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節

苗族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節日

社節,苗族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傳統節日,分春社和秋社,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舉行。

節日習俗


春社,秋社送神,有固定的社廟和社坪。社節供祭用的豬,在前一年抽籤決定。需敬土地神的人,社節前30~40天內不得參與紅白喜事,女人和家有孕婦的男人禁止參加。祭社之前,各家交一斤糯米用以釀酒和蒸飯。是日晨,由師公挨家挨戶求福,早飯後,大家齊聚社坪、社廟,殺豬蒸飯,燒香化紙,祭拜社神,祈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畢,與土地神共餐同樂。社日忌晾衣、下地勞作、上山燒火、挑柴進寨等。

恩施社節


“恩施社節”,恩施稱”社”,必令節,”社飯”和”攔社”兩大內容,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春社日前,即社期內進行。
“社飯”,即採摘野香蒿,經切碎、搓揉去苦水、焙乾成社菜,與臘肉丁、豆乾丁、野蔥、大蒜苗、糯米、粘米等混合蒸熟成社飯,請親朋好友合聚品食,並相互饋贈。此俗源自古人社祭,社飯原是敬祀土地神的飯,現演變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習俗。由於社蒿(青蒿)具有很好的藥理作用,能治療和預防“傷、腫、痛、癆、瘧、痢、痔”等多種疾病,所以社飯是土家人的傳統葯膳。隨著時代進步,社飯越做越精,成為恩施佳肴,每年社期,市場有社菜賣,酒店餐館、超市有社菜、社飯出售,社飯被評為恩施州十大名吃之一。
“攔社”,即是在春社日前祭掃三年內的新墳,第三年最隆重,稱圓墳,主家請后戚人家送一“潑”和多“潑”花鑼鼓班子,準備酒食及紙紮的旗、傘、寶蓋等祭品,敲敲打打到墳前祭奠,舉行安魂儀式,給墳掛紅色的祭帳,在墳前表演獅子、耍耍、蓮湘等文娛活動。此俗源自古人靈魂不滅的思想,認為死去的人三年內靈魂仍遊離於人世間,三年後經舉行一定儀式將其送走,才真正進入鬼魂世界。因儀式與死人下葬所行儀式相似,民間有“重埋一道人”之說,與二次葬俗有關。
社祭,是我國古代最重要和最隆重的農事祭日,秋社衰微很早,春社遺風只在湖北恩施等部分少數民族行區殘存。恩施社節具有原始性、神秘性、民族性、地域性,完全自然傳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隆重。在恩施社節中,人們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啟發、娛樂和美的享受。

春社節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人間並沒有牛,犁田耕地都是用人力,非常辛苦。有一天,玉皇大帝微服來到人間,看到農民光著身子,滿身大汗拉著犁在耕種。玉皇大帝便走上前對那些犁田的人說:“老伯,你們休息休息呀!”人們說:“眼看播種季節要過了,我們怎能休息呢?”玉皇大帝聽了,再也不答話,便默默走了。
牛無動於衷,春社日大清早依然如故。人們比牛起得早就有了力氣,能讓牛聽話。不聽話的牛,就被人用繩子拴住牛鼻子或用鞭子抽打。牛才後悔不聽金牛星的勸告,只好服服帖帖聽指揮。
人們看到牛聽話了,就馬上煎雞蛋煮糍吃飽犁田了。為什麼以煎煮雞鴨蛋為主,是因為在此期間正好是雌雞雌鴨催情下蛋的季節。這天要教新牛學會拉犁,據說這天牛是最馴服的,很容易教會它們拖犁拖耙。
從此,每年的春社日,人們就要吃好飯好菜準備春耕,後來就成了“春社節”。

分佈區域


天柱縣注溪鄉、蘭田鎮邦洞鎮、鳳城鎮、社學鄉、渡馬鄉、坪地鎮,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部分鄉鎮,直徑100公里不等。

歷史


位於湘黔交界的天柱縣北部30公里的“注溪社節”歷史悠久、獨具一格。源於《幼學》歲月篇中“立春五戊為春社”的論定。社節前和社節當天,注溪侗族人民要做三件事:一是“忌戊”。就是每年立春后第一個“戊”日起到第五個“戊”日止。每逢“戊”日都要禁忌犁田、動土、挑水、挑糞、舂米、推磨等。這就是當地相傳“一戊天地、二戊本身、三戊牛馬、四戊陽春”的俗言。二是煮社飯。到了五“戊”社節當天,當地家家戶戶都以吃社飯來慶祝這一隆重節日。社飯用大米、糯米各半煮至半熟后,再拌臘肉丁(侗家用柴火烤出來的豬肉)、大菜、蒿菜、馬蔥(野蔥)、大蒜、生薑、豬油、食鹽等調勻用文火燜熟即食用。社飯香軟可口,具有獨具一格的風味,無不讚美。另還有特殊習俗,就是“掛社墳”。注溪侗族人民哪家有才死未滿三年的親人,這家一早就要煮飯、炒肉包在裡面,另拿刀頭(豬肉)、香紙、炮等去向親人祭社祖、掛社墳,一家人(晚輩)都在墳前三拜,表示尊敬和哀念去逝未滿三年的親人,求得保佑後人,百做百盛,老少安康。如此一年復一年,年年如此。自古以來,注溪人傑地靈,山清水秀,愛客好賓,忠厚樸實。所以,社節家家都迎來各方貴客賓友同慶一堂,在吃社飯中行令猜拳、唱歌等,熱鬧非凡。

