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潯鎮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轄鎮

杜潯鎮為福建省漳浦縣南部沿海歷史悠久的商貿集鎮。東臨霞美鎮和下蔡林場,西接沙西鎮,南連古雷鎮和杜潯鹽場,北與梁山山脈,盤陀鎮和大南坂鎮相毗鄰,東南濱海。鎮域交通便利,瀋海高速、省道漳東線穿境而過,疏港公路、沿海大通道、廈深鐵路古雷支線穿越全境,鎮中心距漳浦縣城31公里,距廈門特區和汕頭特區僅有2小時車程。杜潯鎮是沿海人口大鎮、農業大鎮、商貿重鎮,轄有文卿、范陽、正陽等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5547公頃,常住人口101043人。

歷史沿革


杜潯鎮
杜潯鎮
明代,杜潯部分地方屬九都,部分屬十都。清代設保甲,杜潯東部的正陽(今近城)、田邊、院前、橋頭、西浯
等保屬九都,下盧(今范陽)、舊城(今文卿)等保屬十都。民國時期統屬第二區(又稱南區)。民國二十九年成立杜潯鎮,只轄鎮區南門、下角、頂角、下東、頂街、三股、大學、灰埕、下雄、城內10保。民國三十三年,埭頭、后因二鄉併入杜潯鎮,全鎮並編為范陽、文卿、原性、過洋、后因、北坂、路打、新墟、城裡、徐釒監、山上、林蒼、后姚、路邊、院前、西林16保,
新中國初期,杜潯屬第七區,轄杜潯鎮及后姚、山上、城裡、前田、山仔、舊厝、溪、樓內、過洋、路邊、下高11鄉。1956年改為杜潯區,轄杜潯鎮及院前、山東、塔嶺、后因、高山、徐坎、北坂、過洋、嶼頭、沙西、下寨、北旗12鄉。1958年10月成立杜潯人民公社,轄域如杜潯區。1961年劃出高山、蓬山以西各大隊設沙西公社,杜潯公社轄正陽、路打、湖裡、路邊、林前、城裡、范陽、文卿、林蒼、北坂、城外(后改為近城)、徐坎、院前(后改為院邊)、后因、后姚、過洋等16個大隊及一個居委會。1984年8月大隊改為村,公社改為鄉,1988年5月鄉改為鎮。

地理環境


杜潯鎮位於漳浦縣境南部沿海,是古雷港區腹地,東臨霞美鎮和下蔡林場,西接沙西鎮,南連古雷鎮和杜潯鹽場,北與盤陀鎮和大南坂鎮相毗鄰,東南濱海,總面積139.3平方公里。鎮域交通便利,瀋海高速、省道漳東線穿境而過,正在規劃建設的疏港公路、沿海大通道、廈深鐵路古雷支線穿越全境,鎮中心距漳浦縣城31公里,距廈門特區和汕頭特區僅有2小時車程。

行政區劃


名稱
北坂村
林倉村
湖裡村
城裡村
路打村
后姚村
林前村
近城村
范陽村
文卿村
正陽村
過洋村
路邊村
后因村
徐坎村
行政村(或居委會)所轄自然村或居民點
文卿村(文卿)
范陽村(下盧)
正陽村下東、後壁學、草仔市、頂街、街仔頭、河仔、康厝、翁厝、埕仔頂、下尾許、新村、劉厝埔
后因村崎圳頭、河城、田墩、下高、下薛、宅里、前陳、后因
徐坎村宜隆、雉川、陂仔、徐坎
路邊村路邊、東山園、六高尾、後埔、水港、頂學、黃金坂、土樓、桃仔園、山門、
南山
過洋村過洋、后嶺、後埔頂、后尾寮、下林、交口、凹仔墟、新社、鳳過山、徑口、
龍潭
院邊村過田、下黃、院前、刺里、田邊、后完、溪乾仔、高山邊
林前村林前、下呂、山裡、林口、西關
近城村樓內、城內、白灰、後巷、青陽院、下河、頂東、下尾雄
后姚村后姚、下張、石路頭、前埔、坑邊、橋頭
路打村路打、盧厝堂、后高、園中央、山上、東坂(館)廟、園頭、宅兜
林倉村後園、西浯、林倉
城裡村城裡、埭頭、埭里、山東
湖裡村湖裡、新厝、下寮、店后
北坂村頭前、北坂、中科、二龍埔、葛仔、前田、后厝

經濟


綜述

有耕地4.39萬畝,山地3萬多畝,淺海灘塗1.4萬畝。經開發,已形成四個生產基地:①萬畝“噸糧田”生產基地。②萬畝水果生產基地。③萬畝蔬菜生產基地。④萬畝水產養殖基地。
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2001年已按計劃完成沙(西)杜(潯)片萬畝現代化示範園區杜潯區域的建設任務。投資投勞修建機耕路9條10.1公里,開挖排灌渠5條,計3.17公里。推廣種植優質水稻1.6萬畝。在萬畝水果中,新發展優質水果2000畝,高位嫁接優質龍眼1000畝。調整蝦池養殖結構2000畝。發展食用菌10萬平方米,花卉面積150畝,全年蔬菜生產面積近4萬畝。
2001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9010萬元,全年完成地國稅稅收5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6元。是漳浦南部商貿中心,街市商店林立,市場繁榮。
2011年,全鎮實現農林牧漁總值1.91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3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7050元。
花崗岩蘊藏量豐富,鉀長大斑晶玫瑰石遠近聞名。
鎮辦有文卿、近城、路打三個工業園區,已有冷凍食品廠、罐頭廠等民營、“三資”工業企業12家入戶工業園區,並建成投產。2001年在高速公路互通口處開闢工業園區。

農業

一是特色農業產業。農業產業是杜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堅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謀划農業發展,突出調結構和提效益兩條主線,充分挖掘區位資源潛力,農業發展實現擴容提質。經過多年努力,已形成萬畝糧田生產、萬畝水果生產、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萬畝水產養殖四個基地,建設出湖裡胡蘿蔔、后因小番茄、過洋楊梅三大主導農業產業板塊,培育出立興、農朋、惠農工貿3家規模工業企業,創造出6個市級知名農產品商標品牌、2個省級知名農產品商標品牌、2個中國馳名商標品牌。鎮域範圍內分佈著2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98家農產品營銷大戶,農副產品遠銷海內外。

