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審計

會計學術語

會計報表審計是指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及相關附表所進行的審計,是最常規的審計業務。通常提供給公司的股東、上級單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門。

會計報表審計的目的是審查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並為專項審計提供線索和依據。財務審計,一般是先從會計報表審計開始,這對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簡介


會計報表審計,是指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及相關附表所進行的審計。
會計報表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及相關附表進行的審計。在西方稱為財務報表審計,這種審計的目的在於查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認會計準則(中國是《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公允地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會計報表審計是股份公司出現后,由於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以及股份的社會化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審計方式。在西方國家,從名義上講,會計報表審計是保護股東權益的一種手段,但從實際效果看,會計報表審計所涉及的範圍包括了與被審計單位有財務聯繫的各個方面。例如,在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審計準則說明書》中,就詳細規定了審計人員所應考慮的有關事項。會計報表審計是現代審計中理論最完備,方法最先進的一種審計方式。
會計報表審計就是對公司的財務報表由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最後出具合理的審計報告。
這主要是對公司的一個監督,是對股東,對投資者的一個報告,也是一些公司年檢必須要的材料。

目標


真實性

會計報表審計(圖2)
會計報表審計(圖2)
真實性:指報表反映的事項真實存在,有關業務在特定會計期間確實發生,並與帳戶記錄相符合,沒有虛列資產、負債餘額和收入、費用發生額

完整性

完整性:指特定會計期間發生的會計事項均被記錄在有關帳簿並在會計報表中列示,沒有遺漏、隱瞞經濟業務和會計事項,無帳外資產。

合法性

合法性:指報表的結構、項目、內容及編製程序和方法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存貨計價、固定資產折舊、成本計算、銷售確認、投資、報表合併基礎等方法的改變經過財稅部門批准,經過調整后沒有違規事項。

準確性

準確性:指準確無誤地對報表各項目進行分析、匯總並反映在有關會計報表中。

所有權和義務

所有權和義務:指列入報表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確實為被審計單位所有,負債為其法定償還的債務責任,對或有負債作了充分說明,沒有遺漏和不具產公允性權的列報。

公允性

公允性:指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表述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

一致性

一致性:指編製報表時,在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上前後期保持一致,各種會計報表之間、報表內各項目之間、本期報表與前期報表之間具有勾稽關係的數字保持一致。

表達與揭示

表達與揭示:指會計項目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中被恰當地分類、描述和揭示,並對報表使用者關心或會計報表無法揭示的內容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充分揭示。

內容


資產負債表審計

關於會計報表審計書籍
關於會計報表審計書籍
首先要檢查各類報表是否編報齊全,仔細閱讀報表說明,注意報表反映的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情況與其他會計期間的分析對比,有關重大影響因素是否予以揭示,並要結合報表內容的審計,驗證報表附註說明是否真實。審計要點如下:
審計人員應注重檢查資產負債表編製方法的正確性、報表項目的完整性以及報表所反映項目和內容的一貫性。
(1)檢查資產負債表是否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科目及格式編製,復算報表各項之間的勾稽關係。
(2)將本期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字與前一期或各期相比,查明有無變動較大或異常情況;同時,檢查資產負債表與其他報表的勾稽關係,並進行復算核對。
(3)全面核對資產負債表項目與總帳科目或有關明細帳數字是否相符,以總帳的本期發生額及餘額與其所屬明細帳各分類科目的本期發生額及餘額之和相核對,檢查帳與帳之間的記錄是否相符。
(4)審計人員在上述檢查中應特別注意,經分析比較,若出現某些項目的數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相符的情況,就要對這些項目作重點檢查,從總帳科目追查至原始憑證,必要時應結合對往來帳的函證、對存貨和固定資產等項資產的盤點,核實報表數字的真實性。

