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何中華的結果 展開
何中華
山東大學著名學者、教授
何中華,男,1962年7月出生,山東莒南人,中共黨員,現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山東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價值論研究室兼職研究員。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發展理論。
在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哲學觀、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研究等領域進行探索
今後研究的重點主要是:(1)重新詮釋馬克思哲學觀,以期對中國當代哲學的建構提供有益借鑒;(2)對現代性進行批判性的反省,以利於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選擇;(3)回歸中國古典思想,內省式地體認哲學意義上的“中國經驗”,以便在文化源頭上汲取智慧並得到啟迪。
何中華
[1]何中華.馬克思哲學的"能動原則"及其歷史意蘊[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18-40.
[2]何中華.從中國傳統社會特質看公德私德問題[J].文史哲,2021(3):203-236.
[3]何中華.從中國國情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背景[J].長白學刊,2021(1):142-148.
[4]何中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意蘊再思考[J].哲學研究,2021(10):5-17.
[5]祝利民,何中華.馬克思唯物史觀作為歷史的體認方式[J].東嶽論叢,2021(3):90-96.
[6]何中華.中國當代生活方式變遷的文化審視——《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方式變遷與文化選擇研究》評介[J].山東社會科學,2021(9):封3.
[8]何中華.革命的弔詭:文化是結果還是原因?[J].文史哲,2019(5):18-23.
[9]何中華.美德與責任心是二分的嗎?——與安靖如先生商榷[J].文史哲,2019(6):156-158.
[10]何中華."聖之時者"與歷史地思——馬克思與儒家在運思方式上的契合[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0(5):5-9.
[11]何中華.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會通何以可能?[J].文史哲,2018(2):5-30.
[12]何中華.從現代性語境的悖論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湖南社會科學,2020(6):35-41.
[13]何中華.歷史和自由: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契合的兩個側面[J].社會科學戰線,2020,306(12):1-10.
[14]何中華.馬克思對人與自然對象性關係的歷史建構——基於《資本論》語境的研究[J].哲學動態,2020(1):5-16.
[15]何中華.儒家與自由主義:人性論分野及其歷史文化後果[J].文史哲,2016(1):49-58.
[16]何中華.柔性智慧:中國文化的主線——以《論語》為中心考察[J].孔子研究,2020(4):5-25.
[17]何中華.為什麼必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人民論壇,2017(17):24-25.
[19]何中華.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重估[J].理論學刊,2017(4):145-154.
[20]何中華.馬克思的歷史地思與浪漫主義[J].哲學研究,2019(1):3-16.
[21]童建安,何中華.馬克思恩格斯在清算費爾巴哈哲學上的差異——以《提綱》和《終結》為比較對象[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9,35(5):35-40.
[22]何中華.學術旨歸:古今之別與中西之異[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7(1):16-21.
[24]何中華.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是補充還是超越?——再讀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1條[J].天津社會科學,2019,3(3):11-22.
[25]何中華.在創造創新中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J].中華兒女,2018(4):50-51.
[26]何中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亟待澄清幾個模糊認識[J].理論導報,2017(4):28-30.
[27]何中華.在創造創新中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J].晚霞,2017(4):48-49.
[28]何中華,郝書翠.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哲學意蘊[J].東嶽論叢,2017,38(3):15-23.
[29]何中華.如何恰當地理解共產主義[J].理論學習-山東幹部函授大學學報,2016(8):45-48.
[30]何中華.馬克思哲學之思想史前提的廣義理解[J].學術月刊,2012(1):50-61.
[31]何中華."哲學"語義嬗變與"中國思想"屬性(下)[J].社會科學戰線,2011(3):9-13.
[32]何中華."哲學"語義嬗變與"中國思想"屬性(上)[J].社會科學戰線,2011(2):1-8.
[33]何中華.馬克思的猶太人身份與他的哲學建構[J].山東社會科學,2016(5):5-13.
[34]何中華.大學文化建設芻論[J].山東高等教育,2015(4):25-32.
[35]何中華.馬克思主義、現代科技與儒學的關係芻議[J].戲劇叢刊,2015(3):25-31.
[36]何中華.恩格斯在何種意義上提出哲學基本問題——再讀《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2):60-65.
