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黑陶

傳統制陶技藝

德州黑陶是中國黑陶的一種,古老的傳統制陶技藝,因出土于山東省德州市而得名。中國黑陶距今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德州黑陶德州陶器起源於龍山文化。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汶口——龍山文化。古代先民崇拜黑色,黑陶中的蛋殼陶為當時最高規制的祭祀用禮器

發展歷程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
在器物燒成的最後一個階段,從窯頂徐徐加水,使木炭熄滅,產生濃煙,有意讓煙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繼彩陶之後,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黑陶作為陶藝奇葩,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約有四五千年。
黑陶文化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早期黑陶主要以砂質泥質為主,有部分磨光的、器表多為素麵,有的飾以弦紋、划紋、鏤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手工業的進步,黑陶的製作工藝也不斷提高。中晚期的黑陶以表裡透黑的砂質陶和細泥陶為主,還出現了制陶水平最高的蛋殼陶,蛋殼陶烏黑光亮,胎薄質堅。由此說明制陶業在當時已經掌握了快輪旋制技術和高溫焙燒以及氧化還原等方法。
隨著商代青銅器的出現及發展,黑陶的生產也由盛轉衰,漸至消失。1928年,黑陶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縣(原屬歷城縣龍山鎮城子崖,其文化遺存,考古學界稱為“龍山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其年代為公元前2500~前2000年。這種典型的龍山文化,又稱為山東龍山文化,是繼大汶口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龍山文化


徳州黑陶
徳州黑陶
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在齊魯北大地上,一批年輕的德州藝人,在黑陶沉寂了幾千年之後,經過多方挖掘和整理,採用京杭運河兩岸的紅膠泥作原料,用傳統的手工輪製成型,使“龍山文化”在德州復活,德州市黑陶研究所應運而生。

歷史淵源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陶器的國家之一。陶器的種類很多。但在繁多的陶藝記載中,黑陶醉的製作工藝卻一直是個迷。黑陶流行於4000年前的原始社會的父權制度階段,祖先們以其製造的生動簡樸、形態萬別的黑陶器皿創造了繼仰韶、大汶口之後的新文化支——龍山文化。史學界亦稱“黑陶文化”。
據考證,龍山文化約興盛於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300年。只可惜這種工藝精緻、魅力奪人的遠古技藝,至漢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間)基本消失無跡。到20世紀80年代,在魯西北平原的古運河畔,德州工藝美陶研究所的青年職工,把這些古老的工藝挖掘整理,再現了龍山文化的風采。這就是今日的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選用京杭大運河兩岸特有的紅膠泥作原料,這種泥土質地純凈細膩,土質密度大。用傳統手工輪製成型后不上釉,在坯體晾乾過程中壓光、雕刻,高溫燒結后封窯,做焦煙滲碳處理,燒制出來的陶器黑中透瑩,望之如金,堅實凝重;叩之如馨,給人以“烏金墨玉”之感。“金山麗水,玉出昆崗”,“如鐵之質似玉之潤”……,文人墨客的詞賦,可以使人想見黑陶的藝術魅力。

