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
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后,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1904年,在帝國主義爭奪勢力範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1914年8月,政局動蕩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由蘇俄取代。
俄羅斯帝國
19-20世紀之交的俄國,總面積220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為歐亞兩大洲面積的42%,占整個地球面積的1/22,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6。
20世紀初俄國共有200多個民族,操146種語言和方言。但國家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是由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五個民族構成。大俄羅斯人占國家人口的44.3%(5570萬人);烏克蘭人(或小俄羅斯人)佔17.8%(2240萬)和白俄羅斯人佔4.7%(590萬),這三個俄羅斯民族(1917年革命前,“全俄羅斯人”這個術語包括三個主要的東斯拉夫民族——大俄羅斯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佔全國總人口的66.8%。
早期國旗:使用時間(1699-1858)
中期國旗:使用時間(1858-1883)
晚期國旗:使用時間(19世紀-1917)
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鎚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后,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鎚圖案。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在東羅馬帝國日趨滅亡的過程中,歐洲兩個大國將雙頭鷹圖案引入自己的國徽,以顯示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地位。一個是俄羅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廷帝國的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后,將雙頭鷹圖案放進俄羅斯國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
俄羅斯帝國國徽
俄羅斯聯邦國徽為盾徽。
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君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
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交界處,它一頭望著西方的歐洲東南部,另一頭望著東方的亞洲西部地區,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
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滅亡,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藉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奧斯曼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
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在俄羅斯的國璽上出現,直至1918年。
1993年11月30日,這隻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聖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最著名的東正教場所
俄羅斯帝國版圖(1914年)
俄羅斯帝國主要包含五個地理單元:
②、葉尼塞河以東、勒拿河以西部分的中西伯利亞高原,此地海拔不及東西伯利亞,故較之而言相對溫暖,交通與經濟亦較後者發達,西伯利亞大鐵路穿過此地,重要航道阿穆爾河(黑龍江)以及重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亦在此處,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在此區南側,重要城市有伊爾庫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
③、烏拉爾山脈以東、葉尼塞河以西的西西伯利亞平原,此地地勢低平,針葉林和凍土廣布,氣溫較低,不適宜農業生產,但交通和水系發達,鄂畢河穿境而過,西伯利亞大鐵路亦在南側,另此地石油資源豐富,故經濟發達,重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等。
④、中亞地區,此地較俄國其他地區而言位於更南方,故日照較充足,阿姆河、錫爾河地區棉花種植面積廣大,哈薩克地區草原廣布,是俄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此地地形自東向西傾斜,東為天山山脈、中部為哈薩克丘陵,西為裏海沿岸低地,主要城市有撒馬爾罕、塔什干、阿拉木圖等。
⑤、東歐平原地區,此地是俄羅斯帝國的中心地帶,城鎮廣布、交通發達,是俄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北部氣候較寒冷,西北部濱海,航運捕魚業發達,南部烏克蘭地區氣候溫暖,農業發達,整個地區地勢低緩,水系發達,伏爾加河、第聶伯河等重要河流都流經此處,主要城市有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阿斯特拉罕、明斯克、華沙等。
俄國絕大多數地區都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僅山地部分為高原氣候、北部北冰洋沿岸為寒帶氣候。
俄國面積遼闊,故地跨十個時區(東二區至東十二區)。
伊凡三世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為莫斯科,其國號稱俄國。