[37]何中華.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新詮[J].學術月刊,2008,40(8):37-45.
[38]何中華.百年中國學術:描述·詮釋·評價--讀《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J].學術月刊,2005(12):117-122.
[39]何中華.原始文化與哲學--一種發生學的考察[J].學術月刊,2002(3):21-30.
[40]何中華.人的全面發展與當代語境[J].學術月刊,2002(1):14-17.
[41]何中華.評哲學研究中的幾個誤區[J].學術月刊,2000(1):20-29.
[42]何中華.超越“唯物—唯心”之爭的綱領——再讀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條[J].山東社會科學,2015(4):12-18.
[43]何中華.從梁漱溟思想看儒家精神特質——兼論馬克思主義與儒學之會通[J].山東社會科學,2015(11):5-14.
[44]何中華.董仲舒德治思想的社會和學理基礎[J].山東社會科學,2013(1):41-47.
[45]何中華.“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與“從后思索”[J].山東社會科學,2013(7):5-10.
[46]何中華.生活方式選擇的價值維度——李霞《生活方式的變遷與選擇》評介[J].山東社會科學,2013(6):封3.
[47]何中華.《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的詮釋之商兌——兼評魏小萍《探求馬克思》一書中的幾個觀點[J].山東社會科學,2010(9):5-14.
[48]何中華.馬克思哲學研究範式:非此即彼還是互補整合[J].山東社會科學,2008(11):23-29.
[50]何中華.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是補充還是超越[J].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4):200.
[52]何中華.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會通何以可能?[J].社會科學文摘,2018(4):17-19.
[53]何中華.40年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回眸與前瞻[J].中國哲學年鑒,2018(1):3-21.
[54]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芻議[J].新校園:文化大觀,2018(1):15-16.
[55]何中華."互害現象"的道德軟約束[J].探索與爭鳴,2018(11):43-45.
[56]何中華.醇厚的鄉情從大地溢出-讀《地氣-厲彥林散文選》[J].百家評論,2018(4):46-50.
[58]何中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亟待澄清幾個模糊認識[J].學習月刊,2017(6):14-15.
[59]何中華.探索哲學創新之路-讀張全新新著《塑造論哲學導引》[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7(5):76-79.
[60]何中華.超越邏輯:哲學的另一面[J].臨沂大學學報,1996(1):8-9.
[61]何中華.價值觀念當代轉換的哲學審視--評《現代價值觀念的追求》[J].人文雜誌,1996(1):128-128.
[62]何中華.人與自然關係的當代求解--評《自然環境價值的發現》[J].山東社會科學,1995(3):95-95.
[63]何中華.馬克思唯物史觀二題新議[J].中州學刊,1995(2):42-45,66.
[64]何中華.哲學的跨世紀使命:文化整合與自我拯救[J].文史哲,1995(6):39-41.
[65]何中華.物質本體論的困境與實踐本體論的選擇[J].南京社會科學,1994(11):30-34.
[66]何中華.現有儒學史敘事方式的局限-在"重寫儒學史"與"儒學現代化版本"問題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J].當代儒學,2015(2):20-25.
[67]何中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J].學習月刊,2015(13):52-54.
[68]何中華.作為本體範疇的實踐與時間性的復活-再答我的一位商榷者[J].東嶽論叢,2013(8):35-43.
[69]何中華."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當代闡釋"筆談-歷史在實踐本體論語境中的復活-重讀《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J].社會科學研究,2010(4):1-5.
[70]何中華."現代性語境中的道德問題"筆談(四篇)-"斯密問題"與社會的道德條件[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0(1):57-60.
[71]何中華."道"進乎"技"[J].中國研究生,2009, (6):36-37.
[72]何中華.我們今天如何對待馬克思[J].中國研究生,2009, (12):19-22.
[73]何中華.仇富·儒商·富人責任[J].博覽群書,2009, (11):28-32.
[74]何中華.在扭曲中沉淪[J].當代工人,2009, (11):10-11.
[75]何中華.文化現代化與價值體系建設筆談-重思中國文化的現代性命運[J].理論學刊,2009(7):63-65.
[77]何中華.歷史回顧與理論反思-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周年筆談(二):"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之反思[J].理論學刊,2008(5):4-6.
