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樣精神病

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覆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后可保持痊癒或基本痊癒狀態。

病因


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組癥狀群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它是多種因素的慢性疾病。儘管目前對其病因的認識尚不很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和外部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對疾病的發生髮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識。無論是易感素質還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同患者其發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較為重要。
精神分裂樣精神病
精神分裂樣精神病

早期干預治療


如果患者發病時間短,第一次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這時儘早使用療效全面、副作用低的新型抗精神病葯治療是治療疾病及早日康復的關鍵。特別是發病於青少年時期的患者,只有迅速地控制癥狀,儘快地恢復其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力,才能使疾病不至於影響其今後的前程。而患者在某一段時期疾病急性惡化,主要原因是患者或使用藥物維持不當,劑量過少,或時停時用,或驟然撤葯等。甚至急性複發,發生在藥物治療情況下。每複發一次會加重病情,治療會更困難,反覆發作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逐步衰退。還有失眠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五種分類:緊張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極度社會功能退縮、孤僻,陰性癥狀嚴重,有嚴重的精神運動性障礙。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言語不連貫,情緒和情感體驗與現實不適切,通常沒有幻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對他人非常猜疑,行為受被害妄想的支配,幻覺和妄想明顯。殘留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當前沒有妄想、幻覺或破裂性言語和行為,但日常生活缺乏動力和興趣。分裂情感性障礙——此型患者同時具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礙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或混合型躁狂症的癥狀。

臨床表現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癥狀複雜多樣,可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等方面,個體之間癥狀差異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階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癥狀。
(1)感知覺障礙:精神分裂症可出現多種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而幻聽最為常見。
(2)思維障礙: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癥狀,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是以思維聯想過程障礙為主要表現的,包括思維聯想活動過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維聯想連貫性及邏輯性等方面的障礙。妄想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思維內容障礙。最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影響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非血統妄想等。據估計,高達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監視、被排斥、擔心被投藥或被謀殺等,在妄想影響下患者會做出防禦或攻擊性行為,此外,被動體驗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較為突出,對患者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產生影響。
(3)情感障礙: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見的情感癥狀,此外,不協調性興奮、易激惹、抑鬱及焦慮等情感癥狀也較常見。
(4)意志和行為障礙:多數患者的意志減退甚至缺乏,表現為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工作和學習興趣減退,不關心前途,對將來沒有明確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計劃和打算,但很少執行。
(5)認知功能障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認知缺陷的發生率高,約85%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信息處理和注意、工作記憶、短時記憶和學習、執行功能等認知缺陷。認知缺陷癥狀與其他精神病性癥狀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如思維形式障礙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癥狀更明顯,陰性癥狀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癥狀更明顯,認知缺陷可能與某些陽性癥狀的產生有關等。認知缺陷可能發生於精神病性癥狀明朗化之前(如前驅期),或者隨著精神病性癥狀的出現而急劇下降,或者是隨著病程延長而逐步衰退,初步認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認知缺陷更明顯。
2.臨床分型
(1)偏執型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以幻覺、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
(2)青春型在青少年時期發病,以顯著的思維、情感及行為障礙為主要表現,典型的表現是思維散漫、思維破裂,情感、行為反應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覺、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如食慾、性慾增強等。該型患者首發年齡低,起病急,社會功能受損明顯,一般預后不佳。
(3)緊張型:以緊張綜合征為主要表現,患者可以表現為緊張性木僵、蠟樣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衝動行為。一般該型患者起病較急,部分患者緩解迅速。
(4)單純型:該型主要在青春期發病,主要表現為陰性癥狀,如孤僻退縮、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該型治療效果欠佳,患者社會功能衰退明顯,預后差。
(5)未分化型:該型具有上述某種類型的部分特點,或是具有上述各類型的一些特點,但是難以歸入上述任何一型。
(6)殘留型:該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後的階段,主要表現為性格的改變或社會功能的衰退。

診斷


國外常用的診斷標準包括美國的疾病分類和診斷統計手冊DSM-Ⅳ-TR、WHO的國際疾病分類手冊ICD-10,國內常用的診斷標準為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

