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爾·海蘭察

乾隆時期著名的將領

多拉爾·海蘭察(?—1793年),鄂溫克族;滿洲鑲黃旗人,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的將領。

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蘭察第一次以索倫族馬甲的身份從征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后累功升任為一等侍衛。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兩次參加清緬戰爭,率輕騎為先鋒,多有戰績。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因功被授為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調任為鑲白旗蒙古副都統。自雲南赴四川參加大小金川之役。歷時五年,攻碉奪卡,屢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後升正紅旗蒙古都統、參贊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兩次以參贊大臣率兵鎮壓甘肅回民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跟從福康安督兵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再跟從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參加廓爾喀之役。次年,抵后藏,克濟嚨,會師潛渡深入廓爾喀境,越崇山,歷艱險,多次克捷。進一等公。他曾任頭等侍衛,位列紫光閣功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謚號武壯,原規定陣亡者方能入祀昭忠祠,乾隆御准海蘭察加恩入祀,旌揚戰功。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755

首次南征,大獲全勝

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蘭察第一次以索倫族馬甲的身份從征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后累功升任為一等侍衛。

1776

平定金川,受到賞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之亂被平定,清廷加封海蘭察為一等超勇侯,賜雙眼花翎。清軍回到京城之後,乾隆帝親自到郊外慰勞,賜給他御用鞍轡和御馬一匹。圖形被懸挂於紫光閣,位列前五十功臣。被授為領侍衛內大臣。補公中佐領。

1784

殲滅叛軍,擒拿頭目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海蘭察帶領巴圖魯侍衛等進逼叛軍的巢穴,設伏殲滅了大部叛軍,擊破了石峰堡,擒拿了叛軍頭目張文慶等人。因功其子安祿被升為二等侍衛,賞賜騎都尉世職。

1788-01

抓獲叛軍,受到乾隆賞賜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清軍在老衢崎抓獲了林爽文,放在籠子里押運到京師。乾隆帝因為海蘭察的大功,解下身上的佩囊賜給他。台灣被平定之後,乾隆帝賜給他紫韁、金黃辮珊瑚朝珠,圖像再次懸挂於紫光閣里。

1793-03

逝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海蘭察逝世,清廷追謚武壯。再次將其畫像懸挂於紫光閣。

逝世

人物生平


西進南征

海蘭察的祖先世代居住在黑龍江。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索倫馬甲的身份隨清軍入準噶爾,輝特台吉巴雅爾投降之後,又跟從阿睦爾撒納反叛,清軍到處搜查他,他逃入了塔爾巴哈台的山中,海蘭察奮力追擊趕上他,將他射於馬下,生擒回營。事後敘功,海蘭察被賜號為額爾克巴圖魯。被提拔為一等侍衛,賜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畫像被懸掛於紫光閣功臣像中。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海蘭察作為清軍先鋒率部進入緬甸作戰。清軍出虎踞關,海蘭察率領輕騎作為先驅,到了罕塔遇到了緬軍,殺死三人,生俘七人,然後攻擊老官屯,斬首二百;又設伏殲敵四百餘人,緬軍自猛密出動襲擊清軍,海蘭察前去救援擊敗了緬軍。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再度出師,海蘭察率軍越過萬仞關,在戛鳩江擊敗了緬軍,搗毀了江岸的緬軍大寨,因為軍功被授為鑲黃旗蒙古副都統。清軍班師之後,命海蘭察留在軍前管理邊防事宜。之後被遷移為鑲白旗蒙古副都統。