商業

二是商貿流通業。杜潯是南部漳浦傳統商貿集鎮和客貨流中轉站,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區位優勢突出,現有商業網點超過1000家,餐飲服務業70家,運輸業8家,各種機動車近4000輛,服務區域覆蓋杜潯、霞美、古雷、沙西四鎮近20萬人口。多年來,我們堅持把發展繁榮商貿流通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至於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重點抓好商業布局規劃和交易環境整治,鼓勵民間資本圍繞商貿流通積極創業,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商貿流通業轉移,促進人口集中,推動城鎮發展。
當前,杜潯正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打造四大基地,建設濱海新城”的目標定位,按照“以港興鎮,以鎮促港”的工作思路,採取“突破重點,激活全局”的工作方法,紮實落實服務古雷港區建設各項部署,全面實施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各項工作,帶動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未來,杜潯將以設施完備、環境優美、文明祥和、充滿生氣的現代化宜商、宜居濱海新城區的嶄新形象矗立在金浦大地。

交通


公路

省道漳東線橫穿鎮境,1994年鋪設柏油路面。2001年開始陸續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縣道杜古線於1956年2月開通,1994年鋪設柏油路面。杜古線在杜潯鎮境內長8公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漳詔高速公路通過鎮境,並在境內設一個互通口。2002年9月9日開工的新杜古線,從高速公路互通口為起點,經杜潯院邊、后姚、湖裡、北坂沿古雷半島東面直通至半島南端。新杜古線為二級公路,路基寬23米,路面寬15米,工程於2003年建成通車。現改名為疏港公路。工程全長23公里,總投資超12億元,其中杜潯段長9公里。改造後路寬達到100米,是之前的近五倍,其中60米寬的路面將全部採用改性瀝青鋪設。作為古雷石化產業的重要配套項目,拓寬改造后的疏港公路將從原有的兩車道普通公路變為雙向六車道高等級公路,更好地實現古雷開發區同國、省、縣道大交通網路的互通,以充分發揮古雷港貨運集疏功能。此外,建成后的古雷疏港公路還將完成飲水與出水管道鋪設,在滿足古雷石化項目區用水的同時,徹底解決杜潯鎮鎮區、霞美鎮以及古雷新港城龍港社區群眾飲水問題。

社會


教育

漳浦四中(完中)設在本鎮,並有鎮初級中學2所,小學16所。
漳浦四中,校園面積82671平方米,建築面積16180平方米,設44班,學生1645人,教師162人。
潯陽中學,校園面積16960平方米,建築面積2065平方米,設22班,學生1046人,教師49人。
龍山中學,校園面積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48平方米,設20班,學生1117人,教師54人。

醫療衛生

有鎮醫院一所,村醫療所16所。
杜潯醫院已更名為古雷港區醫院。綜合大樓項目於14年12月23號開工建設。該項目按二級甲等醫院標準設計,總用地面積22.7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集門診、醫技科室、住院部為一體的綜合大樓,設置病床200張,預計2016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古雷港區域內20萬名群眾看病難問題,為古雷開發區建設提供更好的醫療應急保障。

文化事業

有廣播電視站。有民間業餘潮劇團、舞獅隊、舞龍隊。

基礎設施

設有水務局。有6000千瓦的變電站及1500千瓦的水電站各一座。日供水30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20萬噸自來水廠一座。
鎮區設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等銀行
程式控制電話容量36400門。

居委會


文卿村

文卿村在杜潯鎮建成鎮中心,處鎮內西和北部,村北部有一小山丘,叫新德山(青竹山),現為漳浦第四中學校園。建有自來水廠。供全鎮居民用水。省道漳東線通過村境,並有縣道杜古線公路通古雷,與鄰近各村的鄉村道路四通八達。2010年初開始大規模擴建。榮獲市級---“商業一條街”和“和諧水廠”等殊榮的水廠居民生活區為代表的片區無不展露著這欣欣向榮,與時俱進,商機無限的美麗家鄉。
政區沿革
文卿村為邱姓聚居地,始祖邱韓保,謚號文卿,開基於元代,明代建杜潯城,故清代為“舊城保”,民國時期始以“文卿”為保名,屬漳浦縣第二區(又稱南區)杜潯鎮。解放初為第七區(杜潯區)文卿鄉,1958年9月公社化後為杜潯公社文卿大隊,1989年杜潯公社改為杜潯鎮,文卿大隊改為文卿村。
人口及姓氏源流
文卿村現有1800戶,8200人,以邱姓為主。始祖邱韓保,謚文卿,原居漳浦縣二十八都南爐(今屬龍海市東泗鄉西嶺村),於元朝任潮州路揭陽縣主簿,歸休居杜潯,後裔衍成大族,建祖祠“衍慶堂”。
經濟概況及社區建設
全村耕地1994畝,其中水田1331畝,農地663畝。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番薯、蔬菜,有山地,主要種植荔枝、龍眼、桃、李等果樹。水利條件得天獨厚,灌溉有保障。建有大型菜市場一座。改革開放后發展了個私企業,主要有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石材加工,花卉養植等工廠和企業,年上繳稅收一千多萬元。從事交通運輸業和開店經商者甚多。村民生活水平已達小康。醫療,娛樂,餐飲,購物,民生等配套設施完善。數字電視,寬頻網路,行動電話已全面覆蓋。屬於漳州市科技示範村。98%家庭安裝程式控制電話。1998年建一條環城路,水泥路面全村基本覆蓋。交通出行更為快捷,便利。
教育設施
文卿小學創辦於1981年。校園面積11190平方米,三層教學一座,建築面積2613平方,標準教室。設35班,教師78人,學生805人。現已經選址於關帝廟前方,文卿西溪邊上,新校址已於2012年下半年開始投入使用。
名勝古迹
杜潯城,明代建築,現存一座城門。關帝廟:建於明萬曆年間,據傳為邱懋煒所建,現已經推翻重建。西溪湖畔:始建於2003年,環境優美,是杜潯西溪源頭。農民公園:杜潯鎮第一座配套齊全的公園。於2010年初開工建設,於2012上半年完工對村民開放使用。美好的綠化景色和晚間的全民健身舞蹈,人造湖,湖心亭,籃球場,健身器材,等等成為了杜潯人民健身休閑的絕佳去處。
著名人物
邱峻,明成化十三年中式舉人,任浙江義烏知縣。
邱時庸,嘉靖十九年中式舉人,任廣西慶遠府(今宜山)通判。
邱汝材,萬曆八年進士,任浙江永嘉(今溫州)知縣。
邱懋煒,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歷任兵科給事中、廣東參政。歸家后,增築杜潯城,修造通縣城道路,率鄉兵擊退海盜鄭芝龍進犯。
邱蒙舍,漳州歷史名人。其膾炙人口的故事伴隨著一代代杜潯人成長。
邱文宗,近代已故省級畫家。
邱漢君,當代青年詩人。多次參與國家級書法與散文比賽,碩果累累。曾被漳州文化局授予為“城鎮文化宣傳大使”。
邱東輝:海歸博士后。2011年自費創辦----農村青年創業園,免費培訓待崗,畢業,失業青少年的職業技術能力,提高就業能力,造福一方。曾被福建政協副主席張帆授予為”勞動之手“等殊榮!其同時也是漳浦”十佳傑出青年“之一。

