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耕年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

劉耕年,男,1962年2月生於山西省定襄縣河邊鎮。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1999),博士生導師(2000)。科研方向:地貌學第四紀環境學,主要從事高山和高原地區冰川、冰緣地貌過程與沉積,第四紀環境演化與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自然災害研究等。

履歷


1979年9月--1983年7月,北京大學地理系理學學士
1983年9月--1985年12月,北京大學地理系,理學碩士
1992年9月--1994年7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理學博士

學術兼職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編委
中國地質學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分會理事
冰川凍土”編委
北京大學人事部副部長,1998―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編委,1996-
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理事,1999-
中國地質學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分會理事,1998-
北京市高校師資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1998-

獲獎


2021年6月,被表彰為北京市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
2014年,新疆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九獲獎人)
2013年,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
2006年,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2004年,北京大學“教師十佳”,北京大學學生會-研究生會
199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進步三等獎(專著類),《中國天山冰凍圈地貌過程與沉積特徵》,主編:崔之久
199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獲獎者)
199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獲獎者)
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獲獎者)
1992年,中國地理學會"首界青年地理科技獎"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
普通地質學(主幹基礎課)
普地野外實習(選修)
地貌野外實習(專業必修)
研究生課程:
現代沉積環境(專業必修)
氣候地貌學(專業必修)

科研項目


研究項目(在研)
1、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青藏高原第四紀冰期旋迴與構造隆升耦合機制與過程研究”(2013.1-2017.12),批號:41230743,代碼D010105。總經費350萬元。主持人:崔之久。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喜馬拉雅山中段(亞東第四紀冰川與環境演化研究”(2014.1-2017.12),項目批准號:41371082,總經費95萬元。
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1990),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1997、2003、2006、2010),參加5項。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2項。
1999--2001年,中法合作項目(PRA)“地表侵蝕過程--山坡物理-化學侵蝕:冰川覆蓋的影響”,中方負責人。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項。

