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民居

甘肅慶陽的旅遊景點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西峰黃土同整個黃土高原一樣,是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距今已120萬年。黃土層厚度一般為50至100米,最厚處可達200米。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於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

解釋


窯俗作“洞”,同。“穴”“窨”同義。說文穴部云:“燒制陶器的灶,俗作窯。”窯從穴,穴,土室也,其義同“”。東漢說文》記載:窯,“北方叫作地孔,憑藉地孔用作土室,用作洞窟。這就是說先民們在早期與自然鬥爭中,為了求生存,憑藉自然形成的岩洞和地孔而居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受燒陶窯的啟發,再將其加以改造和利用,便成為人們賴以生活的居所,即所謂“土室土屋”也,也就是早期的窯洞。
窯洞民居
窯洞民居

分類


窯洞類型很多,但按大類分基本上有三種:
一是明庄窯洞。也叫崖庄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齊,然後修庄挖窯洞,有一庄三窯和五窯的,也有五窯以上的。在董志原上,還有利用衚衕修庄的,由於崖勢不高,不得不挖進幾米再挖窯洞,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庄。
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窯洞。這種窯洞都在平塬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5至8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道或斜洞子,直通塬面,作為人行道。這種窯洞實際是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更為明顯。
三是箍窯。箍窯一般是用土坯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牆,拱卷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成雙面坡形,遠看象房,近看是窯。許多人還在箍窯上面撒了瓦,以保護窯頂不被雨淋,使箍窯的壽命更長。近年又出現了磚面箍窯,比泥土箍窯更堅固耐用。
窯洞按用途細分還有很多。如為了防盜,在正面窯上面再打個小窯,名曰高窯;在窯內一側再打個能藏東西的小窯名叫拐窯;若因窯小,在盤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窯叫炕窯;為了躲避戰亂,在庄附近另挖一長道深洞,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窯、廚窯、畜圈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千百年來,慶陽人以窯洞為居室,視窯洞為保護神。窯洞代表了富有,代表了文明。20世紀60年代,有幾位日本專家來隴東黃土高原考察,被這裡古老的黃土窯洞所吸引。他們不無感慨地說:“這些窯洞除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外,還是養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為土窯中空氣濕潤,濕度宜人,一年四季變化不大;況且空氣新鮮,無任何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禦放射性元素的侵害,這真是養身長壽的絕佳之地”。
窯洞是農民生活的搖籃。它對黃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窯洞民居
窯洞民居

意義


窯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中國建築工藝的偉大創舉,是人類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環境成為慶陽窯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慶陽地處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當地居民完整保留了傳統黃土窯洞的居住形式,已成為今天慶陽民俗之旅的重要參觀內容。
據《甘肅通志》載:慶陽府人“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陶復陶穴以為居,於貉為裘以禦寒”。這就是古代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挖掘的兩種不同形式的窯洞。
今天,在慶陽各地,隨處可見這種古老的居落形式。人們靠溝坡就崖壁之勢,掘洞築室,叫“崖庄”;從塬面上向上掘出一個兩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里挖出一孔孔窯洞,好像一個地下四合院,叫“地坑庄”。這種獨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處。
有詩讚曰:遠來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天涼。