范陽村

范陽村位於杜潯鎮建成區內,處鎮內東南部,地勢平坦,人口密集,(與正陽、文卿三村連成一體,構成杜潯鎮區)。源自梁山的杜潯溪從村西流經入杜潯港,自明代以來,豐饒富庶,人文鼎盛。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清代屬十都廈盧保,民國時期為杜潯鎮范陽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所轄,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的范陽大隊,即杜潯鎮范陽村的前身。
現范陽全村1560戶,6608人,人口密集度為全縣農村之最。姓氏有盧、陳、許、高、翁、梁、洪等,以盧姓為主。盧氏祠堂坐落在村中央,始建於明代。現村人集資修建,闢為老年人協會活動中心。
杜潯“范陽”名稱的由來:“范陽”在北京附近,今涿縣一帶,古為燕國之地,漢代置涿郡,大將盧綰封燕王於涿郡,後裔從那裡發祥。三國曹魏改涿郡為范陽郡,唐代為方鎮名,“范陽盧氏”為全國最大的望族之一,族裔遍傳全國各地,皆以“范陽”為郡望。
村潯盧氏尊盧如金為開漳始祖。盧如金,河南光州固始人,唐總章二年隨歸德將軍陳政入閩平亂,佐陳政之子陳元光建立漳州,繼陳元光為漳州第二任刺史,傳裔墨溪(今屬薌城區天寶鎮)。杜潯盧氏始祖裕庵(謚號),於明代正德初年(1506年)自墨溪盧厝橋來杜潯開基,萬曆四十四年出進士盧化鰲,官至吏部郎中。杜潯盧氏大部分屬裕庵後裔,少數自竹嶼分衍而來。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耕地3324畝,其中水田2986畝,農地338畝。農作物有水稻、雜糧、蔬菜,稻穀年產量約2400噸。丘陵山地在桃園山等處,面積約120畝,種植水果。工業以手工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如碾米廠、米粉廠等。
范陽小學創辦於1965年,校園面積3065平方米,建築面積1065平方米,設17個班級,學生671人,教師30人。
改革開放后,於1980年架設了輸電線路,家家用電照明,電視基本普及。1989年建設環城公路,總長3公里,是杜潯通古雷、沙西的主要通道,從范陽村南通過。1993年通程式控制電話,現有電話機1200台,基本實現戶戶有電話,部分村民有手機。大部分村民建了新房,添上家用電器。部分村民搬到漳雲線和杜古線公路邊建樓房,發展商業和第三產業。
名勝古迹
節孝坊,清乾隆間為盧鴻答未婚妻林氏立,今殘存。
古代人物
盧化鰲,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任吏部郎中。

正陽村

正陽村位於杜潯鎮建成區內,處鎮內東部,西與文卿、范陽二村為鄰,東與近城村相鄰,南與后姚村為鄰。省道漳東線從村北通過,縣道杜古線從村東經過,與文卿、范陽和居委會構成杜潯城鎮。
政區沿革
清代的正陽保在今近城村,為洪姓聚居地。洪姓逐漸傳衍到杜潯鎮內東部,與許、黃、柯、劉等姓共處,而洪姓最多。民國二十九年成立杜潯鎮,鎮區內設10保(包括今近城村),民國33年並為范陽、文卿、原性3保,原性保清代為霞美(下尾)保,原為許姓聚居地,有“下尾許”之稱,民國時期洪姓成為主要姓氏,以洪姓始祖原性(謚號)為保名。解放初屬第七區(杜潯區),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正陽大隊,1984年,公社改為鄉(1988年8月鄉改鎮),正陽大隊改為正陽村。
姓氏源流
正陽現有洪、許、李、劉、黃、柯、盧、姚、張、謝、俞、高、院、陳、蔡、庄、康等三十多個姓氏。洪姓於明代從海澄縣(今龍海市)河福傳來,河福洪姓從長泰史山傳入,為宋乾興年間長泰知縣洪仁燧(蘇州人)的後裔。柯姓從綏安鎮溪南村傳入,溪南柯於元代從同安傳來。黃姓是宋理學大儒黃干(勉齋)的後裔,黃干原居閩縣,其孫黃冽井移居潮州海陽縣孚中鄉,傳裔杜潯。許姓居杜潯鎮內“下尾”地方,稱“下尾許”,其祖於明代自海澄(今龍海)徐翔來,為陳元光副將許天正的後裔。高姓來自本鎮宅兜,為南宋名士高東溪後裔。俞姓由本鎮路邊村山門社遷來。山門俞姓之祖來自福州東街口。姚姓自本鎮后姚村遷來。劉姓自本鎮北坂傳來,聚居處稱劉厝埔。正陽村現有1000戶,3985人,分佈在下東、後壁學、草仔市、頂街、街仔頭、河仔、園頂、康厝、翁厝、埕仔頂、下尾許、新村、劉厝埔等(現除下尾許社,其他村落已連成一片)。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耕地1784畝,其中水田1435畝,農地349畝。農作物有水稻、蔬菜、果樹等。正陽村所培育的各類蔬菜苗(方言“菜栽仔”)聞名遐邇。有拖拉機10部,並有客車幾部,從事運輸。不少農戶已改行個體工商業,從事經商做生意。
輸電線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已架通,家家用電照明,電視、程式控制電話基本普及。
杜潯中心小學設在村轄域內。創辦於1910年,現校園面積128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662平方米。設30個班級,有教師74人,學生1214人。
歷史名人
洪和章,中國近代著名已故書法家。曾代表中國在海內外屢獲殊榮。

