片
胸部X線片表現為正常。
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1.臨床表現
出現咽干、咽癢、打噴嚏、鼻塞咳嗽、流眼淚、頭痛等癥狀。
2.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3.病原學檢查
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病毒抗原檢測陽性,病毒特異性抗體IgG恢復期比急性期≥4倍升高,病毒分離培養陽性等。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潛伏期多為1~7天,臨床表現主要以發熱(體溫可達39~40℃)、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除了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等。部分有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流感病原學檢測陽性。
2.過敏性鼻炎
有過敏史,常年打噴嚏和流涕,鼻黏膜蒼白伴有瘙癢感,鼻分泌物內嗜酸粒細胞增加等。
3.萎縮性鼻炎
大多是鼻腔通暢,鼻和鼻咽部乾燥,鼻分泌物為塊狀、管筒狀膿痂,伴有呼氣惡臭、嗅覺減退等癥狀。
4.血管舒縮性鼻炎
無過敏史,常出現鼻黏膜間歇性血管充盈、打噴嚏和流清涕,吸入乾燥空氣后癥狀加重。
5.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治療包括注意休息,多飲水,飲食要容易消化,注意通風等。緩解癥狀可使用藥物治療。
1.解熱鎮痛葯
2.抗組胺葯
如馬來酸氯苯那敏,對減少打噴嚏和鼻溢效果顯著。
3.鎮咳葯
對於劇烈咳嗽,甚至影響休息時,可適量使用鎮咳葯,以右美沙芬的應用較多。
4.擬腎上腺素葯
對於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腫的患者,可以使用鹽酸偽麻黃鹼等藥物。
1.多卧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2.清淡飲食,充分飲水,少吃油膩、煎炸、生冷的飲食。
3.遵照醫囑,按時服藥,不要濫用抗生素。
4.勞逸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
5.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初春、秋末冬初),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