損益表審計

(1)檢查損益表內各項目填列是否完整,有無漏填、錯填;核對各項目數字之間的勾稽關係。
(2)檢查損益表與其他報表的勾稽關係,特別注意核對損益表所列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和銷售稅金及附加的本年發生數,是否與其附表數一致,損益表所列凈利潤是否與利潤分配表數字一致。
(3)核對損益表各項目數字與相關的總帳、明細帳數字是否相符,同時通過分析核對,發現有關損益項目數字的變化是否異常,並對疑點作進一步檢查。
(4)結合對成本費用、銷售收入、利潤分配等有關明細帳的檢查,核實成本費用、各項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等項數字是否準確,必要時要檢查有關原始憑證。
(5)結合對納稅調整的檢查,核實所得稅的計算是否正確,對各扣除項目進行詳查,審查有關明細帳和原始憑證,注意有無多列扣除項目或扣除金額超過標準等問題。

現金流量表審計

(1)檢查現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關企業會計具體準則的規定編製。
(2)檢查現金等價物的確定是否恰當。
(3)檢查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中現金流入流出量的計算是否完整、準確,與有關的會計資料和報表的記錄是否相符。
(4)檢查是否正確計算匯率變動對外幣現金流量的影響。
(5)檢查不涉及當期現金收支但對企業財務狀況或未來現金流量產生影響的重大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如以長期投資、償還債務等)是否在現金流量表附註中加以說明。

合併報表審計

(1)檢查合併報表編製的基礎。即審核:合併報表內容的全面、完整性;子公司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會計政策差異、母子公司往來業務、債權債務、投資資料,子公司利潤分配、股權變動資料);母子公司決算日和會計期間的一致性;母子公司之間會計政策的一致性;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核算處理的正確性。
(2)檢查確認合併報表範圍。根據母公司的長期投資賬和表明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投資與被投資關係的批准文件,確實屬於合併範圍的企業。對於應合併而未合併的子公司,要查明因何種原因未將其納入合併範圍;對於不應合併而進行了合併的企業,要查明母公司是否存在未經批准而收購(轉讓)股份等情況。
(3)檢查企業集團內部經濟往來情況。即檢查母公司提供的有關經濟往來的資料是否完整,並通過核對合併報表的抵銷關係,驗證合併報表的真實性。
①檢查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收益的處理是否按會計制度規定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少數股東權益是否予以正確反映。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項目的數額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額是否相抵銷。
②檢查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的相互抵銷情況。根據有關資料,核實債權債務是否真實存在;檢查母公司是否按程序和規定將核對一致的債權債務進行抵銷,對債權債務不一致的情況逐項核對,確定應否抵銷及抵銷多少;檢查內部應收賬款所計提的壞賬準備是否與管理費用進行了抵銷,抵銷金額是否正確。
③檢查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相互抵銷是否正確。在檢查原始資料的基礎上抽查部分抵銷分錄,用以查證母公司將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間的內部銷售和未實現利潤抵銷的正確性和真實性。
(4)檢查集團公司是否編製完整的抵銷會計分錄,運用規定的抵銷程序編製分錄進行測試,看是否存在已進行匯總而未編製抵銷分錄以及抵銷分錄的編製不正確等問題。

重點


對常規性的財務報表審計主要包括報表編製是否符合規定的手續和程序;各種報表如主表、附表、附註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的編製是否齊全;報表的截止日期是否適當,資料來源是否可靠;報表內容是否完整;各項目數據如年初數、期末數及小計、合計、總計是否正確;對主要財務報表應逐一核對,其他報表一般可先核對總數,發現差錯和可疑問題再進行具體核對,對發現的差錯和不平衡現象必須查明原因,找出源頭。