后因村

后因村位於杜潯鎮西北部,東鄰路邊村,西鄰徐坎村,南鄰文卿村,西南鄰沙西鎮高山村。源自吳公山的杜潯中溪流經本村,過文卿,范陽,至杜潯鹽場附近注入東山灣海域。
政區沿革
民國29年屬后因鄉的后因保,民國33年,后因鄉合併於杜潯鎮。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的后因鄉,1958年9月為杜潯公社的后因大隊,即今杜潯鎮后因村的前身。后因村轄崎圳頭、河城、田墩、下高、下薛、宅里、前陳、后因8社。現共有953戶,4113人,其中,崎圳頭98戶,505人;河城63戶,241人;田墩186戶,882人;下高128戶,416人;下薛114戶,435人;宅里88戶,382人;前陳142戶,645人;后因126戶,596人。
姓氏源流
崎圳頭為黃姓聚居地,祖上源自沙西高山。田墩為余姓聚居地。河城余、陳二姓各居其半,余姓為田墩二房分傳。田墩余姓始祖來自惠州。后因社為陳姓聚居地,祖先源自赤湖后溪,后溪系赤湖萬源(道昭祖)所分衍。宅里(下陳)、前陳亦陳姓聚居地;下薛原為薛姓聚居地,后皆成陳姓聚居地。宅里、前陳、下高、下薛,河城陳姓為後因所分傳。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耕地2670畝,其中水田1868畝,農地802畝,山地近百畝。主要農作物水稻、蔬菜、豆類、果樹。果樹以荔枝為主,面積約千畝(1.6萬株),其次龍眼,約50畝(1千株),菠蘿也有50畝。
農田靠祖媽林水庫左乾渠灌溉。水利條件較好。村北有龍峰水庫(小二型),源於梁山南麓內經高山等處的杜潯溪從村東往東南匯入杜潯港。
建村道(土路)長8公里,機動車輛可以通每個自然村。
后因小學,址在下薛,校園面積5415平方米,建築面積1974平方米,設14班,學生557人,教師19人。?村衛生所。
全村有外出當幹部、職工者30人。經商者40戶。從事運輸業者多戶,有機板車9輛。到廈門、晉江、深圳等地做工者250人。
全村飲用井水,以電燈照明,電視普及率70%,電話普及率50%。
古迹及風俗
后因有陳姓祖祠一座,崎圳頭有黃姓祖祠一座,田墩有餘姓祖祠一座。田墩每年農曆二月十一日慶“夫人媽”壽誕。

徐坎村

徐坎村位於杜潯鎮西部,西與沙西鎮蓬山村交界,北有祖媽林水庫,東與本鎮后因村為鄰,南與沙西鎮高山村接壤。
政區沿革
明清時代屬漳浦縣十都。民國時期屬第二區(南區),民國二十九年設徐釒監保,屬后因鄉,民國三十三年並屬杜潯鎮。解放后屬第七區(杜潯區),1958年10月屬杜潯公社徐坎大隊,今杜潯鎮徐坎村。
姓氏源流
徐坎村轄宜隆、雉川、陂仔、徐坎4社(自然村),總人口630戶,2828人,其中徐坎社535戶,2409人,宜隆社26戶,118人,雉川社52戶,235人,陂仔社
17戶,66人,皆黃姓聚居地,開基於明代,由鄰近的高山村分衍,高山黃氏是邵武峭山
公後裔。
經濟狀況及基礎設施
位於徐坎村北的祖媽林水庫為中型水庫,建成於1976年6月,集雨面積40平方公里,總庫容3508萬立方米,總乾渠長0.3公里,左乾渠長13.3公里,右乾渠長18.6公里,支渠10條共長18.5公里,灌溉杜潯、沙西二鎮農田3.2萬畝。
全村耕地有1102畝,其中水田802畝,農地300畝,種植水稻、花生、番薯等。有大片山地,種植荔枝、龍眼、桃李等果樹及造林。水利灌溉條件較好。源於梁山南麓經祖媽林水庫調節后入西溪,西溪上游從村東經過向南匯入杜潯港。
徐坎小學,設10班,學生323人,教師11人。
名勝古迹
阜安樓,在徐坎自然村東南600米處,為三合土四層樓,面積約半畝,建於清乾隆二年(1738年),樓牆尚存。
宜隆宮,在宜隆自然村,建於清乾隆年間,祀“關帝”,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為“帝君聖誕”,香火很盛。
古代人物
林梅,出生於沙西蓬山村打山,建居於徐坎,後裔遷霞美埔上。明嘉靖八年進士,官南京禮部郎中。
林煜,梅長子,明嘉靖三十一年舉人。黃時中,清嘉慶十六年進士,恩賜翰林院檢討。

路邊村

路邊村位於杜潯鎮北部丘陵地帶,東、北鄰過洋村,西鄰后因村,南鄰文卿村。源於梁山南麓的杜潯溪流經本村,至杜潯鹽場附近杜潯港匯入東山灣海域。
政區沿革
路邊民國時期屬杜潯鎮的路邊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的路邊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的路邊大隊,今杜潯鎮路邊村。村轄路邊、東山園、六高尾(陸鰲尾)、後埔、水港、頂學、黃金坂、土樓、桃仔園、山門、南山11社。共870戶,3605人,其中,路邊社110戶,608人;東山園150戶,780人;六高尾130戶,765人;後埔10戶,40人;水港101戶,508人;頂學40戶,160人;黃金坂31戶,120人;土樓78戶,315人;桃仔園6戶,25人;山門11戶,35人;南山75戶,106人。
東山園、六高尾、後埔、路邊、頂學為陳姓聚居地,祖祠在路邊社,祖先來自舊鎮白沙。南
山為洪姓聚居地,祖先來自清代正陽保(今近城村)。水港為何姓聚居地,祖先來自官潯
山門原有俞姓聚居,后俞姓遷杜潯鎮內,今為朱姓聚居地,桃仔園為林姓聚居地,黃金坂為黃姓聚居地,源流不詳。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2960畝,其中水田1637畝,農地1323畝,有山地。主要農產品稻穀、蔬菜、水果。年產量(正常年份):稻穀1500噸,蔬菜3000噸,水果150噸。
大多數自然村水利灌溉條件較好,源於梁山南麓的杜潯溪從土樓社和水港社之間經過,向南
流入杜潯港。
有石陂10座,攔水灌田。可通汽車的村道連通各自然村。
路邊小學,校園面積5015平方米,建教室2座20間,建築面積1813平方米。設14班級,學生503人,教師18人。全村累計大中專畢業及在校生43人。
古代人物
陳璉,清乾隆十七年第一名武舉人,稱“武解元”。
陳王英,清乾隆二十七年武舉人。