鑒別診斷


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藥物或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心境障礙偏執性精神障礙、強迫性神經症等疾病進行鑒別。

病理


(1)遺傳因素:臨床遺傳學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在本病的發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根據調查,發現本病患者近親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數倍。與患者血緣關係越近,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就越高。有關孿生子的研究預告,本病單卵孿生的同病率比雙卵孿生一般高4~6倍,寄養子也是如此。
關於遺傳途徑,目前多處於假設階段,許多作者傾向於多基因遺傳,即疾病是由於幾對致病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起病。近幾年由於分子遺傳學的進展,英國科學家在精神分裂症家族聚集性較明顯的家系中進行研究,提示本病的病理基因位於第5對染色體,引起精神學界的重視。目前對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定位研究,尚無定論。
(2)內分泌因素: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後性成熟期發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性起病。此外,本病發病率在絕經階段也較高。以上臨床事實說明內分泌在發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甲狀腺、性腺、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功能障礙,也曾被不少學者疑為本病的病因。但有關這些方面的研究未能作出肯定的結論。
(3)病前個性特徵: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邏輯性思維差等特殊的病前個性特徵導致精神分裂症的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0%~60%,國內資料分析發現,病前具有膽小、猶豫、主動性差、依賴性強等性格的佔40%。比對照組高出7倍。
(4)環境因素: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兒,其成年後發生精神分裂的機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孕期及圍產期的合併症,也使本病的發病率提高。
(5)社會心理因素:本病的發生多是由於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難遭遇而造成的,其中與精神分裂症親屬的接觸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學者認為,社會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發生中起決定性作用,國內12個地區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經濟水平高與經濟水平低的人群患病率不同,差別有顯著性,在業人群與不在業人群的患病率也有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生活的物質環境差、經濟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大、社會心理應激多有關。