歷史考證


德州黑陶史(該部分內容由德州黑陶創始人王憲利大師於2011年親自編寫,所有內容已經過多方考證,實事求是,以正視聽)
德州是現代中國黑陶的發源地,是古代陶瓷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古代德州以發明“鬲”而聞名於世,稱“有鬲氏”古代氏族部落以本部落發明而得名,如“神農氏”“有巢氏”等,德州又是古龍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以黑陶為代表的龍山文化是1928年首先在山東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被發現,而中國首次發現的新文化類型以當地的地名命名,故山東黑陶得名龍山文化。在德州的齊河禹城樂陵慶雲德城區發現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址有20多處德城區(在陳公堤口村西邊鐵路橋洞鐵路東面北300米的水溝南側發現)並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鬲、盆、罐、杯等,其中最典型的是被稱為龍山文化典型代表的蛋殼陶杯(蛋殼陶手工在陶車上手拉坯製成,其厚0.3-1.2毫米,薄如蛋殼而得名),蛋殼陶杯是當時的最高級的祭祀禮器,也是古今拉坯制陶的最高水平,蛋殼陶的出現表示原始宗教的萌生,也是人類從漁獵走向農業,母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的象徵。
德州從商周到宋代以前的窯址,目前尚未發現。
德州在宋代曾是一個很有影響陶瓷產地是中國最先進的瓷窯之一,故宮博物院的宋代名窯分布圖上就有德州窯,許多陶瓷專著中也提到宋代德州窯,宋代德州窯屬磁州窯以燒制當時最具先進水平的釉上彩紅綠彩),也就是宋加彩而聞名於世,中國釉上彩始於宋代也是當時最先進的陶瓷種類,兼燒絞胎及刻、印、划花及白地黑彩、花瓷器。並燒制黑陶,2007年市委市府組織考古人員進行發掘主管文化的副市長李艷華市文化局局長范廣禮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共發現窯址兩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器皿等,其中紅綠彩人物及絞台瓷最具特色,絞胎始創於唐代,屬陶類而德州的宋代窯則進一步發展為絞胎瓷,其遺址主要分佈在德城區的古代尉署街、水市街(今勝利街)也就是現在的液壓元件廠周圍,遺址佔地8.7公頃。
元、明、清到民國民間則以燒制民用生活用具為主。但在建築用陶上則有很大發展,德州的官辦磚窯則進貢到皇宮並做為長城用磚,窯址在今南郊窯上村始建於明洪武三十年,在德州出土的磚有明代的官司印,如“大明成化十七年德州造”“大明成化十九年德州造”“大明正德十年德州造”等。
上世紀德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恢復德州古代黑陶製作工藝,通過德州於官屯鄉蘆庄村的裴振泉聘請了民間藝人寇維軍、馬淑榮,做技術老師,建立了德州市工藝美陶廠,廠址選在德州西南郊運河東岸的蘆庄,德州第一個生產黑陶的工廠於1979年在蘆庄成立,蘆庄成了中國現代黑陶的發源地,王先峰為首任書記、趙文海為首任廠長(屬市、鄉、村三級聯營)。廠址建立在一個廢棄的養豬廠里,豬舍改為生產車間,飼料室改成了原料加工車間,當時以生產工藝花盆為主,俗稱花盆廠,產品出口美國、日本等國家。1981年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市政府投資10萬元,在原廠址的北西兩邊進行擴建,由此廠的規模從北南30多米擴至100多米,東西的100多米擴建到200多米。擴建后的廠址距西邊的京杭大運河僅100多米,這一時期的產品稱“德州蘆陶”,底部有“德州蘆陶”的印章。
1983年4月3日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黑陶藝術,德州市調寇維軍、馬淑榮、王憲利(先利)、許長霞、馬月英、趙秀俊組建德州市工藝美陶研究所,所址建在供銷學校南,於官屯鄉木器廠食堂和宿舍的八間平房裡,也就是現在的新湖南路130號。1983年底研究所招進了十幾名工人以生產花盆為主,1984年由寇維軍老師設計的黑陶工藝品獲山東省旅遊產品優秀獎,由此研究所也成為省旅遊局的會員單位,這時期生產的陶器底部印有“德州陶”的印章。
1984年寇維軍老師調離研究所,由於王憲利(先利)負責研究所的全面工作並繼任設計,王憲利首先把以生產工藝花盆為主,轉為以生產黑陶工藝品為主,並實行了計件工資制,大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積極性。王憲利設計的黑陶在廣州出口交易會上被美國人定購。胡耀邦總書記來德州視察時,對王憲利設計的黑陶大加讚揚,市領導把研究所以外東北角的土地劃撥給研究所使其成為方形。這一年研究所向宋慶齡基金會捐贈黑陶並獲基金會頒發的由鄧小平、廖承志、康克清簽發的證書,這也是德州到目前為止唯一的證書,證號:NO.0000738現由劉貴田保管。
