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處,北鄰西峽縣,東接內鄉縣和鄧州市,南靠湖北省丹江口市和老河口市,西與陝西省商南縣和湖北鄖縣相鄰。保護區總面積640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31458公頃,水域32969公頃,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以濕地水生和陸棲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內陸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保護區原為省級,200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
保護區內有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如白鶴、朱䴉等,二級保護動物如大天鵝、鴛鴦、隼、錦雞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如香果樹、杜仲、銀杏等。保護區的興建,在保護物種資源、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將產生重要作用。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73年經上級批准,與國營荊關林場合併,改為河南省國營淅川荊關林場上寺分場。
1993年,經河南省林業廳批准建立上寺省級森林公園。
2000年9月淅川縣向上級申報建立丹江口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
2001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立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庫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7年4月,國務院批建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西南部淅川縣境內。保護區地理坐標範圍為東徑111°12′34″~111°39′49″,北緯32°45′25″~33°05′27″。
周邊地理環境
地質
保護區西北山地地質構造複雜,自代興溝—玉皇頂—和尚頭山一線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北部多為古老變質岩,主要是片麻岩,片岩土壤多為黃棕壤亞類的砂石土,土層較厚,肥力較高,中性偏酸;南部多為深積岩,以石灰岩為主,表層碳酸鹽反應不明顯。丹江、灌河中下游,主要為沉積岩變質岩,丹江岸邊仍以石灰岩為主,在丹江沿岸有一狹長的紅色地區,主要是紅色泥沙岩、頁岩、礫岩,黃土壟崗地區的成土母質為下蜀系黃土,大體呈條狀分佈。
土壤
保護區內土壤分為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3個土綱,濕暖淋溶土、石質初育土、淡半水成土3個亞綱,黃棕壤、黃褐土、紫色土、潮土4個土類,典型黃棕壤、典型黃褐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典型潮土、灰潮土6個亞類。
氣候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水文
保護區內濕地水體主要為丹江口水庫,丹江幹流及滔河、淇河、鸛河、刁河等支流。水域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5.04%。丹江口水庫於1958年興建,1968年蓄水,庫容175.4億立方米。2003年進行堤壩加築工程,2007年完工後總庫容達到290.5億立方米。入庫水源主要為丹江及其支流,出水匯入漢水,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水源地。水庫水質達到國家Ⅱ級標準。保護區內地表徑流主要包括丹江幹流,沿途納入鸛河、滔河等支流。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界以倉房鎮東溝村梁脊經石膏山285米高程點、畢家營197米高程點、范家營245米高程點到王莊323米高程點止。
西界以豫鄂省界,向北經太白岩1010.6米高程點至女花寨1086米高程點止,經楊家腦789米、896米、881米高程點到陰坡,沿河流經楊崗362米高程點、盛灣鎮政府東289米高程點到宋灣210米高程點,再向西北經滔河鄉牛頭寨363米高程點、豫鄂省界、鳳凰頭303米高程點至大石橋鄉磨峪灣南部321.6米山頂止。
北界以大石橋鄉磨峪灣南部321.6米山頂向東經鳳凰寨713米高程點、雷峰埡621米高程點、馬溝286米高程點到秧田300.7米高程點,沿大石橋鄉—老城鎮公路向西南經老城鎮政府南210米高程點、天井漫482.5米高程點到金河鎮杜灣西北梁脊至杜灣對面梁脊,向南到馬蹬鎮四棱寨(531米高程點)止。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濕地及水域生態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一、典型完整的次生內陸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及其水源涵養林;三、以黑鸛、白鶴等為代表的珍稀水禽及其棲息地;四、珍稀動植物資源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截至2012年,保護區內有獸類有20種,鳥類23種,兩棲類6種,爬行類8種,水生類13種,昆蟲類5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種,分別為黑鸛、白鶴和達氏鱘,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鴛鴦、隼、錦雞、小天鵝、灰鶴等26種。列入中日鳥類保護協定的有綠頭鴨、綠翅鴨、花臉鴨、赤膀鴨等。
爬行類:菜花蛇、黃桿蛇、腹蛇、烏梢蛇、蜈蚣蛇、壁虎等。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河南丹江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設辦公室、資源保護科、社區事務科、科教科,下轄丹江橋、老城、馬蹬、城郊、盛灣、倉房6個管理站和9個保護點。
保護區建立以來,南陽市、淅川縣政府先後制定封山禁獵制度、珍貴樹種保護制度、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制度、森林消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法規,規定每年3~6月為禁漁期。區內建有護林防火瞭望塔、保護管理站及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配備有科研設備、防火設備等設施。
保護區劃分核心區和實驗區,核心區進行絕對保護,實驗區進行適量的生物利用活動,確定專門的機構和人員,擬定了保護區的規章、技術標準和管理細則,實施年度管理計劃,定期進行資源考察和專題調查,制定出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掌握生物資源的消長規律,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衍。
保護區嚴格執行國家“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政策,通過宣傳發動、訂立目標責任書等形式,採取無償提供苗木,配備護林員和技術員,補償糧款和優先貸款等優惠措施,鼓勵大戶承包經營。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光
截至2010年,保護區共有旅遊資源8大主類,23個亞類,49個基本類型。其中地文景觀29處,水域風光20處,生物景觀33處。
科研價值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典型的次生內陸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內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監測研究和濕地生物培育演化研究的野外天然實驗室。
生態價值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社會價值
丹江濕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區,是南水北調源頭的過濾器和凈化器。丹江自陝西省進入河南省,上游水質較差,經過保護區生態系統凈化、過濾,丹江河口(史家灣)水質為地表水Ⅱ類水,部分要素達到Ⅰ類標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后,丹江口水庫保證年平均可調出水量141.4億立方米,一般枯水年可調出水量約110億立方米,這對保證京津地區人民飲用水質量、水資源戰略安全和華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