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清

作曲家

李尚清,男,1953年出生,福建莆田人。研究館員、福建省政協委員。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考評專家、中國民樂指揮專業委員會理事、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民族音樂學家。

簡介


李尚清[作曲家]
李尚清[作曲家]
李尚清自幼受莆仙戲曲和民間音樂的薰陶,擅長吹、拉、彈、打諸類樂器。1980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音樂系。1985年大學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作曲、指揮,先後得到郭祖榮、王耀華、李西安、黃曉飛彭修文秦鵬章閻惠昌等名師教益;現任莆田市文化與出版局局長、黨組書記、福建省莆仙戲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
20多年來,李尚清把振興民族音樂作為神聖職責,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代表作有戲曲《漲潮》、《逃難記》、《乾佑山天書》、《葉李娘》、《阿桂相親記》、《江上行》,民族管弦樂曲《媽祖鄉韻》,電視劇《尋》,舞蹈音樂《捉蟹》,聲樂曲《楓亭之歌》,文枕琴獨奏《港灣遐想》,民樂合奏《祖廟盛會》、《秀嶼行》等。在全國重大藝術角逐中獲獎23項,其中獲國家級政府一等獎、金獎9項,民族管弦樂組曲《俗樂三篇》等26部作品獲省級比賽最高獎。1994年9月4日,中國音協及中央三台等在北京音樂廳成功主辦了“李尚清個人作品音樂會”及“李尚清個人作品研討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新華通訊社》、《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國際音樂交流》、《中華樂志》、《藝術科研》、《人民音樂》、《中國音樂》及美國、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六十多家報刊雜誌紛紛追蹤報道評價,譽稱他為“弘揚民族音樂的奇才”。傑出的民樂大師彭修文先生和李尚清共同執棒指揮、監製,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奏的CD唱片《祖廟盛會》——李尚清民族器樂曲專輯,由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發行,在東南亞備受歡迎。他創建的福建天妃民族樂團多次參加國家級重大音樂比賽,連連奪魁。
1995年,李尚清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優秀專家”光榮稱號。確定為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被文化部聘為全國社會文化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李尚清與天妃民族樂團