教研成果


中文學術論文
1. 劉耕年,1989,川西螺髻山冰川地貌研究,冰川凍土,11(3),249-59。
2. 劉耕年,崔之久,1990,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周圍海岸地貌研究,南極研究,2(3),18-26。
3. 劉耕年,1991,南極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土壤的化學風化作用,南極研究,3(1),22-29。
4. 劉耕年,熊黑鋼,1992,中國天山高山冰緣環境中的寒凍風化剝蝕作用及其影響因素,冰川凍土,14(4),332--341.
5. 曹家欣,劉耕年,石寧,常永靜,宋承鈞,原海燕,郭賢坤,1993,山東廟島全新世黃土,第四紀研究,1期,25-33.
6. 崔之久,熊黑鋼,劉耕年,1993,天山烏魯木齊河源區及拉爾敦達板冰緣塊體運動觀測與研究,冰川凍土,15(2),199-206.
7. 劉耕年,崔之久,熊黑鋼,宋長青,1993,南極晚更新世以來海面變化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5(1),48-54.
8. 熊黑鋼,劉耕年,崔之久,1993,天山烏魯木齊河源空冰斗分選環的觀測和研究,地理研究,12(4),46-53.
9. 劉耕年,劉岳峰,1993,天山烏魯木齊河源分選環的發育特徵,冰川凍土,15(3),474-480.
10. 熊黑鋼 劉耕年 崔之久 吳榮生。天山北坡烏-庫公路沿線自然災害特徵及其對公路的影響。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10(4),92-99.
11. 劉耕年,熊黑鋼,1994,天山高山冰緣環境中融凍泥流作用,地理學報,49(4),363--370.
12. 劉耕年,崔之久,王曉暉,1995,泥石流的宏觀沉積構造和機理,地質論評,41(2),159-164.
13. 劉耕年,宋長青,熊黑鋼,1995,高山冰緣環境中冰磧母質土壤的發生與演化,冰川凍土,17(3),204--212.
14. 劉耕年,熊黑鋼,崔之久,宋長青,1995,天山石冰川的形態與發育特徵,地理科學,15(3),226--233.
15. 崔之久,伍永秋,劉耕年,1995,昆崙山埡口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跡的發現及其環境意義,科學通報,40(7),624--627.
16. 宋長青,崔之久,劉耕年,朱誠,1995,長白山雪蝕地貌發育特徵,冰川凍土,17(2),178--183.
17. 崔之久,高全洲,劉耕年,潘保田陳懷錄,1996,青藏高原夷平面與岩溶時代及起始高度,科學通報,41(15),1402--1406.
18. 崔之久,高全洲,劉耕年,潘保田,陳懷錄,1996,夷平面、古岩溶與青臧高原隆升,中國科學(D輯),26(4),378--385.
19. 陰家潤,崔之久,葛道凱,劉耕年,伍永秋,1996,昆崙山口第四紀化石組合的生態環境分析及其對昆崙山隆升的意義,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1(3),243-248。
20. 伍永秋,崔之久,劉耕年,葛道凱,1996,昆崙山埡口地區的黃土沉積特徵與氣候變遷,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4(3),20-24。
21. 劉耕年,崔之久,熊黑鋼,1997,南極長城站區鬆散沉積物的粒度特徵及環境意義,冰川凍土,19(1),30—38.
22. 劉耕年,崔之久,葛道凱,伍永秋,1997,昆崙山埡口小南川末次冰期早期成層坡積的沉積特徵和氣候意義,地理學報,52(4),331—338。
23. 崔之久,熊黑鋼,劉耕年,1997,關於山谷冰川冰岩界面地貌過程與冰川動力耦合模式—以中天山冰川為例,冰川凍土,19(3),193—201。
24. 崔之久,伍永秋,劉耕年,1997,崑崙—黃河運動的發現及其性質,科學通報,42(18),1986--1989.
25. 熊黑鋼,劉耕年,崔之久,宋長青,1997,天山泥石流災害的形成條件和過程特點,地理科學,17(3),243—247。
26. 劉耕年,崔之久,熊黑鋼,1997,天山冰雪圈地貌過程和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學報,6(4),55—60。
27. 劉耕年,崔之久,伍永秋,許青海,1997,昆崙山埡口熱水剖面18000年以來的環境變化記錄,地質力學學報,3(4),39—45。
28. 崔之久,熊黑鋼,劉耕年,1997,關於山谷冰川冰-岩界面地貌過程與冰川動力耦合模式,冰川凍土,19(3),193-201。
29. 崔之久,伍永秋,劉耕年,葛道凱,龐其清,許青海,1998,關於“崑崙-黃河運動”,中國科學(D輯),28(1),53—59。
30. 熊黑鋼、劉耕年、崔之久,1998,新疆天山山地自然災害垂直帶譜及其特徵,地理科學,18(3),227――233。
31. 熊黑鋼、劉耕年、崔之久、張兵、宋長青,1998,天山羊背石上冰蝕痕迹分佈與冰底過程的初步研究,乾旱區地理,21(2),1――7。
32. 崔之久、李德文、伍永秋、劉耕年,1998,關於“夷平面”,科學通報,43(17),1794-1804。
33. 伍永秋、崔之久、葛道凱、劉耕年,1998,昆崙山埡口地區第四紀地層石英砂表面特徵與沉積環境,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6(2),117――124。
34. 倪晉仁、王光謙、李行偉、…、劉耕年、等28人,青年科學家關於及時開展“黃河斷流問題研究”的建議,科技導報,1998,第四期。
35. 熊黑鋼,劉耕年,張兵,宋長青,1998,天山第四紀冰川擦痕特徵及分佈規律,新疆地質,16(4),388-393。
36. 崔之久,伍永秋,葛道凱,劉耕年,陰家潤,1998,昆崙山埡口地區的冷濕氣候及其意義,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0(1),15-19。
37. 崔之久、伍永秋、葛道凱、劉耕年,1999,昆崙山埡口地區第四紀環境演變,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19(1),53――62。