淵源


注溪人民禍不單行,同治五年(1866)瘧疾染民,求醫無葯,死人無數,田無人耕,地無人種,無法生活,難民成群。田中樹木長大如碗口,不但病災殃民,而且各處土匪趁機劫財,草殺良民,使注溪人民無法生存。歐陽濤作詩為證。詩曰:“同治五年九月秋,時逢十五苗入州,男女老幼遭屠戮,屍體拋荒記寇讎。”為此,在同治八年(1869)有蒲溪庠生歐陽濤、注溪秦大宋以及湖南省晃州上公道楊秀力三人,為挽救難局,暗地私約周圍二十多個村寨寨主,於春社之日,集中在注溪街背“交棍坳”召開治亂自衛會議,商議制定安居良策。議定出三大要點:一、團結集中;二、力量集中;三、信號集中。無論何時何地有匪侵擾,就到高坡頂上連放鐵炮五響。然後一寨接一寨地傳放,以集中各處鄉民,合力匯剿。從此,當地土匪不再擾亂,注溪及毗鄰人民得到安居樂業,首次會議得到成功。次年(1870),各寨民眾攜帶酒淆到“交棍坳”慶賀,傳說有300多人。大家開懷暢飲,男女老少高歌頌揚。大家倡議從此以後每年逢五“戊”社節日,男女老少集中該坳歡度“社節”,把“交棍坳”定為“注溪社節”的社場。後人對社節的慶祝越來越熱鬧,每年男女老少,盛妝打扮,到社坳以歌頌揚國泰民安外,“注溪社節”也成為賽歌、斗鳥及年青人談情說愛的場所,流傳至今。
時到咸豐五年(1855)姜應芳在織雲宣布起義后,又與台江張秀眉會合,兵分三路意欲推翻清廷。第三路人馬從邦洞進入蘭田、注溪等地圖攻晃州(今新晃)、沅州(今芷江)。起義兵聲勢浩大,震驚清朝政府,即令湖南巡撫毛鴻賓調湘軍3萬,和曾國藩配合攻入貴州境內,兵到之處,燒、殺、搶、劫,民不聊生。注溪是天柱通往晃州的要道,成了戰場,群眾無法生產,只有聚集在附近的大坡大坳搭棚棲身,靠摘野果、打野菜、削樹皮來充饑,過著非人生活。

傳承與發展


自此以後,一百多年來,年年如此,社際之日,盛會非常。特別是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感召下,一年勝過一年。在2004年、2005年,由注溪鄉人民政府、注溪村委會組織北侗民歌歌賽,為期兩天,人數之多,約有萬餘人。在此歌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偉大的祖國、歌唱改革開放、歌唱民族團結……參賽者除貴州外,還有湖南省新晃縣、芷江、靖州、會同等侗鄉歌友。除賽歌外,還有斗鳥、籃球賽等。更可喜的是,2006年注溪復建風雨橋落成,注溪鄉人民政府計劃組織北侗民歌大賽來慶祝復建風雨橋的落成。真是“一貴匯百川北侗關山聚彩風,兩省萃萬眾注溪碧水集蛟龍”。

基本內容


一、掛社墳;
二、吃社飯、迎貴客;
三、集中社場慶賀、慶賀內容:
1、斗鳥賽鳥;
2、賽歌作樂;
3、青年人以歌談情;
4、夜間迎客飲酒,行令猜拳,歡歌作樂。

連州社節


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即為春社,一般在春分前幾天,農曆二月下旬。
春社在連州也習慣稱為社節。連州保安北部的棟頭、大和平、青草以及等保安南部卿罡一帶的山田、龍口、卿罡上唐等鄉村都有過社節的風俗。由於當地方言“社”和“食”發音接近,所以俗稱“食節”。當然,在“食節”那天,吃是少不了的,家家戶戶都會舂糍粑,以盛餐宴請賓客親友。所以這一天不要錯過前往保安的青草、棟頭、卿罡一帶感受一下“食節”的氣氛(不過,保安鎮的保安村無此風俗,到保安村則要等重陽了)。據聞封建時代還有過社節賽神的習俗,解放后才不多見了。
除了保安一帶的一些鄉村有過社節風俗,在西岸東村以及龍坪的麻步、元璧以及星子一帶,也都有此社節之風。特別是麻步,有油煮鴨蛋的風俗,而如果一家有添丁(娶媳婦或生小孩),親友就會在自家做好飯盛上再添些菜,送到添丁的親戚家,很有地方特色。

仫佬族社節


古砦作為全國唯一的仫佬族鄉,保留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民俗文化,社日就是其中獨具特色的一項,秋分后的一天,正是該鄉大戶村民委石林屯村民過秋社的日子,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春節。
群山環抱的石林屯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傳統的春社、秋社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後進行,已沿襲了上百年,社日這一天就是全村人的節日。按照傳統,全村人要湊錢買來一頭大肥豬,由村裡的六位“頭人”殺了將肉平均分給每戶人家,所有的豬肉都是肥瘦搭配好用麻繩掛在竹竿上,喊到誰誰就上前領肉。分剩下的豬頭、腳、骨頭、內臟則由“頭人”挑到村對面的“烏龜嶺”上用大鍋煮熟了再分給各家各戶。這叫“有福同享”。
鍋里的湯則用來熬粥。這鍋粥可是真正的百家粥,因為熬粥的米是由一位“頭人”背著米袋,拿著量筒挨家挨戶籌來的,這樣籌來的米熬成粥,小孩吃了就是在“吃百家飯,享百家福”。而同吃一鍋飯的村民也就更珍惜相互之間的情誼,就算有一點小磕碰也化為無,從此和睦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