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鈔
宋詩鈔
宋代詩歌總集。包括《宋詩鈔初集》、《宋詩鈔補》兩種。《宋詩鈔初集》一百零六卷,清代吳之振、呂留良、吳自牧編選。《宋詩鈔補》,清代管庭芬鈔、蔣光煦編。
吳之振
吳之振(公元1640年—1717年),清代詩人。字孟舉,號橙齋,黃葉村農。石門(今屬浙江)人。貢生。官申書科中書。后隱居,買名園“黃葉村莊”,常與友人在園中飲酒賦詩。平生與呂留良交情最深。他的詩專學宋人,“出入於宛陵(梅堯臣)、東坡(蘇軾)、山谷(黃庭堅)諸家。(徐世昌《晚晴移詩匯》)但同時避免了許多宋詩佶屈聱牙、生硬堅澀的毛病。題材上多為寫景,酬贈之作,山林詩最為有名,也有一些反映現實的篇章。體裁上,以七言絕句見長。描寫風俗的《課蠶詞》被稱為絕唱。著有《黃葉村莊詩集》十二卷。還選刻施閏章、宋琬、王士禛、王士祿、陳廷敬、沈荃、程可則、曹爾堪的詩為《八家詩鈔》。呂留良
呂留良(公元1629年—1683年),清代文學家、學者。字庄生,別號晚村;又名光倫,字用晦。崇德(今屬浙江)人。明秀才。初與黃宗羲、高斗魁等人結識,明亡后,他散其家財,連結海上,圖謀復興,備嘗艱苦。時移事變,知事不可為,遂家居授徒,借著書講學,以寓其鬱勃不平之氣。他性格高傲,自認為文章聲氣已足獨樹一幟,於是痛詆王陽明,又詆《明儒學案》,並詆黃宗羲晚節,二人遂絕交。清廷舉薦博學鴻詞科,他誓死拒薦。晚年削髮為僧,名耐可。心情鬱悶,因病而終。死前作《祈死詩》6首,中有“貧賤何當富貴衡,今知死定勝如生”句。首著《維止集》一書,對清廷多所譏刺。雍正時,為曾靜,張熙之文字獄所株連,竟遭到棺戮屍,著述焚毀,但民間仍有流傳。呂留良學宗程朱,博學多才。其文善於說理,唯尖刻處令人望而生畏。詩學楊萬里,陳師道,多抒寫易道的悲憤和不願仕清的決心,深情苦語,狂放不羈,悲愴之情,令人感喟。但也有一些蕭閑淡遠之作。主要著作有《呂晚村詩集》、《呂晚村先生文集》八卷和續集四卷、《東庄詩存》七卷。精通醫學,曾著《醫貫》。吳自牧
吳自牧,吳之振之侄。事迹今無考。只知當時已有文名、詩名,並酷愛宋詩。管庭芬、蔣光煦,事迹今無考。
《宋詩鈔初集》,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開始,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編定,前後歷時九年。《宋詩鈔初集》收詩人一百家,每集之首,系之小傳,並加品評或考證。其中楊萬里選了《江湖集》等九集,謝翱選了《發集》二集外,其餘皆一人一集。而實際上劉■、鄧肅、黃干、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馮時行、岳珂、嚴羽、裘萬頃、謝枋得、呂定、鄭思肖、王柏、葛長庚、朱淑真等十六家有目無書,《初集》並未編完。《初集》共收詩一千二百餘首。所收宋人詩作,原已成集者按時代先後為序。原已成集但選詩不滿五首者與原未成集者中為一編,附在全集之後。此書有明顯疏漏。鈔選詩中漏錯互出,對卷帙繁多的別集,往往前詳后略。1914年,李宣龔校補了其中的缺文,計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宋詩鈔補》選補作家八十五人,除原缺十六家之外,其他作家名作,也多有增補,共計增詩二千七百八十首,其體例一如原書。但其中也選汰不精,有些作品不是選自別集,而是用《宋詩紀事》、《宋百家詩存》湊數。
《宋詩鈔初集》,有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吳氏鑒古堂刻本;1914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本;1935年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第二集)本。《宋詩鈔補》有1915年上海涵芬樓排印本(以別下齋藏本為底本)。1984年中華書局根據以上版本進行整理,統一別集的名稱,刪除了兩書重複的部分,改正明顯的錯字和異體字,並加新式標點,合編為一書,統稱《宋詩鈔》。
