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改道
河流決口後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
徠河流決口後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稱為改道,黃河由於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黃河河道都曾多次變遷,但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遊河道改道。
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據統計,在1946年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
黃河搬運堆積泥沙形成的堆積地貌是決口的根本原因。1855年黃河決口之前,魏源就發現黃河兩岸地形已經是南高北低,認為黃河北決是必然的。
黃河有無泥沙不完全取決於人類的不合理經濟活動。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長期以往河床抬升。黃河水少沙多,水沙嚴重失調是黃河問題的癥結。正因如此,目前的治理黃河方案中就有中游派和下游派,生物措施派和工程措施派(小浪底工程),獨流派和分流派等不同方案。
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裡,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範圍。
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決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據黃河水利委員會)。
黃河下遊歷史上的洪泛區
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後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複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衝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在1855年前,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後期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進入近代,國難與河患同作。黃河在1841、1842、1843、1851年發生了4次大的潰決。就這4次黃河潰決的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認為有歷史調查以來的最大洪水),下遊河道淤墊是最主要的原因。黃河在近代之初連續大範圍的潰決,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那就是黃河已經到了改道的前夜。其實,自清代以來,讓黃河改道北流的呼聲就不絕於耳。魏源在1842年就建議用人工的方式,使黃河改道北流。理由是:“由今之河,無變今之道,雖神禹不能為功。”“使南河尚有一線之可治,十餘歲之不決,尚可遷延日月。今則無歲不潰,無葯可治,人力縱不改,河亦必自改之”(《魏源集》(上),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371頁)。
1855年8月1日(清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黃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轉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銅瓦廂以東數百里的黃河河道自此斷流,原本穿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即化為遺跡。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決之後,黃水將口門刷寬達七八十丈,一夜之間,黃水北瀉,豫、魯、直三省的許多地區頓被殃及。而清政府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無疑更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一時間黃水浩瀚奔騰,水面橫寬數十里甚至數百餘里不等。由於銅瓦廂地處河南東部,改道之後黃水北徙,流向直隸和山東,因此河南主要受沖的災區只有蘭儀、祥符、陳留、杞縣等數縣,“泛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再續行水金鑒》卷92,第2392頁)。直隸的開州(今河南濮陽)、長垣(今屬河南)、東明(今屬山東)等州縣,也成了黃水泛濫的區域。
黃河在清朝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的流經路線是:大體上經過現在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山東的曹縣、單縣;安徽的碭山、蕭縣;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陰、漣水、阜寧、濱海等入黃海。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清初,康熙皇帝曾任用靳輔大治黃河,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於不治海口,而惟務泄漲,導致海口漸淤,河底漸高。自清中期以來,黃河下游的決口日漸頻繁。據統計,清初至鴉片戰爭近200年間,黃河決口達361次,平均約每6個多月一次,與明代平均約7個月決口一次相比,總體來說可謂每況愈下。
最近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為阻止日軍西侵鄭州,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次數 時間 入海地點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滄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濱縣,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無棣篤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雲梯關入海 自然,人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