所需資料


一般審計所需主要資料清單
會計報表審計會議
會計報表審計會議
一般會計報表審計--各類企業中期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判斷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企業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的規定,是最常規的審計業務。通常提供給公司的股東、上級單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門。
一般審計所需主要資料清單:
1、未審會計報表及附註,所有會計憑證、賬冊及各期會計報表。
2、現金盤點表、全部銀行對賬單、餘額調節表。
3、往來賬戶詢證函回函。
4、存貨、固定資產盤點表、折舊計算表及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產權證明。
5、長短期投資/借款,投資/借款協議合同、被投資單位營業執照、被投資單位會計報表、截止會計報表日的被投資單位經審計會計報表,抵押擔保資料。
6、所有稅種全年納稅資料、納稅申報表及繳款書、稅收優惠批文、納稅鑒定文件。
7、工商營業執照、工商備案、國、地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許可證、公司章程、協議。
8、設立、變更驗資報告,以前年度審計報告。
外資企業會計報表審計--外資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提供給外經委、外匯管理局、工商局、稅務局、財政局、海關、統計局等政府主管部門,各單位關注的內容不一樣,但均能在一份報告中集中體現。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外資審計還需資料清單:外經局批文、外資企業批准證書、外匯登記證、外債登記證、外債反饋表、外匯賬戶開戶核准件、外匯登記證等相關資料。
外匯年檢審核--專門對企事業單位外匯收支情況、賬戶使用情況、外匯法規遵循情況進行的審核,提供給外匯管理局。包括: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境外機構設立的代表處等開立外匯賬戶的所有單位。
外匯審計所需主要資料清單
外匯審計所需主要資料清單:
1、外幣銀行存款對賬單、餘額調節表。
2、外匯登記證、外債登記證、外債反饋表、所有外匯開戶核准件。
3、外匯資金、往來等會計帳冊資料。
代表處經費支出審計--代表處從事應稅業務或採取按經費支出換算收入辦法納稅的,年終需要向稅務局提供經審計的全年經費支出情況,以及稅金交納情況。由事務所審核其經費支出計算是否正確,各項稅金是否足額,按時交納,並出具審核報告。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處審計資料清單
外國企業(機構)常駐東莞代表處審計所需主要資料清單:
1、常駐代表機構批准證書、登記證、國地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派出企業營業執照(複印件)、上期審計報告。
2、重要經濟合同、協議,重大經營變動情況說明。
3、納稅申報表及完稅證明,稅收優惠及批文、納稅鑒定文件。
4、經費支出表(分項、按月列示),費用類所有原始憑證及帳冊。
5、現金盤點表、期末銀行對賬單及餘額調節表。
6、固定資產清單及折舊計算表,固定資產產權證明、相關評估報告。
事業單位審計
事業單位審計--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也需要對年終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以確認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通常該審計報告提供給其上級單位。

專項審計


離任審計

離任審計--指對法定代表人整個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查,鑒證和總體評價。是考核責任人任職期間的業績,明確劃分前後任的經濟責任的有效方法。
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離任審計還需提供:
1、離任人在任期的述職報告、工作總結報告。
2、離任人基本情況的介紹資料。
3、上級部門對企業檢查的處理、通知文件。
清算審計--企業由於各種原因終止,對其清算期間的債權債務清償情況,資產變現情況,以及清算期間的收益、損失,費用支出情況進行的審計。通常包括破產清算審計、合同約定終止清算審計等。稅務主管部門在對企業進行稅務清繳,出具完稅證明前,工商部門在對企業進行註銷登記前都需要該審計報告。

清算審計

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清算審計還需提供:
1、清算開始日會計報表及附註、近三年全部賬目、近三年會計憑證
2、近三年各年全部銀行存款對賬單、餘額調節表
3、所有稅種近三年各年納稅資料、納稅申報表及繳款書
4、清算公告(三次)、清算決議及批文、清算委員會確認的財產清單

改制審計

改制審計--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改變其所有權性質,通常是在變更為按《公司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中需要進行的審計。包括初始投資認定審計、財產損失認定審計、財務狀況認定審計。該審計報告可提供給財政局、工商局、企業上級單位等相關部門。
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指對特定財務數據、某一會計報表或整套會計報表等財務信息執行與特定主體商定的審計程序,並將執行情況及結果報告與委託方。如凈資產審計、固定資產折舊專項審計。

