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雜岩
大別山雜岩
地層名稱:大別山雜岩
目錄· 命名: · 沿革: · 特徵: · 備考: · 命名: · 沿革: · 特徵: · 備考:
1957年張祖還創名,創名地點在大別山東段。
1919年劉季辰和趙汝鈞把皖北霍山至潛山之間的變質岩劃分為正片麻岩和結晶片岩,認為前者屬最下部,後者與華北五台系相當。1925年魏中谷和譚錫疇對信陽至商城地區的變質岩系劃分為泰山系和五台系,兩者之間為不整合關係。 1926 年李捷在懷寧、潛山和桐城等地進行地質調查,認為最老的地層為太古宙片麻岩系。1950年穀振德和戴廣秀在大別山東北一帶進行路線勘察,把變質岩分為火成變質岩和水成變質岩,並認為前者是構成大別山岩層的主要部分。
1951—1957年期間,張鑒模把宿松和淠河與史河流域的變質岩分別做了劃分;宿松地區劃分為大別山(雜岩)系和彭家河系,前者相當於太古宙泰山系,後者為含磷結晶片岩,認為與元古宙五台系相當;對淠河與史河流域劃分為大別山(雜岩)系和佛子嶺系,二者為不整合關係。正式文章發表於 1958 年。1955年張祖還等在大別山東段進行1:20萬區域地質填圖,把變質岩系分為兩部分,下部稱大別山變質雜岩系,上部稱佛子嶺片岩系,均歸屬元古宙,正式文章發表於1957年。1956年吳磊伯等把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變質岩劃分為大別山系和佛子嶺系,時代歸屬前寒武紀,認為兩者間為不整合關係,命名為大別運動。
1958年河南省地質局大別山綜合隊把豫南大別山區的變質岩分為7層,時代歸屬太古宙至元古宙。同年河南省石油地質隊和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六安隊,亦稱為大別山雜岩系,屬太古宙。1958年寧崇質等把鄂東北大別山區的太古宇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稱大別山結晶變質岩系,上部稱宿松群含磷片岩系。同年蘇育民命名與之相同,但時代屬古元古代。同年《中國區域地層表》草案(補編)把湖北大別山的前震旦系劃分為大別山系和應山系。1959年王曰倫等在“全國前寒武系對比表”中把大別山和武當山的前寒武系分為三套,即前震旦系大別山群(共分4個組)、震旦系下部佛子嶺群和上部燈影組,首次以“群”命名大別山變質地層。在1959—1961 年期間北京地質學院在桐柏山至大別山一帶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時皆沿用大別山群或大別群之名,時代歸屬太古宙。該院3個分隊對大別山群的組做了不同的劃分。1962年徐嘉煒和合肥工業大學把大別山太古宇變質岩的下部稱磨子潭群,上部稱岳西群①。1962年全國地層委員會主編的《中國的前寒武系》一書把大別山區不整合於石炭、二疊系之下的變質岩,自下至上劃分為大別山雜岩和佛子嶺群。
1963年安徽地質局武漢幅編圖組把太古宙大別山群分為上、中、下3個組。1964年湖北省地質局綜合隊沿用太古宙大別山群之名,自下而上劃分為七里坪組、紅安組、高橋組和泉水寺組。1965年北京地質學院聶宗笙等對豫南大別山的變質岩系沿用了大別群之名,劃分為下部新縣組,上部蘇家河組。1964—1968河南省地質局區測隊重測1∶20萬桐柏幅,將前人稱為呂梁期的酸性侵入岩列為混合質變質地層,並創名桐柏山群,可與大別群對比。1970年1∶20萬安徽太湖幅把太古宙變質地層自下而上分為劉畈組、橋嶺組和程家河組。1973年湖北省地質局區測隊把大別群自下而上劃分為方家沖組、河鋪組、包頭河組、鐵冶組、麻橋組和飛虎山組。1974年安徽省地質局區測隊在測制1:20萬六安、岳西幅把大別群自下而上劃分為英山溝組、水竹河組、文家山組、劉畈組、橋嶺組和程家河組,並把大別群概括為3套岩石,即淺色岩系、暗色岩系和雜色岩系。1976年安徽省地質局綜合研究隊採用了湖北區測隊劃分的下部3個組作為底部,上部為安徽區測隊劃分的6個組,這樣自下而上依次為方家沖組、河鋪組、包頭河組、英山溝組、水竹河組、文家山組、劉畈組、橋嶺組和程家河組共9個組,時代劃歸古元古代。1978年《華東區域地層表(安徽分冊)》在上述9個組的上部增加了二郎河組。1980年河南省1:20萬商城幅把大別群自下而上分為斑竹園組、姜河組和青龍河組。
