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積勇
羅積勇
羅積勇,男,湖南省衡南縣人,生於1961年11月。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中國古典文獻專業博士生導師。主攻漢語辭彙史、漢語修辭學。還擁有眾多著述。
羅積勇,男,湖南省衡南縣人,1961年11月出生。1978.9—1982.7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1982.9—1985.7武漢大學古籍整理與研究專業碩士研究生;1997.9—2003.6 在武漢大學中文系攻讀漢語史專業博士,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修辭學會理事,湖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湖北詩詞學會理事,珞珈詩社副社長。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文體與辭章學、修辭學、古代文章學、古籍註釋學、文選研讀、中國古代文化史等課程的教學,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修辭學、辭彙訓詁學、古代文體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在古代用典方式、對偶類型與方法、科舉文體研究及古書疑難字詞考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已出版專著三部,主編論文集一部,參與編撰語文工具書一部。在《復旦學報》、《武漢大學學報》、《人文論叢》、《長江學術》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8篇。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項,主持在研科研項目3項,參與在研科研項目2項。個人專著《用典研究》獲武漢大學第11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蔘編的《故訓彙纂》一書獲湖北省第5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第5屆吳玉章人文社科一等獎。
1978.9—1982.7 在武漢大學歷史系讀本科,畢業並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97.9—2003.6 在武漢大學中文系攻讀漢語史專業博士,專業方向為語法修辭,導師為鄭遠漢先生。於2003年6月畢業並獲文學博士學位。
1985.9 在武漢大學古籍研究所工作至今。
1988.6 晉陞為講師。
1995.6 晉陞為副教授。
2003.12 晉陞為教授。
2005 聘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主要是漢語辭彙史、漢語修辭學。
文史典籍整理與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在長期的整理研究古代典籍的過程中、在長期的熟悉和疏理文獻語言材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並已具有相當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特色。
在漢語辭彙史方面,早期的研究著眼點主要在於詞義演變的方式,注意到了相關辭彙之間意義的互相影響,1989年即在武大學報發表了這方面的文章,後來發現詞義演變的模式與文化演變模式的具有可比關係,發表了《論“對稱同構”原則在漢語和漢文化中的體現》(1990年),該論文經人民大學複印刊物《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後,探索古代術語的理據,繼續抓住“關係”、“同構”等關鍵因素(如《先秦“同義詞區別使用”的理據》1992)。
隨著研究的深入,更加註意文字和聲韻的變化與詞義演變的關係。這方面的論文有《因誤字而導致的錯誤音項》(1999年)、《論假借義同化》和《試論辭書編纂者以又音別義造成的字詞音義混亂》等,其中在1995年發表的《論假借義同化》一文,揭示了文字運用中的假借有時會導致固有義位系統的重新組合,使歷時中的假借義變為共時中的引申義。這篇文章也被人大複印刊物《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這篇文章中提到了詞義演變中“習非成是”的現象,而在編纂《故訓彙纂》的過程中,接觸到了更多的材料,發現“習非成是”還表現為古人在寫文章時按錯誤的訓詁使用字詞從而使其產生新的意義的情況,為此,在“漢語辭彙學首屆國際學術討論會”(2004,武漢大學)上提出了區分“誤解注”與“誤解義”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學者的重視。關於聲韻對詞義演變的影響,也是從文獻的角度來研究的,歷代都編韻書,這實際上是對相傳音義資料的整理,但在這個過程中,整理者偶爾會張冠李戴,從而對詞義的研究產生干擾,對此,發表了《試論辭書編纂者以又音別義造成的字詞音義混亂》(1998)。
在以上基礎上,其研究漸漸集中到清理多義詞(特別是其中的多音多義詞)的詞義系統上面,先後發表了《〈故訓彙纂〉與多義詞研究》(2002)、《“猥”之詞義系統考》(2003)、《論“獪”的異體字》(2004)等文章。
漢語辭彙史研究的另一個著眼點是對古典文獻中的疑難字詞的確切意義的考求,綜合運用傳統樸學和現代的語法修辭的方法,注重比較互證、義素分析和形音義互求,先後發表了《“思而不學則殆”的“殆”》(1984)、《淺論黃季剛考求方言本字的方法》(1997)、《字詞雜釋》(2005年)、《定州漢墓竹簡〈論語〉誤字考訂一則》(2006)。
其對漢語修辭史的研究,在1993—1994年註譯《容齋隨筆》時即已開始,後來攻讀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師從著名修辭學專家鄭遠漢先生,系統地加強了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先後發表了《用典方式說略》(2002)、《用典中的蘊含之研究》(2002)、《〈法言〉詞類活用不合先秦常規例釋》(2002)等論文,並撰成博士論文《用典研究》,該論文經修改後,入選“武漢大學學術叢書”,現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方面研究的特色是注重從語言單位間的“關係”來研究,同時以確鑿可信的豐富材料作基礎。在對漢語修辭史的研究中,緊緊抓住用典、對偶、押韻、比喻及與比喻有關的修辭手法,認為,不同時期文學創作的種種追求主要是通過這樣一些大的修辭手法來實現的。
1985—2000 參加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故訓彙纂》項目(部級項目),已完成。通過這個項目,發現了不少的辭彙學研究課題,積累了相當多的資料。
迄今發表學術論文24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學術論文集1部,參編大型語文工具書1部,參編高校文科教材1部,參編詩詞集1部,點校古籍1部。
詳細情況如下:
“思而不學則殆”的“殆” 《中國語文通訊》1984年(與羅邦柱老師合作)
從“資訊理論”看古籍標點 《武漢大學學報》1988年增刊《青年教師論文集》
論漢語詞義演變中的“相因生義” 《武漢大學學報》1989年第5期。
“對稱同構原則”在漢語和漢文化中的體現