[78]何中華.汶川地震:人文思考與重建對策(筆談):災難引發的思考[J].文史哲,2008(5):22-24.
[79]何中華."馬克思哲學與現代性"筆談(五篇)-馬克思哲學的後現代性及其誤讀[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8(1):17-22.
[80]何中華.馬克思與實踐本體論(筆談):人的個體生存與實踐本體論建構-馬克思哲學的一個再詮釋[J].理論學刊,2006(11):36-40.
[81]何中華."重審發展和發展觀"筆談(七篇) "以人為本"與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揚棄[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5(1):28-29.
[82]何中華.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的幾點區別[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022 (1):127.
[83]何中華.馬克思與恩格斯:並非"一塊整鋼"[J].青年思想家,2004, (5).
[85]何中華.中西人性論及其分野[D].山東:山東大學,2002.
[86]何中華.這時代詩人的際遇[J].粵海風,2001, (1):24-25.
[87]何中華."語言是存在的家"[J].現代語文(高中版),2000(3):4-6.
[89]何中華."哲學"有無"歷史"?[J].社會科學戰線,2000(5):34-41.
[90]何中華.現代性·全球化·全球性問題[J].哲學研究,2000(11):17-23.
[91]何中華."人性"與"哲學":一種可能的闡釋[J].文史哲,2000(1):5-12.
[92]何中華.我看文化批評"新生代"[J].粵海風,2000, (2):42-43.
[93]何中華.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幾個難題[J].天津社會科學,2000(1):4-11,,38,.
[94]何中華.人與環境的關係:反思的歷史和歷史的反思[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4):6-13.
[95]何中華.貧困與可持續發展[J].洛陽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4):5-10,16.
[96]何中華.貧困與可持續發展(續)[J].洛陽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6):33-36.
[97]何中華.社會活力與人的自由[J].天津社會科學,1999(3):21-23.
[98]何中華.從生物多樣性到文化多樣性[J].東嶽論叢,1999(4):73-76.
[99]何中華.正義理論的新拓展- 《社會正義論》評介[J].哲學動態,1999(8):35-36.
[100]何中華.人的歷史發展的雙重審視-讀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J].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 (4):3-10.
[101]何中華.重讀盧梭三題[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57-63.
[102]何中華.知識經濟與可持續發展[J].理論學刊,1999(1):77-81.
[105]何中華,段磊.解放思想的主體條件[J].發展論壇,1998, (10):13-14.
[106]何中華.阿拉伯哲學意蘊的再揭示[J].中國社會科學,1998(1):199-200.
[107]何中華.戊戌維新三題議[J].文史哲,1998(5):5-8.
[108]何中華."科玄論戰"與20世紀中國哲學走向[J].文史哲,1998(2):6-16.
[109]何中華.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關係[J].洛陽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4):5-10.
[110]何中華.婦女解放與可持續發展[J].長白學刊,1998, (2):52-54.
[111]何中華.哲學的使命[J].世紀論評,1998, (Z1):40-42.
[112]何中華.文化哲學中的悖論芻議[J].哲學動態,1998(1):31-34.
[113]何中華.類哲學的提出及其對當代中國哲學的啟示-類哲學:意義與啟示[J].學術月刊,1997(3):19-21.
[114]何中華.人學與哲學:一個再思考[J].江海學刊,1997(3):66-72.
[115]何中華."無立場的思想"可能嗎?--評一種"新"哲學觀[J].哲學研究,1997(10):41-48.
[116]何中華,張曉華.當代發展觀的演變及難題[J].文史哲,1997(2):60-67.
[117]何中華.重估傳統[J].洛陽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4):11-15.
[118]何中華.實踐、辯證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新詮-世紀之交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應有的態度[J].學術月刊,1996(11):34-41,48.
[119]何中華.當代中國文化的難題及其出路[J].天津社會科學,1996(4):34-39.
[120]何中華,郁燕軍.馬克思主義自由觀辨析[J].山東社會科學,1996(1):74-75.
[121]何中華.影響當今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觀[J].發展論壇,1996, (3):9-11.
[122]何中華."現代化"觀念與西方文化傳統[J].學習與探索,1996(1):70-77.
