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塞

詞語

秦賽:秦代所建的要塞。秦國四周有山川險阻,自古稱為“四塞之地”。塞,山川險要的地方。

出處


唐朝 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唐朝 王維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渭水 自縈 秦 塞曲,黃山 歸繞 漢 宮斜。“
明朝 唐順之 《送人赴真定幕》詩:“雁起分 秦 塞,雀棲辨 魏 台。”
明朝 陳子龍襄陽》詩:“燧色通 秦 塞,妖星下 楚 宮。”
唐朝 高適《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詩:“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秦之四塞


先秦之時,秦國為“四塞險固”之地。所謂四塞,包括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在中國古代史特別是秦漢史中,關塞文化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如今,關塞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總能令人想起“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雄渾。而關塞文化中著名的“秦之四塞”,就是秦人崛起和統一的根。
古都西安,位於渭河南岸,這片土地因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而稱“關中之地”,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多年。而四關即被稱為“關中四關”,又稱“秦之四塞”,可以說觸摸到了四塞的根,就是觸摸到了長安歷史的靈魂;懷古四塞,等同於感悟秦漢雄風。
四塞俱是進可攻,退可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佔據四塞之險,最終平定天下,統一六國。近距離感悟四塞,觸摸歷史遺跡,感受秦漢雄風,是每個陝西人的深切願望。

函谷關

秦孝公據餚函之固”,函谷關無疑是四關中最知名的隘口,我國歷史上設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當年老子青牛過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五千言,讓函谷關大名鼎鼎。而大秦王朝出函谷滅六國更是聞名遐邇。它地處長安古道,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譽。
如今,當年的戰場已經被眾多樓宇等取代,人們在樓宇、廟台和碑林間隱約可以尋覓到當時函谷關殘存的雄風,座座石碑間流落著千年歷史的滄桑,讓訪客依稀可以感悟到時空的扭轉帶來的繁華與失落。

武 關

遠在春秋時即已設置“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是秦、楚、韓三國的邊界,也是秦東南重要邊塞。漢高祖劉邦項羽爭天下,自武關入關中咸陽,才引出後來的鴻門宴。陝西美術博物館館長李傑民先生就是陝西丹鳳人,他對武關有很深的感情。他說,武關的地界為“秦頭楚尾”之勢,北依少習山險,東西南三面皆臨武關河之澗,山環水繞,自古就有“重關天塞控神州”之譽。歷史上,凡出長安、東抵三吳、南及湖廣者,必走此關。原來的城池已經不見痕迹。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出土了大量的瓦當、銅鼎、銅劍等文物,均證明戰國及漢代就在此置關設衙。

大散關

大散關是關中西南惟一要塞,在崇山峻岭中的大散關,其氣勢至今不倒。《史記》中載“北不得無以啟梁益,南不得無以固關中”。大散關自古以來是巴蜀、漢中出入關中之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位於今寶雞市南郊川陝公路19.5公里處的清姜河岸,其遺址範圍南起秦嶺梁、北至二里關,現在關址處立有“秦嶺”石碑一塊。在散關嶺上的古散關關門遺址東面,立有“古大散關遺址”石碑一塊。落葉的季節,這裡有些蕭瑟。清晨這裡經常雲霧繚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此駐足觀望,就像是無意間誤入了古代關卡的刀客,仍然會感受到殺機四伏,這就是大散關留給今人的無限震懾。

蕭 關

如今的蕭關有些悲涼地屹立在一望無際的西北高原上,它曾是關中的北大門,入關經環江、馬蓮河涇河直抵關中。自戰國、秦漢以來,蕭關古道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蕭關不是一個獨立的關塞,它與秦長城的戰略地位密切相關。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但是,秦時的宮闕今天早已化作萬頃黃土,蕭關古道不可避免地變得破敗,歷史的豪邁腳步在這裡只短暫停留了片刻,就奔赴而去了,現在只能依稀辨認出當年的一點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