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燈
九曲黃河燈
九曲黃河燈又稱黃河九曲燈、九曲黃河燈陣、九曲黃河燈會、轉九曲等,其皆因燈陣曲折綿延如黃河之龍曲。是山西,陝西,河北,甘肅省的傳統民俗活動。九曲黃河燈因為佔地廣、費料多、又耽誤工,過去也不年年扎放,一般每20年扎放一次,也有的地方(甘肅省張掖市鹼灘鎮古城村)是每年布展一次。
現在山西民間依然保留有這一習俗。在山西省保德縣,每年正月二十五廟會(黃河文化藝術節)都要扎九曲黃河陣。據民間說法,過會時在黃河九曲陣轉一圈能夠保這一年順風順水,有些在外拼搏的人專門回去轉會,因而每年廟會,人潮人海,人來人往,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色彩。
山西省保德縣花園村,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和河北省懷來縣安營堡村還留有這個風俗,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是九曲黃河燈的始源地。
有關記載最早見於明《帝京景物略·春場》“十一日至十六日,鄉村人縛秫秸作棚,周懸雜燈,地廣二畝,門徑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誤不得徑,即久迷不出,曰黃河九曲燈。”清地方志《米脂縣誌》“十五日元宵、燈市遍張燈火花炮……四、五、六三日,闔邑僧眾於十字街作齋蘸,關城外,以高粱稈圈作燈市,娓曲迴環,游者如雲,俗名轉九曲。”《延慶縣誌》“上元張燈三夜,或作九曲黃河燈,共燈三百六十盞。”《宣化府志。延慶州》“上元張燈,設放花炬,村莊城市多立竹木,制黃河九曲燈,男女競賽夜遊,名為走百病。”由以上文獻可了解當時燈陣造設及其活動的概貌。河九曲一詞最早見於《河圖》對黃河的記述“黃河出昆崙山……河水九曲,長九千里,入於渤海。”盧綸《邊思》一詩中也有“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等古詩名句。
九曲黃河燈設置必須按圖譜進行。首先在兩畝平坦場地上按兩米多等距畫出縱橫19共361個白點,在白點豎高約1米的樹榦作燈桿,插木質燈托。燈陣座北朝南,南面正中白點作出入口,不設燈,合燈陣360盞燈之數。然後扎秫秸橫綁在燈桿上擋成九個迴環,留一條通道為疏導九宮方陣,從入到出不相重複。燈的製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陝北米脂用豆面作燈碗,綏德用洋芋,延長用白蘿蔔,北京延慶、懷柔用薺面蒸制,現已改用小瓷碗。有的地區燈場造設已用木杆,並特製各式彩色電燈置於燈托。
燈陣的活動與民間舞蹈緊密結合,造設紛華、迴環曲折的燈陣給表演提供了別緻的場地,精彩的表演又吸引更多的觀眾。燈節三五天里,每當入夜,鞭炮、鑼鼓、喧鬧聲由遠而近,人們簇擁著各種表演隊伍湧向燈場,隨隊魚貫而入。陝北是秧歌隊率先,在持傘指揮的“傘頭”帶領下,每進一個環先唱一段專門詞曲的喜歌,然後在快樂氣氛中表演。延慶白河堡是高蹺帶頭,手持花燈舞動前進,其他表演隊和群眾蜂擁於後。懷柔沙峪也是高蹺帶頭,後面是“吵子會、竹馬會、十不閑、小車會”等燈會,觀眾簇擁其間。九曲迴環的造設把兩畝見方的燈場伸延為三、四里長的九個表演區,擴大延展了表演空間與時間,疏導了擁擠的人流,約束人們沿路線前進、觀賞,保證了盛大活動的進行。過去,貧困的山村既難得有娛樂的機會,又無寬闊的場地,一年一度燈節中的燈陣活動就成為不可少的群眾性娛樂。各種民間表演在不同區域內直接和觀眾呼應,使出全身解數爭能競技,奪取燈會的魁首。歡騰的場面激發起觀眾的興緻,流連觀賞,使人們得到極大的享受。燈陣能在山村保存下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九曲黃河燈
