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建

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

劉海建,1975年1月出生,山東壽光人,博士,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中央組織部第九批援藏幹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個人經歷


劉海建
劉海建
1993-1997年在山東大學獲得計算數學理學學士學位,
1997-2000年在南京大學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2-2005年在南京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2000-2002年任職於中國移動通信山東省公司市場經營部,
2005年起至今一直任教於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
2019年7月-2020年12月應中共中央組織部和教育部的要求,由南京大學外派到西藏民族大學作為援藏幹部擔任該校管理學院學術帶頭人、副院長等職務並承擔相應工作。
曾經在哈佛大學商學院(2018.07-2018.08)、堪薩斯大學商學院(2011.07-2012.07)、新加坡國立大學(2017.12-2018.02)、德國哥廷根大學(2018.09-2018.10)、香港嶺南大學(2013.12-2014.02)進行學術訪問。

主要成就


研究反向

● 企業社會責任與利益相關者倫理判斷
● 轉型經濟國家的企業國際化
● 企業政治戰略
● 企業創新與創業

教學方向

● 戰略管理
● 創業管理
● 管理學原理

教學獎勵

● 2011 大唐獎教金,1/1
● 2014 突破微笑曲線困境:好孩子的“中國創造”旅程(榮獲2014年第五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1/1
● 2017 好孩子公司:后OBM時代(榮譽2017年第八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1/1
● 2020 恆瑞醫藥:跨越創新的陷阱與斷層(榮譽2020年第十一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1/1

科研獎勵

● 2020年 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江蘇省人民政府,第一作者
● 2019年 AIB(中國)學會最佳論文獎,AIB中國學會,第一作者
● 2018年 南京市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南京市人民政府通訊作者
● 2014年 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江蘇省人民政府,第一作者 
● 2010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准號:70602009)被評估為“優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持人
● 2009年 南京大學青年骨幹教師,南京大學
● 2008年 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壹等獎,江蘇省教育廳,第一作者
● 2007年 商學院科研新星,南京大學商學院
● 2007年 南京大學首批青年骨幹教師,南京大學
● 2007年 第六屆(2005-2007)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壹等獎,南京大學,第一作者
● 2005年 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南京大學
● 2004年 三星獎學金一等獎,南京大學
● 2003年 笹川良一獎學金壹等獎,南京大學

科研項目

1.賈良定陳昭全、Charles Heckscher,張正堂、劉黎安、朱洪泉、劉海建、火棟、魯倩、徐森,中國企業專業化管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1632005,220萬元
2.劉海建,主持人,行善亦須真心向善:負溢出情境下企業社會責任真誠性解讀研究(Doing good deeds is not enough, you also need to have good minds:CSR engagement, perceived CSR sincer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negative spillover context),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1972099
3.劉海建,主持人,國際化背景下在華中外資企業的社會責任進程研究:基於跨情境的視角(CSR development of subsidiaries of MNCs and local firms in China: a trans-context perspective)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1572078
4.劉海建,主持人, 競爭能力惰性、組織學習與可持續成長:基於我國成熟企業轉型成長“盲點”的研究(Competence rigidity, organizationa leanig and sustainable growth: a study on blind spot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of established firms),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1272110
5.劉海建,主持人,社會資本、戰略慣性與企業績效:基於網路嵌入視角的考察(Social capital,strategic inertia and firm performance: a view ofnetwork embeddedness),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0972031
6.劉海建,主持人,組織結構惰性、戰略變革與企業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structural inertia,strategic change and firm performance),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號:70602009
7.劉海建,與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 Lowell商學院教授楊迤共同主持, 在華中外資企業捐贈行為對比研究(Comparingdonation actio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rms in China:theory and practice),編號:商學院結對子項目
8.劉海建,主持人,競爭能力剛性與企業成長:基於微觀視角的考察,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 編號:08JC630042
9.劉海建,教學案例開發, 突破微笑曲線困境:好孩子的“中國創造”旅程, 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資助.
10. 劉海建,教學案例開發,好孩子公司:后OBM時代,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資助.
11. 劉海建,教學案例開發,雨潤集團:1+1>2?, 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資助.
12. 劉海建,教學案例開發,恆瑞醫藥, 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資助.

研究成果

研究主要針對在華的中外資企業從時間與空間兩個視角下探討其各種戰略行為的演進軌跡。相關成果以第一作者發表在Global Strategy Journal、《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等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值得一提的是,曾經以第一作者撰寫的三篇本土化的典型MBA教學案例“突破微笑曲線困境:好孩子的'中國創造'旅程”、“好孩子公司:后OBM時代”、“恆瑞醫藥:跨越創新的陷阱與斷層”分別於2014、2018、2020年獲得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出版專著

劉海建參編, 2013, 如何做好案例教學與開發:借屍還魂+小就是美, 南大案例研究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
劉海建, 2013, 企業組織結構剛性與戰略變革:理論與實證分析,商務印書館
蘇新寧主編,劉海建參編, 2011,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2009-2011)--管理學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蘇新寧主編,劉海建參編, 2009,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2004-2009)--管理學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傳明主編,劉海建參編, 2007, 西方管理學經典命題,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教材

