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賽
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網際網路+’成就夢想,創新創業開闢未來”為主題,由教育部與有關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網際網路+”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
2019年10月14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浙江調研高等教育並出席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有關活動。
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大賽採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基礎上,按照組委會配額擇優遴選項目進入全國決賽。全國共產生300個團隊入圍全國總決賽,其中創意組100個團隊,實踐組200個團隊。全國總決賽由吉林大學承辦。
為期3天的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今天在吉林大學開幕。經過校級初賽、省級複賽,300支優秀團隊入圍全國總決賽,經大賽專家委員會評審,最終確定100個項目參加全國總決賽現場比賽,大賽最終將決出金獎30個、銀獎70個、銅獎200個,從金獎團隊產生冠、亞、季軍,並同時評選出集體獎和優秀組織獎。
本次大賽以“‘網際網路+’成就夢想,創新創業開闢未來”為主題,參賽項目主要包括“網際網路+”傳統產業、“網際網路+”新業態、“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和“網際網路+”技術支撐平台四種類型。
總決賽期間,還將同步舉辦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座談會,舉行“網際網路+”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報告會、創業項目團隊與投資機構對接洽談會和高校創新創業成果展等活動。大賽結束后將出版優秀創新創業成果案例、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解讀,促進大賽成果轉化。
今年4月10日,李克強總理視察吉林大學時,對舉辦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出明確指示。為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人社部、共青團中央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本次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網際網路+”新業態形成,主動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
此次大賽自今年5月啟動,共吸引了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團隊報名參加,提交項目作品36508個,參與學生超過20萬人,帶動全國上百萬大學生投入創新創業活動。
2015年10月21日,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吉林長春閉幕,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閉幕式上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李克強總理對大賽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袁貴仁強調,這次大賽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李克強總理親自提議舉辦的。總決賽前夕,李克強總理又對大賽作出了重要批示。劉延東副總理也對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指示。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袁貴仁充分肯定了大賽取得的積極成效。他指出,大賽掀起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潮,進一步凸顯了大學生中蘊藏的創新創業熱情和生機,進一步明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堅定了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要認真總結賽事成果,將其回饋到人才培養過程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努力把這項賽事打造成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知名品牌。
大賽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經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共300支團隊進入全國總決賽,最終產生金獎34名,銀獎82名。冠軍、亞軍、季軍分別由浙江大學智能視力輔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視防控設備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Unicorn無人直升機系統團隊、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優蜜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團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Visbody人體三維掃描儀團隊獲得。
以“‘網際網路+’”成就夢想,創新創業開闢未來”為主題,在吉林大學成功舉辦,首屆“網際網路+”大賽採用校級初賽、大賽共吸引了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團隊報名參加,提交項目作品36508個,參與學生超過20萬人,帶動全國上百萬大學生投入創新創業活動。
冠軍項目是哈爾濱工程大學項目“點觸雲安全系統”。
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青團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總決賽由華中科技大學承辦。本屆大賽主題為擁抱“網際網路+”時代,共築創新創業夢想。大賽自2016年3月啟動,吸引了全國2110所高校參與,佔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81%,報名項目數近12萬個,參與學生超過55萬人。
冠軍項目:西北工業大學“翱翔系列微小衛星”。
2017年3月27日,教育部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正式啟動,與往屆相較,本屆比賽增加了參賽項目類型,鼓勵師生共創。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青團中央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陝西省省長鬍和平擔任大賽組委會主任,各主辦單位相關司局負責同志是組委會的成員。本屆主題為搏擊“網際網路+”新時代 壯大創新創業主力軍。
冠軍項目:浙江大學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代固態面陣激光雷達。
本屆大賽以“勇立時代潮頭敢闖會創,紮根中國大地書寫人生華章”為主題,大賽於今年3月全面啟動。大陸(內地)共有2278所高校的265萬名大學生、64萬個團隊報名參賽,超過以往三屆的總和。經過激烈角逐,共有400多支隊伍參加總決賽。港澳台項目方面,共有近百個項目參賽,從中產生20支隊伍參加總決賽。國際賽道方面,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600多支隊伍參賽,最終60支隊伍參加總決賽。
2019年10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2020年11月17—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廣東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打造了一場匯聚世界“雙創”青年同場競技、相互促進、人文交流的國際盛會。本屆大賽由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承辦。
報名參賽項目與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內地共有2988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0萬人報名參賽;包括內地本科院校1241所、科研院所43所、高職院校1130所、中職院校574所。較之2019年,參賽項目與人數均增長25%,紅旅賽道項目數增幅54%。中國港澳台地區報名參賽項目已超過2019年的總數,達到256個。