鄉里晚清舉人李南枝曾有觀“黃河燈”志感一絕,云:
“九宮八卦黃河燈,火樹銀花通夜明,
織女輕彈流水曲,雅章歌舞樂昇平。”
詩中所說的“織女”是指馬岱村東裙帶河,此河又名,織水,也名女水。“流水”發出丁冬的響聲。是指織水流過。
農曆正月十五前後,城鄉都有鬧燈節的習俗,流傳下來。家家戶戶,懸燈結綵,扎放燈花。大馬岱村如逢扎放九曲黃河燈之年,全村人家都忙個不停,至期全村燃放燈花,特別是靠街大戶或愛好者,一兩個月前,就準備原材料。聘請能工巧匠,綁紮各式各樣的燈籠以備到期掛出,相互競賽,別落下風。因此,看黃河燈的人群,也必然到村裡觀燈。
門前掛燈,有八卦燈、六角燈、西瓜燈、茄子燈、魚燈、蛤蚌燈等,千姿百態,爭奇鬥豔。還有橫在門上的燈匾、掛在門旁的燈聯;走馬燈、游魚燈高高挑出,引人注目,緊有趣的還是寫在燈壁上的“燈謎”,情文並茂,豐富多彩,吸引著不少熱心欣賞者。一些長衫先生和青年學生,有的拿著鉛筆、本子,邊看、邊記、邊猜,他們時而苦想冥思,時而互相爭辯。成群結隊的青年婦女,身著花花綠綠的節日新裝。指手畫划腳,說東道西。街頭巷尾、洋溢著歡聲笑語,一直熱鬧到深夜。有的村莊為了湊熱鬧,把自己扮的雜耍也帶到燈場來。諸如:龍燈、高蹺隊、獅子舞等。旱船隊表演的草船借箭,將無數支起花、連珠炮、三陽明射向夜空五光十色,鑼鼓喧天,為燈場增添了新的光彩。
前人有《上元燈月》詩一首:
月正圓時燈正新,滿村燈月白如銀。
圓圓月下燈千盞,灼灼燈中月一輪。
月下觀燈燈富貴,燈前賞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燈光內,儘是觀燈玩月人。
(圖冊來源)
九曲黃河燈
九曲黃河燈的傳統扎法,是將361根方椽等距離栽成24米見方的黃河陣,使所有椽子橫豎成行、對角成行,方陣中央豎起一根12米高的天燈桿,是點將台的象徵。方陣的出口入口平行並列,用五彩牌坊裝飾,是陣門的象徵,一般都向北開。象徵眾兵將的方椽之間,用高粱秸綁紮連結成象迷宮一樣的方格通道。讓人們從 右門入陣,依次轉黃河陣內的9個蝸牛狀的迷宮圈,其順序是: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東北角、正東、正南、正西、正北、陣中心,繞過天燈桿后出左門。行人一不小心,走錯一個口,就很難走出陣來,在陣中轉個沒完。每根方椽的頂端用各種顏色的彩紙糊成燈罩,天黑後點上燈盞兒,時兒跳動的燈頭,使光線明暗變化,使九曲黃河陣平添幾分神秘,五顏六色且乍隱乍現的燈火格外迷人。天燈桿頂上是一個1米見方的大燈籠,燈罩四面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寫著"黃河"二字。上燈后,幾裡外都能看見。隨著時代的變遷,扎黃河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為了省去刨土坑栽方椽的麻煩,千根村黃河文體協會成員積極出主意想辦法,預先用水泥、石子做成了中間留有方椽孔的水泥墩,擺陣時按等距離放好墩子插上方椽即可。為解決高梁秸和蘆葦易折斷的問題,扎黃河改用小竹桿,即光滑又結實,能夠多次使用。方椽頂上的燈盞兒,先是用小紅蠟代替,後來使用節日彩燈代替了小紅蠟,既防風又能隨意閃爍。有時還將節日彩燈架在九曲黃河的上空,組成各式各樣的圖案,並將天燈桿裝飾成"東方明珠"的造型,霓紅燈上下閃爍,更加光彩奪目。
