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瓷
縹瓷
晉代浙江溫州一帶的甌窯所產青瓷被叫做縹瓷。晉潘岳的《笙賦》中,有"傾縹瓷以酌雩"之句。縹瓷胎體細膩,呈色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縹,原是晉代一種淡青色的絲帛,甌窯青瓷的顏色很像這種縹,故借縹以名瓷,稱為縹瓷。
縹瓷
關於縹瓷的產地尚有不同看法,近代有人據陸羽《茶經》引晉《荈賦》“器擇陶揀,出自東甌”句,認為東甌系指今溫州,而溫州青瓷以青白色為特徵,因而縹瓷系指甌窯瓷器。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早於《茶經》的隋《北堂書鈔》引進《荈賦》文字為“器擇陶簡,出自東隅。”因而這裡既沒有提到東甌,更沒有把縹瓷與東甌聯繫起來,而到目前為止,溫州也沒有發現值得時人稱道的晉代的瓷窯,而這時發達的瓷業是越窯,東隅則謂東方之意,這時東方的青瓷堪稱一絕的是越窯,因而認為縹瓷指越窯青瓷。再一種認為“縹”字本身即是文學詞藻,本意謂青白色,實系泛指青瓷。晉代南方青瓷業發達,但尚不能以某一種顏色絕對概括之,因而縹色不能狹義理解為某種特殊顏色,而是泛指青色,這與當時的社會時尚一致。而“東隅”則指大概的方位,當時東南地區浙江青瓷業發達,“器擇陶簡,出自東隅”本身即是泛指浙江的青瓷,因而縹瓷應理解為指晉代的青瓷而沒有特指甌窯或越窯。
“縹”是一種青白色,縹瓷是一種色調基本青白,但也常閃灰黃的瓷器。縹瓷胎體細膩,呈色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
甌窯青瓷的顏色很像這種縹,故借縹以名瓷,稱為縹瓷。據考證,縹瓷可能是當時甌窯(窯址在今浙江溫州)生產的胎白中略帶灰色,釉色淡青的瓷器。
清 藍浦《景德鎮陶錄》曰:"甌,越也,昔屬閩地,今為浙江溫州府。自晉已陶,其瓷青,當時 著尚。" “縹瓷”是甌窯青瓷中的上品,最早記載出於晉代潘岳《笙賦》中:“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歷史上的記載說明縹瓷的顏色淡青或是淺青色。這種色澤是甌窯青瓷的代表,淺淺的透明釉泛著青色,也曾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可與越窯的青瓷媲美。清人朱琰在《陶說》中提到“後來‘翠峰天青’於此開其先矣”、“是先越州窯而知名者也”。
“縹瓷”指的就是甌窯所產的青瓷,因其釉色如淡青色的絲帛而得名。這種瓷器具有胎骨細膩,釉層薄而透明,硬度高,瓷聲脆,造型秀雅的特色因而名聞遺跡。
甌窯青釉刻蓮瓣紋葵口燈
甌窯青釉執壺
箬嶴後背山窯址
箬嶴後背山窯址在永嘉東岸鄉箬嶴村北後背山南坡,1958年發現。窯床前半部已闢為山田。瓷片、窯具暴露於外;後半部在距地平面高約15米處殘留一段,殘長10.6米,為龍窯結構,拱頂,牆體為生坯磚砌疊.主要生產青瓷,殘留器物有短頸環耳罐、斂口淺腹缽、直口半球形碗以及罍、瓿等。胎質白中泛灰,緻密堅硬;釉色有青中帶灰和青中泛黃等;器表素麵,或拍印幾何紋,或刻劃弦紋、水波紋治。是國內東漢時期創燒青瓷的典型窯址之一。
殿嶺山窯址
殿嶺山窯址在永嘉東岸鄉殿嶺山北玻,面積500平方米,瓷片堆積層約1.2-1.5米,1958年發現,1985年進行局部清理,產品主要有青瓷和褐色瓷兩種。採集到的器物有、罐、缽、銑、瓿等。以高嶺土為胎,以石灰釉作罩釉,以焙燒,瓷化程度甚高,擊音清脆。紋飾普遍使用方格、米字、重線三角和水波等,造型和裝飾手法尚未形成獨特風格。建窯時間為東漢。甌窯玉璧碗