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
17世紀中期地處歐洲東部的東正教國家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為統一的國家。
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
17世紀90年代末,探險家約翰·帕特庫爾通過《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成功將俄國,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於是於1700年發動了俄國北部戰役。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俄羅斯從瑞典王國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瀕海國。
1712年後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遷都至聖彼得堡(在一戰時該城改名為彼得格勒),以窺視歐洲大陸。
1721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稱彼得大帝。
1812年,俄羅斯帝國在俄法戰爭中,成功擊退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親自率領的法國軍隊。
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十二月黨人起義),被鎮壓。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
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併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並與中國清朝發生衝突,中俄先後簽下《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同治三年,1864年)、《塔城界約續約》(同治八年,1869年)和《伊犁條約》(光緒七年,1881年)不平等條約,分別割佔中國大西北以及“唐努烏梁海西北部十佐領”之地(現分屬蒙古、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總計70多萬平方公里。《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把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10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俄羅斯帝國。同時,沙俄對土耳其發動一系列戰爭(俄土戰爭),奪得大片領土。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沙俄還曾干涉歐洲的1848年革命,一度自詡為歐洲憲兵。
俄羅斯的對外擴張
早期歷史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
基輔羅斯時代
後來的繼任者包括:伊戈爾(912年~945年);奧麗加(伊戈爾之妻945年~962年);斯維亞托斯拉夫(965年~973年);弗拉基米爾一世(978年~1015年在位)......該國經歷了從專制統治(862年~1132年)到采邑統治貴族時期的發展演變。13世紀初,基輔羅斯衰落,封建制度與諸侯分立。
俄羅斯帝國
1359年~1389年在位的季米特里·頓斯科伊大公,第一次率領俄羅斯諸公國打敗了蒙古金帳汗國,取得了暫時的獨立,但不久,獨立被取消。
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年~1389年在位)率軍在頓河平原擊敗蒙古軍隊,被尊稱為德米特里·頓斯科伊(亦即“頓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還有:瓦西里一世(1389年~1425年),與金帳汗國關係時好時壞,不時發生衝突。此時莫斯科公國兼并周邊的其他俄羅斯公國,不斷地積蓄實力,莫斯科大公國開始具備了國家獨立的實力。瓦西里二世(1425年~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年~1505年在位)。
俄羅斯帝國
1472年,他娶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為妻,1480年,與阿赫馬德汗的戰鬥中,貪生怕死的伊凡三世臨陣逃跑,但俄羅斯的軍隊仍然堅持不後退,由於天氣寒冷,阿赫馬德汗不戰而退,伊凡三世聽說蒙古韃靼的軍隊退走了,才在身邊的人的勸說下返回前線,撿來個勝利,於是停止對金帳汗國(goldenhorde)的納貢,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莫斯科大公國獨立。15世紀後期,莫斯科漸漸流傳一種說法,認為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廷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為“第三個、也是永久的羅馬”。伊凡三世在文件中偶爾有兩次也把自己冠以“царь”的頭銜,但始終不敢對外公開正式稱沙皇。真正正式加冕為沙皇並對外公開稱沙皇的是伊凡四世(1547年)。
1497年,伊凡三世頒布了法典(sudebnik),初步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的政府機構。在這部法典中,規定了拜占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spasskayachamber)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徵自己國家的標誌。同樣在這部法典中,他還限制了農民的流動,規定只有在聖尤里節(俄歷11月26日)前後兩周期間,農民才可離開土地四處走動,開闢了莫斯科公國的農奴化進程。