討伐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軍征討金川,清廷命海蘭察自雲南赴四川與大軍會合。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六月,參贊大臣豐升額攻打美美寨遭到小金川的極力抵抗。海蘭察率軍趕到,兩軍合力奮擊,攻克了對方的寨子。七月,又擊敗了叛軍頭目策卜丹。幾戰下來都有收穫,清廷下詔嘉獎,海蘭察被提拔為正紅旗蒙古都統。十二月,平定小金川。小金川既定,清廷又進討大金川,海蘭察被授參贊大臣,跟從將軍溫福出西路,自功噶爾拉進入大金川境內。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嘉獎海蘭察在諸將中出謀劃策,屢次攻克險要地區,賜號綽爾和羅科巴圖魯,並賞賜給他白金三百兩。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之亂被平定,清廷加封海蘭察為一等超勇侯,賜雙眼花翎。清軍回到京城之後,乾隆帝親自到郊外慰勞,賜給他御用鞍轡和御馬一匹。圖形被懸掛於紫光閣,位列前五十功臣。被授為領侍衛內大臣。補公中佐領。

鎮壓回亂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青海回族撒拉族發動叛亂,海蘭察隨軍前往鎮壓。四月,海蘭察一行抵達蘭州,指揮軍隊攻打龍尾山,叛軍在洞穴里據守。阿桂到了之後,令海蘭察掌管諸軍。回亂平定之後,乾隆帝褒獎海蘭察的功勛,授予其子安祿三等侍衛之職。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海蘭察帶領巴圖魯侍衛等進逼叛軍的巢穴,設伏殲滅了大部叛軍,擊破了石峰堡,擒拿了叛軍頭目張文慶等人。因功其子安祿被升為二等侍衛,賞賜騎都尉世職。

平定台灣

平定林爽文渡海作戰
平定林爽文渡海作戰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灣的林爽文發動叛亂,乾隆帝命將軍福康安掛帥,仍授海蘭察為參贊大臣。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清軍在老衢崎抓獲了林爽文,放在籠子里押運到京師。乾隆帝因為海蘭察的大功,解下身上的佩囊賜給他。台灣被平定之後,乾隆帝賜給他紫韁、金黃辮珊瑚朝珠,圖像再次懸掛於紫光閣里。

保衛后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侵襲后藏地區(今西藏日喀則地區),清廷仍以福康安為將軍,海蘭察為參贊大臣,率巴圖魯侍衛和索倫兵前去征討。廓爾喀的頭目畏懼清軍勢大,極力請降,乾隆帝下詔准許,並進海蘭察為一等公。

晚年逝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海蘭察逝世,清廷追謚武壯。再次將其畫像懸掛於紫光閣。

為政舉措


軍事

海蘭察一生屢經戰陣,注重研習兵法,受眾尊崇。
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索倫族馬甲從征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后累功升頭等侍衛。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兩次參加反擊緬甸軍入邊,率輕騎為先鋒,多有戰績。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自雲南赴四川參加大小金川之戰。歷時五年,攻碉奪卡,屢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後升正紅旗蒙古都統、參贊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與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兩次以參贊大臣率兵鎮壓甘肅回民起義。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跟從福康安督兵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再跟從福康安率兵赴西藏抗擊廓爾喀(今尼泊爾)軍進攻。次年,抵后藏,克濟嚨,會師潛渡深入廓境,越崇山,歷艱險,多次克捷。進一等公。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兒子安祿承襲公爵,授頭等侍衛。

軼事典故


擒獲巴雅爾

清平定準噶爾分裂分子的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乾隆帝執政時期,而海蘭察正是在乾隆年間參加了平滅準噶爾叛亂的戰鬥,並屢建奇功,海蘭察以少勝多,獨自擒獲敵將巴雅爾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據說當時海蘭察正在山中砍木頭時與巴雅爾不期而遇,隨即掄斧上馬與之展開大戰。巴雅爾顯然不是海蘭察的對手,幾十個回合下來,巴雅爾體力漸漸不支,隨時有被砍於馬下的危險,為了保全生命,巴雅爾被迫下馬歸降,並割下一角衣襟給海蘭察作為憑證。
戰爭結束以後,全軍將士論功行賞,很多人都說巴雅爾是自己擒獲的,並為此爭執不休,而海蘭察卻什麼都沒說。由於爭執不下,上級便下令讓巴雅爾自己到軍營里去認,結果認出海蘭察來。那些高級將領很不服氣,紛紛讓海蘭察拿出證據來,於是海蘭察把割下的那一角衣襟拿了出來,眾人皆啞口無言。