小墳山窯址
甌窯玉璧碗
夏甓山窯址
夏甓山窯址在永嘉羅溪鄉蘆田村夏甓山西面山坡,面積約600平方米,外露瓷片積堆層長3米,寬1.5米,厚1米,1958年發現。1985年配合當地公路建設,對堆積層進行清理。為東晉窯址。主要生產青瓷,產品有雞首壺、盤口壺、雙領罐、四系壺、蓋罐、缽、洗、碗、硯等。胎骨堅細,呈白中泛灰色;釉色以淡青為主,釉層勻凈透明,故稱"縹瓷";部分器物釉層中出現開裂魚子紋和使用褐色點彩等圖案;紋飾以弦紋為多。窯具有墊具、間隔具二種。甌窯牛形燈盞
啟灶墳山窯址
啟灶墳山窯址在永嘉羅溪鄉啟灶墳山南麓,面積800平方米,1982年發現,保存完整。為唐、五代窯。主要生產青瓷,產品有碗、罐、壺、瓶、盞等,以碗、盤為大宗。胎骨細密,胎面平整,呈色較白;釉色以淡青或青中泛綠為主,釉面光潔,並有開片紋;碗內大多刻劃荷葉紋,也有在壺、罐、碗的適當部位施加褐色圓斑,其邊緣有明顯暈散區。器蓋多作柿蒂形紐,器底多玉璧形底,為唐五代瓷器的主要特徵。窯具有墊具、支釘、匣缽三種。
政和堂窯址
政和堂窯址在今鹿城雙橋村西北蓬壠山北麓,面積約2000平方米,瓷片堆積層長50餘米,厚1.5米,保存完整,1986年發現。主要生產青瓷,產品質量上乘,有碗、盤、罐、杯、缽、壺、瓶、盞等,造型精巧新穎,其中瓜形、荷花形的各式罐、碗最為別緻。胎骨灰白,緻密堅硬。施釉以淡青為主,釉層勻凈,有玉般光澤;後期出現少數醬褐色產品,常見刻劃紋飾有荷花、蕉葉、垂雲、草花、牡丹等,線條粗獷遵勁。窯具有桶形匣缽、喇叭形墊座、墊餅和墊圈四種,均由瓷土製成。窯址屬西山窯址群,燒制時間為晚唐至宋。
護國嶺窯址
護國嶺窯址在今鹿城區西山護國嶺附近,與政和堂窯址同屬西山窯群。1958年發現,面積約300平方米,瓷片堆積層有二處一處自東向西,另處自東向西北;又有殘存窯床一段。窯壁用生坯磚錯縫平砌,內壁尚留黑褐色燒結面,並有結塊窯汗。主要生產青瓷,有碗、盤、壺、瓶、罐、杯、盒、盞托等。造型別緻,富於變化,有球形腹、瓜棱腹、竹節頸、寶塔蓋、如意形耳;口有撇口、斂口、葵口、坦口、喇叭口;底有挖足、卧足、假圈足、平凹底、環形底等。胎骨趨向堅硬、細薄,呈白中泛灰色。釉色以淡青色薄釉為主,部分呈灰綠色,釉層勻凈、細潤,施釉多不至底,露胎部分呈硃紅色。常見紋飾有蓮花、秋菊、牡丹、雙蝶、鸚鵡、朵雲等。
(1)瓷胎呈色較白,白中略帶灰白。三國西晉時胎質較粗,坯體沒有完全燒
甌窯青釉狗圈
(3)產品品種和造型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特色產品,例如,東晉時期的牛形燈、褐彩蓋罐和五聯罐等,而三足洗、槅、獅形燭台、蛙形水盂及隨葬的明器極少生產。唐代撇品璧形底碗,腹壁作45度傾斜,較越窯為高。五代北宋的印盒,造型趨於寬和扁。
(4)裝飾比較簡單,常見的有弦紋、蓮瓣紋和褐彩,其中褐彩頗有特色,普遍使用於東晉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別是那種繪長條形的紋飾,起筆細,收筆粗,為其它瓷窯所不見。唐宋時期紋飾簡樸,不見繁縟的刻劃花,這與北宋時的越窯不同。
甌窯青釉划花委角方碟
甌窯青釉划花委角方碟胎質
早期胎體較松,沒有完全燒結,呈色較白略帶灰色,胎釉結合往往欠佳。中晚期胎體較密實細膩,呈灰白或淺灰色,但仍有脫釉和剝釉現象。
早期多為淡青色,少有青黃和青綠色,透明度高,開冰裂紋,易剝釉。中晚期釉色多為青色、青黃色或淡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