瓦西里三世·伊萬諾維奇,伊凡三世和索非亞之子。莫斯科大公。繼承父親政策,努力統一俄羅斯。1510年兼并普斯科夫公國,1521年兼并梁贊公國,大致完成了東北俄羅斯各公國的統一。於是宣稱“我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不使貴族和諸大公參與政治,一切問題均以專制方式解決。這個時期,有人(僧侶菲洛費)做讚辭給大公,稱“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將永遠繁榮”,歌頌這種專制統治。對大公政治的反對者加以嚴厲的處罰。因此造難的有尼爾·叔伊斯基、馬克西姆·格勒克等。在對外政策方面,與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的交往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對立陶宛的戰爭也時斷時續。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瓦西里三世與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三歲即位,母親暫時攝政,卻苦於大貴族們的橫暴。1547年加冕稱沙皇,俄羅斯從此開始了對外的擴張政策。得到封建領主階級的支持,1549年設立了特別會議,編纂新法典,改革地方和中央的政治、行政、經濟、軍事,尤其是軍事改革,使俄羅斯走向強大;打破了領主政體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權力很小,受領主們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領主政體,建立沙皇專制政體,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俄羅斯;軍事強大后,開始對外擴張。在1547~1552年的遠征中滅亡了喀山汗國,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國也被吞併。到1557年,西伯利亞汗國也臣服於伊凡。然後使大諾蓋汗國臣服於俄羅斯。
伊凡四世時期,俄羅斯開始成為多民族國家。1572年粉碎克里木汗國。滅掉喀山汗國是俄羅斯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標誌著從此以後俄羅斯力量強於蒙古韃靼人的力量,攻滅喀山改變了俄羅斯人與蒙古韃靼人的力量對比;粉碎克里木意義重大,克里木汗國當時是奧斯曼土耳其之鞭,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前進侵略的陰影籠罩著整個東歐大陸,而粉碎克里木汗國使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俄羅斯及東歐再也不可能;打開了通往西伯利亞的道路。
以英國船開闢北方航路為契機,伊凡開始探索通往西歐的近道。1558年發動立窩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擴張。由於鄰近國家的介入和貴族的反對而受阻,使戰爭長期化,打了二十五年。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向歐洲展示了俄羅斯的國力。
在俄羅斯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關於伊凡雷帝的神話傳說在俄羅斯多得不勝枚舉,當代還在廣為流傳。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作家,是國家明哲的楷模,但他近乎是一個瘋子。伊凡雖然是個富有才智、英明能幹的君主,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在性格上有很強的猜忌心理,好激動,殘忍,對貴族們嚴厲鎮壓。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長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別驚駭和恐怖。“雷帝”的外號由此而來。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1557年~1598年)1584年~1598年的俄羅斯沙皇。
伊凡四世之子。母親為安娜斯塔西亞·羅曼諾夫娜。娶伊琳娜·戈東諾娃。無子,有一女費奧多西亞·費奧多羅夫娜女大公。費多爾死後,留里克王朝絕嗣。
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борисфедоровичгодунов,1552年~1605年)1598年~1605年間的俄羅斯沙皇。
韃靼貴族出身。曾經侍奉過伊凡雷帝。他妹妹伊琳娜嫁給伊凡雷帝的幼子費多爾。費多爾身體有病,智力不健全,因此大權被戈東諾夫所掌握。1598年費多爾去世,無子嗣。留里克王朝滅亡。全俄縉紳會議推舉戈東諾夫為俄羅斯沙皇。他繼承伊凡雷帝遺志,停止與波蘭的戰爭,在北方向瑞典發動戰爭,擴大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向東繼續侵略西伯利亞汗國,南方與克里米亞汗國交戰,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他推進俄羅斯農奴化進程,規定如果一個自由人為他人工作滿六個月以上,就淪為這個人的奴僕。還公布逃亡農奴的追捕期限為五年。在位末期俄羅斯不斷發生農奴起義。1605年去世。兒子費多爾即位,不久被起義者殺死。
空位時期是俄羅斯歷史上1605年~1613年這一段時期。
1591年,俄羅斯沙皇費多爾·伊萬諾維奇的同父異母兄弟、有王位繼承權的季米特里被鮑里斯·戈東諾夫秘密殺害。1604年,一個自稱是季米特里的人出現,並且得到了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1605年,戈東諾夫的兒子費多爾二世被殺,季米特里即位,史稱“偽沙皇季米特里”或“偽季米特里”。
由於採取親波蘭的政策,偽季米特里觸怒了俄羅斯大貴族。在大貴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率領下,季米特里被殺,舒伊斯基即位,號稱瓦西里四世(1606—1610)。1607年,另一個偽季米特里出現了,再次得到波蘭的支持。1610年,波蘭軍隊在克魯希諾戰役打敗了俄瑞聯軍之後,攻佔莫斯科,舒伊斯基被殺。這一次,西吉斯蒙德想讓自己的兒子瓦迪斯拉夫繼承俄羅斯王位,後來又改變主意想自己兼任俄羅斯沙皇。但是波蘭入侵者在1612年被波扎爾斯基等俄羅斯貴族們召集的軍隊驅逐。
1613年,全俄羅斯縉紳會議(zemskysobor)宣布立17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羅曼諾夫王朝開始。
彼得一世
為了增加與西方交流的機會和尋找俄國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與奧斯曼帝國停戰,並對當時歐洲最強國家之一的瑞典宣戰。在芬蘭灣的納爾瓦,瑞典軍證明了俄軍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幸運的是,瑞典在這時陷入了波蘭王位的爭奪當中。在這喘息的時間,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西方化的軍隊;當兩支軍隊在1709年在波爾塔瓦再度相遇時,俄國擊敗了瑞典,1712年彼得遷都到了他新造的聖彼得堡,致力於俄國的西方化。