複發


複發的危害
精神分裂症的高複發率已經成為世界衛生關注的焦點。由於疾病本身的特徵,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病情容易反覆。每一次複發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對於患者家屬,複發意味著親人病情的惡化和多次強制性的住院治療,必須承擔更大的經濟負擔和情感壓力;對於醫務工作者,複發會增加治療的難度,以及最終預后的不理想。因此有效預防精神分裂症的複發已經成為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6月17日舉辦的“ADHES中國發現”全國啟動會上,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周東豐教授宣布啟動的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複發及住院危險因素的調查。周教授同時介紹:“精神分裂症患者對治療的不依從或部分依從是導致患者複發和再住院的最主要因素。今天啟動的調研就是嘗試在多重的不依從影響因素中找到不同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為更好的治療效果進行積極的探索。”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療的依從性,幫助患者回歸社會長期的藥物治療容易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對治療喪失信心。頻繁的漏服藥物必然導致病情複發,甚至惡化而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療。當患者複發幾次后,每個周期病情恢復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也會隨之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治療的困難逐漸增加。藥物的依從性是成功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通過多方努力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精神分裂症十分重要。專家們一致認為:“新葯的研發和應用是提高治療依從性的最有效途徑”。隨著新型非典型精神病藥物的陸續問世,在療效更好的同時,也改善了傳統藥物容易產生的僵硬、行動緩慢、顫抖、流口水等不良反應,但是患者的依從性並未因此得到明顯的改善。根據研究顯示,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18個月的治療中斷率高達75%。在治療手段上非典型精神病藥物的長效針劑已經為醫生、患者帶來新的解決方案。這種新型長效針劑"恆德"採用“Medisorb微球體技術”使活性藥物成分在體內穩定持續分解,持續發揮藥效2周,並在完全分解後代謝成水和二氧化碳派出體外,比較安全。
複發徵兆
精神分裂症患者複發前一般有以下表現:
1.患者的表情有變化:
在緩解期或恢復期,患者的面部表情比較自然,眼神比較靈活,別人可以從其面部看到正常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且表情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其內心的相應情感。在即將犯病時,患者往往表現為目光獃滯、雙眼發直等。
2.對周圍人的態度有變化:
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復期和緩解期,與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與之有接觸的人,相處得都比較融洽,談吐自然,回答問題切題,讓人感到與他交往沒有隔閡。如果患者忽然變得孤僻、不合群、不與人交往、獨處一隅、低頭沉思,或者對人態度蠻橫,脾氣暴躁易怒,不願和別人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則有犯病的可能。
防複發措施
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率很高,且複發次數愈多,疾病所造成的精神缺損也越嚴重,給病人、家庭、社會造成了巨大負擔。因此,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就要千方百計地在預防複發方面採取措施,即在未複發的情況下採取措施。
1、堅持維持量服藥治療是最有效的預防複發措施:臨床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複發與自行停葯有關。堅持維持量服藥的病人複發率為40%。而沒堅持維持量服藥者複發率高達80%。因此,病人和家屬要高度重視維持治療。
2、及時發現複發的先兆,及時處理:精神分裂症的複發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都能防止複發,常見的複發先兆為:病人無原因出現睡眠不好、懶散、不願起床、發獃發愣、情緒不穩、無故發脾氣、煩躁易怒、胡思亂想、說話離譜,或病中的想法又露頭等。這時就應該及時就醫,調整治療病情波動時的及時處理可免於疾病的複發。
3、堅持定期門診複查:一定要堅持定期到門診複查,使醫生連續地、動態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經常處於精神科醫生的醫療監護之下,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量。通過複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時得到諮詢和心理治療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藥物治療中的各種困惑,這對預防精神分裂症的複發也起著重要作用。
4、減少誘發因素: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對待應激事件的方法,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指導病人充實生活,使病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環境中生活。
5、開展社區精神病防治工作,要早期發現病人,早期治療,預防複發,必須在社會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在基層醫療保健組織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識。建立社區精神病防治機構以來,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率有較明顯的下降。
精神分裂症是指人的思考、知覺、情感的基本機能出現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在病症機型發作的情況下,懷疑自己被跟蹤、陷害等,從而出現失控的行為,屬於重度心理疾病,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或成年初期。它包括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與行為障礙與自我意識障礙。一般人不會同時出現下面所舉例的全部障礙。2002年1月,日本精神神經學會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綜合失調症”,因為他們認為“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有否定人格的意味。

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精神分裂症首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應系統而規範,強調早期、足量、足療程,注意單一用藥原則和個體化用藥原則。一般推薦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奎硫平等作為一線藥物選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氯氮平作為二線藥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療效欠佳的患者可以合用電抽搐治療。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分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可導致認知能力退化,藥物治療雖可控制幻覺等癥狀,但很難改善認知問題。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研究發現,以運動結合藥物治療,病人學習能力及記憶力分別提升26%及27%,較單靠服藥只提升6%及8%,明顯優勝,這亦是全球首項將運動應用於早期思覺失調患者的臨床研究。而心理治療主要解決患者因社會污名化與自身病恥感而導致的認知問題,精神疾病存在著神話與污名化兩種極端,大眾的觀點可能受到臨床、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影響。

預防


①開展遺傳諮詢,對已處於婚育年齡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癥狀沒有消失以前,應建議避免結婚和生育,特別是當雙方都患過精神分裂症時尤其如此。
②開展社區精神衛生宣傳,早發現、早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和複發多與周圍環境中的不良的精神刺激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營造一個友愛的人文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曾經出現過精神癥狀的人,尤其應注意關心和愛護,避免給予不良的精神刺激。
精神分裂症早期
1、類神經衰弱狀態頭痛、失眠、多夢易醒、做事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遺精、月經紊亂、倦怠乏力,雖有諸多不適,但無痛苦體驗,且又不主動就醫。
2、性格改變一向溫和沉靜的人,突然變得蠻不講理,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發脾氣,或疑心重重,認為周圍的人都跟他過不去,見到有人講話,就懷疑在議論自己,甚至別人咳嗽也疑為是針對自己。
3、情緒反常無故發笑,對親人和朋友變得淡漠,疏遠不理,即不關心別人,也不理會別人對他的關心,或無緣無故的緊張、焦慮、害怕。
4、意志減退一反原來積極、熱情、好學上進的狀態,變得工作馬虎,不負責任,甚至曠工,學習成績下降,不專心聽講,不願交作業,甚至逃學;或生活變得懶散,儀態不修,沒有進取心,得過且過,常日高三竿而擁被不起。
5、行為動作異常一反往日熱情樂觀的神情為沉默不語,動作遲疑,面無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視,獨處不愛交往,或對空叫罵,喃喃自語,或做些莫名其妙的動作,令人費解。如果發現有以上異常跡象,而又無合情合理的解釋,且有過近期精神史,應予高度重視,及時找精神科醫生檢查,及早治療,切莫疏忽大意,以免延誤治療。

