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雲南師範大學二級學院
雲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恢復重建於1999年6月。現有藝術設計、音樂學、美術學、舞蹈學和藝術教育五個本科專業,招收美術學、美術教育、音樂課程論三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合計本科與碩士生860餘人。全院教職員工72人,專任教師6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16人,博士學位1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比例為25%。碩士生導師8人,校級骨幹教師2人
“美術學”與“音樂學”為校級重點學科,“藝術教育”為校級重點建設新專業,“藝術概論”為校級精品建設課程。
藝術學院師生的科研、創作與演出成果突出,音樂、舞蹈、美術、藝術設計與藝術教育等參展(演)的作品頻頻得獎。
學院有兩位教師(施榮華、郭亞飛)獲曾憲梓全國優秀教師三等獎。音樂與藝術教育系教師在“中國民歌大賽”、“中國‘華鑫杯'名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雲南省青年歌手大獎賽”、“雲南省‘聶耳杯'音樂教師技能比賽”等省級以上競賽中獲得特等獎、金獎、銀獎等獎項35項;音樂系學生張繼心、張薇薇等在央視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中獲銅獎、優秀獎,在全國各種“推新人”大賽以及省級以上的演唱(奏)中獲獎項100餘項。舞蹈系阿楚瑪副教授榮獲“荷花杯”全國舞蹈大賽銀獎;美術系教師在德國、美國、香港、昆明等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4次,參加瑞典、韓國等國際作品交流展,參加全國美展六次;獲省級以上獎項30餘項,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入選全國美展3人、本科生入選全國美展4人次,獲省級以上獎項11人次。藝術設計系教師在廳級以上的攝影、設計、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40餘項。
特別是在“迎評促建”各項工作的推動下,2006年的師資隊伍建設尤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師隊伍中博士學位“零”的突破(設計系的李立),在職攻讀並取得碩士學位“零”的突破(設計系的向傑),在職教師考取學術性碩士“零”的突破(音樂系的王靜)、引進碩士研究生最多的一年(設計系的高海燕、李宏,音樂系的楊琛),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零”的突破(音樂系的陳蔚),青年教師破格晉陞副教授“零”的突破(設計系的李立、音樂系的甘寧),學生合唱團與舞蹈隊在國際奧林匹克(第四屆世界合唱大賽)合唱比賽與“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銀獎和優秀獎的好成績。
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來指導與管理教學工作,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綜合能力。
首先,學院進一步正確理解專業能力與素質教育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係,防止在推進素質教育與教育改革過程中出現表面化與形式化傾向。教育的本質是傳授知識,但傳授知識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簡單地記憶現成的東西,而是通過現有知識的啟蒙,使學生從原有的自然狀態提升到理性存在的狀態,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自學及創新能力。科學的素質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提升,而且還將在更深的層面上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與人文視野。
其次,學院確立了藝術專業因材施教的多元化質量觀是實施專業學習與素質教育的先導和核心。在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上必須堅持專業學習人才觀與質量觀的多元化目標。培養目標不同,其質量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當代的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就業手段,而是社會活動主體素質提高的必要途徑。學院的教學管理與教育改革必須著眼於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知識結構、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而這種提高就是一種質量。
近幾年來,藝術學院5個本科專業在教學管理與教育改革上,堅持以因材施教為核心的多元化質量觀,在專業培養目標和模式上實現多樣化,用一種更開放、更靈活的教育教學體系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差異和個性。
藝術設計 專業從2005年開始實行“3+4+1”分流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前3個學期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從第4學期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自由選擇三個專業方向中的一個方向:或“廣告藝術設計”或“數碼藝術設計”或“環境藝術設計”。第八學期為“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訓練”。努力培養基礎紮實、特長顯著、個性鮮明,適應性強的新型的藝術設計行業的高層次人才。專業目標定位:培養具備藝術設計理論與技能、藝術素養與創新意識,能在各類設計公司、裝飾公司、規劃設計院等部門從事策劃創意、設計製作、影視動畫、環境景觀等設計規劃的高級專門人才。
音樂學(師範)專業實行個性化的主輔修制,在四年學習中,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興趣,或選擇“聲樂”或選擇“鋼琴”和其它器樂等,作為主修課程。使學生不僅具有較紮實的全面的音樂理論知識與運用能力,而且具備或“聲樂”或“器樂”的個性特長。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美術學(師範) 專業實行的是“3+5”專業分流培養模式,即前3個學期主要學習掌握美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美術教育的基礎知識,后5個學期,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與愛好,在國畫、油畫與版畫三者之間選擇一個專業方向,突顯了因材施教與差異化培養。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美術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舞蹈學 專業主要實行“4+4”個性特色培養模式,即前4個學期共同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后4學期主要分“編導”與“師範”兩個方向分流,充分體現差異化培養的教育理念。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舞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舞蹈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藝術教育(師範)專業的特點是綜合複合型人才,打破傳統音樂、美術與舞蹈的界限,努力打造掌握較紮實的音樂演唱(演奏)、繪畫創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較高的美學藝術理論修養與藝術教育能力。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音樂、美術、舞蹈三位一體的理論以及表演(創作)實踐與教學能力,具備在中 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藝術教育的教育工作或藝術管理工作。