北方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721年,瑞典簽署了《尼斯塔得條約》,俄國終於得到了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及與西方交流的窗口。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可以說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個強盛期,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版圖。1768年,與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和黑海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並征戰和稱霸了數個數個世紀已久的伊斯蘭教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原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而葉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后,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奧斯曼土耳其屬下的巴爾幹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的勢力沒有被俄羅斯帝國完全趕出地處歐洲東南部地區的巴爾幹半島,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身為一個歐洲的主要國家,俄羅斯帝國也無法避免的參與了拿破崙戰爭。1812年6月,法國皇帝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這支部隊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上,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而拿破崙又遇上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到他們的祖國。在法國軍隊撤退之際,俄國軍隊則推進到中歐和西歐,最後到了巴黎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后,皇帝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1866年,深綠:正式領土;淡綠:勢力範圍
1858年5月,俄國乘英法聯軍侵略中國之際,俄國以武力威脅清政府簽署《璦琿條約》,以黑龍江為邊界。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沙皇俄國更把整個外滿洲(包括庫頁島)吞併,並獲得海參崴這個不凍港,以擴展其於西太平洋的影響。
另一方面,俄國亦企圖將勢力染指庫頁島及千島群島,與日本展開爭奪。1875年5月7日,日本與俄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俄國將所佔的千島群島給予日本,換取日本所佔的庫頁島南部。
1858年至1911年,俄國先後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界約,又夥同英國對中國帕米爾地區進行了兩次私自瓜分,將中國東北和西北的大片領土納入其版圖,策動外蒙古與中國分離,並武裝侵佔了江東六十四屯、唐努烏梁海(1944年被正式併入俄羅斯)等地區,共計使中國喪失了33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俄羅斯帝國全盛時期版圖
19世紀末期,俄國向清廷租借大連,成立關東州。俄國亦藉得到了東清鐵路的建築權對內滿洲(即東三省)進一步侵略,意圖建立所謂“黃俄羅斯”。旨在將土地廣袤,人口稠密的內滿洲也轉變為俄國的殖民地。此為俄國遠東大戰略的最終目的。1900年的庚子俄難(即俄國加入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製造海蘭泡慘案、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等外交事件,洗劫內滿洲諸多城鎮)之後該戰略的實施步伐被大幅度的加快。但由於俄國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敗於日本帝國,並且本國也爆發革命,該項戰略計劃遂成畫餅。
俄羅斯在北美洲亦曾經於1787年佔有土地,但在1867年將其以七百二十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即當代的阿拉斯加州。
佔領中亞
這二國成為附屬國。1864年,攻打浩罕與塔什干。1877年,佔有全中亞。沙俄還企圖通過支持浩罕汗國的侵略者阿古柏染指新疆,並出兵攻佔了伊犁,最後在左宗棠擊敗阿古柏、曾繼澤堅決交涉的情況下“戀戀不捨”得離開了伊犁,但還是割走了中國在新疆的不少領土。
16世紀中期俄國成為地處歐洲東部邊陲半亞洲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盛行封建農奴制。由於封建農奴制的阻礙,到19世紀中期,俄國的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俄國農奴境況十分悲慘,暴動頻繁。
面對嚴重危機,1861年,皇帝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因為農奴制的廢除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發展成近代資本主義強國,成為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是這次改革不夠徹底,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殘餘。