38. 李英奎、劉耕年、崔之久,1999,冰川槽谷橫剖面形態特徵的古環境標誌再探討,應用基礎與工程學報,7(2),161――170。
39. 伍永秋、崔之久、劉耕年、葛道凱,1999,昆崙山埡口地區的冰期系列,冰川凍土,21(1),71-76。
40. 崔之久、楊健夫、劉耕年、宋國誠、王鑫,1999,中國台灣高山第四紀冰川之確證,科學通報,44(20),2220-2224。
41. 伍永秋、崔之久、葛道凱、劉耕年,1999,青藏高原何時隆升到現代的高度----以昆崙山埡口地區為例,地理科學,19卷6期,481—484。
42.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1999,青藏高原古岩溶的存在及其與東臨地區岩溶的對比,中國岩溶,18卷4期,309—318。
43. 崔之久、楊健夫、劉耕年、宋國城、王鑫,2000,季風的發展與冰川的消失----從台灣高山末次冰期冰川發育特徵說起,冰川凍土,22卷1期,7—14。
44. 李英奎、劉耕年,2000,冰川槽谷橫剖面沿程變化及其對冰川動力的反映,地理學報,55卷2期,235—242。
45. 李英奎,劉耕年,2000,冰川槽谷橫剖面形態特徵探析,冰川凍土,22卷2期,1—7。
46. 高全洲、崔之久、劉耕年、洪雲、張葉春、陳懷錄,2000,青藏高原洞穴次生方解石的裂變徑跡年代及地貌學意義,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3),61-65。
47. 高全洲、崔之久、劉耕年、洪雲,2000,青藏高原風化殼紅土的沉積地球化學和礦物學特徵及環境意義,中山大學學報,39(5),97-102。
48.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2000,湘桂黔滇藏一線覆蓋型岩溶地貌特徵與岩溶(雙層)夷平面,山地學報,18(4),289-295。
49. 高全洲、崔之久、劉耕年、伍永秋、張葉春,2001,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岩溶地貌及其演化,古地理學報,3(1),85—90。
50. 崔之久、李德文、馮金良、劉耕年、李洪江,2001,覆蓋型岩溶、風化殼與岩溶(雙層)夷平面,中國科學(D輯),31(6),510-519。
51. 崔之久、李德文、馮金良,劉耕年,2001,夷平面研究的再評述,科學通報,46(21),1761-1768。
52.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馮金良、曹峻,2001,岩溶風化殼形成演化及其循環意義,中國岩溶,21(3),183-188。
53. 熊黑鋼、劉耕年、崔之久、宋長青、孫林,2001,南極長城站區寒凍風化特徵,冰川凍土,23(2),180-184。
54. 崔之久 李德文 劉耕年 馮金良 張威。 2001湘桂黔滇藏紅色岩溶風化殼的性質與夷平面的形成環境。中國科學(D),31(增刊),134-141.
55.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2002,湘桂黔滇藏紅色岩溶風化殼的發育模式,地理學報,57(3),293-300。
56. 高全洲、崔之久、陶貞、劉耕年、洪雲,2002,青藏高原古岩溶的性質、發育時代和環境特徵,地理學報,57(3),267-274。
57.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2002,風化殼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地球學報,23(3),283-288。
58. 周岳明、劉耕年,穩步推進高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2,第3期,26-29。
59. 劉耕年、李建江、鞠遠江、崔之久,高容重粘性泥石流沉積的組成和構造反映的搬運和沉積動力特徵,2003,水土保持研究,10(3),1-7。
60. 鞠遠江、曾思偉、劉耕年,2003,泥石流溝最優治理方案選擇的層次分析法模型,水土保持研究,10(3),52-54。
61. 羅日升,曹峻,劉耕年,崔之久,2003,西藏槍勇冰川冰下富碎屑化學沉澱特徵與冰下過程,地理學報,58(5),757-764。
62. 馮金良、崔之久、張威、劉耕年、朱立平,2003,雲貴高原紅土性風化殼定年對象-錳結核的基礎研究,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3(3),38-45。
63. 馮金良、崔之久、張威、劉耕年、朱立平,2003,雲貴高原碳酸岩風化殼的古地磁定年探討,中國岩溶,22(3),178-190。
64. 崔之久,唐元新,李建江,劉鴻雁,劉耕年,2003,太白山佛爺池剖面的全新世環境變化信息,地質力學學報,9(4),330-336。
65. 張慶東、周岳明、劉耕年,事業單位實行人員聘任制的意義及其與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的關係,中國高校師資研究, 2003,第1期,10-15。
66. 鞠遠江,劉耕年,張小詠,傅海榮,魏遐,崔之久,2004,山地冰川物質平衡線與氣候,地理科學進展,23(3),43-49。
67. 劉耕年、羅日升、曹峻、崔之久,2004,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下化學沉澱的理化特徵及其冰下環境指示意義,中國科學D輯,34(11),1054-1061。
68. 馮金良、張威、崔之久、李德文、劉耕年、朱立平,2004,雲南東川地區層狀地貌面的成因,山地學報,22(2),165-174。
69. 鞠遠江、劉耕年,2004,孢粉紀錄揭示的4000aBP來烏魯木齊河源區氣候環境變化,冰川凍土,26(2),166-170。
70.楊小蘭吳必虎、李耕年、張偉,2004,中國旅遊地貌學研究進展與學科體系形成,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2),100-104。
71. 張小詠,李永化,劉耕年,尹懷寧,2004,遼西北地區全新世中期以來環境變遷,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4(4),115-120。
