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觀帖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北宋官刻叢帖
- 第7卷
大觀帖
中國北宋官刻叢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徠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於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後置於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
但是,由於尚在初創階段,《閣帖》的摹刻技藝還不夠十分精良,頗有失真之處;在編輯方面也存在著不少學術性錯誤(前人多將這些錯誤歸咎於王著,但據啟功先生考證,南唐後主李煜曾用“向拓”法集摹歷代法書,成“仿書”十卷。此即《閣帖》底本,王著照本上石,實不能負其錯誤之責)。更令人遺憾的是,《閣帖》刻在棗木板上,不能耐久。歷經百年,至宋徽宗時已皴裂不能施拓(一說是遭火焚毀)。
因此,宋徽宗遂有修訂重刊《閣貼》之舉。
《大觀帖》仍如《閣帖》分為十卷。
第二卷至第四卷:皆題為“歷代名臣法帖”,收入從後漢車騎將軍崔子王至唐太子太師柳公權共67位名臣的法書。
第五卷:題為“歷代諸家佔法帖”,收入從倉頡、夏禹至無名氏“古法帖”共16人的作品,性質相當於前四卷的附錄。
第六至第八卷:題為“歷代名臣法帖”,實際專收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第九、第十卷:亦題為“歷代名臣法帖”,實際專收晉中書令王獻之書。
每卷的末尾,署“大觀三年正月一日(1109年)奉聖旨摹勒上石”楷書款二行,與卷首標題、卷中各書家名銜,皆蔡京一手所書。每塊帖版前小字上記卷數,中記版數,下記刻工姓名。
帖版較《閣帖》高些,視覺效果更為舒服。
大觀帖的帖板比閣帖稍高,每行多一至三字,故行款也不盡相同。序略有更易,雖系重新更定,尚有延習之誤。
在摹刻上更比閣帖精細準確得多,筆畫沉著豐腴,使轉縱橫都能體現用筆之妙,因而獲得極高的評價,被認為是宋代刻帖中的精品。有書甚至言之為”古代刻貼第一精品“。
古人評語:
“《淳化》為祖,《大觀》尤妙”——北宋·劉次庄
“此正國朝盛時,典章文物燦然備具,百工技藝咸精,其視淳化草創之始,自然不同。“——南宋·曾宏父
“金石之工,較《淳化閣帖》更勝。”——明·董其昌。
拓本又分北宋拓與南宋拓。
《大觀帖》刻成不到二十年,即遭靖康之變(1127年),北宋拓本傳世無多。
工藝:拓工精良。
金人佔領開封,南北互不往來,帖版亦失陷。1141年“紹興和議”簽訂后,南北方互置“榷場”(貨物南北過江必須通過的換貨納稅市場,即邊貿市場),開展邊境貿易。為滿足南宋士人對《大觀帖》的需求,有人開始“潛拓”少量拓本拿到榷場上販賣。由此,南宋拓(金拓)者在此出貨,因而又稱為“榷場本”。
工藝:帖版邊緣多有破損,拓工不精,墨色不勻。帖中“亮”字為避金主完顏亮名諱被磨去,拓工也不如徽宗時精善。
由於原刻石失佚,元,明皆有重刻與翻刻本。明萬曆間,陳懿卜翻刻本,多流傳於世。
現存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大觀》原本傳至今日僅存王弇州本卷二、四、五在故宮,翁方綱本卷六殘本在南京大學,張簡盦本卷七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外故宮尚有卷二、四、六、八、十(中四、六卷殘泐甚)。”
1.明·王弇州本("臨川李氏本")
內容
第一冊為《大觀帖》卷二,存二十四開半;
第二冊為《大觀帖》卷四,存十四開半;
第三冊為《大觀帖》卷五,存十六開半。
描述
三卷皆有缺失。此本為麻紙淡墨擦拓,頗類“蟬翼”,字門清晰雅潔,有“輕煙籠月”之美。
裱本三冊合裝一函,每冊均為紅木面。上刻翁方綱隸書題籤,署“春湖藏”上款。又有王世貞、華夏、翁方綱、李宗瀚、陳子受等人的鑒藏印,如“華夏”、“伯雅”、“孫氏叔夔”、“翁方綱”、“宗瀚”等110餘方,承傳有緒。每冊上更有清代帖學大師翁方綱的考據性長跋多段,極具學術價值,已全部錄入容庚《叢帖目》中。
2.清·楊氏本
這一套《大觀帖》殘本為清代聊城人楊協卿舊藏,大收藏家崇恩為題卷首曰:“宋拓太清樓帖殘本真跡,東郡暢氏家藏希世墨寶。”並加跋云:“第二、四、六、八、十,計五卷、百四十七紙、五百三十六行,共裝三冊。生動腴潤,宛與手寫無異。”故世稱為“楊氏本”。
徠內容
第一冊為卷二(存十三開半)和卷四(存十開);
第二冊為卷八(存十四開)和卷六(存三開半);
第三冊為卷十(存十三開)。
描述
此本為白麻紙,剪方裝。濃墨擦拓,墨色烏黑,均勻潤澤,字口堅實厚重,筆畫鋒鎩畢現,立體感很強,為宋拓的又一風格。
裱本三巨冊,錦面鑲檀邊,祁寓藻行書題籤。三冊上鈐有趙孟頫、鮮於樞、范大澈、沈鳳舉、楊協卿、吳乃琛等人的鑒藏如“迪志堂印”、“大雅”、“范大澈圖書印”等印300餘方,並綴有崇恩、王拯、楊紹和、孫毓汶等人的題跋。張彥生《善本碑帖錄》曾著錄此本,並發表局部照片五張。
翁方綱舊藏第六卷殘本一冊。已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影印。
固始張簡盦藏第七卷一冊,第一、三、九卷則已無留存。已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