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沖積而成,三江濕地屬低沖積平原沼澤濕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縱橫交織,構成豐富多彩的濕地景觀,堪稱北方沼澤濕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見的淡沼澤濕地之一。該濕地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濕地”第三名。

平原概況


三江平原,中國最大的沼澤分佈區。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三條大江浩浩蕩蕩,匯流、沖積而成了這塊低平的沃土。區內水資源豐富,總量187.64億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積大致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帶還分佈有252萬公頃的針闊混交林
濕地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共有脊椎動物近291種,高等植物近500種,是天設地造的自然珍跡。三江自然保護區被國際濕地局批准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濕地泡沼遍布,河流縱橫,自然植被以沼澤化草甸為主,並間有島狀森林分佈,保持著原始自然狀態。在三江濕地保護區,雁鴨鴛鴦成群結隊在水中嬉戲;丹頂鶴金雕等搏擊長空;馬鹿狍子在草地上奔走覓食;大片小葉樟草在風中沙沙作響,為濕地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這裡氣候冷濕,地表徑流緩慢,再加上季節性凍融的黏重土質,使得這一地區的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了約240萬公頃的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構成了這裡夏季獨特的沼澤景觀:和風習習,清波漣漪,各種鳥兒和小動物自由地覓食、嬉戲……處處是一幅原生態的動人圖畫。
三江平原原始濕地眾多,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這裡生態系統類型複雜多樣,約有1700個物種,其中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約100種。濕生和沼生植物主要有小葉章、沼柳、苔草和蘆葦等。其中以苔草沼澤分佈最廣,占沼澤總面積的85%左右。到2002年,三江平原已經有三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到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成為了國際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之一,在國際上佔據著極高的地位。

專家點評


“中國黑土濕地之王”、“高寒濕地之鄉”、“沼澤濕地之最”。
——盧雲亭
數不清的水泡和島壯林點綴在苔草和小葉樟紡織的一望無垠的綠地毯中,登高望去,一片蒼茫。
——袁軍
雄健浩蕩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賦予了這片凈土水風草茂、雁飛鶴舞的景象。這裡各種類型的濕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交錯分佈、構成豐富多彩的濕地景觀。江河的自由擺盪,在河灘上留下眾多的古河道,或曲或直,星羅棋布,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示著自然的和諧。——王升忠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全球同一生物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三江平原原始濕地景觀的“縮影”。
——趙魁義
中國“最美”景觀地理排行榜,將北大荒三江平原的濕地評定為“中國最美麗的濕地”
——《中國國家地理》

地理位置


行政區域包括佳木斯市、鶴崗市、雙鴨山市、七台河市和雞西市等所屬的21個縣(市)和哈爾濱市所屬的依蘭縣,境內有52個國家農墾農場。總面積約10.8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62.5萬人,人口密度約為79人/平方公里。介於北緯45°01′~48°27′56″,東經130°13′~135°05′26″。位於中國東北角,西起小興安嶺東南端,東至烏蘇里江,北自黑龍江畔,南抵興凱湖,總面積5.13萬平方公里。南北部分,完達山脈將三江平原分為南北兩部分:山北是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流沖積而成的沼澤化低平原,面積4.25萬平方公里,亦即狹義的三江平原;山南是烏蘇里江及其支流與興凱湖共同形成的沖積-湖積沼澤化低平原,面積8800平方公里,亦稱穆棱-興凱平原。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狹義的三江平原是黑龍江中游山間盆地的一部分,三面環山,西為小興安嶺支脈青黑山,南為完達山支脈分水崗,東為完達山主脈那丹哈達嶺,屬中新生代內陸斷陷。在複合的褶皺基底上堆積有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沉積蓋層,第四系的厚度一般為120~200米,最厚可達280米。除東部地表有3~17米厚的粘性土層外,主要為沖積砂和砂礫石,成為富含地下水的孔隙含水層。海拔45~60米,撫遠三角洲最低僅34米,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總坡降0.10‰左右,河流蜿蜒於寬廣的河漫灘上。主要地貌類型為階地和河漫灘,沿西部和南部邊緣為裙狀沖、洪積傾斜平原,不同類型間多緩慢過渡,同一類型地面起伏一般僅0.5~2米,平原上僅見少數孤山殘丘,廣布碟型和線型淺窪地,切割微弱,除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外,中小河流皆為平原沼澤性河流,且多為沼澤植被所覆蓋。穆棱-興凱平原北與完達山南麓接壤,西為肯特阿嶺。區內第四紀沉積物以沖積、湖積砂和砂礫石為主,厚10~150米,地表有1~4米厚的粘性土蓋層。海拔55~95米,北和西部有10~20米高差的波狀起伏,總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坡降0.6~0.1‰,穆棱河灘地和湖濱灘地寬廣,地面普遍沼澤化。