影響愈后因素


影響精神分裂症愈后的因素
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不明,其病程具有不斷發展逐漸加重的趨勢現階段其治療效果仍不盡人意。通過臨床研究和觀察,普遍認為以下因素可影響其預后:
1、病前性格病前性格孤僻不合群;或具有分裂性人格,如孤僻退縮、沉默寡言、不與人交往、缺乏進取心敏感害怕、性格怪僻的人;常做白日夢,適應能力差的人患病後可迅速走向衰退和慢性病程,預后差。
2、年齡發病於15歲以前者,預后多較差,且衰退迅速易慢性化。
3、起病形式隱襲起病,病期長或急性起病經治療而曠日持久不能緩解者,常易致精神衰退。
4、誘發因素起病時無明顯的精神因素或軀體因素作為誘因者,預后較差。
5、癥狀及病型具有精神分裂症典型癥狀,如固定而持續的迫害妄想和偏執癥狀,或行為退縮,情感遲鈍者預后不良。單純型、青春型預后較差。
6、社會環境及遺傳因素家庭經濟水平低,家庭關係欠融洽,生活照顧不周,以及無良好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系統,都會直接影響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預后;有精神分裂症陽性家族史者預后多數不良。
7、複發次數複發次數愈多,獲得良好緩解的可能性愈小。
8、治療情況及時、有效、系統地治療及維持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情複發率,延緩精神衰退。
總之,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預后不容樂觀,但我們相信,通過廣大精神科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在不久的將來,使精神分裂症的預後有所改觀。
精神分裂症的調養
精神分裂症除應及時、正規、系統地住院治療外,出院后的維持治療,預防疾病的複發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簡單談談家庭維持調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了解常用抗精神藥物的一般常識,抗精神病藥物大致分為典型抗精神病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包括利培酮、奎的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相對來說副作用小,服藥物的耐受性和依從性好,對陰性癥狀有效,並且能改善認知功能,但價格比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貴。
2、注意觀察藥物的治療效作用,不同的藥物對不同的精神癥狀有著相對的選擇性,不同的藥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療效也有很大的差異。
3、家屬要為病人保管好藥物,防止病人受精神癥狀支配而一次吞服大量藥物而發生意外。每次服藥時,家屬都要督促,檢查病人的服藥情況,保證病人服藥到肚。
4、家庭治療必須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出院時一定要按出院時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地幫助病人服藥,再定期門診複查。另外,精神科藥物治療技術性很強,每加減一片藥物都是依據病人情變化而決定的。家屬決不能認為患者目前病情已好或擔心服藥後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葯。
5、出現以下情況需立即在醫院複查:①病情波動:家屬要密切注意病情複發的徵兆,最先出現的失眠,注意力為集中、發獃,如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阻止病情複發。②病人出現較重的藥物副人作用時,如急性肌張力障礙導致患者眼睛上翻,口頸歪斜,嚴重的導致吞咽困難而出現意外。③發現病人身上出了皮疹。及時送到醫院複查。④病人出現家屬弄不明白的問題,也應儘快到醫院複診。
6、隨時觀察藥物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氯丙嗪奮乃靜等藥物常可引起手腳震顫、動作為靈活反應(錐體外系反應)。這種情況為必停葯,只需向醫生報告,醫生檢查后合併使用藥物就可以解除這種情況。
藥物毒素的排出:
醫學界最新研究表明,常年服用藥物會導致藥物毒素在病人體內的殘留和積聚,日積月累,會對病人的身體健康產生重大危害,除了可能導致舊病複發外,還可能導致身體組織的病變和使病人的壽命縮短。要清除體內殘留的毒素,一個基本的方法就是喝”光子水”,具體做法很簡單:(光子水=調和了少量食鹽的溫涼白開水+冰塊+太陽光線照射)注意事項:由於各種原因,光子水必須在早晨起床后的白天飲用,絕不可以在晚上喝。中國古語云:晨飲鹽水如參湯,夜服鹽水賽砒霜。光子水的溫度不要太冷,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適。【臨床治療研究】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服用奮乃靜進行控制,但如果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建議結合中國醫科大學研製的中藥助眠寶進行治療,可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另外,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關鍵在於心裡醫生的指導下找到自己的病因,依靠堅定的意志去戰勝疾病。