主要的辦學特色是:發揚西南聯大精神,艱苦創業,堅持“四建”(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制度建設),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在全國率先開設“藝術教育”新專業,彰顯雲南師大的特色優勢。堅持藝術專業重實踐重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拓寬學生“第二課堂”的空間。
藝術學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創業之路。藝術學院是雲南師大第一家整體搬遷到龍泉路新區辦學的學院。當時的辦學的條件異常艱難,晴天一身灰,下雨兩腳泥,廖廖數間琴房和畫室,自己動手,設計和改造了攝影實驗室,數字圖形教室。為成立之初只有兩個本科專業(藝術設計與音樂學)奠定了基本條件。當時只有18名專任教師,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人,教師主要是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與西南師大的本科生。今非昔比,藝術學院有自己一幢近7000平方米的獨立教學樓,專任教師有60人,具有副高職稱教師佔21.66%,具有碩士學位教師佔25%,2006年還實現了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零”的突破。學院7年的辦學歷程,也是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7年,從最初的2個本科專業(藝術設計與音樂學)發展為5個,新增了美術學、舞蹈學和藝術教育。2003年與雲南藝術學院同步實現了碩士點“零”的突破。“美術學”與“音樂學”為校級重點學科。
藝術學院五個本科專業現有本科生820餘人,碩士研究生40餘人。
學院教師的學緣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來自中央美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音樂學院、浙江美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雲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昆明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師大的碩士與博士生,學院也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隊伍,學院行政管理隊伍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已佔了33.33%。
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在全國率先開設“藝術教育”新專業,彰顯雲南師大的辦學特色優勢。《雲南省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指出:“普通高等藝術類師範院校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和造就適合雲南省藝術教育發展的藝術教師隊伍,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突出師範性,要與該省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相銜接,培養的學生能勝任中小學藝術課的教學,加大改革與創新、教學管理和教學科研能力。……高校藝術師範專業要從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出發,改革課程設置、結構和內容,減少課程門類,拓展專業口徑,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用性。……針對雲南省廣大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嚴重匱乏,藝術教育水平滯后的實際情況,將推廣藝術課(音樂、美術)主輔修教學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培養複合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新模式、新途徑”。藝術學院在不斷穩定與提高音樂學、舞蹈學與美術學三個傳統師範專業的基礎上,努力建設“藝術教育”新專業,拓寬與創新培養雲南基礎教育藝術類師資隊伍的模式。“藝術教育”新專業是雲南師大2003年“新一輪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的優秀成果。藝術教育新專業突破了傳統藝術專業各自封閉的現狀,充分利用學院現有的師資與設備資源,將“音樂”、“美術”和“舞蹈”三個二級學科努力打造融合為一個培養複合型藝術師資的新專業,新設了“中西方藝術史”、“中西方藝術教育史”、“表演理論與實踐”等課程,新專業分為“音樂舞蹈系列”與“美術系列”,前者除了要學習傳統的“聲樂”、“器樂”、“舞蹈”、“即興伴奏”等課程外,還必須學習“國畫基礎”和“速寫”等課程;後者除了要學習傳統的“素描”、“色彩”等課程,還必須學習“聲樂發聲基礎”、“民族民間舞”等課程。為藝術類課程新課標的貫徹落實創造了良好條件,已得到了中小學有關領導與教師的肯定,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藝術教育05級的同學經過專業教師的指點,表演了雲南省大學生首場原創小型音樂劇,綜合專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開拓創新性的“藝術教育”專業,努力培養掌握較紮實的音樂演唱(演奏)、繪畫創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較高的美學藝術理論修養與藝術教育能力的師資人才。
根據藝術專業重實踐重創新的特點,學院不斷拓寬學生“第二課堂”的空間。使學生能把教室里教師講授的知識,通過“第二課堂”進行實踐探索與內心體驗,進一步消化吸收,從而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學院現有合唱團、舞蹈隊、書法、攝影、演講、節目主持人和漫畫社等“第二課堂”社團10多個,學院80%以上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喜愛的“第二課堂”中展示才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近兩年來,全院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第二課堂”活動200餘項,獲省級以上表彰獎勵40項,其中學生合唱團參加第四屆國際合唱節獲銀獎;學生青年舞團參加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音樂專業朱澤瑾同學2005年獲中國商務小姐全國總冠軍,2006年獲“雲南省旅遊形象大使”稱號。藝術學院為全校其它專業培訓美術攝影藝術表演等上千人次,對全校學生產生了積極影響,為雲南師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教育做出了一定貢獻。其次,2005-2006學年,學生申請課外素質教育項目立項2項(已結題),申請大學生科研訓練基金項目立項4項(已結題),2006-2007學年又申請並立項以上兩個基金項目11項。另外,為了加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從2006年開始,學院黨委已決定每年從優秀的本科生抽調2~3人擔任本科新生班的班主任,安排了岳靜(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王平平(03級藝術設計專業)、李丹丹(03級舞蹈專業)擔任了新生班主任,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和提高。通過豐富的“第二課堂”加強了學生的實踐鍛煉,從而使全院學生在專業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取得較顯著的效果。