最美看點


三江平原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保持著原始面貌的淡水濕地。區內由北東走向的完達山脈將平原分為兩部分。完達山以北的三江平原是一個大面積沉降區,盆地內是堆積千米以 上的沉積地層。如果驅車進入三江平原,就會看到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中,聳立著許多的小山丘,彷彿是大海中的小島。這裡的河流多數沒有比較明顯的河床,發源於山區的幾條河流,在活潑地流進平原之後就逐漸歸於平靜,漫散在平原的葦草中,消失殆盡,形成了獨特的無尾河景象。“棒打兒童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老百姓樸素的民諺精準地概括了三江平原豐富的自然資源。富庶的三江平原在未開墾前,到處是茫茫無際的草甸和沼澤,可如今的三江平原已擁有4600多萬畝耕地,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三江平原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昔日北大荒那荒原泥沼的可怕景象早已不復存在了。
三江自然保護區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處的三江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平原東端受人為干擾程度最小的溫地生態系統,也是全球少見的淡水沼澤濕地。境內有大小河流50多條,湖泡200多個,江心島26個,沼澤化的草甸為和島狀分佈的森林,都使這裡保持著原始自然的狀態。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良 好的植被、水文條件,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天然樂園。每當夏季來臨,粉的、白的、紅的荷花就會嬌艷地在濕地湖泡里綻放,綿延十多里。荷塘中掩映著一叢叢綠油油的葦草,大片的小葉樟草在風中沙沙作響,吸引著罕見的東方白鸛、丹頂鶴、中華秋沙鴨來些築巢安家。粼粼水光中,常有雁鴨、鴛鴦成群結隊地嬉戲;蔚藍如洗的長空里不時掠過金雕、白鶴的身影;碧綠的草場上,馬鹿和狍子無憂無慮地奔跑、覓食……
興凱湖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位於三江平原東南部的興凱湖是三江地區頗具特色的景區。興凱湖又稱“新開湖”(唐代稱之為湄沱河),是我國邊境線上最大的淡水湖,有4條河流入興凱湖,僅有一條河——松阿察河為出口,終年不封凍。它是中俄界河,也是鳥蘇里江的源頭。盛夏三伏,耐不住南方炎熱酷暑的遊客,總是能夠在興凱湖清爽宜人的氣候里找到釋放身心的地方。
自然保護區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不多見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興凱湖松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它不僅是三江平原濕地類型最多、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而且是三江平原最大的水鳥棲息系列地,東北亞最大的候鳥遷徙“驛站”。在這裡,古詩中“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景幾乎是隨處可見。每年,經興凱湖遷徙的候鳥超過200萬隻。其中,僅東部不凍水面湖口處的春季遷徙量就達50萬隻,每當遷徙季節到來,天空中總是呈現出萬鳥雲集的壯觀景象。
寒冬臘月,興凱湖濕地還常會出現霧凇奇景——在被冰雪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大地上,冰樹銀花遍地盛開,遠遠望去如緞似錦、瑩剔透,無比神奇瑰麗。
洪河自然保護區
洪河自然保護區位於三江平原東北部腹地,這裡地勢平坦,河流縱橫,泡沼星羅棋布。區內的沼澤、草甸、島狀林3個一級景觀,是北大荒沼澤地貌的典型代表。這裡保留了中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沼澤區,是中國目前濕地類型最全、保持最完好的原始溫地。這裡幾乎包含了所有三江平原的生物物種,包括大量的國際、國內瀕危物種,因而被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自然、人文愛好者和科技工作者來此考察。

科學視點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素稱“北大荒”,位於黑龍江省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頂端境內河流縱橫,泡沼遍地,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擁有大約2400個野生動植物種,其中23個動物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瀕危物種。在過去沒有人為干預的自然狀態下,三江平原面積曾達到500萬公頃,泛洪平原生態系統由苔草沼澤、蘆葦沼澤、濕草甸、牛軛湖、河邊灌柳及楊樺林組成。沼澤在生態平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沼澤資源豐富的三江平原對地區性氣候有顯著的調節效應,起著重要的“生物水庫”作用,對漁業和蘆葦業也有重要作用,該地區豐富的泥炭資源還可以大量開發作為有機肥料。三江平原沼澤發育於低平原上,在我國沼澤中獨具特點。在水文作用方面,河漫灘的沼澤能消減洪峰,均化洪水過程,調節作用甚至可以與森林媲美。在調節氣候方面,沼澤能使其廣大的毗鄰地區空氣溫度相對增高。沼澤還可以影響大氣圈的氣體組成,地球上的沼澤植被每年向大氣圈釋放1.6×10^8噸氧氣,同時可以起到凈化環境的作用。沼澤能夠有效地增加地表糙率,阻止侵蝕危害的繼續發展。