[123]何中華."可持續發展"觀及其哲學意蘊[J].哲學研究,1996(9):10-17.
[124]何中華.當代發展觀的拓展與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J].發展論壇,1995, (10):22-25.
[125]何中華.回到自身:世紀之交的哲學重建[J].學術月刊,1995(10):10-18.
[126]何中華.歷史抽象方法的合理性及其限度[J].南京社會科學,1995(5):16-18.
[127]何中華."現代化"觀念的邏輯意蘊及其歷史表徵[J].天津社會科學,1995(1):19-25,10.
[129]何中華.不可通約和不可比[J].讀書,1995, (7):143-144.
[130]何中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文化反思[J].青海社會科學,1994(1):50-56.
[131]何中華.讀書·思考·寫作三位一體[J].文史哲,1994(4):79-84.
[132]何中華.試談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係問題[J].哲學研究,1994(4):25-31.
[133]何中華.試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J].哲學動態,1994(5):29-30.
[134]何中華.論作為哲學概念的價值[J].哲學研究,1993(9):29-36,48.
[135]何中華.哲學的世紀末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1993(1):75-77.
[136]何中華.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定位[J].天津社會科學,1993(2):27-33.
[137]何中華.人類文化的哲學詮釋-評鄒廣文的《文化·歷史·人》[J].社會科學,1993(2):79-80,54.
[138]何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J].山東社會科學,1993(4):76-79.
[139]何中華.主體性問題及其誤區[J].哲學動態,1992(8):16-18.
[140]何中華.人類存在方式的轉變與價值坐標的重建-關於全球性問題的一點思考[J].哲學研究,1992(4):6-14.
[141]何中華.認識論研究中的幾個方法論問題[J].山東社會科學,1992(1):80-84.
[142]何中華.文化研究三題[J].天津社會科學,1992(3):46-52.
[143]何中華.深化哲學功能的研究芻議[J].晉陽學刊,1991(3):75-77.
[144]何中華.從哲學層面上確立新發展觀[J].哲學動態,1991(11):9-11.
[145]何中華.哲學體系的邏輯基礎探析[J].天津社會科學,1991(3):40-45,66.
[146]何中華."歷史規律"辨析[J].哲學研究,1991(12):44-51.
[147]何中華.讀《春秋哲學》[J].哲學研究,1991(3):81-81.
[148]何中華."民族精神"之我見[J].山東社會科學,1990(1):24-26.
[149]何中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有益探索-評范為啟、張元斌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新編》[J].山東社會科學,1990(4):103-104.
[150]何中華.要聯繫文化問題來探討哲學功能[J].哲學動態,1990(8):9-10.
[151]樊瑞平,何中華.毛澤東的實踐觀給哲學體系改革的啟示[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1989(6):37-41.
[152]何中華.文化啟蒙與系統悖論[J].山東社會科學,1989(2):35-36,39.
[153]何中華.認識互補論[J].天津社會科學,1989(6):11-18.
[154]何中華.應當建立哲學社會學[J].哲學動態,1988(8):23-25.
[155]何中華.從哲學的多元功能看哲學的本性[J].哲學研究,1988(4):12-18,41.
(2)對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內涵進行詮釋,從哲學觀高度“重讀馬克思”,力圖以實際的運思超越“回到馬克思”與“告別馬克思”的路數,從辯證法和現象學的內在結合上尋找馬克思哲學意蘊得以展現的可能性。
(4)對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理論本身進行反思,注重對“發展”和“現代化”範疇的形上學前提的追問,探究在市場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命運,重思社會發展的存在論含義。
(5)考察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係問題,提出“互斥論”和“劃界說”,引起學術界的爭論,在客觀上促進了有關研究的深化。
(6)從哲學角度闡釋可持續發展理念,分析它在實踐和理論上面臨的難題,凸顯問題癥結,清算前提和預設本身,推動了該領域研究的進展。
1993年被評為首批山東大學青年學科帶頭人,並獲“山東省優秀教師”稱號;
1997年獲第2屆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稱號;
1999年被命名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0年獲首批“山東大學傑出青年學者基金”資助;
2002年獲首批“山東大學傑出學者獎勵基金”資助;
2006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2009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