1981年1:50萬地質圖說明書把大別群與桐柏山群一併歸入太古宇,未分組。1983年湖北省區調隊把大別群的6個組歸併為下部(相當方家沖組和河鋪組)、中部(相當包頭河組和鐵冶組)和上部(相當麻橋組和飛虎山組)。1985 年陳志強把太古宙大別群分為上下兩個亞群,但層序仍與 1973 年湖北區測隊劃分的相同。1987年陳宗漢把鄂東北的前寒武系劃分為不同時代的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太古宙大別山群,包括方家沖組、河鋪組、包頭河組和鐵冶組,上部為古元古界,包括麻橋組和飛虎山組,並把上部與桐柏山群對比。1989年《河南省區域地質志》只把太古宇分為上下兩個亞群。
1990年《湖北省區域地質志》把大別山群歸屬於古元古代,仍沿用該省區測隊1973年6個組的劃分方案。1991年湖北省區域地質調查所測制1:5萬麻城縣幅和白果鎮幅時,把大別群改名為大別山變質雜岩,按岩性劃分為兩個系列,即變質錶殼岩系列和花崗質片麻岩系列。前者從下至上分為4個岩組:遊盪山片麻岩、觀音崖變粒岩、四方山淺粒岩和鮑家崗片岩;後者劃分為五類片麻岩:鄭家閃長質片麻岩、袁家斑狀二長片麻岩、西埠沖閃長片麻岩、黑雲斜長片麻岩和石陂斑狀閃長片麻岩。
1991年王江海把鄂北羅田、黃岡、麻城、浠水、英山和大悟等地的變質岩稱為大別雜岩,劃分為錶殼岩和花崗質片麻岩兩大類。1993年索書田等認為大別群是由錶殼岩、花崗質片麻岩和變質基性岩等3套岩石組成,總稱大別雜岩。總之,目前各家對該群的岩組劃分和形成時代等均有不同認識。據近幾年來對我國一些變質岩發育地區的研究表明,該區所劃分的地層單位,常是不同時代不同性質地質體的組合,屬岩石 - 構造 - 地層綜合組合體,所以本典基本同意張祖還(1957)、湖北省區域地質調查所(1991)、王江海(1991)和索書田等(1993)的意見,但改稱為大別山雜岩。
大別山雜岩的周邊皆以大斷裂為界,北為桐柏—磨子潭(霍山)大斷裂,東為郯城—廬江大斷裂,南為襄樊—廣濟大斷裂,西為南陽斷陷盆地。所以大別山雜岩呈一巨大斷塊隆起出露。在區域上大別山雜岩沒有穩定的標誌層,據岩石類型、原岩建造和產狀大致可分為以下3個系列:長英質或花崗質片麻岩系列是一套以中粗粒為主的淺色岩系,構成大別山雜岩的主體,約佔出露面積的70%。
岩性比較簡單,常由含不等量(<10%)黑雲母、角閃石、白雲母的斜長片麻岩、鉀長片麻岩、二長片麻岩、混合花崗岩、混合質片麻岩和條痕狀、條帶狀、眼球狀、變斑狀等多種類型的混合岩組成。一種意見認為它們的原岩相當於花崗岩-奧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和英雲閃長岩系列,是變質的深成侵入岩或深熔岩漿岩。大致相當灰色片麻岩。變質鎂鐵質岩系列這是一套暗色岩石,常在花崗質片麻岩中呈包體或殘留體存在。岩性以斜長角閃岩為主,其次是變質超基性岩(有的伴生榴輝岩)和基性麻粒岩。它們約佔出露面積的10%。變質沉積錶殼岩系列常以包體、包層或殘留層的形式出現於長英質或花崗質片麻岩中。
以含不同變質礦物(雲母類、角閃石、磁鐵礦等)的變粒岩、石英片岩和石英岩為主,原岩有泥砂質、泥質和鈣質(或不純鈣質)的沉積岩,其中以變質泥砂質岩為主。變質鈣質鈣硅酸鹽岩石常以包層形式出現,有大理岩、白雲石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含透輝石、透閃石、方柱石和橄欖石的大理岩、透輝石岩和透閃石岩等。有的大理岩中還含有榴輝岩。變質泥質岩比較少見,為含或不含夕線石、藍晶石、紅柱石、石榴石、剛玉等的黑雲片岩、雲母片岩和石墨片岩。該系列主要出露於麻城—田風斷裂以東地區,約佔出露面積的16%—20%。所有錶殼岩均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變質程度以低角閃岩相為主,部分地段出現高角閃岩相、麻粒岩相。大別山雜岩總體上構成一個複式背斜,有的地區則為花崗質片麻岩。