72. 劉耕年、戴長亮、金和征,北京大學實行崗位津貼制度的實踐與效果,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4年增刊,48-51。
73. 劉耕年、傅海榮、崔之久、唐元新,2005,太白山佛爺池湖泊沉積理化分析反映的8000aBP以來環境變化,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4。
74. 張小詠,劉耕年,鞠遠江,傅海榮,2005,冰川徑流模型研究進展,水土保持研究,12(4),58-62。
75. 李英奎、J.Harbor、劉耕年、周力平、崔之久,2005,宇宙核素地學研究的應用現狀與存在問題,水土保持研究,12(4),139-145。
76. 李英奎、J.Harbor、劉耕年、周力平、崔之久,2005,宇宙核素地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模型,水土保持研究,12(4),146-152。
77. 馮金良、崔之久、朱立平、劉耕年,2005,夷平面研究評述,山地學報,23(1),1-13。
78. 傅海榮、劉耕年、魏遐、張小詠,2005,天山高山冰緣環境中岩石漆的形貌、成分和成因分析,乾旱區地理,28(4),429-434。
79. 鞠遠江,劉耕年,2005,天山瑪納斯河源鹿角灣冰川地貌與冰期系列,冰川凍土,27(6),907-912。
80. 鞠遠江,魏遐,劉耕年,2006,天山烏一號冰川物質平衡特徵的統計分析,乾旱區地理,29(1),76-80。
81. 劉耕年,裴志永,陳藝鑫,2006,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蝕基岩面微形態研究,冰川凍土,28(3),348-354。
82. 鞠遠江,劉耕年,魏遐,2007,山地冰川平衡線高度作為氣候變化代用指標的討論,冰川凍土,29(4),602-613.
83. 戴長亮; 劉耕年; 周岳明;加強崗位管理 穩步推進教師職務崗位聘任 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中國高校師資研究, 2007年 03期,21-25.
84. 張小詠,劉耕年,李永化,陳正超,2008,高斯函數參量法及其在山區降水計算中的應用,地理研究, 27(3),594-602。
85. 劉耕年,張躍,傅海榮,陳藝鑫,2009,貢嘎山海螺溝冰川沉積特徵與冰下過程研究,冰川凍土,31(1),68-74。
86. 劉耕年,陳藝鑫,張躍,傅海榮, 2009,海螺溝冰川冰蝕基岩面礦物變形與冰下過程,科學通報, 54(23), 3771 ~ 3777.
87. 石磊,張躍,陳藝鑫,傅海榮,劉耕年,貢嘎山海螺溝冰川沉積的石英砂掃描電鏡形態特徵分析,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1),96-102.
88. 陳藝鑫,李英奎,張梅,張敬春,劉耕年。昆崙山埡口地區“望昆冰期”冰磧宇宙成因核素10Be測年。冰川凍土,2011,33(1),101-109.
89. 陳藝鑫,李英奎,張躍,張梅,張敬春,易朝路,劉耕年,末次冰期以來格爾木河填充-切割及驅動機制初探,第四紀研究,2011,31(2),347-359.
90. 陳藝鑫, 張梅,李川川,李英奎,劉耕年,末次冰盛期后格爾木河下切的時空變化及其構造意義,地理學報,2011,66(11),1540-1550.
91. 張梅, 陳藝鑫,銀森錄,張敬春,李川川,劉耕年, 格爾木河小乾溝坡積沉積特徵與古環境重建, 乾旱區地理,2011,2011,34(6),890-903.
92. 張敬春,李川川,張梅,劉耕年, 格爾木河流域面積-高程積分值的地貌學分析,山地學報,2011,29(3),257-268.
93. 劉耕年,Li Yingkui,陳藝鑫,張敬春,孔屏,Harbor ,Caffee, 喜馬拉雅山佩枯崗日冰川地貌的年代學、平衡線高度和氣候研究,冰川凍土,2011,33(5),959-970.
94. 潘仁義, 李川川, 張梅, 孫才奇, 劉耕年.2012.天山冰川塔克拉瑪干風沙沉積的顆粒特徵和分異過程分析.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8(5),744-756.
95. 孫才奇,李川川,陳藝鑫,張梅,聶振宇,劉耕年,2013,天山冰緣環境活動層凍融過程定位觀測研究,冰川凍土,35(2),272-279.
96. 焦世暉 王凌越 孫才奇 易朝路 崔之久 劉耕年。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多年凍土邊界變化的探討。第四紀研究,2015,35(1),1-11.
97. 焦世暉 王凌越 劉耕年. 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分佈變化預測。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 52(2),249-256.
英文學術論文
1. Liu Gengnian, Cui Zhijiu and Xiong Heigang,1992, Coastal phenomena and isostatic uplift around Fildes Peninsula , Antarctica , ANTARCTIC RESEARCH, 3(2),45-55.
2. Liu Gengnian, Xiong Heigang and Cui Zhijiu,1995, Gelifluction in the alpine environmen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 China , 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 6(3) , 265--272.
3. Liu Gengnian, Cui Zhijiu and Xiong Heigang ,1995,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rock glaciers in Tianshan Mountains ,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 5(1) , 4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