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雕塑

隋唐雕塑

中國隋唐時代在經歷了延續約 3個半世紀的分裂和動蕩以後,重新得到統一和安定,進入一個政治經濟空前繁榮的歷史時期,從而促使雕塑藝術的發展出現新高峰。經過隋和初唐的過渡階段,融會了南北朝時北方和南方雕塑藝術的成就,又通過絲綢之路汲取了域外藝術的養分,雕塑藝術到盛唐時大放異彩,創造出具有時代風格的不朽傑作。最具時代風格的作品,首推帝王陵墓前那些氣勢雄渾華麗的大型紀念性群雕。晚唐時期,由於王朝統治的衰微和經濟的凋敝,雕塑藝術也失去發展的勢頭,喪失了原有的風采。

作品簡介


作品題材

隋唐雕塑作品的題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隨葬俑群、宗教造像,也有供玩賞的小型雕塑藝術品,如兒童玩具等。此外,用於建築或器皿裝飾的工藝雕塑,也有精美的作品。

作品影響

隋唐雕塑的題材、技法和風格、特別是宗教造像,對日本、朝鮮等國的古代雕塑有很大影響。

陵墓雕刻


唐朝皇陵的陵墓,主要集中分佈在陝西省的乾縣禮泉涇陽三原、富平、蒲城6縣,在18座陵前至今都保存有大型陵墓石刻群,可稱為唐代大型紀念性群雕的藝術寶庫。最初的高祖李淵獻陵和太宗李世民昭陵的石刻(見昭陵石刻),由於處於王朝初期,尚未形成制度,故與以後諸陵不同。獻陵的四門各有1對石虎,內城南門以南排列石犀和石華表各1對,造型渾厚,雕工古樸。昭陵原只置有李世民生前所騎 6匹戰馬的浮雕像,習稱昭陵六駿。馬的姿態或佇立、或緩行、或急馳,僅“颯露紫”一件上有人物浮雕,為唐將丘行恭為其拔箭的情景。雕工精細,形體準確,造型生動,是初唐大型浮雕的代表作。此外,在司馬門內還有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間所立的14尊蕃酋像。從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開始,陵前石刻形成制度,內容按性質不同分為6類,即①獅子,②石人、石馬和馬□,③翼獸和北門6馬,④蕃酋像,⑤華表,⑥碑石、無字碑及述聖記碑。其中蕃酋像只有少數陵前置有。其排列位置以乾陵為例,除內城四門各置 1對石獅和北門置有6馬(今僅存1對)外,其餘石刻都排列在南面第2、3道門之間,從南至北,計有華表、翼獸、鴕鳥各1對,石馬及馬□5對,石人10對,還有無字碑、述聖記碑和蕃酋像61身。石刻組合制度化,氣魄雄偉,與建築群相配合,形成肅穆、莊嚴、神聖的氣氛。中唐以後,泰、建、元、崇、豐、景、光、庄等8陵的石刻,因安史亂后,唐王朝政治、經濟日趨衰落,因而無法與盛唐石刻相比,製作粗疏、體態無力、線條鬆散,漸失原有的雄偉風格。晚唐的章、端、貞、簡、靖5陵,雖仍保持著墓前石刻群的設置,但體態瘦小,雕工粗率,顯示出衰微破敗的氣氛。至於創造唐代陵墓雕刻的藝術家,因系當時身份低下的匠人,姓名多不可考,僅在獻陵的石犀上,留有題銘,為“武德拾年(627)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湯二記”。這位小湯二,是唯一留下名字的唐陵石刻藝術的作者。
隋唐雕塑
隋唐雕塑
唐代順陵天鹿之一

隨葬俑群


隋唐雕塑
隋唐雕塑
主要是陶塑,也有一些瓷塑、泥塑、木雕和石雕。陶俑中,除一般陶質或施彩繪外,也有釉陶俑。特別是這一時期創製出一種三彩俑,器表施有黃、綠褐、藍、黑等彩釉,胎色有紅、白2種,其燒成溫度較瓷器略低,以釉色絢爛多變而受人喜愛(見唐三彩)。隋至初唐的俑群中,人物形態的塑造處於由南北朝向盛唐的過渡階段,還常常顯露出北齊北周時期形成的地方特徵。鎮墓武士俑仍繼承著以前的按盾佇立的姿態;鎮墓獸姿態呆板地蹲坐在地上;侍女長裙曳地,面容獃滯,缺乏生氣。盛唐時期,俑群的塑造風格一變,人物形體趨向肥滿豐腴,造型準確,姿態傳神。鎮墓武士改作天王狀,全裝甲胄,體態雄健,足踏小鬼,風儀威猛。鎮墓獸也從蹲坐改為挺身直立狀,伸臂,鬃毛飄張,猙獰可怖。女侍的形象最為傳神,高髻長裙,面容豐腴,顯示出唐代崇尚的楊玉環式的美感。造型比例準確,姿態頗為生動,輪廓曲線富於變化,代表了唐代人物圓雕的高度成就。至於動物雕塑,也極傳神,特別是駿馬和駱駝。駿馬體態勁健,或伸頸嘶鳴,或緩轡徐行,或昂首佇立,神駿異常,加上馬具華麗,釉色晶瑩,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同時唐俑中還不乏造型生動而富有想像力的佳作,如體高達58.4厘米的駝背上,馱載著成組的樂隊和正在翩翩起舞的舞蹈家。再如將威 猛的獅子,塑成蹲坐在地上,以後肢搔頸的憨態,逗人喜愛。此外,也有的俑生動地顯示了當時的生活習俗,如西安十里鋪出土的三彩對鏡梳妝俑、楊思□墓出土抱有成套兵器的武士石雕(見楊思□墓雕塑)、韋□墓出土的騎馬擊球俑、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庖廚操作泥俑和舞獅子、演雜技的泥俑,都極生動傳神,從不同角度反映出那時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景。還應指出,俑群製作的目的,並不是供人觀賞的藝術雕塑,而是埋進墳墓的明器,因此它只能從一個側面表現出唐代雕塑的成就。陝西禮泉縣出土的唐代彩繪釉陶載物駱駝及牽駝俑。

