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伯玉
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
蘧瑗,字伯玉,今長垣縣孟崗鎮伯玉村人,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上大夫,因為人賢德而聞名於諸侯。與孔子亦師亦友,在孔子周遊列國時,多次收留和幫助孔子,《論語》記載: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是孔子尊敬和稱頌的君子。吳國著名政治家季札訪衛,拜訪蘧伯玉、史魚等后,稱讚說“衛地多君子,其國無故”。蘧伯玉的言語“恥獨為君子”被千古傳頌,故蘧伯玉被歷代尊奉為“君子典範”,其家鄉長垣縣孟崗鎮伯玉村,也自古被稱為“君子鄉”、“君子里”。
蘧伯玉史事
個人修養道德典範
《淮南子·原道訓》說:“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了凡四訓》記載:“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莊子·則陽篇》記載:“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說他年已六十還能與日俱新,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種寡過知非、與時俱進的優良品德為歷代學者所稱道。
謙虛謹慎,慎獨處事
蘧伯玉當政后,仍舊十分謙虛,靈公與夫人南子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墮行,伯玉,賢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公使問之,果伯玉也。可以說,“宮門蘧車”的故事詮釋了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
恥獨為君子
蘧伯玉留下很重要的一句話“恥獨為君子”,意思是說:一個人具備了君子的美德還不夠,一個人不能僅僅滿足於個人修養,不能僅僅滿足於獨善其身,不能僅僅滿足於個人高尚,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僅自己要做一個君子,做一個高尚的人,還要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成為君子,成為高尚的人,而僅僅獨善其身追求個人完美,不去影響他人,影響社會,是可恥的。這就是“恥獨為君子”的人生境界。
蘧瑗治衛弗治之治
蘧伯玉賢名聞於遐邇,人們十分敬重他,他是第一個提出以德治國的人,倡導弗治之治,興道德教化,引領人民,實行寬鬆、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所以,戰亂頻仍的春秋,衛國才得以穩立中原,民眾安居樂業。簡子欲伐衛,使史黯往覿焉,還報曰:“蘧伯玉為相,未可以加兵。”
衛國大夫史魚深知蘧伯玉的才能與人品,多次向衛靈公舉薦,但靈公不聽,史魚臨死採用“屍諫”的辦法力薦蘧伯玉。他告訴兒子:“我在朝不能舉薦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無以成禮,我死後,你不必將我的屍體‘治喪正堂’,可以置於窗下,等靈公問起來,再將實情告訴他”(古人稱這種方法為“屍諫”)。史魚的兒子按照父親的遺言去辦,衛靈公前來弔唁,對屍體置於窗下非常奇怪,史魚的兒子就將父親的話轉告靈公,靈公醒悟道:“是寡人之過也”,於是啟用了蘧伯玉。孔子聽到這件事,對史魚和蘧伯玉都很讚賞,他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接納孔子助其遠遊
蘧伯玉禮賢愛士,蘧伯玉年長孔子30多歲,當孔子還是孩童時,他已是名滿天下的衛國大夫了。但對少年成名,秉承“仁德”治國思想的孔子,卻是十分讚賞,一直是亦師亦友,互相禮敬有加。公元前498年,當孔子逃離魯國之後,蘧伯玉就成了資助和鼓勵孔子周遊列國的主要力量,孔子周遊列國14年,有9年居住在蘧府,蘧伯玉還讓他的外孫子貢拜孔子為師,子貢出身為商業豪門,為孔子周遊列國提供了物資支持。
亦師亦友思想影響
蘧伯玉是孔子的老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於魯,孟公綽”。蘧伯玉同時也是孔子一生的摯友,二人分別仕於衛和魯時就曾互相派使者致問,《論語·憲問第十四》中記載:有一次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在孔子周遊列國的14年中,兩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後達9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從外地回到衛國,蘧伯玉已年高隱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設帳授徒,二人更是無事不談,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張、言行、情操對儒家學說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3、儒家尊崇,位列東廡
因為蘧伯玉對儒家思想的形成產生的巨大影響,和對孔子的支持,所以受到儒家學派的尊崇。成書於戰國的《禮記》中,孔門弟子把蘧子的話奉為聖人之言,直接加以引用,歷代孔廟祭奠中,將蘧伯玉供奉在歷代先賢之首位,位列孔廟陪祀東廊第一位,表達了儒家對蘧老夫子的敬重。
思想深邃道家源頭
蘧伯玉的“弗治而治”,開了道家老莊“無為而治”思想之先聲。《淮南子》中寫到:“蘧伯玉為相,子貢往觀之,曰:‘何以治國?’曰:‘以弗治治之’”。明代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予觀古人尚哲簡戇,因事蟬脫,如季札、蘧瑗、晏嬰、樂毅之流,皆值禍難飄然,有以自立”。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與蘧伯玉首倡“弗治而治”的思想異曲同工。蘧伯玉生於公元前585年,終於公元前484年,是一位年逾百歲的壽星,老子約生於公元前571年(待考),終於公元前471年,如果按照生卒年歲來算,蘧伯玉恰好長老子十歲,二人處於同一時代,思想又高度一致,由此可見“無為而治”和“弗治之治”的思想與哲學理念,在當時是一種潮流。
思想組成者
“螳臂當車”是人們熟知的成語,“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面對滾滾而來的車輪,螳螂十分憤怒也十分自信,張起前臂要阻擋車輪,這個生動而誇張的場面,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寓言出自《莊子·人間世》,從原文看,這話出於蘧伯玉之口。莊子老家民權縣,與蘧伯玉老家相距不遠,且蘧伯玉比莊子早200餘年,所以蘧伯玉對莊子的影響,正如老子對莊子的影響一樣,都是直接的,在《莊子·人間世》和《莊子·則陽篇》對蘧伯玉的事迹和為人都有詳細的描述。《淮南子·原道訓》、《淮南子·主術訓》、《淮南子·說山訓》對蘧伯玉的思想也都進行了引用和闡述,這些都是對道家思想產生影響的具體表現。
蘧伯玉(1)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譯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訪孔子。孔子讓使者坐下,然後問道:“先生最近在做什麼?”使者回答說:“先生想要減少自己的錯誤,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柰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譯文:顏闔將要去做衛國太子師傅的時候,來向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求教:“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德行非常的差。對他進行教導時,如果任其所為不顧法度禮儀,就會對我們的國家產生危害,如果嚴格要求他守法重禮,就會危及到我自己。他的智識剛好能辨別別人的過失,卻還不足以認識到別人犯錯的原因。像這樣的人,我應該怎麼對待呢?”