文化


隴東黃土高原是天下黃土最深厚的地方,境內董志原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原,是民居窯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這裡村莊鱗次櫛比,窯洞密密層層,如掛在雲霓中的洞天神府,似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顆顆明珠。
人文始祖軒轅皇帝,在這裡留下了衣冠冢、軒轅洞;祖國的醫聖岐伯留下了老洞、藥王洞,周先祖10多代人在這裡創業,開闢農耕,留下了“陶復陶穴”的史跡。窯洞作為民居之宅,從上古直傳了數千年,至今慶陽人還住著窯洞,是中國著名的窯洞民居之鄉。歷史上曾有窯洞住室、窯洞廟宇、窯洞機關、窯洞客店、窯洞驛站、窯洞學校、窯洞商店、窯洞倉庫等,就連皮影戲和小型文藝演出也在窯洞里舉行。百姓家家住著窯洞,男女結婚的新房布置在窯洞里,所以慶陽人就把結婚叫“入洞房”。人死了,墓葬時要先在地上挖個地穴,還要在地穴里挖個小窯洞,或用磚箍個小箍窯,然後才將棺槨安放在地下的窯洞里。慶陽人一生,從生到死與窯洞結下了不解之緣。
窯洞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它和黃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遠在周先祖時期,土窯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詩經》稱為“陶復陶穴”。陶穴,即下沉式地坑庄;復穴,即坡崖半敞式窯洞庄。西漢,窯洞造型發展,內部設置更適合人居住,比如煙洞灶台等都很講究。唐宋時期,窯洞種類增多,每個窯洞的作用有了明確分工,每家分為客屋窯、灶房窯、牲畜窯等,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修窯庄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濕就干,避低就高,避陰就陽,使窯洞居室大有改進,此後,數百戶、數千口的窯洞村落大量出現。明清時代,窯洞以安全、文明為目標向前發展,大原上出現了小城堡。高大土牆將一組窯洞或地坑院圍起來,以防禦兵荒和盜賊,群眾把這些建築群稱為堡子,有城門,有高樓子,還有通向外界的地道。民國時期,出現了窯洞城市。據地方史志記載,合水縣老城1947年全城有房屋162間,而窯洞卻有296孔。正寧縣城東、西兩關在50年代初,有廈房404間,窯洞卻有429孔。慶陽市所在地西峰城區,清代城內窯洞星羅棋布,多達數千孔,其中地坑院佔60%以上。民國時期,西峰城裡還有窯洞1992孔,占居民住室總數的7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們從窯洞里走出來,開始零星的修建廈房,於是民居也開始起了變化。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土、木、磚混結構的房屋逐漸增多,以房屋或樓房為主的小城鎮不斷出現,但是廣大農村農民居住仍然以窯洞為主。據上世紀80年代後期調查摸底,全市農村土窯洞仍占民居建築的70%以上。
四千多年來,雖然歷經風風雨雨,滄桑巨變,一批批舊窯洞在風雨中倒塌,一批批新窯洞又在生活中誕生,但是慶陽人民就像天上的星星沒有離開過月亮一樣,從來沒有離開過窯洞。他們像熱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樣,熱愛著窯洞,迷戀著窯洞。

新貌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窯洞開始被機關和部分居民廢棄。20世紀90年代,告別窯洞的學校全部搬進了新建的樓房式學校,富起來的農民也離開了祖傳的窯洞,走進了新瓦房、新樓房。部分農民雖仍然住著祖輩們留下來的窯洞莊院,但窯洞的面貌在發生著變化,一是門面窗戶增加,並且裝上了玻璃,使窯內光線更充足,更明亮;二是窯口外圈或崖面用青磚砌襯,使窯洞更加堅固;三是窯內牆壁、窯掌用白灰刷新,地面用磚或地板磚砌襯,防潮防鼠,清潔明亮;四是一些新式高檔傢具如電視機、錄音機等搬進了窯洞,給古樸的黃土窯洞增添了現代化的氣息。
在新時期,窯洞不但繼續發揮著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遊、文化、娛樂、商貿等方面更顯示出它獨有的作用。過去革命戰爭時期,抗大七分校學員修建的石窯洞,鄧小平住過的正寧縣宮河鎮王錄村土窯洞和劉志丹、習仲勛當年住過南梁蘇維埃政府土窯洞,已成為革命遺址,受到國家的保護。近年,為了發展旅遊業,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還修建了專門為文化旅遊業服務的旅遊窯洞。慶城縣藥王山修建岐伯祠時,一次就修建了我國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十大名醫祠,祠廟修成了窯洞,成為全國之最,即最大最集中的藥王洞,招來四海遊客。西峰區還在小崆峒修建了窯洞民俗博物館和窯洞賓館,集民俗、古樸與現代化為一體,窯洞在文化旅遊中也展現了它獨特的作用。