宗教造像


唐代造像
唐代造像
唐代宗教造像,以佛教為主,也有道教造像。包括石窟寺中的石雕和泥塑、摩崖大像和造像龕、供寺廟內供養的石雕和金銅造像以及石質經幢的雕刻等。唐代石窟寺造像,在著名的敦煌龍門炳靈寺、天龍山等石窟中都有保存,其中石雕的精品以龍門石窟最為集中,著名的奉先寺盧舍那大像龕為其中的代表作,雕造於高宗時期。主尊通高17.14米,容貌豐腴,面相慈祥,微露笑意;兩側雕有弟子、菩薩、天王和力士,整鋪造像氣勢雄偉,體現出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敦煌石窟中,唐代塑像同樣表現出宏偉的氣勢,其中造於延載二年(695)的北大像高33米,造於開元(713~741)年間的南大像高26米,是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大型塑像。除了高大宏偉外,唐代石窟造像中也不乏體態婀娜的佳作,特別是天龍山石窟的菩薩像,軀體形成流暢的弧曲形態,極富美感。

修定寺磚雕


隋唐時期金銅造像,大型作品目發現不多,西安出土的隋開皇四年(584) 董欽造阿彌陀佛像,下為高床,前有二護法獅子,其上在主尊兩側有二菩薩、二力士,各有光背,制工較為精緻。唐代以後,發現的多為小型的金銅造像,在唐長安城西明寺遺址、臨潼武屯邢家村等處都有出土,數量頗多,邢家村窖藏所出完整造像即達297件之多。造像高度最高的23.5厘米,最矮的3.2厘米,由於體態過小,因此僅具大輪廓和必要的眉目口鼻,而缺乏細部描繪。題材有佛、菩薩、羅漢、力士等。數量最多的是立姿的菩薩像,軀體作流暢的弧曲形,造型尚生動,顯得身肢婀娜。還有一些圖案色彩濃厚的菩提樹形七佛造像。同時,在眾多的佛教題材造像中,也有4件道教造像。兩坐兩立,都著道冠,穿道袍,頷下蓄長須,執麈尾或玉符。這種佛道造像混同的現象,反映了當時人們宗教信仰的情況。唐代經幢雕刻,均為分段刻制,然後疊合成全幢,一般由幢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構成。五台山佛光寺大中十一年 (857)的經幢可作為代表。幢身分兩段,下段長而粗,上段短而細,中間隔以雕有垂幔、飄帶的寶蓋,雕刻的形象是模擬著原來的絲帛製品。頂部是上頂寶珠的攢尖頂。

小型雕塑品


除供佩帶的玉石、琥珀等佩飾外,藝術形象較突出的是唐代流行的小型瓷玩具。在河南、陝西地區的唐代兒童墓中,都出土過小型瓷玩具,在河南安陽北畿發現過專燒小型人、馬、犬和盆、罐等的窯址。一些唐代著名瓷窯,如當陽峪窯和耀州窯,也燒制小型玩具。一般只有3~5厘米大小,輪廓極簡單,但作者力求形象簡潔生動,抓住所塑對象的特點,並選用動物幼小時頭部較大而四肢較短的形體特徵,塑造的形象頭大體小,頭上又突出一對大眼睛,然後誇張耳、鼻、嘴部的特徵,因此顯得稚拙可愛。最典型的標本,出自河南三門峽市大中六年15歲女孩韓乾兒墓中,包括乘坐牛車的娃娃、騎馬的小騎士,以及小狗、小兔、猴子、獅子和小羊,體態玲瓏,釉色晶瑩,稚氣可愛。

工藝裝飾雕塑


用於建築裝飾的構件,常見的有陶質的鴟尾瓦當和花紋磚。唐代瓦當和磚紋以蓮花圖案為主,在唐長安城發掘的大明宮等宮殿遺址出土很多。蓮瓣多為寶裝形式,呈高浮雕狀,顯得富麗華美。用於金屬器皿的裝飾手法,如用於鏡背的高浮雕,特別是唐代流行的海獸葡萄鏡,鏡背的植物和獸紋結構複雜,姿態生動,都呈高浮雕狀,是精美的工藝品。在金銀器及銅器的製造中,有時採用□□手法使裝飾紋飾凸出器表,常見獅子、鳳鳥、芝鹿等形象,也具有浮雕趣味。唐代瓷器,較少附加貼塑裝飾,顯示美感主要靠簡潔的器形和晶瑩的釉色,但有時也稍加雕飾。如三門峽市唐墓出土的白瓷燈,造型簡潔,但飾有一花瓣寬肥的覆蓮座,配以潔凈的白釉,極為典雅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