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村

福建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轄村

塔下村,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下轄行政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書洋鎮西部,村域面積5.68平方千米。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構築於“兩山夾水、鐵扇關門”山川形勝中的太極狀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是客家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見證,也是研究福建土樓歷史演變和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建造技術的重要實例。村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德遠堂、石龍旗等歷史遺存和“春祭”“作大福”等傳統習俗,展現客家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固守與承襲,為研究中原文化改變和漢族南遷史提供了佐證素材。

2016年12月,塔下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布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1月,塔下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20年8月26日,塔下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歷史沿革


塔下村
塔下村
明清時期,塔下村隸屬南靖縣居仁里梅壠總塔下村。
明代,張姓入閩始祖張化孫派下九代孫小一郎偕妣華一娘由南靖金沙蕉坑遷廣東大埔,又遷至緊鄰南靖的馬頭背張屋坪。后移居平和小溪打鐵,生二子,小一郎和長子留居小溪,華一娘攜次子光紹遷回張屋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肇基塔下。因為客家話里,“踏下”與“塔下”諧音,因此多年後,張氏子孫為了紀念先人,把該地叫做“塔下”。
明崇禎四年(1631年),塔下村建造福興樓,後來陸續建造了42座土樓。
清朝末年,由於地理環境限制,塔下沒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樓,張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兩岸的空地上建起多座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腳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的景觀。
民國初期,塔下村隸屬南靖縣三團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后,劃歸梅江鄉塔下保。
1949年後,塔下村屬第五區曲江鄉。
1958年,曲江鄉和書洋鄉合併,成立書洋人民公社,塔下村編為塔下大隊。
1984年,塔下村改為塔下村委會(含塔下、大壩兩個自然村)。
1989年,書洋人民公社改為書洋鄉,后又改為書洋鎮,塔下村隸屬書洋鎮。
地名由來
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華一娘攜次子光紹遷回張屋坪,肇基塔下。因為客家話里,“踏下”與“塔下”諧音,因此多年後,張氏子孫為了紀念先人,把該地叫做“塔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塔下村隸屬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縣道562(梅塔線)穿境而過。北臨曲江村,西臨文峰村,南臨下版寮,東臨南歐村,西北與南靖縣接壤;距書洋鎮約15公里,南靖縣城約55公里,村域面積5.68平方千米。
塔下村
塔下村

氣候特徵

塔下村位於中國緯度較低的南方地區,地處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地段,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侯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21℃,年降雨量1700毫米,雨水充沛。
塔下村
塔下村

地形地貌

塔下村坐落在博平嶺南段山腹,東西為夾岸高山,中部為溪流,全村平均海拔565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塔下村盛產茶葉、紅柿毛竹等,是漳州地區的茶葉之鄉和柿子生產基地。

村落特色


選址理念
塔下村山環水抱,田可耕、山可構、水可漁。地勢平坦,左右群山環抱,村中清水環流。整個村落前有溪水,後有高山,四周群山環抱,又有“鐵扇關門”,陰陽相合,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天人相合的融洽之境。塔下村選址具有“隱、山、水、田”四大特點。
隱:山高林密,塔下村選址於大山深處,群山環抱,與外界相隔。
山:高山峽谷、溪流從峽谷中穿過,山地資源廣闊,為建造房屋提供了充足的木材資源。
水:年降南量1700毫米,雨水充沛,溪流從村中流過,為村莊農田灌溉、飲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青條小溪自南而北從塔下和大壩土樓群的前向橫穿而過,形成了不同的臨溪風貌。
田:塔下村選址於高山峽谷中,山麓相對較為平坦,為先民提供了相對充足的國地資源,但隨著人口的增多,田地資源相對匱乏。塔下村對山體的開墾幾乎到了極限的程度,兩側山體上坡度低於45度的山體幾乎全部被開墾成農田,體現了塔下人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的精神。
空間布局
塔下村溪流呈“S”形從村中穿過,街巷建築主要沿著溪流兩岸分佈。兩座圓樓裕德樓和順昌樓位於溪流兩側,結合溪流形狀有太極的意味,因此塔下又被譽為“太極水鄉”。