1985年為進一步開發新品種和培養技術人員,王憲利辭去了行政職務,局裡派劉貴田來擔任所長,王憲利任技術所長,這一年王憲利、馬淑榮研究的黑陶獲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工藝美術專家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石可先生把刻陶(刻陶是在燒好的成品上進行刻劃的一種技法)技法傳到德州,後來孫鴻璋又發展為微雕,紀金海1988年調入研究所後主要從事刻陶工作,其作品“甲古文”“火神”在中國群眾文藝上發表。
1986年研究技術力量進一步提高,花色品種也以達到200多件、省市媒介多有報導,王憲利、馬淑榮設計製作的黑陶榮獲山東省第一屆旅遊品有獎設計大賽二等獎。這一年以王憲利、馬淑榮、郭世燕設計製作的黑陶作品以“德州黑陶”之名,在上海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展出,一時轟動上海,這次是首次使用“德州黑陶”之名。王憲利於1986年設計製作的雙龍瓶日後后被德州市教育局收入《德州簡史》教科書中。
手拉坯蛋殼陶是黑陶手工技藝中的巔峰,嚴格來講厚度為0.3mm~1.2mm,0.3mm通常僅在瓶口最薄處能夠達到。0.3mm的厚薄是手拉坯所能夠達到的極限。王憲利於1986年實現(也是目前人類唯一一位實現)了通體0.3mm且通體鏤空,器高10cm。該作品於1987年在送往北京展出途中損壞,經石可老師修復后展出。
1987年1月15日王憲利設計製做的300件黑陶作品以“德州黑陶之名”在北京工人文化宮展出,為了這次展出成功市委書記尚榮華、副書記賈玉水多次開會研究部署工作,展出期間市委副書記賈玉水到北京領導展覽工作,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報導了此次展覽,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國務委員黃鎮、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及著名的藝術家趙朴初、尹瘦石、黃永玉、及中央美院中央工藝美院的教授觀看了展覽都給了很高的評價。谷牧副經理高興的提了“龍山新風”從此“德州黑陶”譽滿天下,並引發了全國性製作黑陶的熱潮,形成了現在中國黑陶文化產業。
這一年王憲利創作的黑陶作品,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選為國禮,並為李志念主席出國訪問製作主要國禮,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籌備組將15件黑陶作為珍品長期收藏。
1987年王憲利設計的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獎。
1988年王憲利設計的黑陶在全國第二十屆全國旅遊產品內銷工藝品交易大會上獲大會唯一獎項表揚獎,並為釣魚台國賓館設計裝飾品和黑陶檯燈。
1989年德州黑陶參加法國巴黎科技發明博覽會,王憲利、紀金海、王憲增的作品榮獲銀獎。
1991年王憲利、徐勇的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其中由王憲利設計製作的仿宋代梅瓶(高90cm),被陳列在人民大會堂山東廳的條案上。從1984年到1990年期間中央、省、地、市先後向研究所投資58萬元,來加強工藝美陶研究所的建設,從1979年建廠到1993年期間中央及省各級領導,胡耀邦、鄧友梅、梁步庭、趙志浩、來所視察工作,地、市領導王殿臣、吳振起、李榮振、成師農、尚榮華、賈玉水、趙德政為“德州黑陶”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促進了德州黑陶的發展。
1993年王憲利外出學習。
1998年研究所改製為博古齋工藝品有限公司。
2009年德州市把黑陶研究所授於王憲利,也就是德州先利黑陶研究所,德州工藝美陶研究所改制后德州出現了多個生產黑陶工廠和個人工作室
王憲利1994年在傳統黑陶的基礎,發明了無釉開片陶、彩雲陶、瑪瑙陶、古銅陶、紫檀陶,無釉開片陶填補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成為中國黑陶的里程碑。彩雲陶獲山東2005年山東陶瓷精品大賽一等獎、山東青年陶瓷創新評比一等獎,2006年榮獲中國第八屆陶瓷藝術創新大賽銀獎。古銅陶獲2002年首屆中國旅遊品設計大賽優秀獎。並不斷探索蛋殼陶的製做技法,從古代的二十多公分提高到一米多高,蛋殼陶2005年榮獲山東省旅遊品設計大賽金獎,2006年山東創陶瓷創新大賽一等獎,2009年首屆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二等獎,2010年中國首屆黑陶精品展金獎。
