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王國
歷史上的德意志國家
普魯士王國(德語:königreich Preußen;英語:Kingdom of Prussia,1701年—1918年),是歷史上的德意志國家,是歐洲中部的君主制國家。
1701年,勃蘭登堡公國兼普魯士公國公爵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勃蘭登堡-普魯士大選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之子)支持領導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普魯士國王稱號。1月18日,勃蘭登堡-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德意志統一前,普魯士和奧地利同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最強大的兩個邦國,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取得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的勝利,統一了除奧地利帝國外的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有時也是德國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詞,同時也是德國在一戰和二戰中,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與軍國主義的來源。
1701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德意志普魯士王國國徽
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 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后,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后,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并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
這是普魯士王國的一枚印章
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
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
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 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制統治。
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奧托·馮·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
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打敗了法國。
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Das Zweite Reich) 。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志帝國2/3的人口和3/5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面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王國、公國,因此德意志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大版。各邦國享有內政和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 (巴伐利亞除外) 、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志帝國中央政府。普魯士歷史從此併入德意志帝國歷史。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三世在位99天後去世,其孫威廉二世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第三代皇帝。其統治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而告終。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亞發生革命,其國王退位。柏林旋即爆發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時威廉二世在比利時斯巴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得知發生革命后,試圖僅放棄德意志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但陸軍統帥興登堡勸其徹底退位。
為避免發生更大變亂,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於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經退位,並於同日將首相職務移交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德意志帝國及普魯士王國滅亡。11月11日,德國向盟軍投降。
普魯士王國
1920年代,普魯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天主教中央黨領導。
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隨後廢除德國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魯士憲法被廢除,邦議會和立法機構被解散,僅保留行政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和蘇聯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即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軍官團和容克貴族的大本營,是德國專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須予以消滅。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上曾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丘吉爾則認為“普魯士——這個德國軍國主義的罪惡核心必須同德國的其餘部分分離開來”。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確立了將東普魯士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在戰後的德國廢除普魯士建制的原則性意見。
1947年2月25日,同盟國對德軍事管制最高委員會(Allied Kontrol Kouncil)正式下令廢除普魯士建制。(法令46號)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英、法、美、蘇四國佔領區。原普魯士邦政府的財產由盟國和蘇聯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后,在其境內的原普魯士領土上建立了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兩個州,以及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的東半部(1952年民主德國廢除州級建制,改設專區)。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原普魯士領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此外,下薩克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薩爾州內都有原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邦領土。在被併入波蘭和蘇聯的普魯士領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經基本被全部遷出。
腓特烈一世
神羅時期和之後的幾十年德意志地區有著大大小小的幾百個國家,其中最強大的莫過於北方的普魯士和南方的奧地利。
不同的是普魯士的民族更純粹國王更加崇尚軍國主義,而奧地利雖說軍事實力也不算弱但畢竟沒辦法和三代軍國主義的普魯士相比。
腓特烈威廉一世
腓特烈一世(1657年7月11日—1713年2月25日),全名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1701年至1713年在位),得到國王的稱號前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
還有號稱“軍曹國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他是普魯士國王兼勃蘭登堡選帝侯(1713年—1740年在位),腓特烈一世之子,腓特烈二世之父。他的父親腓特烈一世成功地使普魯士變為一個王國,而他本人則大大加強了這個王國的軍事力量。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也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於無憂宮中逝世,享年74歲。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並且為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經濟、哲學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
說起腓特烈大帝那還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比起他的父親和祖父他更為開明,雖說他崇尚軍國主義卻又不是盲目崇拜,在他的統治期間普魯士和奧地利、俄羅斯第一次瓜分了波蘭,普魯士的國土得以擴張,而且他很喜歡藝術,思想很先進,在他的統治下普魯士的實力再次得以大幅度提高。