人口民族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塔下村戶籍人口為1600人,常住人口為1600人,主要民族是漢族。

經濟


2010年,塔下村累計接待遊客128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78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7481元,轉移勞動力1200人,休閑農業收入達到1200元。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塔下村主要產業是旅遊業、服務業、種植業,村集體年收入為74.68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049元。

旅遊


景點

德遠堂
德遠堂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的較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築之一,修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還分別於清光緒三十年(1850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民國十七年(1928年)、民國三十年(1941年)、1977年、1993年進行了修繕,現建築形制基本保留清代風格。
德遠堂
德遠堂
德遠堂坐落在村莊東面山坡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屬於“二進建築”。大門兩邊各擺著一個大石鼓,石鼓屏風穿鑿雕刻著二十四孝傳統人物塑像。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國志、八仙、封神榜等歷史流傳人物,有龍、虎、獅、麒麟、鳳凰、雉雞等珍禽名獸;有牡丹花、山茶花、蘭花、菊花等花草。大殿橫樑上鐫刻著朱熹的警句:“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大廳兩邊紅柱上寫著張翱作的取材於張姓家族歷史名仕的一對長聯:“得姓由軒轅大儒一人銘垂二篇扶漢三傑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旅派,揚名顯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忍書百字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靈億尊依然文獻宗支。”上下聯78個字嵌入“一至十百千萬億”數列,含14個典故,其中“忍書百字”是唐代張公藝九世同居的家范。德遠堂前是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邊兩側石坪上聳立24支高過10米的石龍旗杆,這24根石龍旗杆,是中國現存最多的石龍旗,是罕見的石龍旗杆。德遠堂後面是一片風景林。
塔下村以德遠堂、石龍旗等為代錶的歷史遺存,烙記了客家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固守與承襲,為研究中原文化嬗變和漢族南遷史提供了佐證素材。
石龍旗杆
德遠堂前豎立24支高過10米的石龍旗杆,是中國古姓氏祠堂現存石龍旗杆最多的一處。石龍旗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築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舉功名,村中都會在家廟的半月池周圍豎立石質的旗杆以示慶祝。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石龍旗杆的長度、底座的樣式和桿身的雕刻都有區分。石龍旗杆最初的意義是激勵子弟用功讀書,考取功名。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鐫刻立桿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輩序、姓名;頂端多有雕飾,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頂端便雕上“毛筆”,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桿,但也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桿的,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杆。
根據《張氏族譜》記載,第一座石旗杆豎立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解放前一共豎立了14座。自1978年以來又陸續豎立了10座。德遠堂的石龍旗杆有團結族人、勉勵後輩的功能。塔下村的石龍旗杆一共有24座,高度均在10米以上,一座座石龍旗杆顯示著張姓子弟的詩書傳家之風。
豎立石龍旗杆的資格也實現了與時俱進。1978年的第15座旗杆便與功名無關,是一位海外族人為其百歲老母而立,也開了為女性立桿的先河。2012年3月豎立的第24座旗杆則是為本族一位旅居泰國的慈善家而立。
石龍旗杆
石龍旗杆