古銅陶,2005年山東陶瓷精品大賽優秀獎,首屆青年陶瓷創新大賽優秀獎。
2010年,無釉開先黑陶、蛋殼陶、雙獲中國首屆黑陶藝術精品展金獎,共佔據全國金獎的一半。
山東電視台、中國新聞網、香港名人雜誌、名家雜誌、美術報及齊魯鄉情、齊魯周報多次報導。他的制陶技術收入中國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陶瓷製做大教本中”。
2008年北京奧組委選定王憲利的古銅陶魚鱗小花瓶作為壘球項目的奧運禮品,也是全國唯一的奧運禮品,
2009年王憲利協助市政府向中國陶瓷協會“提出中國黑陶城”的申請,2009年5月中國陶協副秘書長毛增印,在德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史好勤部長、趙興副部長的陪同下考察了德州黑陶產業,毛增印副秘書長回北京後向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作了彙報,以後德城區副書記閆書德文化局長吳海榮,多次去中國陶瓷協會商淡,在2009年10月10日,中國陶瓷協會會長何天雄,副會長傅維傑,副秘書長張彩華,故宮博物院王莉英等組成專家考察團來德州正式考察,專家對德州黑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充分肯定了王憲利的創新成果,專家評定無釉開片陶填補了世界陶瓷的空白。又提出了研究無釉開片黑陶的新課題,通過全面考察正式決定授予德州“中國黑陶城”的榮譽稱號,同年中國黑陶藝術專業委員會在齊河成立,它是全國唯一的經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批准成立的黑陶專業協會。劉浩當選為會長、王憲利當選副會長,王志水當選為常務副秘書長。
2010年4月14日王憲利經幾個月的試驗終於攻克了由專家組提出的無釉開片黑陶的新課題,又一次填補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無釉開片黑陶難點在於不但是無釉開片,而關鍵的技術難題是黑陶的開片必須是開淺色的線,黑色的線和黑陶成為一色則無法顯示開片紋理,但黑陶是在燒好后密封深碳形成的這種工藝無法在同一器物上產生兩種顏色,所以要燒成開片黑陶應必須必改變燒制工藝。因此無釉開片黑陶應獨立為一個品種。
王憲利通過多次試驗終於克服種咱難題成功的研製出了無釉開片黑陶,無釉開片黑陶不但解決了黑陶開片難題,而且還解決了胎無法燒黑的難題,是真正胎里胎表都黑的純黑陶,從此失傳了幾千年的真正黑陶工藝在德州正式恢復。無釉開片黑陶是黑陶領域的最高水平,2010年在中國首屆黑陶精品展中,無釉開片黑陶榮登金獎之首。
齊河黑陶以劉浩代表,劉浩黑陶起源於1988年,劉浩黑陶把德州黑陶的留線刻法改成了不留線刻法,使圖案更具立體效果,造型則取青銅器玉器等器物造型的特點,器型宏偉華麗。
並經中國陶瓷協會備案,申請了“中國黑陶研究所”,劉浩成功的在法國巴黎舉辦黑陶展,使黑陶在國際上又一次引起轟動,以後又在日本舉辦黑陶展並被日本奈良博物館收藏,2009年在上海世博會上舉辦了特展。
2009當選中國黑陶藝術委員會首任會長,在中國陶瓷協會的支持下2011年成功的組織了中國首屆黑陶精品展,在精品展中劉浩獲得最佳成就獎,王志水獲一項金獎,王憲利獲二項金獎,我市黑陶共獲得了四個金獎的三個。
劉浩的黑陶工藝流傳到龍山、日照館陶聊城、山西、陝西等地,這些地方都在沿續劉浩黑陶的風格,並沒有重大突破。
劉浩先生的作品曾獲南斯拉夫國際博覽會金獎,並多次在國家省級評比中榮獲大獎,被國際國內博物館收藏,2011年獲中國陶瓷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在德州從事黑陶藝術創作代表人物還有:
王志水男齊河人,中國黑陶藝術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從事黑陶創作二十多年,以浮雕見長,作品獲中國首屆黑陶精品展金獎,代表作浮雕松竹梅花瓶。
孫鴻璋德州最早從事刻陶的人,擅長黑陶微雕細緻入微,字最小到毫米,到現在無人超越。
秦吉良是繼孫鴻璋之後黑陶微雕優秀藝人,代表作有“澳門基本法”及黑陶印章的刻制,在社會上影響較大。
劉欣刻瓷從師於著名刻瓷專家李梓源,其先刻后燒工藝獨到,2010年被評為山東陶瓷藝大師。
劉文斌夏津人以燒制黑陶大瓶為主,其現在市上銷售的大瓶都出自其手。
德州黑陶發展歷史的圖片資料由著名攝影藝術家徐洪鐸拍攝並保存。
(以上各獎項以原件證書為準)