司法鑒定審計

司法鑒定審計--在訴訟中接受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或當事人的委託,對涉及訴訟經濟事項的事實、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進行的專項審計。通常我們對這種審計實施特殊的審計程序,其結果具備法律效力。
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司法鑒定審計還需提供:被審單位的起訴書、調解書、判決書

財產轉移審計

財產轉移審計--對股東投入到公司的實物資產是否已移交給公司、是否已登記入賬、並辦理了相關財產轉移手續進行的一種專項審計。該審計報告通常是提供給工商局辦理登記的必要文件。

貸款審計

貸款審計--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在審計報告中我們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規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

移民審計

移民審計--提供給使館,以反映申請移民人士所擁有企業的經營結果的專項審計。通常包括財務報表,以及財務指標分析等內容。同時提供專業人員翻譯的英文報告。

注意事項


一是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審計風險準則的要求,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總體應對措施,並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二是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發現舞弊準則的要求,在整個審計過程中以職業懷疑態度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充分考慮由於舞弊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註冊會計師應當假定被審計單位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並考慮哪些收入類別以及與收入有關的交易或認定可能導致舞弊風險。
三是註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時,按照審計報告準則的要求,採用新的審計報告格式出具審計報告。由於上市公司會計報表仍然按照原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編製,註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時,仍需提及上市公司編製會計報表時適用的企業會計制度,可不提及“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準則的要求,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比較數據是否正確列報。
四是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工作底稿準則的要求,形成明晰的審計工作記錄。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日後60天內,及時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最終審計檔案。如果註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應當在審計業務中止后的60天內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制訂政策和程序,使業務工作底稿保存期限符合準則的規定。對於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業務報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對於執行原準則形成的永久性檔案,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按不短於10年的期限保存,也可以根據業務需要永久保存。
五是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與治理層溝通準則的要求,就自身責任、獨立性、計劃的審計範圍和時間以及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等事項與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直接溝通。
六是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照質量控制準則的要求,修訂並貫徹執行質量控制制度,以保證執業質量,防範執業風險。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指定內部獨立的機構或人員對上市公司審計業務實施項目質量控制複核。註冊會計師只有在項目質量控制複核完成,且按照會計師事務所處理意見分歧的程序解決重大事項后,才能出具審計報告。