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民俗
● 客家術偶戲
客家術偶戲的發源地為上杭縣白沙鎮大金水竹洋自然村,隨著客家人的流動傳入南靖地區。在塔下村,客家木偶戲這一民俗技藝被很好地保存與繼承了下來。
● 婚嫁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是人生頭等大事,塔下村的婚嫁儀式嚴謹隆重,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相親:由媒婆安排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面,男方帶上禮物與“面花錢”登門拜訪女方家。
(2)壓定:相親后如若雙方同意,男方就到女方家“納彩”、下聘禮,並拜天地祈求結親順利,之後男方可請先生擇日迎娶。
(3)送日:在擇定日子,男方家張燈結綵,準備就緒。在頭一天就帶上所需的所有東西到女方家。第二天一早,新娘梳妝完畢,坐上花橋,迎親儀式正式開始。
(4)回娘家:在擇定日子,新娘母親來新郎家接新娘回娘家,此謂“頭轉客”,且新娘應在第二天未做飯時間前返回。
● 喪葬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規律,土樓人對六十歲壽的人逝世后,都認真操辦葬禮事宜,其大致流程如下:
(1)老人斷氣后,子孫就焚燒紙錢,並於河裡取水給死者沐浴更衣。
(2)請風水先生確定入殮、做道場、出殯的時辰。
(3)請文化人寫報貼、訃告通知葬禮事宜,村裡人聽說此事則會來無償幫忙。
(4)風水先生提前訂好墓的位置,道士們則提前布置道場。
(5)出殯:在複雜的儀式之下,將裝有死者的棺材安葬於墓中。
(6)做道場:道士帶領死者的家屬以到家的法度超度亡靈。
(7)謝客:喪事結束,孝家子孫置辦酒席答謝諸人。
● 過春節
農曆新年是土樓人最隆重的節日,外出打工的人都要趕回過年——“百鳥歸巢”,從十二月二十日“入年界”就開始安排過年的事宜了,這是一個全村都參與的節慶活動。
● 元宵節
塔下人鬧元宵多在德遠堂進行。正月十五日,德遠堂內張燈結綵。是夜,上一年的新婚夫婦都要在此拜祖摘燈花,以祈早生貴子。當日白天,村中舉行游神活動,晚上則演大戲、放煙花,直到午夜。此為全村參與活動。
● 春祭
二月祭墓,月初擇日開祭德遠堂始祖華大婆后,各房各戶分別進行條拜,大壩村拜開基祖標宸公、標宸媽。此為全村參與活動。
● 三月半
吳工大帝又名保生大帝,乃古代名醫,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是日為其生日,大壩村在培蘭齋祈神做福,演木偶戲三天三夜,並量辦酒宴,請來道士與神明以慶祝其生日。此為全村參與活動。
● 端午節
端午節當天,塔下人圍坐在一起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中午會餐喝雄黃酒驅蛇妖邪氣,孩子吃紅雞蛋,並採石香蒲、青艾草、痱子草等沐浴解毒,門上掛桃枝、艾草驅邪。此為全村參與活動。
● 中元節
中元節又名“七月半”,該節日是紀念塔下村人從馬頭背於七月十四日遷來安居的日子,是日家家戶戶都要到德遠堂祭祖。此活動為全村參與。
節日當天村民們分享月餅,拜土地伯公祈求稻穀、番薯、芋頭豐收,用月餅作貢品焚香拜仙姑。此活動為全村參與。
● 做牙
大壩水口伯公正月初八日“頭牙”,十二月十一日“尾牙”,家家戶戶辦牲禮祭拜,演木偶戲三天,祈求伯公保佑平安。
尚學文化
塔下客家先民,有敬教重才的優良傳統,他們在樓內量辦私塾學堂,培養子弟。塔下村第16世祖嘉程公為了給於孫後代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振家聲,建了一座文選樓供子孫讀書學習之用。樓內熾昌庭的對聯:“世間善事忠和孝,無下良謀讀與耕””,體現了“興詩立禮”的儒家思想,告誡後代要注意禮義,讀書求進。
從《張氏德遠堂族譜》中考證,塔下從九世開始就創書租儒租,及后各房都有儒租田戶。清朝道光年間,還組織“曲江文會”,舉行作文評講活動,勉勵人們發奮讀書,並在族規中規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學歷者,可獲得數十擔儒租田,中舉、中進士或取得一定官職的鄉賢,可在祠堂前樹石龍旗杆,藉以激發人們努力向上。因此,從清乾隆至光緒年間,族中有14人獲得舉人、進士學位,便先後樹起14支石龍旗杆。14支石龍旗杆,成為塔下張氏族人篤重文明教化傳統文化思想的象徵。
民國初年,廢科舉興新學,塔下村辦了西園學校培養張姓子孫,原國民政府縣長贈有“歇家興學”的牌匾。據《南靖縣教育志》記載:民國初期,南靖縣留學生10名,德遠堂張姓家族有4人分別在法國里昂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校。建國后,塔下村在旅外華僑的資助下,建起中學校舍一座、小學校舍4座,設立“德遠堂教育基金會”、“張秋光教育基金會”、“張榮汀獎學金”等。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南靖境內德遠堂張姓派下4000人中,有大學生200多人,其中張萬齡家族有30多人。2001年高考,張舒綜合分獲福建省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2002年,張金燕考上北京大學,成為北大醫學專業8年制直接攻讀博士的學生。族人中獲博士學位5人、研究生3人,教授、副教授10多人,在中國從事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300多人。
非遺項目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是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夯土技術:土樓外牆用土的配方繁複、考究。首先,土樓主要建築材料必須是沒有雜質的細凈紅土,再按一定的比例摻以細河沙、水田底層的淤泥和年代久遠的老牆泥。充分攪拌均勻后,加水用鋤頭反覆翻整發酵。這道工序對土樓的建造至關重要,混合泥發酵的充分與否將直接影響土樓建成后的使用壽命。土樓的外牆泥如果發酵不到位,就會使牆體在溫度和溫度變化時產生開裂現象,威脅到土樓內住戶的安全。按比例配合而成的泥土被稱之為三合土,還須在裡面加入上好的紅棗、打散起泡的雞蛋清、不見米粒的糯米湯。夯建土牆時,要在泥里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大塊的山石以加固牆體。這樣夯成的土樓外牆將不懼水浸,堅如磐石。
營造特點:客家土樓的特點是以一圈高可達五層的樓房圍成方形或圓形巨宅,內為中心院,祖堂一般設在樓屋底層與宅院正門正對的中軸線上;或在院內建平房圍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設在核心內圈中央,是祭祖和舉行家族大禮的地方。外圍土牆特厚,長可達2米以上。一、二層是廚房和穀倉,對外不開窗或只開極小的射孔,三層以上才住人開窗,也可憑以射擊,防衛性特強。客家土樓主要有三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它的建築特點有三點:1、中軸線鮮明。一般來說廳堂、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其它附屬建築分佈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2、以廳堂為核心。突出主廳的位置,以廳堂為中心,規劃院落,再以院落為中心進行土樓整體的組合。3、廊道貫穿全樓。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的土樓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區為數極個別。