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星網測通”項目獲得本屆大賽冠軍,來自清華大學的“高能效工業邊緣AI晶元及應用”等2個項目獲得亞軍,來自俄羅斯莫斯科航空學院的“JetPack MAI”等3個項目獲得季軍;寧波大學“甬烏水產-全球唯一規模化烏賊苗種供應商”項目獲得最佳帶動就業獎,華南理工大學“大隱科技——四維隱身吸波蜂窩開創者”項目獲得最佳創意獎,同濟大學“同馭汽車——線控制動系統行業領導者”項目獲得最具商業價值獎。此外,大賽共產生金獎159項,其中高教主賽道110項,職教賽道25項,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24項。萌芽版塊共產生創新創業潛力獎20項。
第六屆動態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領創新創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創新驅動創業、創業引領就業,定於2020年6月至11月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由華南理工大學承辦。
2020年6月3日,教育部下達關於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 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定於2020 年6 月至11 月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2020年6月18日,大賽組委會發出公告徵集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的吉祥物。
2020年6月19日,大賽組委會發出關於報名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全國啟動儀式的通知。
2020年6月29日,發布關於組織參與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全國啟動儀式線上活動的通知。
2020年7月20日,組織委員會發出關於規範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
創新創業大賽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
2020年7月28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出關於公布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審規則的通知。
2020年8月18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出關於進一步鼓勵支持高校邀請和組織大賽國際參賽項目的通知。
2020年9月15日,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推薦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審專家的通知。
2020年9月15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報送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項目的通知。
2020年9月28日,大賽組織委員發布關於報送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項目的通知。同日發布關於報送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獎勵名額項目的通知。
2020年9月29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開展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智投未來”資源對接會的通知。
2020年10月20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公布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吉祥物評選結果的通知。
2020年10月28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報送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智創未來”創新創業成果展相關材料的通知。為充分展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台,擬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期間,舉辦“智創未來”創新創業成果展活動。
2020年10月30日,大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現場比賽的通知。
即:總決賽現場比賽定於2020年11月17日——21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此次決賽參賽項目為入圍項目與復活項目。
比賽方式為:線上線下融合比賽;線下比賽;會評比賽。(詳情見大賽官網文件)
2021年7月28日,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高教主賽道、紅旅賽道)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本屆賽事自4月啟動以來,得到上海市各高校學子的積極響應,共有40多所高校,2萬多個創新創業項目,10萬餘人次高校學生報名參與本屆賽事,再創參賽項目數和參賽人數的歷史新高。
2021年10月,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昌大學舉行,閩江學院選送的“漁鼎天——高品質野化大黃魚生態養殖助力產業振興”項目作為福建賽區的金獎項目代表福建參加比賽,以小組第一的成績榮獲“紅旅”賽道創業組金獎的好成績。
“漁鼎天——高品質野化大黃魚生態養殖助力產業振興”項目,通過外海生態野化培育高品質有機大黃魚,創新養殖模式,發展海上智能養殖平台,瞄準產業扶貧路線,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屆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共有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4347所院校的228萬餘個項目、956萬餘人次報名參賽,成為全球參賽規模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
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細則 | ||||
報名(開始時間) | 報名(結束時間) | 推薦專業 | 參賽對象 | 參賽方法 |
2020年6月11日開始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 | 2020年8月15日報名截止(截止時間由各地根據複賽安排自行決定,但不得晚於8月15日) | 不限 | 1、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後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職業院校全日制在校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後畢業)、國家開放大學學歷教育在讀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2015年6月之後畢業) 4、普通高級中學在校學生 5、中國港澳台地區以及國際賽道的參賽對象說明請見官網。 | 大賽官網註冊報名 |
參賽形式 | 地區 | 報名費 | 主辦單位 | 舉辦次數 |
團隊/學校/企業(原則上不超15人/團隊) | 全球 | 無(官網無說明) | 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 | 第六屆 |
初賽/預賽時間 | 決賽時間 | 獲獎名單發布時間 | 獲獎證書頒發時間 | 競賽類別 |
初賽複賽:2020年6—9月中旬 | 全國總決賽:2020年11月上旬 | 全國總決賽:2020年11月上旬 | 具體不詳 | A類(國家級) |
大賽官網網址 | ||||
官方網站:cy.ncss.cn |
高教主賽道:中國大陸參賽項目設金獎50個、銀獎100個、銅獎450個,中國港澳台地區參賽項目設金獎5個、銀獎15個、銅獎另定,國際參賽項目設金獎40個,銀獎60個,銅獎300個。另設最佳帶動就業獎、最佳創意獎、最具商業價值獎、最具人氣獎各1個;設高校集體獎20個、省市優秀組織獎10個(與職教賽道合併計算)和優秀創新創業導師若干名。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設金獎15個、銀獎45個、銅獎140個。設“鄉村振興獎”“社區治理獎”“逐夢小康獎”等單項獎若干。設“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高校集體獎20個、省市優秀組織獎8個和優秀創新創業導師若干名。
職教賽道:設金獎15個、銀獎45個、銅獎140個。設院校集體獎20個、省市優秀組織獎10個(與高教主賽道合併計算),優秀創新創業導師若干名。
萌芽賽道:設創新潛力獎20個和單項獎若干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