特點


窯洞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之一,有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特點。其結構基本是直壁拱頂,外高內低,牆壁附以草泥來加固。它承襲了中國古代形成的特有的建築觀念,並由此而決定了它的建築格局。
窯洞民居的建築特點有二:一是封閉和內向的特點,以窯洞為主體的居民住宅常以院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窯洞,中間為主窯兩側為邊窯,群眾稱之為“一主二仆”或“一主四仆”。院左側為左膀,右側為右膀,左右膀能挖窯洞的則挖窯洞,不能挖的就建偏房。前面為高圍牆,只留一道門供出入。窯房均面向院內,如同北京的四合院。窯洞莊院的院子是整個建築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莊院也有幾進院的,由外到內,把主窯圍在最裡層,高牆深院,重重屏障,帶有十分明顯的封閉性和防衛性,正如《易·繫辭》所云:“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有些古老的民宅,這種屬性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主窯之上再挖小窯,名曰高窯,從主窯內修暗道,築台階而上,在高窯可以憑窗鳥瞰整個莊院全貌,也可以登高遠眺,觀察外界情況。
各窯之間還有修穿欄的,連接整個莊院,也有通向庄外的暗道,俗語窨子。臨涇鄉段咀村段氏老莊則是這種防衛功能較全的典型。長期的封建私有制,自給自足,自我滿足的自然經濟,決定了人們在修建宅第時,除封閉性外,還力求在自身範圍內造成一個無所不能,於外界無所求的小天地。其內,不僅吃飯(廚房、倉庫、庖廄)、睡覺、還包括待客,迎賓等等。就現在看似乎荒誕,然而,目前窯庄民居建設的格局,仍帶有其封建的屬性,以至影響到公共場所的建築風格,如學校、醫院、食堂、商店,國家機關,先築圍牆圈好一塊地,然後慢慢建成設施齊全的房舍。二是以面南為尊,以陽為上的特點。《老子》雲“萬物負陰而抱陽”。
維護封建社會的最高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從董仲舒宋代理學,都講究“陽尊陰卑”,這對建築物布局有明顯的影響。背陰向陽,以面南為正的觀念,在民宅建設上表現突出。從廢啟的古庄到新建的崖庄,在陽山的,大多背北而面南;在陰山的,人們多選背陰而向陽。有尊則有卑。在一庄之內,居於中間的為尊位,是一家之主或長輩的居所,是待客的地方,居於兩旁的則是卑位,是晚輩子媳之住所,和堆放他物之處。灶為上多在陽面,畜廄、廁所為次,多在陰面。建築上尺度、高低、形制乃至色彩、圖案等等,也有等級差別,如主窯其高度必須高於邊窯,廂房之房脊不能高於主窯之高度。主窯天窗的建築圖案或為八卦太極圖,或為“吉星高照”圖,邊窯則不能有此圖飾。連主窯門窗用料也有規定,窗欞圖案為“富貴不斷頭”、“一貫錢”、“車串梅”,主窯的門框、窗框必須用椿木,其他邊窯的門框則不能用椿木,要用其他木頭,如楊木松木等,窗欞則用井字欞或田字欞。為何要用椿木作主窯門框,俗說椿為樹中王。
相傳某人皇,一年夏天巡查暗訪途中,酷熱難熬,饑渴難忍。忽然遇見一片椿樹林,高大筆直的樹榦,濃郁茂密的樹冠,遮天蔽日,為其提供了乘涼歇腳的地方,人皇順口封椿為樹中之王。走不多遠,又遇見一片桑樹林,紫紅碩大,甜美可口的桑椹、桂滿枝頭,點綴於綠葉之間,人皇摘而食之,饑渴頓解,精神抖擻而去,桑樹未得任何封賞。由是椿樹十分高興,跳下了山崖,桑樹氣鬱異常,氣破了肚皮。因此椿樹多生於崖邊溝畔,桑樹掛果不久,則樹榦破裂而流水。
窯洞是孕育人類的搖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的組成部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今天的民居土窯洞,隨著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提高,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連肩子窯,土坯窯,已換成了一磚到頂、鋼門鋁窗、裝潢美觀的現代窯。但其經久耐用,經濟實惠的特點,仍被人們津津樂道,正如一首民謠所云:“貴客來到我家堂,休笑我家無瓦房,土窯好似神仙洞,冬天暖來夏天涼”。

景點


莫高窟
炳靈寺
石窟大佛寺
馬蹄寺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伏羲廟
雷台漢墓
雁灘公園
白塔山公園
炳靈寺石窟
灞凌橋
蓮峰山
崆峒山
會寧紅軍會師舊址
大雲寺
鐘樓聖容寺
嘉峪關
關城
鳴沙山
月牙泉
雅丹魔鬼城
陽關博物館
酒泉公園
蓮花山
景泰黃河石林
鐵木山
甘谷大象山
卦台山
石門山
窯洞民居
窯洞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