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使得民眾對沙皇制度的不滿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的反戰請願,由於軍警擅自開槍鎮壓造成了所謂的“流血星期日”,此事件成為了1905年全俄大革命的導火索。此次革命雖然成功被鎮壓,然而嚴重撼動了沙皇的威權。並且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於是沙皇啟用斯托雷平進行改革,斯托雷平上任后推行土地改革制度並嚴厲鎮壓農民運動,儘管頗具成效,可惜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大陸爆發,俄國加入英法對德奧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大戰後期,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俄國長達長達三百多年的的專制統治被推翻。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1917年11月7日晚9時45分,隨著停泊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軍艦“阿芙樂爾”號的幾聲炮響,起義軍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最後據點—冬宮發起了總攻。最終,武裝起義取得勝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俄國“十月革命”。
1914年俄羅斯的行政區劃
另外還有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和保護國,比如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1914年後的圖瓦共和國(唐努烏梁海)等則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佔了11個省,17個區和一個自治區(薩哈林)。而除俄羅斯本土外,還有另外8個在芬蘭,10個在波蘭。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因此擁有了59個省和一個區(頓河區),而戰爭部長對頓河區擁有管轄權;其他的也都有自己的省長和副省長,後者主要是管理當地政府。
此外,通常在幾個省的省長之上還設有一個秘書長,秘書長一般擁有調動自己管轄範圍內軍隊的特權。1906年,俄羅斯帝國已經在芬蘭、華沙、維爾紐斯、基輔、莫斯科和里加設有秘書長。較大的城市(聖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刻赤、尼古拉耶夫、羅斯托夫)還有獨立於省的,它們自己的管理系統;在這些城市中總警監相當於省長。
除了幾乎整個俄羅斯聯邦的領土,1917年前的俄羅斯帝國還囊括了烏克蘭的絕大部分(第聶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芬蘭(芬蘭大公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包括薩梅格列羅Mengrelia),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俄屬土耳其斯坦)的中亞聯盟,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波羅的海省區)的絕大部分,波蘭(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很大一部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阿爾達漢省、阿爾特溫省、厄德爾省、卡爾斯省和埃爾祖魯姆省的東北區域。在1742到1867年之間,阿拉斯加也是俄羅斯帝國的殖民地。隨著瑞典在大北方戰爭中失敗,哈米納條約在1809年9月的簽訂,芬蘭作為一個自治大公國被併入了俄羅斯帝國。沙皇作為一個立憲君主,通過他的政府和芬蘭當地的參議院來控制芬蘭大公國,牢牢地掌握著任免權。
1912年的俄羅斯帝國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國杜馬開始后(1906年4月27日),專制這個字就被謹慎地保存著,但是權力已轉為有限的程度。然而這種政權並沒有辦法成為有意義的憲法,因為還缺少了議會單位。但是無限專制卻給了自我限制專制體系一個空間,無論將會永久專制,或是只按獨裁者的意見統治及行事,都只會增加各黨間的衝突而已。那麼,當前看來,俄羅斯的政府系統最好定義為專制皇帝下的君主權力有限體制。
彼得大帝在1721年時改稱自己為皇帝,並且宣布自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之後的統治者也一直延用這個名稱,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推翻為止。
俄羅斯的君主在1547–1721年間一直使用沙皇這個稱號,但之後都是使用皇帝這個名稱,只是在中文半音半意的譯法下,還是稱其為沙皇。
皇帝的權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兩項規定所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體制。教宗保羅一世認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須是東正教教會的成員,而且必須要遵守繼承權法(PaulineLaws)的規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況就改變了,皇帝自願限制他的立法權力。他認為在沒有經過帝國杜馬(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無法通過成為法律。雖然在1906年4月28日時出現了與上述道德責任相關的法律,並且和組織法一起擴增,但同時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馬的權利,並且他也行使了這項權利。
俄羅斯帝國
帝國議會,或稱為英制議會,因為上述的原因而重組,並且產生了196個席位,其中有98個由皇帝提名,剩下的98人則是由選舉產生,而且總理也是其成員之一。關於這些當選議員,其中有3人是希臘正教的僧侶神父,另外3人是負責掌管教區或世俗職務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貴族,6人是大學或科學學院的成員,以及6人來自商會,6人來自工業局,18人來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餘16人則無,並且有6位來自波蘭。然而當立法單位和杜馬合作后,該組織的提案卻很少被實行。