注意事項


康復期精神分裂症注意事項
1、忌居室不安靜喧鬧、嘈雜的居住環境只會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患者得病後,家屬應給以同情,為其安排安靜舒適的環境,或將患者送往幽靜的農村進行治療,以期縮短療程。
2、忌單獨外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單獨外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應予避免,家屬嚴加陪伴守護。
3、忌喝酒吸煙煙酒均具有刺激性,屬於精神分裂症注意事項中的禁忌品。
4、忌受精神刺激忌看驚險、兇殺、悲劇性的小說、畫報、連環畫、電視、電影等等,以免增加患者的刺激,加重患者的病情。
癥狀表現
1.痰濕內阻:思維鬆散,情感平淡,行為遲緩,倦怠無力,接觸被動,退縮松遲。可有妄見妄聞,胃納不佳。舌有齒痕,苔白膩,脈滑或沉緩。
2.痰火上擾興奮不安,語無倫次,面紅目赤,情緒不穩。夜間不寐,喜冷食,舌質紅或絛,苔多黃厚或膩,脈滑數有力。
3.氣滯血瘀煩躁不安,言語零亂,易激動,行為愚蠢,可見妄聞;面色晦暗,女子可有經閉;舌質紫暗,少苔,舌下靜脈瘀血,脈弦或澀。
4.陰虛火旺病情曠日持久,則見疲乏懶動之象,獨處無欲,可偶見衝動;形瘦、顴紅,口乾不渴;舌紅無苔,脈細數
5.陽虛虧損思維貧乏,懶散退縮,緘默少語,不思飲食。體虛無力,面色無華,畏寒肢冷;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疾病癥狀的共同特徵
1、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症在整個病程中的必不可缺的癥狀。在初期往往不引人注目,至發展期變得突出。思維障礙中有聯想障礙及思維內容障礙。聯想障礙開始多為聯想鬆弛,談話內容不緊湊,應答往往不切題,進而出現聯想散漫,重則出現思維破裂、聯想中斷。或有象徵性思維、造新字或新詞等。思維內容障礙多為各種妄想,其邏輯推理荒謬離奇,無系統,脫離現實,且常有泛化,涉及眾人。妄想內容以被害、嫉妒等多見,也可有誇大、罪惡等妄想。還可有被控制感、思維播散、思維插入或思維被奪。
2、感知障礙:以幻聽最多見,常不主語性幻聽,如評論性、爭議性、或命令性幻聽,或思維化聲。其他幻覺次之。
3、情感障礙:是精神分裂症最易引人注意的癥狀。情感表現與思維活動和意志行為互不協調,與周圍環境也不相協調,是本症特徵。情感障礙以遲鈍、淡漠多見,對人對事,多不關心。隨著病情發展,情感障礙日益加重,終日茫然。其他可有無明顯誘因的激怒、急躁、情感暴發、情感矛盾等。情感的變化令人感到與前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