培養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目標。學校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教師為主體。根據雲南師大的培養目標定位(以培養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基本目標,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持續發展潛力,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的專業型教師以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門人才)的精神,藝術學院遵循培養藝術人才與藝術師資人才的規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是以寬厚的文化知識為基礎,以創新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個性的全面發展為特色,實現知識、能力、實踐、素質的有機統一。
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是: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提高能力,培養素質,辦出特色。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提高教學質量與科研(創作)水平為重點。
音樂學與美術學是藝術學院的主幹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對教學計劃作更為科學的調整,對主幹課程作更為深入的改革,因材施教,不斷提高生源質量與教學質量,爭取在“十一五”末達到省內一流水平。
“藝術教育”是學院最具特色的新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進一步挖掘“藝術教育”專業的特色內涵,在“大藝術觀”的統領下,深化提升藝術教育專業新的特質與優勢。努力構建“藝術教育”專業的新理念、新元素,使其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性的有特色的專業。
藝術設計與舞蹈學是學院最活躍的非師範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加大實踐性與創新性的課程改革,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主動適應人才市場的新需求,讓學生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對外招聘優秀人才與內部在職進修攻讀學位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具有藝術專業背景的熱愛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隊伍。
第一,近5年內引進15名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其中博士生不少於5人),儘快提高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爭取在2010年達到35%。
第二,近5年內輪流派出24名在職教師或攻讀學位或作為“訪問學者”有一年以上的脫產進修,努力在整體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書育人的自覺性。
第三,爭取在5年內每個專業有1~2位教授的學術造詣達到省內一流水平,並在國內有較大影響。
第四,在5年內努力建設一支穩定的熱愛管理工作的有藝術專業或碩士學位背景的行政管理隊伍。管理出效果出質量。
發展思路的指導思想:立足邊疆,服務雲南基礎教育,主動適應21世紀藝術類師資隊伍的需要;為建設師範性、綜合化、開放式、有優勢的新型雲南師範大學而作出新的貢獻,創造新的亮點。
當代高等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功能的多樣性,由傳統的單一人才培養功能向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多種功能轉型。根據雲南師大“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藝術學院的發展思路具體有兩方面的表現:
首先,以學科的高品味學術性發展為基礎,爭取在“十一五”期間獲得“音樂學”與“藝術設計”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在此基礎上能獲准“音樂學”、“藝術設計”與“藝術學”的碩士授予權。在以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為“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與博士點的申報創造條件。
其次,堅持以雲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構建師範性為優勢與特色的辦學方向。努力適應由傳統單一的培養師資辦學模式向適應現代大學發展特點和未來師範教育要求轉變。在穩定和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礎上,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突破藝術類碩士點較少的“瓶頸”,實施教育碩士專業培養工程,爭取在“十一五”末,研究生的數量達到全院學生的20%。同時,為師範專業實現“並進式”向“遞進式”轉變創造條件,即將專業學科教育與教師職業教育進行分離,從而使音樂、美術、藝術教育等師範專業的學生既有相當於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又有從事教師職業必備的素質,增強師範生在從業競爭中的優勢與發展後勁。努力保持雲南師大藝術學院在培養雲南基礎教育藝術師資上的主渠道作用,著力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教育科研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使該院的教師與學生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先行者與帶頭人,爭取成為專家型教師與藝術教育專家,在雲南基礎教育領域內的藝術教育、創新教育及教育教學改革中真正起到示範作用。使學院在質量規模、結構層次、實力特色方面進入全國省屬師大同類學院的先進行列。努力適應和滿足雲南省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對人才培養規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