特產美食

物產
塔下村建立起南靖的第一個茶場,出產多個品種的茶葉,同時也盛產柑橘、柿子、梅子等水果。塔下村擁有茶園2000多畝,果園近千畝。年產茶葉12.5萬公斤,柑桔、柿、梅等鮮果50餘萬公斤。塔下村茶葉有安溪鐵觀音、毛蟹、梅尖、烏龍等品種,每年精製鐵觀音等名茶出口新加坡。在新加坡,塔下出產的鐵觀音罐茶享有“七泡有餘香”的美譽。
美食
塔下村的美食有:梅菜扣肉柿餅、潤餅、客家紅燒肉、釀豆腐五香卷芋包、芋頭糅、梅干、李干楊梅酒等。
(1)柿餅: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約經一月後,放置席圖內,再經一月左右,即成柿餅。
(2)潤餅:清明吃潤餅,在閩南、潮汕和台灣很盛行,“潤餅”正名春餅,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即潤餅皮,包餡兒的潤餅菜有胡蘿蔔絲、肉絲、蚵煎、香菜、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油煎蛋絲、海蠣煎、油酥海苔、花生末、炸粉絲、香菜、蒜絲。
(3)客家紅燒肉:紅燒肉是客家人逢年過節餐桌上必備的菜肴。它色澤紅艷,肥而不膩,味香下飯,肉汁還可用於拌面。
客家紅燒肉
客家紅燒肉
(4)釀豆腐:客家釀豆腐也稱為肉末釀豆腐、東江釀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據說與北方的餃子有關。通常將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塊,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後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
(5)五香卷:五香卷是一道福建傳統特色名吃。逢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必備滷麵,配以五香條招待親朋好友,這也是當地的傳統民俗。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莘養、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

獲得榮譽


2007年,塔下村以“村古、景秀、水美、民朴”入選“中國景觀村落”。
2016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決定將塔下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1月,塔下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