選刻宋人詩,宋已有之。呂本中(字居仁)曾列《江西宗派圖》,自黃山谷以下共二十五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卷錄有《江西詩派》一百三十七卷,續派十三卷,只選一派的詩。南宋陳起編《江湖小集》九十五卷,選六十二家;又《江湖後集》二十四卷,選四十人,所選較偏於南宋江湖詩人。明代弘治中,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領的“前七子”樹起“復古”的旗幟,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到嘉靖時,“后七子”繼之而起,復古之風更甚。實際上“前後七子”的復古不過是“是古非今”,重橫仿而輕創造,滿足於“尺尺寸寸”地模擬古人。致使“尊唐黜宋”的詩風盛行,“宋人集覆瓿糊壁,充之若不克盡”。“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龍認為“宋無詩”,他選的《古今詩刪》共三十四卷,自古逸始,竟以明直接唐代,宋元詩連一個字的位置都沒有。明中葉以後,以三袁為首的“公安派”對統治文壇近百年的復古主義批判猛烈,矯枉過正,竟然把宋詩捧得超過盛唐詩,蘇軾高於杜甫,歸根結底,這都是針對“前後七子”的復古而表揚宋詩的。
其間,較為人知的宋詩總集或選本有李■(字于田)所編的《宋藝圃集》,二十二卷,收入二百三十七位詩人的二千多首詩,經過十三年的“殫力■羅”,隆慶丁卯(公元1566年)始成。還有曹學?(公元1576年—1664年,字能始,號雁澤,又號石倉)編選的《石倉歷代詩選》(又名《十二代詩選》),所選百數十家,總五百零六卷,其中宋詩一百零七卷。吳之振《宋詩鈔序》稱:“李■選宋詩,取其離遠於宋而近附乎唐者,曹學?亦云:‘選始萊公,以其近唐調也。’以此義選宋詩,其所謂唐終不可近也,而宋人之詩則已亡矣。”清代詩人有尊唐、宗宋兩大派。清初,黃宗羲、呂留良、吳之振、陳︳等人提倡宋詩,黃宗羲曾說:“詩不當以時代而論,宋元各有專長。”又說:“天下皆知宗唐詩,余以為善學唐者唯宋。”呂、吳有感於宋詩“向無總集,亦無專選”,極欲使“天下黜宋者得見宋之為宋,於是親手編選了卷帙繁多的《宋詩鈔》。
錢鍾書先生《談藝錄》補訂本稱:“潘雪帆問奇、祖夢岩應世合選《宋詩■■集》四卷,宗旨似在矯《宋詩鈔》之流弊。二人選此集,正以明宋詩不如唐詩,欲使人不震於呂、吳之巨編而目奪情移也。觀書名即征命意。卷四楊萬里詩,雪帆評曰:‘矢口成音,終誤後學,而論者於誠齋云:落盡皮毛,自出機杼,古人之所謂似李白者,入今之俗目,皆俚諺也。又云:“見者無不大笑,不笑,不足以為誠齋之詩。嗚呼,信斯言也,則凡張打油,胡釘鉸皆當侑食李杜之庭矣。’即隱斥《宋詩鈔》;‘論者’云云皆出《誠齋集鈔》弁者小傳中,晚村手筆也。”是則《宋詩■■集》貶低《宋詩鈔》實不當於理,因不能貶楊萬里為張打油。從這裡可以看到呂、吳編選《宋詩鈔》來向“尊唐黜宋”的潮流挑戰,既反映了當時人對宋詩的看法,也顯示了“尊唐黜宋的勢力還有影響,《宋詩鈔》的編選是很有必要的。
宋詩運思造境,鍊句琢字,皆貴“奇”,故凡落筆,必出人意表,破空而來。又貴“清”,譬如治饌,不用厚味。宋詩長處為深折,雋永,瘦勁,洗剝,渺寂,無近境陳言,治態凡響。如陳與義《雨》:蕭蕭十日雨,穩送視融歸。燕子紅年夢,梧桐昨暮非。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袞袞繁華地,西風吹客衣。(《簡齋集鈔》)
又如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東坡集鈔》)
以上二詩純以意趣、理趣性。我們再來看一首黃庭堅的《跋子瞻和陶》:東坡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山谷集鈔》)
宋詩中亦未嘗無純言情景以風韻勝者,如以下二首詩:“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舜欽《滄浪集鈔》)“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宋坡集鈔)諸作雖也聲情搖曳,神韻俱佳,但和唐詩比較起來,還是較為清■幽折。至如: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又回開。(陳師道《後山集鈔》)則純為宋人意格矣。
此書在乾隆年間曾幾度被禁,原因就是編選者之中有呂留良。清代統治者不喜歡這個人物,還查禁其著述,株連者亦多矣,《宋詩鈔》也未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