北地質隊趙銀勝(1987)在本雜岩的某些大理岩和含石墨片岩中發現了古植物化石,有14個屬,21個種,全是藍藻和細菌,主要是:Leiominuscula minuta, L.incrassata, Margominuscula rugosa, M antiana, Trachiminuscula sp., Zonosphaeridium minutum, Dictyosphaera sp., Leiopsophosphaera sp., Trematosphaeridium minutum, Polyporata obsoleta, Lignum punctulosum, Eosynechococcus moorci。與我國北方長城系化石群相比,它們比較簡單、原始、個體很小,但與膠東粉子山群的主要微古植物群特徵比較接近,故推斷它們時代屬古元古代。
大別山雜岩中花崗質片麻岩系列和部分鎂鐵質岩石系列的同位素年齡資料有:黑雲鈉長片麻岩鋯石U-Pb法年齡為1344Ma(小河鎮幅和大悟縣幅地質圖),片麻狀花崗岩體兩個鋯石U-Pb法年齡為2290Ma和2076Ma(陳漢宗,1985),黑雲斜長片麻岩和均質混合岩的鋯石U-Th-Pb法年齡分別為2424Ma和1215Ma(陳漢宗,1987)。斜長角閃岩全岩Sm-Nd法模式年齡為2650±100Ma,其等時線年齡為1827±161Ma②。
大別山雜岩與上覆的宿松群佛子嶺群均為不整合接觸。結合上述年齡資料,大別山雜岩主體形成於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與西側的桐柏岩群或雜岩可對比。在湖北麻城縣、黃岡縣、浠水縣和安徽的太湖縣等處的大別山雜岩中見有磁鐵角閃岩、鐵英岩、磁鐵變粒岩及磁鐵透閃岩等含鐵岩系。在安徽的舒城、岳西和太湖等縣有石墨角閃斜長片麻岩、石墨斜長角閃岩和石墨片岩,含鋁、銅金礦床。(轉自瀛商網)
出露於郯廬大斷裂新沂—宿遷縣段以東,連雲港市邵店—宿遷縣桑墟斷裂以北的東海縣至贛榆縣一帶,片麻理呈北東走向。按岩石組合和原岩性質,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一套淺色長英質片麻岩系,主要岩性是黑雲斜長片麻岩、黑雲二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白雲母斜長片麻岩、二雲鈉長片麻岩、雲母二長片麻岩、均質混合岩、混合花崗岩、眼球狀混合岩、變斑狀混合岩、條痕條帶狀混合岩,夾斜長角閃岩、角閃黑雲片岩、磷灰石黑雲片岩、含輝石角閃斜長片麻岩、榴輝岩及變超基性岩。另一部分為錶殼岩,岩性主要是雲母石英片岩、淺粒岩、二雲鉀長變粒岩、二雲鈉長變粒岩、十字白雲片岩、夕線十字白雲片岩、白雲夕線片岩、鐵英岩、磁鐵變粒岩、藍晶石英岩、藍晶白雲母石英片岩、綠泥片岩、透輝石英岩及大理岩。這些錶殼岩並不構成穩定的有序地層單元,它們常呈夾層或殘留層、殘留體出現於上述的淺色長英質片麻岩中。長英質片麻岩的成分相當於中酸性火成岩,但它們是混合成因還是變質岩漿岩尚有不同認識。錶殼岩相當於中酸性凝灰質、泥質、泥砂質和碳酸鹽質的碎屑岩。東海雜岩主要構成緊密同斜相似式斜卧褶皺。主體變質相屬低角閃岩相,部分達高角閃岩相。長英質片麻岩中鋯石U-Pb法表面年齡為2210Ma(江蘇區調隊,1985)。又因東海雜岩與大別山雜岩相當,故認為其形成時代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在東海縣朐山下元古界海州群下部的錦屏組不整合覆於東海雜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