藝術成就


據劉貴田回憶,1991年,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了一次全面裝修,各省以本地文化特色為依託,重新布置會議廳。
在山東廳的裝修中,山東省行政事務管理局最終選定了8件陳列品,其中有德州的黑陶、煙台的壁畫、淄博瓷盤等。
德州黑陶入選人民大會堂陳列品,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也是多年來德州黑陶知名度提高、影響力增強的具體體現。
接到省下達的任務后,劉貴田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籌備、設計。“當時設計了七八種黑陶藝術造型,將圖紙報到省里去后,經過省審批最終確定了兩種方案,這就是仿古尊與仿古梅瓶。”
尊是青銅器文化的代表,以造型精緻新奇,紋飾縟麗神秘,鑄造技術先進而聞名於世,體現一種厚重而尊貴的大家風範;梅為聖潔之物,迎霜破雪傲寒綻放,展示的是一種冰潔之美與俠骨之氣。兩者看似剛柔相濟,卻又神韻相通,能夠很好地代表齊魯文化的博大與精美。
兩件黑陶造型方案已定,劉貴田立即著手研製生產。兩件黑陶藝術品“身高”1.4米,加上底座足有1.7米高,這在當時製作如此大的瓶體還是很有難度的,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劉貴田想出來一個大膽的創新,將瓶體分成四部分,每部分各用一個轉輪同時製作,瓶體的介面要與銜接處口徑一致,同時為了使大瓶能夠很好的粘合,必須保證每一部分的濕度相差無幾,最終通過這種“銜接”技術將一個大瓶做了出來。就這樣,經過技術工人6個多月的努力,兩件碩大的藝術作品終於製作完成。當年的國慶節前夕,兩件精心製作的黑陶作品隨代表山東文化特色的其他作品一道,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

世界地位


黑陶文化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孕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歷史發展中最輝煌的篇章,被當今社會各界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如今,黑陶藝術已經響譽全國,而且在世界不少地方也引起了很大關注,讓這一民族的文化藝術走向世界是我們黑陶傳承者的責任與義務。”劉貴田認為,如今,黑陶製作場所逐漸增多,黑陶藝術的商品化越來越明顯,如何挖掘、提煉這一古老文明,進一步對其藝術性進行升華,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目前,黑陶製作人員還需要提升自身的藝術、文化素質,不能只是一種工匠式的操作,黑陶藝術也要呼喚“高精尖”人才,只有這樣,這一民族藝術瑰寶才能歷久彌新、發揚光大。