洪銀興主編,劉海建參編(6萬字),2018,創新與創業(大學生知識讀本),南京大學出版社

代表論文

Liu, H.J., Yang J.Y.,& Augustine,D.2018. Politic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proself and prosoial eng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Global Strategy Journal(SSCI),8:471-502.
Lin,H.Zeng,S.X.Liu,H.J.(corresponding author),Li, C. 2018.Bridging the gaps or fecklessness? a moderated mediating examination of intermediaries' effects on corporate innovation,Technovation(SSCI), https://doi.org/10.1016/j.Technovation.2018.02.006.
Lin, H.,Zeng,S.Liu,H.J.(Corresponding Author), & Li,C., 2016.How do intermediaries drive corporate innovation? A moderated mediating examin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SSCI),69(11):4831-4836.
Liu, H.J.& Chen,C.M.,2009,Corporate organizational capital, strategic proactiveness and firmperformance: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firms,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3(1): 1-26.
劉海建,2016,捐贈行為的信號機制與投資者解讀---基於負溢出情境中波及者的研究,中國工業經濟, 11:144-160.
劉海建,2012,紅色戰略還是灰色戰略?針對我國制度轉型中企業戰略迷失的實證研究,中國工業經濟,7:147-159.
劉海建,陳傳明,2007, 企業組織資本、戰略前瞻性與企業績效:基於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 管理世界, 5:83-93.
劉海建,陳傳明,2004, 核心競爭能力的識別:透視紅太陽集團的發展歷程, 管理世界, 4:128-136.
劉海建,2003, 企業核心能力的剛性特徵及其超越, 中國工業經濟, 11:47-54.
劉海建,呂秀芹等,2018,是否皆為利己——制度轉型深入期企業家政治聯繫的雙重角色,南開管理評論,4:114-128.
劉海建,2015,代工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學會學習”:好孩子公司案例研究, 科研管理,7:122-129.
劉海建,2013,制度環境、組織冗餘與捐贈行為差異:在華中外資企業捐贈動機對比研究, 管理評論, 8:77-91
劉海建,周小虎龍靜, 2009,組織結構慣性、戰略變革與企業績效的關係;基於動態演化視角的實證研究, 管理評論, 11:92-100。
劉海建,陳松濤,陳傳明, 2004,企業組織結構的剛性特徵及其超越, 江蘇社會科學,1:68-73
劉海建,李虎,孫容容, 2012,競爭能力惰性、決策失靈與企業衰敗, 南京大學學報, 6:144-153.
劉海建,2016, CSR中國進化論,北大商業評論, 1:78-86.
劉海建,2013, 為什麼效率高的企業死亡率更高?,清華管理評論, 1:47-51.

會議與工作論文

1.劉海建,周耿,更好還是更強?制度距離與跨國公司在華非倫理行為研究
2.劉海建,石山丹,保險效應還是目標鎖定?捐贈行動、利益相關者預期與企業績效
3.劉海建,石山丹,企業國際化與CSR提升:基於本土企業跨國戰略聯盟的研究
4.劉海建,黃雪萍,一隻眼睛盯市場一隻眼睛盯市長?市場戰略和非市場戰略互動效應研究
5.Liu, H.J., Lu,Q. and Dong, Y. When do good deeds meet bad deeds: the effects of bystanders' and perpetrtor's CSR in the contimination process of financial misconduct
6.Liu, H.J., Dong,Y.S. and Lin,H. the dark side of politically driven prosocial engagment: CSR moti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7.Liu,H.J. and Wu,Y.X. CSR report equals to CSR substanc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bility disclosure,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firm-idiosyncratic risk in China
8.Liu,H.J., Huo, D. and Wu, Y.X. Does R&D spending respond to CSR for socie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ers dased on a perspective of idiosyncratic risk
9.Liu,H.J.,Wu,Y.X. and Lin, H. Value creation or destruction? Evidence of Chinese high-tech firms’ cross-border M&As
10.案例開發:恆瑞醫藥:跨越創新的陷阱與斷層
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美國堪薩斯大學商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並曾任職于山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省公司市場經營部。曾經參加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
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主辦的管理學研究方法論研討班、2009年3月-10月IACMR主辦的英文論文匿名評審人培訓等活動。

社會任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中國企業·管理·倫理論壇理事、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等社會工作,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等期刊以及AOMSMS等學術會議的匿名審稿人,
美國管理學會(AOM)、國際戰略管理學會(SMS)、國際商務學會(AIB)、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會員。

獲得榮譽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602009、70972031)兩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C630042)一項,參與數項國家級課題與省部級課題,並獲得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壹等獎(2009)、第六屆(2005-2007)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壹等獎(2007)、南京大學首批青年骨幹教師(2009)、商學院科研新星(2007)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