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揆
楊揆
楊揆(1895-1946年),字默庵,湖北鶴峰人。早年留學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歸國后,曾於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任南京陸軍講武堂堂長。北伐后,依附何成浚,曾任駐鄂綏靖主任公署參謀長、湖北省政府秘書長等職。1938年武漢失陷后,潛往香港,1939年初,追隨汪精衛投敵。當時汪偽最缺者為軍事人員,楊揆與葉蓬遂成為汪在建軍上之左右手。
楊揆
湖北武備學堂
武昌起義舊址
楊揆生於武昌,幼時入塾、及縣庠。
楊揆在其政治生涯中,自稱忠於軍人天職,無個人政治信仰,頗受清精衛賞識。1940年作為軍方高級代表隨汪偽“國民政府親善代表團”赴日,接受天皇授勛。同年6月,楊與日本派遣軍總參謀長坂垣征四郎簽訂《關於治安肅止日本軍與中國方面治安機關相互關係之協定》。1941年在同日軍的聯合軍事演習中任統裁官。1942年3月以後在武漢任職期間,楊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竭力爭取偽政權的“獨立性”。
1903年入武昌湖北省武備學堂。 1909年任清湖北新軍炮兵第八標管帶。
武漢成立工會
1912年被選赴日本國陸軍士官學校就讀。
回國后,任福建督軍公署少將主任。
十年內戰時期任湖南省綏靖公署副主任,武漢行轅辦公廳主任。
抗戰初期,任中將銜行營副主任兼參謀長。
1936年10月晉陞陸軍中將。
七七事變后,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咨議等職。
1939年追隨汪精衛投敵叛國。
1939年冬出任汪偽還都籌備委員會委員,正式參與汪精衛的籌組“新政府”活動。
1940年1月任偽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委員。
3月,汪偽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后,歷任參謀本部部長、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等職。
1942年6月,任汪偽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主任。
1943年,曾任汪偽政府代表團團長參加偽滿州國“開國大典”。
1944年4月,任汪偽武漢綏靖主任公署主任。
1945年3月,調任汪偽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
1946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高等法院以漢奸罪將其槍決。
武昌起義舊址
楊揆部隊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楊揆帶領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后,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后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武昌起義勝利后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
楊揆部隊
北伐軍攻克武昌
作為軍方高級代表隨汪偽“國民政府親善代表團”赴日,接受天皇授勛。同年6月,楊揆與日本派遣軍總參謀長坂垣征四郎簽訂《關於治安肅止日本軍與中國方面治安機關相互關係之協定》。
在同日軍的聯合軍事演習中任統裁官。1942年3月以後在武漢任職期間,楊揆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竭力爭取偽政權的“獨立性”,日方從表面上也作某些讓步,如:淪陷區各縣可改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消日軍特務部派遣的顧問,作為中國方面聘用人員;放寬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活動範圍等。1942年5月,楊揆為訪日副使赴日祝賀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勝利”。6月28日,汪精衛南京政府任命楊揆為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武漢行營主任(7月改行營參謀長)。
汪精衛到武漢主持楊的宣誓就職典禮。8月,楊揆任全國商業統制總會武漢分會委員長。1944年8月,楊揆同江西省長黃冠吾與駐武漢日軍最高指揮官佐野忠義簽定《關於武漢地區治安肅止之現地協定》和《附屬了解事項》。汪精衛死於日本后,楊揆代表偽國民政府赴日護靈回國。1945年初,楊揆離武漢到南京任軍事參議院院長、陸軍部訓練總監等職。
北伐軍攻克武昌
楊揆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好學,精書法,尤擅篆字,公餘常由其妻凌氏鋪紙研墨,自己揮毫作貼。訪日期間曾書大量條屏、中堂遍贈日本軍、政、商、學界名人。曾著《楊揆大事記》,后散佚。他酷愛古玩、花木、名人書畫、金石印章,且不惜重金搜求。日常喜穿西服,聽京劇,不嗜煙酒,恃才傲物,清高自詡。
武漢淪陷之後,李宗仁檢點武漢會戰戰況,準備“殺一儆百”,嚴肅軍紀以利再戰,於是沒有後台老闆的楊揆便成了他整肅的第一個目標。1939年,李宗仁以“違反軍令”罪逮捕楊揆至西安關押,電請蔣介石將其撤職拿辦。蔣介石是否回電答覆?我所查資料未見記錄,而楊揆本人去台灣后所撰寫的“回憶錄”中也有意識地迴避了這個“不愉快”的話題。根據《武漢市志·人物傳》中楊的簡介:楊被關押至1942年,經軍法總監、湖北老鄉何成浚代為在蔣介石面前求情,才得以釋放。 1942年後,楊揆在重慶,任重慶政府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這是一個閑官,可能是蔣介石對他的安撫。據楊的回憶:楊揆的軍隊已在南京及武漢兩大戰役中傷亡殆盡,心灰意冷的他,再也沒有了統軍作戰的興趣。當年,那一個率領三百學生軍於漢口大智門首戰清軍的年輕軍人而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