當地風情


考古工作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在三江平原發現600餘處古代遺址。這些新鮮出土的形態各異的古代遺址,主要集中在完達山北麓和河谷流域。它們有的佔地100多萬平方米,有房址數百座,修築設防的圍牆,牆外有數米深的壕溝;有的房舍簡陋,圍牆高僅一米,沒有任何附加設施……其中,僅位於三江平原腹地的七星河流域就有340餘處,遺址分佈在密集程度甚至更甚於今天的小城鎮。考古發現,三江平原的古代遺址群出現於距今約2200年的漢代,消失於1700年前的三國時期。這就意味著三江平原自漢魏繁榮之後,沉寂了近1500年,一直保持著原生態狀態,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拓荒浪潮掀起后,才又有了人為活動。也正因為這一點,古迹才能夠得以完好保存,基本上是當時有多少建築,今天就有多少遺址,其保存的完好程度是世所罕見。

生態


氣候

三江平原屬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日照時數2400~2500小時,1月均溫-21~-18℃,7月均溫21~22℃,無霜期120~140天,10℃以上活動積溫2 300~2 500℃。凍結期長達7~8個月,最大凍深1.5~2.1米。年降水量500~650毫米,75~85%集中在6~10月。

地貌

三江平原廣闊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濕氣侯,徑流緩慢,洪峰突發的河流,以及季節性凍融的粘重土質,促使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構成了獨特的沼澤景觀。沼澤與沼澤化土地面積約240萬公頃,是中國最大的沼澤分佈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黑土、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澤土分佈最廣。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稱,在50年代大規模開墾前,草甸、沼澤茫茫無際,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動物繁多。開墾后建有許多大型國營農場,“北大荒”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環境狀況

現在,三江平原環境狀況保持良好,廣大林區、農村和大部分農場的大氣質量均屬清潔級水平;除部分河段外天然水質良好。天然沼澤濕地面積尚有134.7萬公頃,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已建成6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中3個被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的瀕危水禽是丹頂鶴與天鵝。

收穫

三江平原的收穫季節最讓人嚮往,在廣袤的田野上,渠道縱橫、農機轟鳴、稻花飄香、麥浪滾滾,一個個領先全國機械化水平的現代化農場,生機勃勃,忙碌而殷實。冬日的三江平原又是寂靜、閑適的,冬季有多麼漫長,農閑就有多麼漫長。在這片無數知青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上,已有10個沿江縣市作為一級口岸面向東北亞開放,生活安逸、祥和的老百姓開始夢想著更美好的未來……

新天府之一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當選為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
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是:成都平原、台灣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東半島、閩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魯藏布大拐彎地區、呼倫貝爾、蘇北平原、寧夏平原。三江平原年產糧食1500萬噸,人均耕地面積、人均糧食產量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倍以上。這裡農業生產規模巨大,農業機械化程度全國第一。同時,區域內環境優美,污染很小,三江平原濕地面積縮小趨勢得到了明顯遏制,市級以上濕地自然保護區已達10處,受到了國際生態、環保組織的關注與支持。

購物美食


特色購物
佳木斯所在三江流域盛產的八種淡水魚:鰲花鯿花、鮚花、哲羅、法羅、重羅、雅羅、胡羅,統作樂“三花五羅”。然而黑龍江里的淡水魚王還要屬“鰹魚”。鰉魚體大、壽命長、力量強,其營養價值豐富,是烹調各種菜肴的極好材料。
經典美食
酸菜豬肉燉粉條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

旅遊方式


適合駕車、徒步游。
第1天:從哈爾濱至漠河的途中經過加格達奇,可遊覽此地的嘎仙洞,觀鄂倫春族的民風民情,夜晚可宿加格達奇。
第2天:從加格達奇坐火車至北極村——漠河,再包車前往景點,包車費用約200元,可坐3~4人,觀中國最北第一哨、中俄界江、神州北極、極光白晝等。
出行資訊
建議個人自駕游的遊客到各個景點要注意安全,可能會有野獸出沒。
三江濕地的漂筏苔草沼澤有泥炭積累,由於積水較深,上層泥炭或草根層出浮起,形成“浮氈”,群眾稱這類沼澤為“漂筏甸子”、“大醬缸”。當走進這類沼澤地時就會看到,遠方地面慢慢升起,而腳下卻緩緩下降,如果遇到浮氈層較薄處,就有掉進去的危險,要格外小心。
三江平原濕地
三江平原濕地
最佳季節 每年的春夏時節。
行事裝備
帶好防寒衣褲,抵禦嚴寒。
住宿
佳木斯松花江飯店、黑龍江農墾大廈、佳木斯賓館、市江天賓館、三江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