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論
五味論
黃帝問於少俞日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少俞答日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黃帝日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日咸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千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黃帝日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日辛入於胃,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氣而營諸陽者也,姜韭之氣熏之,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而與汗俱出。
黃帝日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少俞日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
黃帝日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日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谷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蟲動,蟲動則令人挽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本篇主要論述了五味同人體經絡、臟腑的關係,以及五味偏嗜、太過所出現的病理變化。
胞俗稱"尿脬",即現代醫學的膀胱。
黃帝問少俞道食物進人人體后,五味分別進入相應的臟腑經絡,在其影響下也會發生各自的病變。如酸味進入筋,食酸味偏多,會引起小便不通。鹹味進人血液,食鹹味過量,能引起口渴。辛味進入氣分,食辛昧太過,可引起內心有空虛感。苦味進入骨骼,食苦味太多,使人發生嘔吐。甘味進入肌肉,過食甘味,使人感到心胸煩悶。我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想了解其中的道理。少俞回答說酸味入胃以後,由於酸味澀滯,具有收斂的作用,只能行於上、中二焦,而不能迅速吸收轉化,便停滯在胃中。若胃中和調溫暖,促使它下注膀胱,膀胱的尿脬薄而柔軟,遇到酸味便會收縮捲曲,導致膀胱出口處也緊縮約束,影響水液的排瀉,從而形成小便不利的病證。前陰是宗筋匯聚的地方,肝主筋所以說酸走筋。
黃帝問道鹹味善走血分,食鹹味過多會使人口渴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鹹味人胃后,氣味行於中焦,輸注於血脈,與血相合,使血液濃稠,需要胃中的津液不斷地補充調和。這樣胃中的津液就不足,影響咽部的津液輸布,使得咽部和舌根部均感到乾燥,而出現口渴的現象。血脈是中焦化生的精微輸布周身的通道,血液也出於中焦,鹹味上行於中焦,所以成味入胃后,就走人血分。
黃帝問道辛味善走氣分,多食辛味,使人覺得心中空虛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辛味人胃后,它的氣味行於上焦。上焦的功能是將來自中焦的水谷精微布散到體表。過食蔥、姜、蒜、韭之類的辛味就會熏蒸於上焦,使營衛之氣受到影響,如果辛味久留於胃中,就會出現內心空虛的感覺。辛味常與衛陽之氣同行,所以辛味入胃以後促使衛陽之氣外達而汗出,辛味也隨汗而排泄,這就是辛味走氣的道理。
黃帝問道苦味善走骨分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苦味人胃后,五穀的其他氣味都不能勝過它。當苦味進入下脘后,三焦的通路都受其影響而氣機阻閉不通利。三焦不通,胃內食物不得通調、輸散,胃氣因而上逆形成嘔吐。牙齒是骨的外露部分,苦味經過牙齒進入體內又隨嘔吐通過牙齒外出,也說明苦走骨的道理。
黃帝問道甘味善走肌肉,過食甘味,使人感到心胸煩悶,是什麼原因呢?少俞回答說甘味入胃后,膩礙胃中氣機,使胃氣小而柔弱,不能達於上焦,而經常與食物一同停留在胃中,所以胃氣也柔潤。胃柔則氣緩,容易化濕生蟲,寄生蟲因食甘味而在胃中蠕動,所以使人心中煩悶。甘味可以入脾,脾主肌肉,甘味外通於肌肉,所以,甘味善走肌肉。
本文強調五味不能嗜食太過,太過則每易令人發生病變。其所論之病候與病理,雖未必完全符合實際,但其總的原則"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是正確的,揭示了飲食五味對人體作用的兩重性,即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時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因此提醒我們臨證時對患者以此論的精神,制訂飲食五味的宜忌的醫囑,以提高療效。
《五味論》出自《黃帝內經》之《靈樞經》。《靈樞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之一,它與《素問》共同構成中醫經典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該書創立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和針法原理,成為中醫理論和針灸學發展的核心,始終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靈樞經》和《素問》一樣,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其成書年代當在秦漢及其以前的戰國時期。漢魏以來,《黃帝內經》在流傳過程中分為《素問》9卷和《靈樞》9卷。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自序》中稱該書為《九卷》,此後又有《針經》、《九靈經》、《九墟》等不同書名。該書在北宋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亡佚不傳。晉朝皇甫謐將“九卷”更名為“針經”,唐朝王冰更名為《靈樞經》,王冰是個道家,之所以更名為《靈樞》,很可能是根據《隋書。經籍志》“九靈”之目,結合道家的玉樞 神樞之諸經之名而更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