藝術特徵


無釉陶器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是一種無釉陶器,採用京杭運河兩岸的紅膠泥作原料,用傳統的手工輪製成型,在坯體的晾乾過程中壓光,雕刻然後燒成,在工藝、造型、色澤等方面,仍保持著濃厚的民間藝術特色,留存著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傳統軌跡。成品以黑色著稱,產於德州市,故德州黑陶,由此而產生了二十世紀的德州黑陶文化。德州黑陶在造型上別具一格。德州黑陶的藝術價值源於其獨特的工藝特點,輪製成型,使產品造型粗礦樸拙,無釉壓光,使表面雖有光澤卻不浮艷,黑色陶體在不同光線角度下呈紫靛銀等不同光澤,晶瑩幻變,富有金屬感,“叩之如馨,望之似金”。

手工輪制

它採用手工輪制,既保留了傳統的單層拉型成坯,也創造出一底雙層合成坯。或複製、或衍化、或創新,各種仿商絹簡、仿青銅陶鼎,鏤空花瓶、浮雕瓶、筆洗筆筒葫蘆香爐、煙壺、掛盤等,簡潔酣暢,古樸典雅。坯體刻花採用紅雕、淺雕、透雕等多種表現手法。紋飾多取材於自然景物,如松、竹、梅、菊、牡丹、鳥、蝶、魚、蟲,並汲取了剪紙、木雕、刺繡等藝術形式的特點。

民族特色

除少數幾件盤龍雕鳳的宮廷式樣外,絕大部分顯露出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諸如雙層套的大肚子香爐,鏤空浮雕十分精緻。腹部刻有龍鳳呈祥淺雕圖案的“龍鳳瓶”,整個瓶體都是雲型鏤空圖案,兩側有立體比龍對卧,恰好為瓶的雙耳,構思叫絕。其中蛋殼陶,《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評價:這種輪制陶器薄如蛋殼,厚僅0.3毫米,漆黑髮亮,是龍山文化中最富有特徵的珍品。

黑陶現狀

幾年來,德州工藝美陶研究所研究人員認真探索,對黑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製和開發,目前已達600多個品種,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1989年春末,德州黑陶在巴黎第八十屆國際技術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章。1989年月10月,在紀念我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誕辰2540周年之時,版畫家石可、工藝美術家家陶天恩與德州長工藝美陶研究所共同研製成的黑陶壁畫---《孔子世跡圖》,全長50米,高1.7米,刻畫面積共達85平方米,系統介紹了孔子主要生平事迹,鑲嵌在孔府院內。其獨特的藝術效果,為中華壁畫藝苑又增添了一朵奇葩。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也將德州黑陶作為珍品長期收藏。我國外交部中聯部將德州黑陶定為國家級禮品,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用德州長黑陶送給外國首腦和國際友人。1991年夏季,德州黑陶參加了在日本的黑陶藝術展銷會。目前德州黑陶已遠銷遠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及香港和台灣地區。

榮譽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研究所,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德州黑陶的藝術價值得到舉世公認。北起白山黑水,南到椰林瓊州,德州黑陶名聲遠播,我們的作品被國家有關部門選中並送美、日、英、法、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一九八六年德州黑陶獲得全國旅遊工藝品優秀獎,八七年獲得山東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八九年獲由鄧小平同志簽發的紀念宋慶齡基金會榮譽證書,八九年獲法國巴黎科技技術發明博覽會銀獎,八七年德州黑陶被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一次收藏十五件,並被外交部、中聯部定為國禮。九零年贊助亞運會大型壁畫,九一年贊助中央電視台中青年京劇大賽。九一年又接受為人民大會堂製作黑陶藝術工藝品的政治任務,九四年新中國成立四十五周年,德州黑陶特此獻禮,九五年在《中國》刊物專題報道德州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