交惡和珅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初一,乾隆皇帝任命和珅為欽差大臣,前往蘭州平叛。由於和珅在途中有意耽擱,海蘭察比他提前數日抵達蘭州。和珅既無臨戰經驗又不肯向海蘭察等前輩請教。兵分四路向退守華林山的新教軍發起攻擊。不想,其他幾路人馬都有小勝,惟獨和珅自將一路先勝后敗,不得已退下火線。新教軍又乘清軍受挫進行反擊,並在夜晚襲擾清軍,竟使萬餘清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儘管在交戰中海蘭察奮勇當先,大量殲滅溝中伏敵,但和珅還是把一腔邪火發到海蘭察的身上。和珅推脫責任,詆毀他人的作法,激怒了海蘭察,因此海蘭察開始不買和珅的帳。四月二十一日阿桂趕到軍中,問失利之因,和珅卻把戰役失敗的原因全部歸罪於海蘭察等將領。阿桂早知和珅的為人,便對他說:“如果你說的這些全都是事實的話,他們這些將領就應當被治罪殺掉”。第二天,阿桂故意讓和珅坐在自己身邊,一起重新布置戰事。阿桂對每項戰事的布置,眾將們都一如既往,齊聲響應,阿桂心中明知和珅在推脫責任,便厲聲問和珅:“諸將們並沒有絲毫的怠慢。你說,這回我這把尚方寶劍應該把誰殺掉?”,這一問,嚇的和珅“戰慄無人色”。
此時,乾隆也接到和珅的奏摺,雖然和珅的奏摺中污衊海蘭察、額森特不察明敵情而先戰,不聽從指揮等,但乾隆已經察覺到和珅不懂軍事,奏摺中所反映的純屬顛倒是非,於是下詔書:“自阿桂到軍,經畫措置始有條理,此事阿桂一人已能經理委辦,無須復令和珅同辦。且恐和珅在彼,事不歸一。即海蘭察、額森特向隨阿桂領兵打戰,阿桂之派調伊等,自較和珅應呼更靈。著和珅刻日返京扈從前往熱河,所有一切事務皆轉交阿桂,不得耽誤”。接到詔書,和珅灰溜溜返回京城。這一事更使和珅懷恨在心,終其身與阿桂、海蘭察相惡。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百十八》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清史稿》:海蘭察勇而有智略。每戰,微服策馬觀敵,察其瑕,集兵攻之,輒勝。

歷代評價

乾隆帝:射巴雅爾,超授侍衛。洊至都統,參畫軍計。堅碉險寨,無不先登。勇而有謀,封侯實應。
阿桂:海蘭察當兵潰時,前後攔截,未與懦卒同潰。惟平日不能申明軍律,咎不能辭。
鄭觀應:國初海寇內犯,而姚啟聖、施琅、藍理、李之芳之將才出;三藩同叛,而岳樂,穆占、趙良棟、梁化鳳、王進寶之將才出;准噶內闖,而超勇親王策凌之將才出;四部犂庭,而兆惠、明瑞之將才出;金種搗穴,而阿薩、海蘭察之將才出;川楚征剿,而額勒登保、德楞泰、楊遇春、楊芳之將才出;發,捻等逆縱橫擾亂,而向、張、江、塔、羅、李諸帥之將才出。
蔡東藩:台灣一役,賴海蘭察奮勇爭先,一戰破敵,即日解諸羅圍,叛黨奪氣,大亂以平。至若廓爾喀之戰,福康安冒險輕進,微海蘭察在後援應,彼且無生還之望,遑能平敵耶?
蕭一山:時文臣中如紀昀,武臣中如海蘭察,皆功業昭然,頗蒙帝眷者,徒以與珅不和,不得大用。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演員
2002乾隆王朝董子武
2018延禧攻略王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