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1982年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的京劇

《玉堂春》不僅是京劇旦角的開蒙戲,還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

至於舞台劇,明代已編成《完貞記》、《玉鐲記》傳奇(《遠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

傳統劇目


創作情況

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

主要劇情

劇照
劇照
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景隆結識,誓偕白首。王景隆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定計害之,不料卻讓沈燕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定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蘇三,認為義女……王景隆得官,巡按山西,調審此案,知犯婦即為蘇三……后得藩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之助,與蘇三團圓。

演出情況

據記載,各地方戲劇種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劇版在嘉慶七年(1802)時三慶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筆記《眾香國》載記作者曾看到名角魯龍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殘淚記》中也有“近日三慶部陳雙喜年未及冠,演《關王廟》”(《關王廟》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記述。

劇目


全劇包括《嫖院》、《廟會 》、《起解》、《會審》、《探監》、《團圓》等折,幾乎囊括了京劇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會審》二折精彩備至,聲腔藝術成就極高。尤其在王瑤卿的指導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稟賦所創之新腔,各具特色。
5.越劇劇目
傳統劇。來源於京劇。

作品內容


寫官家子弟王景隆與名妓蘇三誓偕白首,因金盡被逐,潦倒關王廟。蘇三得悉,赴廟贈金,使王得回南京。后鴇兒將蘇三賣給山西富商沈燕林為妾。沈妻皮氏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三問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會審,主審官恰為巡按王景隆,遂使冤案平反,王、蘇團圓。

創作背景


1919年4月7日,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戲班上演於上海第一戲院。合作越劇團於1952年12月編演。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雲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戚雅仙飾蘇三、畢春芳飾王金龍,陳金蓮飾劉秉義,魏蘭芳飾鴇母,水青蓮飾石榴,張鎖英飾金哥,丁兆豐飾崇公道,黃月明飾潘必正。開始演出時受當時思潮影響,認為王金龍是做了官的統治階級,蘇三是苦難妓女,階級不能調和,戲演到“三堂會審”結束,不讓兩人團圓。後來才到“監會團圓”結束。《玉堂春》演出后,因故事情節群眾熟悉,在“起解”、“會審”中有大段唱腔能發揮戚雅仙的藝術特色,故受到觀眾歡迎。1959年再度復演,成為劇團保留劇目之一。1980年靜安越劇團重建以後,復演《玉堂春》,仍由戚雅仙、畢春芳主演,劇本由傅駿整理,導演李卓雲、孔敏,編曲賀孝忠。從劇本到唱腔都作了加工提高,幾經修改,成為該團演出場次最多、觀眾最為歡迎的保留劇目。該劇藝術特色主要在於唱腔,劇中有[四工調]、[弦下調]、[男調]、[連板]、[倒板]、[清板]、[囂板]、[二凡]等腔調板式。“蘇三起解”和“三堂會審”的唱段,20世紀50年代,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唱片。80年代又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全本《玉堂春》錄音帶。

作品影響


各地方劇種中,以評劇白派的版本最為著名,其唱詞大體與京劇相同,白派唱腔低回婉轉的特色很明顯,是白派唱腔奠基作之一。另外,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秦腔、晉劇、漢劇、湘劇徽劇、桂劇、祁劇滇劇、粵劇、潮劇豫劇等均有此劇目的全部或《起解》、《會審》、《探監》等折。漢劇還有一出醜腳戲《忘八犯夜》,也屬於《玉堂春》全劇之一。
豫劇《玉堂春》 由河南大河劇團和周口市青年劇團出演,董愛春飾蘇三,孟振華飾王景隆。
演員表:
董愛春飾蘇三
孟振華飾王景隆
姜美麗飾一秤金
豆中河飾崇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