蘧伯玉說:“你的問題問得非常好!對這樣的人,你需要做好準備,小心對待,要先保持自身的正直。要在態度上遷就他,在內心要去理解他最好。即使這樣,對這兩方面也還有需要顧慮的地方。態度上遷就他但不能完全認同,內心裡理解他但不能應用在行動上。如果完全認同他,就會做出顛倒黑白、喪失道德的事情,招致潰敗滅亡的命運。如果在行動上支持他,就會為了追求聲望美名,做出怪異甚至邪惡的事情。他如果像個天真的孩子,你就把自己當嬰兒來教導他;他如果像是一無所有的窮人,你就把自己當作窮人來教導他;他如果像是言行不受拘束的人,你就把自己當成任性而為的人來教導他。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能做到沒有災禍了。
你沒有聽說過那隻螳螂的故事么?張開自己的臂膀要去阻擋車輛前進的道路,卻不了解自己根本沒有力強做到,這是屬於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的典型。要做好準備,小心對待啊!要是總是自吹自擂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所以觸犯他的話,那就很危險了。
你沒有聽說過養虎人的故事么?養老虎的人,不敢用活的動物喂它,因為老虎殺生會激起它的怒氣,也不敢用完整的動物喂它,因為老虎撕碎食物也會激起它的怒氣,能夠適時地讓老虎吃飽,使老虎憤怒的心情得以緩和通達。老虎與人完全不同卻懂得取悅養虎人,是因為養虎人順從它的脾性,所以老虎所殺的都是逆著它的性子的人。
那些愛馬的人,用竹筐裝馬糞用蜃器盛馬尿。剛巧有蚊蠅飛到筐器的邊緣,只是因為拍打蚊蠅的時機不對,馬兒就咬斷了勒口,踢傷了養馬人的頭和胸。心意和關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並且可能被誤解,所以怎麼能夠不小心謹慎呢?”
有一天晚上,遽伯玉乘馬車經過王宮門口。按照當時的禮節,臣子乘車經過王宮門口時應該敬禮示意后再離開。但到了晚上宮門已經關閉,又沒有人看見,臣子不行禮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認為既然定了這個禮節,就不管是什麼時間,有沒有人看見,自己都應該遵守。所以,他到了宮門口以後,就停車下來恭恭敬敬地向王宮行禮,表達敬意,然後再上車繼續前行。
這時,正好衛靈公還沒有睡,他正在宮裡和夫人南子說話。他聽見宮外有馬車行駛的聲音,知道馬車是從東往西走的,到了宮門口還停了一會兒。
他就問南子說:“這是誰呀?怎麼會在宮門口停下呢?”
南子說:“坐車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車從東邊往西邊去了。”
衛靈公覺得奇怪,就問:“你怎麼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
南子說:“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賢人,他光明正大,表裡如一,他不會在公開場合故意表現自己來博取名聲,也不會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做不該做的事。他最遵守禮節,就是沒人看見,他也決不會忽略自己應盡的禮數。剛才一定是他坐車經過宮門,下車行了禮以後才離開。”
衛靈公聽了還是不怎麼相信,就派人暗中去調查這件事,結果還真是這樣。他心中暗暗佩服南子的判斷力,卻故意同她開玩笑,騙她說:“我派人查過了,昨晚的確是有人坐車經過王宮,在宮門外停車行了禮,但這人卻不是遽伯玉。”
南子聽了,非常高興,馬上倒了一杯酒,向衛靈公表示祝賀。衛靈公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說:“你昨晚說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訴你說是另外的人,你猜錯了,為什麼還要向我祝賀呢?”
南子說:“原先我還以為衛國只有遽伯玉一個賢人,現在才知道我們衛國還有一個和他一樣的賢人,這說明您至少有兩個賢臣,難道還不值得祝賀嗎?”
衛靈公聽了,很佩服南子的遠見卓識,就接過酒喝了,笑著把真相告訴了南子,並說:“第二個賢臣倒是還沒有找到,可你卻是我的賢妻啊!”從此,他對南子也更加敬重了。
釋義:即使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形容心地光明坦蕩。
為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河南長垣縣伯玉村人,傳二十七世至“璦”,曾任唐光祿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於唐朝天寶年間蒙冤遭參,為避禍將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為“璩”、“瞿”和“渠”,音同字異,仍為一家。
“璩”字是“蘧”字去草頭,去走之,意在願後人不做官、不坐車,做布衣平民,耕讀傳家;加玉旁,意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雖為小姓,亦不失源遠流長。
蘧伯玉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據《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稱:“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寧衛,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後人尊蘧伯玉為璩姓的始祖。