過洋村

過洋村位於杜潯鎮北部,北靠梁山支脈吳公山(海拔679米),南鄰路邊村,西鄰后因村,東鄰近霞美鎮黃埔村。革命老區。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民國時期屬杜潯鎮過洋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過洋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過洋大隊,即杜潯鎮過洋村。村共轄過洋、后嶺、後埔頂、后尾寮、下林、交口、凹仔墟、新社、鳳過山、徑口、龍潭11社。現共有950戶,4016人,其中,過洋362戶,1574人;后嶺65戶,284人;後埔頂47戶,195人;后尾寮48戶,192人;下林54戶,220人;交口37戶,173人;凹仔墟160戶,661人;新社25戶,118人;徑口96戶,419人;鳳過山41戶,192人;龍潭11戶,68人。
過洋、后嶺、後埔頂、后寮尾、下林、交口、凹仔墟、新社8社為洪姓聚居地,祖先來自清代正陽保(今近城村)。鳳過山、徑口2社為黃姓聚居地,其中,徑口社黃姓祖先來自徐坎村宜隆;鳳過山黃姓祖先來自舊鎮。龍潭為蔡姓聚居地,祖先來自縣城南門外。
經濟情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3100畝,其中水田2261畝,農地839畝,有大片山地。耕地以種水稻為主,雜糧為次。改革開放以來大力開山種果,已種植荔枝3800畝,年產100萬斤;龍眼500畝,年產14萬斤;枇杷300畝,年產1萬斤;楊梅1000畝,年產30萬斤;桃李1000畝,年產10萬斤。
各社皆通電照明(地處邊遠山嶇的龍潭、新社二自然村(老區基點村),1999年9月29日通電)。全村已安裝電話機620部。有摩托車700輛。
村道(土路)寬6米左右,長13公里,連通各自然村,並與路邊、后因連接。
老鼠穴水庫,建成於1956年5月,庫容100萬立方米,由縣主持建成,灌溉過洋一帶農田;村建石陂5座,水田旱澇保收。大部分自然村水利灌溉條件較好。過洋小學,原利用祠堂為校舍,1990年建新校舍。校園面積6472平方米,教學樓一座,建築面積2251平方米。在新社、龍潭、后嶺各設一個分班,全校共有19個教學班,學生622人,教師21人。
古迹
龍興寺,在過洋社,祀佛,始建於元代,明宏治十四年重建,近有簡建。尚存弘治十四年雷州知府趙渾及萬曆二十四年戶部左侍郎盧維禎所撰《重興龍興禪寺碑記》各一通,及重建龍興寺的正岡和尚墓塔一座,具有文物價值。
鹿坑岩,在後嶺,祀如來佛及觀音菩薩,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期重新修建。尚存康熙年間桐鄉知縣蔡可遠所撰《鹿坑岩院湯道士記》石碑一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鄭廟,在鳳過山,祀“輔勝將軍”李伯瑤(陳元光的部將),近有重修,香火頗旺。
龍跡亭,在新社(后井水庫邊),始建於清順治年間,原祀觀音菩薩,稱大士亭,后坍廢,2006年重建祀佛,稱“小西天”,尚存順治年間《建大士亭碑》一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靈祠一座。

院邊村

院邊村位於杜潯鎮東部,東與霞美鎮塔嶺村相接,西與本鎮近城村為鄰,北隔大旗山(海拔177米)與霞美鎮黃埔村交界,南與本鎮林前村毗連。省道漳東線公路穿過村境,漳詔高速公路在村境設互通口。杜潯鎮新杜古線從互通口處為起點。已在互通口附近擇地2300畝闢為工業園區。院邊村將成為漳浦南部的交通樞紐和作為新興的工業園區載體,其前景十分看好。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院邊村原為杜潯公社院前大隊,1981年11月,為避免與沙西院前、深土院前兩大隊同名,改為院邊大隊,院前自然村則仍用舊名。
宋代屬常樂鄉綏康里,明清時代屬九都。清初順治年間編為“田邊院前保”,康熙十九年改為院前保。民國29年屬白石鄉院前保,民國32年,白石鄉合併於霞美鄉,院前保隨之歸屬霞美鄉。民國33年,院前保改屬杜潯鎮。解放初,原院前保分為前田鄉和溪?鄉,屬第七區(1955年12月改名杜潯區)管轄。1956年設院前鄉(林前鄉併入)。1958年3月,撤區,院前鄉合併於塔嶺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塔嶺管理區院前大隊,1961年7月撤銷管理區,院前大隊仍隸屬杜潯公社。1981年,院前大隊改名近院大隊。1989年,杜潯公社改為杜潯鄉(1988年5月改為鎮),近院大隊改為近院村,轄過田、下黃、院前、剌里、田邊、后完、溪?、高山邊8自然村。共654戶,2772人,其中,過田55戶,212人;下黃70戶,289人;院前97戶,402人;剌里仔120戶,510人;田邊190戶,916人;后完11戶,45人;溪75戶,298人;高山邊36戶,143人。全村大部分姓洪,從近城村(清代正陽保)分衍。
經濟概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2623畝,其中水田833畝,農地1790畝。山地宜林造林,宜果種果。農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黃豆、各類蔬菜。水果有荔枝、龍眼、枇杷、楊梅、桃李等。過去,由於農業單一種植且水利灌溉條件較差,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農民生活水平不高。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農產品種植的多樣性與市場化,使農業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村內又陸續創辦以水果蔬菜加工、營銷為對象的腌制廠、果蔬烘乾廠、冷凍廠和合資蔬菜加工出口公司,蔬菜水果營銷專業戶(4戶)。又辦機磚廠、石料廠各一家。富餘勞力外出務工者150人,全村經濟情況、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現全村擁有程式控制電話550多部,手提電話400多支,電視機560多台,摩托車600多輛,其他家用電器逐年增加,液化燃氣已陸續進入農家廚房。
省道漳東線及漳詔高速公路從村境經過,高速公路在村境設互通口。互通口又與省道和新杜古線相連接,道路交通十分方便,隨著古雷港口經濟區的開發建設,這裡將成為漳浦南部的交通樞紐。?文教概況
院邊小學,校園面積5568平方米,建築面積1338平方米,設9個班級,學生342人,教師9人。全村累計大中專畢業生15人,中小學教師者16人。
名勝古迹
“高山邊”自然村以在一座名叫“高山”的獨立小山丘邊得名。山上原有清代墩台,遺址尚存。
高山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982年重建,香火頗盛。
田邊社有陳聖王廟,內有一棵古木棉樹。