腓特烈威廉二世(1744年9月25日—1797年11月16日)霍亨索倫王朝的普魯士國王(1786年8月17日—1797年11月16日在位)。腓特烈·威廉一世之孫,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之侄。1758年被立為王儲,1786年登基上台任普魯士國王。
腓特烈·威廉長相英俊,年幼時性格隨和,但做什麼事都不能持之以恆,心理素質不高,意志薄弱,缺乏主見。他天資聰明,愛好文藝。在他的倡導下,普魯士的文化事業非常興旺。他曾是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的贊助人。他的私人交響樂隊享譽歐洲。在他的王儲時代,腓特烈二世曾聘任他許多的職位,然而腓特烈二世對他的性格和周圍環境公開地表現出疑慮。
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后,腓特烈·威廉繼承了普魯士王位成為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他剛上任的一些政策似乎使人們消除了疑慮: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改革沉重的法國式的徵稅制度、通過減少繳納關稅來鼓勵貿易、修建道路和水渠,還對教育進行改革。這一切使腓特烈·威廉二世很受民眾歡迎。但沒過多久,腓特烈·威廉二世就表現出意志薄弱,缺乏主見的性格,他完全處於一個叫約翰·克里斯托福·馮·沃爾納的神秘主義者的影響之下。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頒布了“宗教敕令”,確認了宗教信仰的自由,維護基督教反抗“啟蒙運動”,加以諸多限制,如限制傳教,限定神職人員只能信仰新教;同年12月18日,制定了一套嚴厲的出版物審查制度,以壓制言論自由。
1790年,普魯士參與了俄奧對抗土耳其的戰爭並獲得勝利,但並沒有獲得領土,這場戰爭后普魯士放棄了腓特烈二世以來的反奧傳統,而且他還是反法聯盟的締造者之一。1792年2月,腓特烈·威廉二世與利奧波德二世締結第一次反法同盟,這是後來歐洲形成的一系列反法聯盟的基礎。在他的執政時期普魯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最終使得波蘭徹底滅亡。
他的傑出貢獻不多,但也使得普魯士的領土再次擴張,國力再次增加,可以說是無功無過。
腓特烈·威廉三世
由於拿破崙在與英國和談中表示出將漢諾威歸還英國的想法,普魯士宮廷感覺受到了欺騙,反法情緒高漲。1806年7月25日,普魯士與俄羅斯簽訂條約,第四次反法同盟形成。在1806年10月的耶拿-奧厄施塔特戰役中,普魯士軍隊由於武器落後、戰術保守、動作遲緩,幾乎全軍覆沒,連普軍總司令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公爵卡爾·威廉·斐迪南也光榮犧牲。10月27日,拿破崙進駐柏林,普魯士王室逃亡東普魯士,受到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保護。
1807年6月弗里德蘭戰役后,法軍佔領整個普魯士領土。7月9日普法簽訂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普魯士王國只剩下了“舊普魯士”、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四個省。易北河以西的領土被拿破崙整合為威斯特法倫王國,他的弟弟熱羅姆成為國王;普屬波蘭成為華沙公國。
1812年,普魯士出兵2萬助法國入侵俄羅斯。同年底,法國在俄羅斯慘敗,普俄簽署停戰協議,次年3月普魯士對法開戰。俄羅斯、普魯士、英國、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結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普魯士將軍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萊比錫戰役聯軍勝利后,普軍直指巴黎,在受到幾次挫敗后1814年3月31日聯軍進駐巴黎。在次年拿破崙百日復辟后,各國結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布呂歇爾與英軍統帥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在滑鐵盧戰役中將拿破崙徹底打敗。
維也納會議使普魯士重新得到拿破崙戰爭失去的領土,但在瓜分薩克森時,與其他列強發生分歧,幾乎與英、法、奧發生戰爭,後來達成了妥協。普魯士得到了三分之二的薩克森領土和萊茵河沿岸的土地,而將波蘭讓給俄羅斯,普魯士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佔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1806年普魯士在耶拿和奧厄施塔特慘敗后,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男爵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
施泰因在拿破崙的壓力下被解職后,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堡侯爵於1810年繼承了他的改革事業。他宣布工商業自由、取消行會特權等。另外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設立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併發布了《普遍兵役制》。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對從拿破崙佔領下的哈勒大學逃出來的教授們講到:“這個國家必須用它精神上的力量來彌補它物質上的損失。正是因為貧窮,所以要辦教育。我還從未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而辦窮了的,辦亡國了的。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國王甚至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
教育改革為普魯士遲到的工業化飛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學技術人才基礎,成為普魯士重新崛起的動力。
還有就是腓特烈·威廉三世在位期間為了獎賞作戰英勇是將士發明了一個勳章,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鐵十字勳章!
普魯士王國
然而,基於奧地利的強烈反對,他被迫放棄計劃,在1850年11月29日簽署奧爾米茨條約。雖然腓特烈·威廉三世反對民主的國民議會,卻沒有恢復官僚統治。他始終成立了一個新的憲法,設置兩會制的議會,由貴族代表上議院、下議院則由民選產生。下議院由所有納稅人選出,但選舉資格則基於繳稅額,所以不能實現普選。憲法容許國王任命部長的權力,並重建了保守的地方議會與州份議會,也保證國王能操縱軍隊與官僚。這種制度比以前更為自由,但始終是一種保守制度,讓國王、貴族與軍隊階層掌握大權。
威廉一世 Wilhelm I
腓特烈三世
多年的軍旅生活使軍隊中服從的原則在威廉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威廉的思想比他兄長更守舊,面對1847—1848年革命浪潮,威廉一直主張武力鎮壓,反對其兄召開議會的妥協做法。1861年繼位之後,他仍以加強普魯士的軍事力量為己任,主張增加軍事預算,並將兵役制從二年延長到三年,因此多次與議會發生矛盾,甚至一度想退位。關鍵時刻,一個個性和能力都十分出眾的人物出現在他周圍的政治舞台上,改變了一切。他就是俾斯麥……
在他的統治期間德國完成了統一。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3日),全稱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托·艾伯特·馮·霍亨索倫,是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及霍亨索倫家族首領,從1888年到1918年在位。1941年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葬於多倫莊園,在他的統治時期德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與國和策源地。
普魯士的興起
1618年普魯士公國併入勃蘭登堡選侯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紐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和奧地利獲得前波美拉尼亞、波森、西里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后,普魯士獲得了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托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后,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
普魯士王國
拿破崙戰敗后,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加入瑞士)、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併。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了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漢諾威、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和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呂肯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戰爭,又先後兼并了黑森-萊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了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西波蘭及北波蘭。
普魯士疆界
普魯士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