審計技巧


合併會計報表審計技巧
我國許多大型集團公司的合併會計報表合併範圍較廣,通常包括多個甚至幾十個公司的會計報表,有些公司還存在多層投資關係,涉及抵銷事項即複雜又繁多,很容易產生合併數據錯誤,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難度。在審計實踐中,我們可以採用一種即準確又簡便的審計方法,即利用合併會計報表與母公司會計報表、各子公司會計報表之間的必然聯繫,對合併會計報表的主要項目進行複核,來確定合併會計報表數據的正確性。
利用“合併投資收益”與“各子公司凈利潤
合計數”的關係來核實投資收益項目抵銷的正確性
1.確定兩者的核對關係。通過合併抵銷,子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體現為合併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的“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收益”、“未確認投資損失”、“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及其他不屬於投資者所有的利潤分配”項目,因此存在以下計算關係:
合併投資收益
加:少數股東本期收益
加:本期計提的職工獎福基金及其他不屬於投資者所有的利潤分配項目
減:本期未確認投資損失
等於子公司凈利潤合計數
2.對上述各項數據進行審核。
(1)取得所有三資企業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將其獎福基金本期計提數匯總,應與合併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獎福基金數相等。
(2)取得所有凈資產為負數的子公司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將各公司當期虧損數(盈利數用負數表示)乘以母公司的持股比例(間接持股的還要乘上母公司對中間公司的持股比例),其匯總數應與合併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未確認投資損失”數相等。
(3)取得所有凈資產大於零的子公司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將各子公司凈利潤數(三資企業要減掉本期提取的獎福基金等)分別乘以母公司對該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如果是間接持股,還要乘上母公司對中間公司的持股比例)並相加,所得數據應與合併投資收益數一致。另外,上述各子公司凈利潤合計數減掉合併投資收益,應與少數股東本期收益數一致。
利用“合併凈利潤”與“母公司凈利潤”的關係,
核實“合併凈利潤”項目正確性
1.確定兩者的核對關係
所謂合併抵銷,無非是投資與權益抵銷、內部往來抵銷、內部購銷及存貨所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相關資產減值準備的抵銷等幾大項,其中只有投資與權益抵銷、存貨等所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資產減值準備抵銷等三類抵銷對合併凈利潤產生影響。需說明的是,投資與權益抵銷已將子公司凈利潤數全部抵銷掉(三資企業本期計提的獎福基金等不屬於投資者的利潤分配項目除外),合併凈利潤中只留下了母公司的投資收益數。但有些特殊情況例外,如合併前統一會計政策,有些子公司需要按母公司的會計政策調整會計報表,母公司的投資收益也需要做相應調整;還有一種情況,母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間接持股比例較小,中間持股公司日常對該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合併前需按權益法進行調整,然後才能進行合併,該兩種調整直接導致合併投資收益及凈利潤的增減變化。因此,合併凈利潤與母公司凈利潤之間存在以下關係:
合併凈利潤
加(或減):存貨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數
加(或減):其他內部購銷未實現利潤抵銷數
減(或加):資產減值準備抵銷對當期利潤的影響數
加(或減):合併前投資收益調整數
減:職工獎福基金及其他不屬於投資者所有的利潤分配數
等於母公司凈利潤
2.對上述各項目數額進行審核
(1)對內部購銷和資產減值準備抵銷數的審核;可通過審核企業合併底稿原始資料等方法進行。
(2)對合併前母公司投資收益調整數的審核,首先可從企業編製的合併抵銷分錄匯總中取得該數據,然後取得已進行政策調整及進行權益法調整的子公司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分別計算其合併前調整對母公司投資收益的影響數額並加以匯總,兩數據應核對一致。
(3)獎福基金等項目數據的核對與前已提及的方法相同。
利用“合併凈資產”與“母公司凈資產”之間關係
核實“合併凈資產”的正確性
1.確定兩者之間的核對關係
與對合併凈利潤的影響類似,合併抵銷對凈資產的影響也只有以下幾個方面:合併前子公司報表調整等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影響數、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數、資產減值準備抵銷數、存貨抵銷數等。核對關係如下:
合併凈資產
加: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數
減(或加):長期投資調整數
減(或加):資產減值準備抵銷數
加(或減):存貨所含未實現利潤抵銷數
加(或減):其他資產所含未實現利潤抵銷數
等於母公司凈資產
2.對上述各項目數據進行審核
(1)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數。取所有因負有限責任對其投資減至“0”的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分別將其凈資產乘以母公司持股比例(間接持股按前述方法計算),其匯總數應與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未確認投資損失”項目的數額一致。
(2)長期投資調整數,與前面第二項所述核對方法相似。
(3)資產減值準備抵銷數、存貨及其他資產所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數,需通過檢查企業合併底稿原始資料及編製過程等方式加以審核。
另外,合併會計報表與母公司會計報表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項目數額應完全一致,這一點也可作為投資及權益抵銷正確性驗證的補充。