林前村

林前村位於杜潯鎮東部,北鄰院邊村,南鄰湖裡村,西鄰近城村,東鄰下蔡林場。有杜潯——林前、橋頭——下蔡、嶺下蔡——下呂等鄉村公路經過本村,並與省道漳東線、縣道杜古線相接。
政區沿革
清代為九都高山塔保,民國時期為杜潯鎮院前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院前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院前大隊,1961年7月從院前大隊分設林前大隊,現為杜潯鎮林前村。村轄林前、下呂、山裡(山仔)、林口、西關5社。共664戶,2816人,其中,林前社184戶,739人;下呂202戶,844人;林口129戶,582人;山裡(山仔)81戶,344人;西關68戶,307人。
姓氏源流
林前社為盧姓聚居地,祖源同范陽村。
下呂社多數姓呂,少數姓何。呂姓開居於明代,開基祖來自六鰲大澳(大澳明代屬陸鰲守御千戶所,為軍籍人士所居)。下呂呂姓傳裔大南坂瓷窯等處。
林口社有洪、郭、柯等姓;山裡社有洪、林等姓;西關社有洪、蔡等姓。洪姓從近城村(清正陽保)傳來,林姓從霞美村傳來,蔡姓從霞美下蔡村傳來,郭姓、柯姓均由正陽村(民國原性保)傳來。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水田966畝,農地1519畝,並有山坡地和灘塗。每年生產糧谷125萬公斤,蔬菜幾百萬公斤,水果10多噸。村內有從事運輸的機板車1輛,手扶拖拉機10輛。外出經商者十多人,外出做工者一百多人。
過去由於農業的水利灌溉條件較差,經濟發展比較緩慢。改革開放以後,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暢銷及外出務工勞務收入,村民生活改善。家家戶戶有電燈,電視普及率40%,有200多戶安裝電話機。25%的戶有摩托車。2002年開建的新杜古線公路經過村境,建成通車后,林前村經濟情況會有新的發展。
林前小學,以前利用祠堂為校舍,1960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校舍200多平方米,1993年選址在村莊中心點建新校舍,現校園面積8125平方米,建築面積1389平方米。設10班級,學生383人,教師12人。

近城村

近城村位於杜潯鎮中部,現為杜潯鎮政府所在地。東鄰林前村,西鄰正陽村,南鄰后姚村,北鄰路邊村。東邊有高塔山,北邊有獅頭山(小山)。省道漳東線從村境經過。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明代屬九都大洋社,建后葛巡檢司司城,清代為正陽保。民國29年屬杜潯鎮城內保,民國33年合併於原性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城外鄉,1956年合併於杜潯鎮。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城外大隊,1981年11月,為區別於舊鎮公社城外大隊,遂改名為近城大隊,現為杜潯鎮近城村。村轄樓內、城內、白灰、後巷、青陽院、下河、頂東、下尾雄8社。現共有1100戶,4625人,其中,樓內258戶,1057人;城內227戶,985人;白灰65戶,248人;後巷190戶,834人;青陽院93戶,448人;下河176戶,802人;頂東26戶,140人,下尾雄34戶,148人。
8社基本為洪姓聚居地。下尾雄社原為王姓聚居地(稱下尾王,諧音為下尾雄),現洪姓8戶,39人,王姓26戶,109人。頂東社有洪姓17戶,96人,張姓9戶,44人。王、張兩姓源流不詳。洪姓開基於明代,開基祖君志,與子原性,來自海澄縣(今龍海市)河福。河福洪姓則源自長泰史山,是北宋乾興年間長泰知縣、江蘇吳縣人洪麟(字仁燧,號介療)的後裔。洪姓在此(明代大洋社,清代正陽保,今近城村)發祥,傳入杜潯鎮內今正陽村(民國時期原性保)一帶,及過洋等地,為杜潯鎮邱、洪、盧三大姓之一。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3184畝,其中水田1349畝,農地1835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番薯,農地部分種植荔枝、龍眼等果樹。
有醫療所一所。有從事運輸的機板車10輛,手扶拖拉機5架。有修車店2家,小型碾米廠2家,經營蔬菜運銷戶3家。個體工商戶15家。外出做工者1300人,勞務輸出國外1人。全村飲用井水,以電燈照明,電視普及率60%,電話普及率70%,有手機100多部。
修建村道(土路)4條,寬8米,共長5千多米。內以連通各社,外以周邊各村和省道漳東線連接,道路交通方便。
近城小學,校園面積5640平方米,1993年建新校舍,建築面積2023平方米。設15班級,學生570人,教師28人。全村累計大中專畢業及在校生80人。(以上消息採集於1998年)
現為杜潯鎮開發重地,個個樓盤開發商聚集於此,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外來務工人員與經商業者雲集於此,可謂欣欣向榮,。
古迹、風俗
明代后葛巡檢司城,在今城內社(或樓內社),尚存部分殘牆。
杜潯洪姓總祖祠,在樓內社。
正陽宮,在公路邊,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祀玄天上帝。
青陽院,在青陽院社,始建於宋淳熙元年,歷代修建,今尚完好。原來佛院邊有建於元代的“開漳聖王廟”,清代已坍廢,今尚存廟碑一座。
全村有古榕5株。
農曆正月十六日為玄天上帝慶祝壽誕。

后姚村

后姚村位於杜潯鎮南部,東鄰林前村,西鄰范陽村,南鄰路打村,北鄰近城村。新、舊杜古線公路從村境經過。
政區沿革
清代屬九都橋頭保。民國29年屬埭頭保,民國33年,埭頭鄉合併於杜潯鎮,后姚保合併於路打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后姚鄉,1956年與城裡、路打一同合併于山東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后姚大隊,今杜潯鎮后姚村。村轄后姚、下張、石路頭、前埔、坑邊、橋頭6社。現共有720戶,3034人,其中,后姚120戶,700人;下張、石路頭130戶,650人,前埔80戶,450人;坑邊85戶,460人,橋頭290戶,1040人。
姓氏源流
后姚社原為姚姓聚居地,故稱后姚,有姚姓祠堂一座。今後姚為姚、洪二姓所共居。下張社原為張姓聚居地,今為林、洪二姓所共居。前埔社亦林、洪二姓共居。坑邊社為洪、陳二姓共居。橋頭社為黃姓聚居地。姚、林、陳源流不詳。洪姓源自清代正陽保(今近城村),黃姓祠堂“明德堂”門聯“承派坂頭連潯海,插天麟角並梁山”說明始祖來自石碼坂頭,開基衍族於梁山余脈麟角山下橋頭。約開基於元代,明代建有城堡(今無存)。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2111畝,其中水田832畝,農地1279畝。有山地和一些沙質灘塗。農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蔬菜及荔枝、龍眼等果樹。主要經濟來源靠農業。外出承包小工程2戶,外出打工者30人。農業灌溉條件極差。
供電情況正常,家家用電照明,全村有電視機450多台,電話普及率80%,手機戶普及率30%,摩托車戶普及率20%。
后姚小學,校園面積6885平方米,現建新校舍,建築面積1569平方米,設11班級,學生383人,教師12人。
古代人物
黃廷金,橋頭社人。明萬曆十三年舉人,官太倉知州。