九曲黃河燈
1946年扎的黃河燈,其游觀時間持續了五天五夜,遊客觀眾達數萬人次。觀眾有來自濰坊、壽光、廣饒、博興、周村、張店、臨朐、濟南、青島等地的遊客。宋執春家的“媳婦挑水”燈,竇少彭家的“變字板”燈最招人喜愛。
串黃河"也叫"轉黃河"或"踏黃河",也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黃河紮好后要象戲班子"請戲神"一樣"請三宮",敲鑼打鼓到村外將"三宮"請來,供在黃河出入口的對面。有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各種文藝班子演出之前首先要串黃河,一般由蓮花燈先入黃河,隨後依次是龍燈、獅子、武術隊、霸王鞭、二鬼摔跤、騎毛驢、跑旱船、踩高蹺、戲曲、拉碌碡、太平鼓、體育隊……群眾。串黃河的步伐多為秧歌步,有時配上有特色的表演動作,一般是走直道時快,拐彎時慢並曲膝下蹲,呈起浮狀。串黃河之後,先列隊向三宮行禮,而後開始表演。每逢正月十六晚上,串黃河的同時還在黃河邊上燃放煙火。一簇簇火樹銀花高過了天燈桿,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花色圖案,隨著清脆悅耳的炮聲,在五彩繽紛的黃河上空競相展現,讓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九曲黃河燈
失傳的九曲黃河燈
據大馬岱村老人講述,“九曲黃河燈”因為佔地廣、費料多、又耽誤工,過去也不年年扎放,一般每20年扎放一次。據八九十歲的老人說,1920年和解放后的1946年扎放過。抗日戰爭時期,該村楊世寶曾將扎放黃河燈的技術帶往老根據地墾利縣扎放過,當前大馬岱村已很少有人掌握這項技術了
關於“九曲黃河燈”
府谷鎮,位於秦晉蒙三省區界接壤的黃河天橋下游北岸,與山西省保德縣遙遙相對。每年於上元節(元霄節)前後三日舉行盛大的九曲黃河燈會,規模宏大,盛況空前,馳名三省內外。此種社會風俗與傳統民俗息息相關,更與宗教信仰是分不開的。
相傳,自封建社會立了玉帝廟、三官廟(天官、地官,水官)和古佛殿後,全國各地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大擺三天九曲黃河燈會,此風俗從此就盛行起來了。人們以它來驅逐邪魔,趕走鬼魅,防疾避疫,獲得安寧健康。府谷鎮同樣以自古相傳下來的習慣而年年舉行此會。當地人稱此活動為“燈游會”、 “九曲陣”。此陣以“九曲”為圖,橫豎均以十九行排立的方陣布局,樣似黃河陣,陣內設三百六十桿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黑、赤、黃立幡,並以三百六十盞明燈設於旗下,中曲設廟樓一座,供奉曾設黃河陣為兄報仇喪命的三霄娘娘(雲霄、瓊霄、碧霄),廟頂立三面大旗,三盞高燈;東西儀門,一為進門,一為出門,象徵兩儀,四方四正的四處城壕,象徵四象。共七個 字,四角四個,東、西、北各一個,形為八卦成九宮,即乾、坤、震、艮、離、坎、兌、巽來構成的。儀門對面設置本縣城隍、關帝、財神,以及過往諸神。遊人願敬則敬,不敬也不強求。府谷鎮的“九曲”的特點是內不設岔道,遊人連袖靠肩,在東、西、中三條長街中放心轉游,不怕走錯路徑,更不怕誤入迷魂陣,一敞通地暢遊直至出口,表示一年通順大吉。
“元霄節”的“九曲”十三日點燈,十四日開始,十六日過了子夜結束,三日內晝夜九城輝煌,四方放彩,人聚成海,香煙瀰漫,爆竹齊鳴,轉城者偷燈送燈,各取所需,九曲待巷遊人,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