報表匯總


事業單位編製匯總會計報表時,只應將本單位會計報表與所屬的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進行匯總,不得將其附屬企業的會計報表納入匯總報表的匯總範圍。另外,在會計年度中某些事業單位的隸屬關係可能發生調整,在編製匯總會計報表時,應將本年度內新划進的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納入匯總範圍,而對本年度劃出的單位會計報表不予匯總。
在匯總會計報來的編製過程申,上下級單位報表項目的相互沖銷關係。事業單位編製匯總會計報表時,對一般的報表項目,直接將上下級單位相同報表的相同項目金額相加后按合計數填列即可,但對於“附屬單位繳款”、“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對附屬單位補助”等項目就不得將上下級單位報表項目金額相加,而應將本級報表中的以上四個項目分別與下級單位報表中的“上繳上級支出”、“財政補助收入”、“撥入專款”、“上級補助收入”四個項目在審核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沖銷。但根據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本級單位的“附屬單位繳款”等四個項目金額分別與下級單位的“上繳上級支出”等四個項目金額未必完全相等,甚至有時會有較大差額。因此,在對上下級單位報表項目進行相互沖銷時,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將其對應項目金額全部沖銷,應根據上下級單位資金的繳撥款關係進行沖銷。

有關準則


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註冊會計師執行會計報表審計業務,明確工作要求,保證執業質量,根據《獨立審計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本準則所稱報表審計,是指註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實施必要的審計,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並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第三條:本準則所稱會計報表,是指需經註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責表、損益表(或利潤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及相關附表。
第四條:本準則所稱審計單位,是指負責編製和報送會計報表,並接受註冊會計師審計的和實行管理的事業單位。
第五條:註冊會計師執行其他會計報表審計業務,除有特定要求者外,應當參照準則辦理。
第二章 審計目的與範圍
第六條:會計報表審計的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以下方面發表審計意見:
(一)會計報表的編製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
(二)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
(三)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
第七條: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應合理地保證會計報表使用人確定已審計報表的可靠程度,但不應被認為是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及其經營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諾。
第八條:會計報表審計的範圍應當根據獨立審計準則和有關法規的規定及審計業務約定書的要求確定。
第九條:審計的範圍一般應限於約定的會計報表報告期內的有關事項,但凡與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有關和影響註冊會計師做出專業判斷的所有方面,均屬於會計報表審計的範圍。
第十條:由於審計測試及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可能存在會計報表某些反映失實而未被發現的情況。註冊會計師如果發現可能導致會計報表反映嚴重失實的跡象,應當追加必要的審計程序予以證實或排除。
第三章 審計計劃
第十一條:註冊會計師在接受委託之前,應當了解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同委託人就審計約定事項的有關內容進行商談,並考慮自身能力及能否保持獨立性,初步評價審計風險,確定是否接受委託。
註冊會計師承辦審計業務,由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受理並與委託人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第十二條: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審計約定事項和被審計單位業務情況后,制定審計計劃,並根據審計過程中的情況變化,及時修改和補充計劃。
第十三條: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對被審計單位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調查、研究和評價的基礎上,確定審計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審計實施
第十四條: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計劃對會計報表進行審計。
第十五條:註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時,一般採用抽樣審計的方法。在必要時,也可以採用詳細審計的方法。
第十六條:註冊會計師在實施進程中,應當採用恰當的方法,包括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複核等,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第十七條:首次接受委託涉及的會計報表期初餘額,或在需要發表審計意見的當期會計報表中使用了前期會計報表的數據,註冊會計師應進行適當的審計。
第十八條:註冊會計師應當對會計報表的期初餘額、期後事項、或有損失及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等重要事項予以關注。
第十九條:註冊會計師應當對審計工作進行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第二十條:註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時,可根據需要配備相應的業務助理人員。註冊會計師應對業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並對其工作結果負責。
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聘請專家協助工作時,應當考慮其能力和獨立性,並對其工作結果負責。
第二十一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複核。
第五章 審計報告
第二十二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分析、評價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
第二十三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說明審計範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審計依據和已實施的主要審計程序等事項。
第二十四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說明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製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以及所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貫性原則。
第二十五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審計範圍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存在未調整事項及未充分披露事項等,並根據其對會計報表是否存在未調整事項及未充分披露事項等,並根據其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影響程度,分別出具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在表示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時,應明確說明理由,並在可能情況下,指出其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影響程度。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準則由中國註冊會師協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準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