根據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規定,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議會被建立,並在政府首腦的名義下,設立了俄羅斯首相。俄國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門和它們的部長組成,各部長並列在下:
皇家法庭法官;外交部長;戰爭部長;海軍司令經濟部長;工商業部長(1905年創立);國務部長(包括保安,醫療,審查及出版,郵政及通訊,涉外領土事務,事務統計);農業部長;交通部長;司法部長;教育部長。
凱瑟琳宮外景
帝國杜馬或是英制杜馬(杜馬帝國)組成了俄羅斯國會的下議院,共有442個席位,並且擁有極度複雜的選舉方式。這些會員的工作是爭取佔了其中壓倒性多數的富裕人家支持,尤其是地主階級,並且代表俄羅斯人民發聲。除了中亞之外的每一個省,都會推舉出幾個成員,並且他們大多來自大城市。然而這還不表示他們能成為正式議員,他們還必須通過由農民、公民和地主階級的決選才能正式出任。然而當代表團代表較弱勢的業主出席時,那些富有的業主們將會親自上陣,公民(都會人士)則是依照課稅財產被分成兩類,並且被選為省代表團的成員,農民則是由小行政區的代表團所代表。工人階級則是以特別的方法對待,如果不是每個工廠任用50個員工,則是選出一個或以上的代表參加代表團。
杜馬會議
最神聖的主教會議(1721年成立)是俄羅斯正教會的最高政府機關。這是一個由世俗檢察官主持,代表著沙皇,以及莫斯科,聖彼得堡,基輔三個大城市和喬治亞的大主教,另外還有輪流任職的主教。
俄羅斯帝國
俄國農奴制創立於16世紀,在17世紀中期(1647年)成為了法律條文。在1861年的改革后,俄羅斯帝國廢除了農奴制。
從農奴變成的農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這些土地只是被分給了農村公社,一個管理這些耕地所有權和稅款的組織。如果想切實的擁有耕地,農民需要交付附有稅率的“贖金”。而在那時候,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去給別人干短工來賺取“贖回”土地的錢。不過在向沙皇交了這筆錢之後,新生的農民也就正式的成為了農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這筆錢很高,因為是先由沙皇付給地主贖金,所以農民直接把錢還給沙皇,而後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對地主經濟上的補償理由並不是土地,而是他們損失了應該為其義務勞動的農奴。不僅如此,很多地主還盤算著如何減少以前自己地上的農奴可以分得的已經少得可憐的土地,比如剝奪他們最需要的部分:農奴小屋周邊的牧草地。其結果就是自由身的農民依然需要為以前的主人幹活,藉此來償還贖回土地的費用。
序號 | 中文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伊凡四世 | 1547年~1584年 | (雷帝) |
2 |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 | 1584年~1598年 | 費奧多爾一世(敲鐘者) |
3 | 鮑里斯·戈東諾夫 | 1598年~1605年 | |
4 | 費奧多爾·戈東諾夫 | 1605年(58天) | 費奧多爾二世 |
5 | 偽季米特里一世 | 1605年~1606年 | |
6 | 瓦西里四世 | 1605年~1613年 | |
7 |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 | 1613年~1645年 | 米哈伊爾一世 |
8 | 阿列克謝一世 | 1645年~1676年 | |
9 | 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 | 1676年~1682年 | 費奧多爾三世 |
10 | 伊凡五世 | 1682年~1689年 | |
11 | 彼得一世 | 1689年~1721年 |
歷代沙皇
1721年~1725年彼得一世(大帝)
1725年~1727年葉卡捷琳娜一世(女)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一世(女)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幼帝)
1741年~1762年伊麗莎白一世(女)
1762年~1762年彼得三世
1762年~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大帝)(女)
1796年~1801年保羅一世
1801年~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神聖王)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者)
1881年~1894年亞歷山大三世(和平製造者)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殉教者)
尼古拉二世一家
1860年後的鐵路規劃和建設對於俄羅斯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央機關和貴族階層們基本壟斷了決策,但地方氏族階層為鐵路的建設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貴族、商人和企業家暢想“從地方到帝國”的未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時常與其他城市競爭,由此也為帝國的經濟做出了貢獻。
俄國軍隊在19世紀80年代在中亞修建了兩條主要鐵路:高加索鐵路,連接黑海海濱的巴統和裏海海濱的巴庫;外裏海鐵路,由裏海海濱的克拉斯諾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馬爾罕和塔什干。兩條鐵路為帝國的商業和戰略需求服務,同時促進了人口流動。
莫斯科的總督府(1778-1782)
作為俄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國家,俄羅斯帝國未能完成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的任務。因此,最終摧毀俄羅斯帝國並非俄國資本家,而是工人和農民。但是,俄羅斯帝國建立,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國國際地位和政治軍事實力變化。自1721年俄羅斯帝國成立開始,歐洲任何國際政治問題(如反拿破崙戰爭的勝利,反歐洲革命的勝利),沒有俄國的干涉,都無法解決。俄羅斯帝國也被稱為“歐洲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