李尚清[作曲家]
李尚清[作曲家]
莆田市的一台台大型文藝晚會上,人們總會看到,一個滿頭捲髮但有局部謝頂,耳邊下來半圈兒達摩胡,長得像普希金又像貝多芬的男子漢站在民族管弦樂隊前瀟灑地指揮。他身後的“燕子尾”也隨著指揮棒的節奏左右擺舞。
他可不是洋指揮,他叫李尚清,一個地地道道的涵江人。不過他真的出過洋,一回在1992年8月,他作為中國福建省訪日藝術交流團的一名重要成員東渡扶桑,在“中國———八重山藝能交流晚會”上,一人獨掌笛子巴烏嗩吶、笛管、二胡八角琴六種樂器,像表演雜耍似的,傾倒了日本觀眾。另一回是1993年3月,他受文化部指派擔任藝術總監,率領重新組建的莆田市少兒藝術團代表中國參加土耳其第十六屆國際少兒藝術節,爾後出訪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尼亞、俄羅斯等國家,歷時兩個月載譽而歸,真是出盡了風頭。
要說最出風頭的還是在國內。1986年11月,他與文枕琴演奏家黃福安晉京參加文化部、廣電部主辦的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節決賽,他倆創作的器樂曲《港灣遐想》奪得創作、表演雙項二等獎,節目在中央電視台上播出。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節決賽在1992年11月,他率領的天妃民族樂團是作為福建省唯一進入決賽的代表團,由他作曲和指揮的《祖廟盛會》一舉奪得創作、指揮、輔導、演奏四項一等獎。
李尚清自幼就喜歡莆仙戲。莆仙戲是中國南戲活化石,“大麴三百六,小曲七百二”,鑼鼓經千餘段,在這塊有豐富文化積澱的土地上,還蘊藏極有個性特色的十音八樂、大鼓吹、佛教道教三教音樂、車鼓等多種類的民間民俗音樂,這麼絢麗多彩的文化瑰寶為何不能稱為“莆仙音樂”使它獨立成為一個樂種呢?1980年他在福師大音樂系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開始著手整理研究莆仙戲的曲牌、鑼鼓經,並嘗試用傳統的莆仙戲音樂作素材來譜寫器樂曲。為此他還於1985年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作曲、指揮。名師的指點教益為他的莆仙音樂創作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他將屆三十而立時,他的三部處女作同時在福建省第二屆“武夷音樂舞蹈節”上獲得創作表演最高獎,此後,他的創作就一發不可收了。《白塘秋月》、《秀嶼行》、《興化風情》、《媽祖鄉韻》……一首首一部部清新優雅,充滿神韻。“武夷音樂舞蹈節”三年一度,他竟然連續六屆奪得創作、表演的桂冠。
李尚清的成功,自然離不開天妃民族樂團的成功演奏。他深深地知道,要是沒有一支能勝任的樂隊,那麼創作的總譜就會成了無聲音樂遭受埋沒,1981年5月,他從莆仙各地選拔了數十名優秀的民樂演奏者組成樂團,自己親任藝術總監。他年紀輕輕就蓄起了鬍子,一改往日的娃娃臉,為的是訓練時讓演員們感到有一種威壓。別看平時他和大夥兒都是朋友,一旦進入排練,他就比嚴父還嚴,只要一個和弦,一個音符不準就要停下重新演奏。
樂團的演員個個都身懷絕技,他們所用的樂器如笛管、文枕琴、八角琴、沙鑼、韻鑼、陰陽鼓、四胡、貝胡、老胡等都是造型獨特、音色不凡的莆仙民間特有樂器,具有較強的音樂表現力。在1985年10月舉行的第四屆“武夷音樂舞蹈節”上,這支陣容整齊、訓練有素的樂團奪得了“演出一等獎”,同時他們演奏的李尚清民樂合奏曲《秀嶼行》也獲得“創作一等獎”,已故的原中國音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聽后讚嘆不已,說這部作品“小巧玲瓏,典雅別緻”。從此這支樂團飲譽八閩。最讓樂團自豪驕傲的是1992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決賽中所取得政府最高獎,那獎實在是不易得來的。
1994年9月4日是李尚清終身難忘的日子,這天晚上,他站在北京音樂廳的指揮台上,把自己十幾年來精心創作的莆仙音樂作品獻給首都的同行和觀眾。就在他來京之前,原文化部代部長周巍峙、中國音協名譽主席呂驥、中國音協主席李煥之、副主席孫慎時樂蒙等人都揮毫題詞,祝他們作品音樂會獲得成功。擔任這台音樂會主持的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劉璐,擔任演奏的是蜚聲國際樂壇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天妃民族樂團的部分主要演奏家也聯袂演出。音樂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央三台、福建電視台、東南電視台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社》、《人民音樂》等68家新聞媒介向海內外作了報道評論,產生了轟動效應。
隨著李尚清作品的一次次獲獎,天妃民族樂團的名氣也越來越大。1995年1月,樂團受到廣電部邀請,南下深圳參加中國民族音樂會,12月又揮師南昌參加全國第五屆“群星獎”決賽。樂團成功演奏了李尚清創作的民族管弦樂組曲《媽祖鄉韻》。該曲以雄厚的藝術實力、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博得了文化部領導及專家評委們的高度讚譽。李尚清與天妃樂團奪得了創作、輔導、演奏三枚金牌,為福建省首次捧回了“群星獎”這一國家級政府最高獎。去年11月,天妃樂團又赴重慶角逐全國第九屆“群星獎”,由李尚清作曲指揮的民族管弦樂組曲《俗樂三篇》與黃福安創作並演奏的文枕琴獨奏《海峽情韻》雙獲銅獎。
在李尚清與天妃樂團的不懈努力下,莆仙音樂終於成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一朵奇葩。由李尚清創作的民族器樂曲專輯《祖廟盛會》還被監製成CD唱片,由中國國際廣播音像
出版社出版發行,在海內外備受歡迎。
李尚清不僅是一位作曲家,還是一位社會音樂活動家,20年來,他策劃並參與省、市乃至全國的大中型文藝活動500多場次,為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奉獻。1994年他被破格晉陞為研究館員,1995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優秀專家”稱號。同年,國務院表彰他為發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頒發了政府特殊津貼。他還被文化部聘為全國社會文化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
他現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及福建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學會常務理事及福建分會副會長、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及福建分會副會長、省青年聯合會常委、市政協常委、市文化局副局長。雖然事務繁忙,他還是一手抓創作表演,一手抓培訓輔導,為大、中專藝術院校和社會培養輸送藝術人才。中國著名的音樂指揮家、音樂評論家卞祖善曾撰文稱他是“弘揚民族音樂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