《唐都學刊》1990年第1期,隨後人民大學複印刊物《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
從心理學看古書抄刻中出現的錯誤 《武漢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先秦“同義詞區別使用”的理據 《武漢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論假借義同化 《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人民大學複印刊物《語言文字學》96年1期轉載
淺論黃季剛考求方言本字的方法
試論辭書編纂者以又音別義造成的字詞音義混亂 《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因誤字而導致的錯誤音項-----《集韻校勘一例》 《語言研究》1999年增刊
用典中的蘊含之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用典方式說略 《長江學術》第一輯,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
《故訓彙纂》與多義詞研究 《人文論叢》2002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猥”之詞義系統考 《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考“獪”的異體字(羅積勇,潘小麗) 《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字詞雜釋 《人文論叢》2004年卷。
典故的典義研究 《修辭學研究》第七輯,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
典故的典面研究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定州漢墓竹簡《論語》誤字考訂一則 《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七屆古漢語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巴蜀書社2006年1月版。
論用典的修辭效果 載《中國修辭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即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故訓彙纂》有助於傳統小學研究舉隅(本文涉及到方言本字考證)載《〈故訓彙纂〉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6年9月。
《故訓彙纂》研討會議綜述 載《〈故訓彙纂〉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6年9月。
梅花擬人修辭的文化意蘊 參加2006年“修辭與文化國際高級論壇”論文。已撰成。
用典研究(武漢大學學術叢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容齋隨筆》選譯 巴蜀書社1994年7月版。
《故訓彙纂》論文集(宗福邦、羅積勇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年9月版。
故訓彙纂(參編)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版。
二拍(點校其中《初刻拍案驚奇》)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
珞珈詩詞集(編委兼作者)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 故 訓 匯 纂 》
(參編158萬字)
《故訓彙纂》已於200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它全面系統地彙輯了先秦至晚清古籍中的故訓資料,並加以嚴謹科學和方便實用的編排,學界認為,它是繼《辭海》、《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之後又一部大型語文工具書。它在編撰過程中曾獲得全國高校古委會的工作獎。該書由武漢大學文學院古籍所獨立編撰,主編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羅積勇為編撰者之一,編撰了其中十部、匚部、部、勹部、土部、犬部、冫部、牛部、方部、矛部、目部、矢部、網部、舟部、衣部、豕部等部首,撰寫字數為158萬。
該書已於2003年7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用典研究》簡介
《用典研究》在國內外關於典故和用典的研究領域拓展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層面。國內外這個領域的研究可分為典故溯源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已有的理論研究或者出於辭典編纂的需要,糾纏於“典故”與“成語”的界限,《用典研究》則擺脫了這種實用的、靜態的研究的局限,直接從語言運用及其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顯然抓住了問題的實質。這項研究是“中國修辭史研究”的一部分。這是一項要綜合運用古代文史功底和現代語言學知識與方法的交叉性、邊緣性研究。
該書主要創新表現在:
一、第二章第二節對暗用途徑的分析,首次提出了“利用原文本片斷與現文本的差異性”、“利用含典語段中敘述或發問的突兀性”以及“利用疊用的各典故間表現出來的混時性”來識別暗用。
二、第三章第三節《典故的典面研究》和第六章談“疊引”的部分關於對偶、對仗和押韻對特殊典面形成的影響的分析,比較有心得。
四、第四章之五、六節和第五章之二、三節,對用典與雙關、別解、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的關係作出了比別人更深入、更明晰的闡述。
五、第五章第四節揭示典故語的代言功能,首次提出並分析了“典故義是如何轉化為言語義的”這個重要問題。
六、第六章之二、三節在分析“疊引”時,從典故語與句子語法結構的對立統一的角度,第一次清楚地描寫了疊引的各種形式,特別是對“層疊”的分析、對疊引中義相制約現象的揭示,發人之所未發。
七、第七章對用典效果的分析充分採用了語境分析、表達同一意思時用典和不用典語句的對比分析以及文化背景分析等方法,避免了泛泛而論。
這項研究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該項研究對古代各類作品(特別是文學作品)中的用典現象進行了科學的清理分析,明其結構,見其源流,這對準確理解古代文學作品,深入繼承優秀文學遺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該項研究既總結了前人用典研究方面的成果,又不為其所局限,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科學分類的原則基礎之上,從多個層面對用典方式進行分析,但同一層面堅持按同一標準分類,從而保證了結論的科學性和成果應用的可操作性。
三、《用典研究》的作者為了研究修辭形式及其功用、效果,不惜精力,廣泛搜閱古籍,尋找可供比較的語料,這一方面使其研究特別具有原創性,同時也弘揚了一種實事求是的良好學風,十分可貴。
該書共29萬字。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