路打村

路打村位於杜潯鎮南部,東鄰東嶺及城裡村山東社,西鄰林倉村,南鄰城裡村,北鄰后姚村。縣道杜古線從村境經過。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民國時期為路打保,民國29年屬埭頭鄉,民國33年埭頭鄉合併於杜潯鎮。新中國初期,路打屬第七區(杜潯區)山上鄉,1956年合併于山東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路打大隊,現為杜潯鎮路打村。村轄路打、盧厝堂、后高、園中央、山上、東坂(館)廟、園頭、宅兜8社。共780戶,3056人,其中,路打社130戶,580人;盧厝堂100戶,480人;后高15戶,80人;園中央30戶,120人;山上190戶,800人;東坂廟60戶,250人;園頭55戶,240人;宅兜100戶,480人。
路打、盧厝堂、園中央、后高、宅兜5社為洪姓聚居地,其祖來自清代正陽保(今近城村)。其中,后高、宅兜原為高姓聚居地,為宋代名士高東溪後裔。高東溪傳在龍海、南靖雲霄及廣東惠來、潮陽,江西永豐,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後裔很多,傳在漳浦縣城的也有一些,守祖者今不多。園頭、山上為林姓聚居地,祖先一說來自莆田,一說由深土路下分傳而來。東坂廟原名東館廟,以廟名為地名,訛音東趕廟、東坂廟,為歐陽姓聚居地,源流不詳。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1507畝,其中水田1000畝,農地507,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蘆筍及其他蔬菜。
有醫療所1所,有季節性蔬菜加工廠2家,日用品及食雜小店和攤販50多家,淡水養殖業5戶,短途運輸戶10戶(機板車6輛,手扶拖拉機15輛),修車店3家,飲食店1家,外出做工者300人。
農戶都飲用井水,都安裝電燈,電視機普及率80%,電話機普及率70%,有手機200支。
村道寬8米,長3公里,(土路)接杜古線公路。
路打小學,校園面積4790平方米,1995年建新校舍,建築面積1983平方米,設14班級,學生504人,教師15人。
古迹、風俗
園頭有林氏祠堂和馬王公廟,宅兜有高氏祠堂及祀岳飛及高東溪的雙忠廟,山上有林氏祠堂2座,盧厝堂有祀“太子爺”的金山廟,東坂(館)廟社有東館廟,古稱浮山神廟,祀“玉聖尊王”,宋高東溪為廟撰寫《東館廟記》。自農曆正月初九至十八日,各社分別迎神。
古代人物
高登、字彥先,號東溪,宅兜社人。宋紹興二年進士,任廣西古縣知縣,得罪奸相秦檜,被編管於容州至死,歸葬漳浦縣城東郊。

林倉村

林倉村位於杜潯鎮南部濱海地帶,北鄰范陽村,南鄰杜潯鹽場、六五農場,東鄰路打村,西鄰沙西鎮庄前村。村境地勢平坦,小溪流小河溝環繞,村前村后各有一座低山丘,分別稱為前頭山、後壁山,中間為大片“田洋”。
政區沿革
清代為九都西浯保,民國時期為杜潯鎮林倉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路打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路打大隊,1961年7月成立林倉大隊,今杜潯鎮林倉村。村轄後園、西浯、林倉3社,現共有700戶,3100人,其中,後園社150戶,710人;西浯社285戶,1270人;林倉社265戶,1120人。
姓氏源流
林倉社為劉姓聚居地,其祖來自北坂。後園為陳姓聚居地。西浯陳、吳兩姓共居,兩姓各有祠堂一座,陳姓之祖來自蓬山;吳姓與雲霄白塔、平和壺嗣、詔安西潭等地吳姓同是源自馬口,為南宋莆田狀元吳叔告之孫吳強老的後裔(莆田吳姓開基祖吳祭,於唐末從河南固始縣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1746畝,其中水田1443畝,農地303畝。有小片山地。主要農產品稻穀,番薯,豆類,洋蔥、蘆筍、番茄及其他蔬菜。
建三個自然村田間道路寬8~10米,長約3000米,與排灌溝渠相配合,利於耕作管理和排灌。建鄉村公路一條,從林倉、西浯經後園至路打與杜古線公路相接。“沙杜片”萬畝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的建設使林倉的農田改造、田間交通道路標準化,大大改善農作環境、生態環境、經濟效益。
林倉小學,校園面積8268平方米,建築面積1916平方米。設13班級,學生499人,教師16人。全村累計大中專畢業及在校生20人。
古迹
西浯有吳姓、陳姓祖祠各一座。
王公廟一座,祀開漳聖王陳元光。

城裡村

城裡村位於杜潯鎮南部,東鄰湖裡村,西鄰林倉村,南鄰杜潯鹽場,北鄰路打村。發源於霞美鎮山嶺與后寮之間的東港溪自北向南流過東山嶺下,經本村,至杜潯鹽場附近入於東山灣海域。杜古線公路經過本村。
政區沿革
埭頭於明代建城堡防倭,故稱城裡(康熙《漳浦縣誌》卷五記載:“埭頭土堡,在九都”,今尚存若干段殘基)。民國29年屬埭頭鄉所轄的埭頭保,民國33年埭頭鄉合併於杜潯鎮。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城裡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城裡大隊,今為杜潯鎮城裡村。村轄城裡、埭頭、埭里、山東4社,共589戶,2695人,其中,城裡114戶,530人;埭里147戶,621人;埭頭189戶,960人;山東130戶,584。
姓氏源流
城裡、埭里二社為林姓聚居地,埭里有林氏祠堂,祖源同湖裡村。埭頭以劉姓為主,原自北坂;蔡姓次之,源自下布(今屬大南坂農場下樓作業區);林姓4戶,洪姓3戶,盧姓1戶,由附近村莊遷來,張姓1戶,是“上山下鄉”留下的。山東社原是楊姓聚居地,後有洪、黃、李三姓入居,楊、洪二姓皆有祠堂一座。洪姓源自正陽。楊姓奉南宋大臣(號稱丞相)山東泗水人楊維邦為始祖,故村名“山東”,山名“山東嶺”。譜載,南宋末年,維邦隨少帝(端宗)趙日正南下,死於船中,於古雷停靠時,屍體火化,由兒子楊考、楊敞背骨灰葬於雞母岫山(今山東嶺),楊考、楊敞定居山下,子孫繁衍成村,傳後裔於六鰲及綏安鎮後港。
經濟狀況及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時1639畝,其中水田1123畝,農地516畝,主要種植水稻、番薯和蘆筍等蔬菜,並種植龍眼等果樹100畝。有淡水養魚業17家,蘆筍罐頭廠2家,數家個休工商戶,
電話與數字電視及寬頻普及率為85%。自來水覆蓋率為92%。
修村道及田間道路長約10公里,寬6米。
有村醫療所一所。
城裡小學,校園面積4610平方米,1995年建新校舍,建築面積1314平方公里,設9班級,學生312人,教師11人。
古迹與風俗
全村有古榕8株。山東有馬王公廟,祀陳元光部將馬仁;埭頭有輔勝公廟,祀陳元光部將李伯瑤。自農曆正月十四至二十日,各社分別進行迎神活動。
山東社土地公廟前有明、清石碑各一座,記載修建東港水利工程之事。

湖裡村

湖裡村位於杜潯鎮南部,東臨浮頭灣海域,西鄰城裡村,南鄰北坂村,北鄰后姚村。有鄉村公路經城裡與杜古線公路相接。
政區沿革及姓氏源流
民國時期屬杜潯鎮城裡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杜潯區)城裡鄉(1956年城裡鄉合併于山東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城裡大隊,1961年7月成立湖裡大隊,今為杜潯鎮湖裡村。村轄湖裡、新厝、下寮、店后4社,共640戶,2740人。
湖裡社260戶,1070人,林姓為老住民,現有250戶,1030人,來源失傳;劉姓有10戶,40人,源於北坂。新厝社195戶,900人,林姓有172戶,800人,由湖裡社傳衍而來;洪姓有23戶,100人,由正陽分傳而來。下寮75戶,280人,林姓有60戶,210人,由湖裡社傳來。張姓15戶,70人,來源不詳。店后110戶,490人,有林、黃、陳3姓,戶數人口數大抵相等,林姓自湖裡社傳來,黃、陳二姓來源不詳。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1853畝,其中水田350畝,農地1503畝。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蔬菜、花生、西瓜等。有海水養殖場一處,有牡蠣吊養養殖戶10戶。有淡水湖一處,淡水養殖戶6戶。
村有醫療所一所,有日用品及食雜小店10家。有用於運輸的板機車2輛,手扶拖拉機40輛。
家家飲用井水。戶戶安裝電燈,電視和電話普及率70%,有手機150支。
建鄉村公路接舊杜古線公路,長1.5公里,寬10米。建機耕路10條,寬4米,通田間以至海邊。新杜古線從村境通過。湖裡小學,校園面積4500平方米,1998年建新校舍,建築面積1450平方米,設9班級,學生348人,教師12人。全村累計有大中專畢業及在校生40人。
古迹及風俗
王公廟一座,祀“羅林聖王”和王媽、元帥,未詳是什麼神。農曆正月初九日起,各社輪流作迎神活動,新厝初九日,店后、下寮十五日,湖裡二十日。
全村有古榕樹2株。
古代人物
林有初,明萬曆七年舉人,益陽知縣。
林應聚,有初子。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寧波兵備副使。
民國時期人物
林安國,漳浦官督民辦汽車路公司經理。主持修建縣城至象牙庄、舊鎮至佛曇的公路。

北坂村

北坂村位於杜潯鎮最南端,地處古雷半島的頂部。南與古雷鎮西林村交界,西與杜潯鹽場接壤,面臨東山內灣(前江),東臨浮頭灣海域(后江),北與城裡、湖裡兩村為鄰。杜古線公路通過村境。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北坂原名涵頭,明清時代屬漳浦九都,清代設涵頭保。民國時期屬第二區(南區),民國29年設北坂保,屬於埭頭鄉,民國33年並屬杜潯鎮。解放初屬第七區(杜潯區),1958年10月屬杜潯公社北坂大隊,今屬杜潯鎮北坂村。村轄頭前,北坂、中科、二龍埔、葛仔、前田、后厝7社,共600多戶,3000多人,除北坂社180戶以外,各社都在100~120戶之間,人口相差不多。
北坂為劉姓聚居地,其祖劉大槐,於宋末自莆田涵江前來開基。涵江劉氏為唐代光州固始人劉韶的後裔。劉韶以進士於天寶八年任泉州別駕,傳裔於莆田。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交通便利,村村道路相通,並都有簡易公路連接杜古線。耕地2040畝,其中水田730畝,農地1310畝。水產養殖基地3000畝,沿海防護林帶有林地3500畝。主要農作物番薯、水稻和蘆筍、紅蘿蔔、西瓜、蔥蒜、豆類、及其他蔬菜;主要水產養殖品種有泥蚶花蛤青蟹、對蝦,後期對青蟹養殖有所發展。村民經濟來源比較穩定、可靠,很少出外打工。輸電線路於1985年架通,
北坂小學,校園面積5960平方米,原舊校舍於1989年拆除,重建一座三層教學樓,面積1842平方米,有10間標準教室,其餘作為教學辦公及教師宿舍。設13班,學生483人,教師16人。
文物古迹
媽祖宮一座。
古代人物
劉庭芥,萬曆五年進士,歷官廉州、紹興知府。
劉庭蘭,庭芥弟,萬曆四年中式第一名舉人,稱解元;萬曆八年進士,會魁,未仕而卒。
劉庭蕙,庭芥從弟,萬曆八年進士,官雲南提舉學政,升參議。

杜潯居委會

杜潯居民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起初395戶,2485人,80年代“上山下鄉”時剩下800人左右,90年代回居原地者1800人,至今增加到810戶,27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